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游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了解我国粮食历史文化

丰图义仓的外城墙

阎敬铭雕像

天下第一仓

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村。丰图义仓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开建,在朝邑县城原丰图义仓的基础上重新修建。

丰图义仓建筑为城中城的格局,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坐东朝西,夯土筑城,是义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内城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丰图义仓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粮仓方面提供了历史资料,并对研究清末期关中东部的经济发展、军事攻防提供了资料 。

2006年5月25日,丰图义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古代的义仓是置于民间的公共粮仓,因不属于州官管理,开仓方便,遇灾荒时,可以开仓就地赈济,因设于乡社,又称为社仓。附近居民每人每年交义租五斗粮,以备饥荒 。

义仓丰年置积谷,灾年开仓赈民。隋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杨坚采纳大臣的建议,初置义仓。官仓防大灾,义仓防小灾 。

丰图义仓由阎敬铭(1817年-1892年)倡议并主持兴建,义仓建成后,慈禧御批:“天下第一仓”。

阎敬铭为今渭南市大荔县赵渡镇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进士,历任清政府户部主事、山东巡抚、工部侍郎等职。清光绪八年(1882年)升任户部尚书,兼任兵部尚书,任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要职,十四年(1888年)因病离职调养,光绪十八年卒于山西寄寓,追赠太子少保,谥“文介”。

丰图义仓的历史沿革和发挥的作用:

清光绪八年(1882年),因关中大旱,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建议修建丰图义仓;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丰图义仓竣工,动支白银三万余两,后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关中大灾荒,丰图义仓开赈放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进犯山西永济,河防指挥所设于丰图义仓仓廒内 。

来到丰图义仓,在外城外面的广场上,首先看到的是义仓的建造者“阎敬铭”的站像。

进入外城内,左侧就是内城义仓的城墙,像城堡要塞一样高大坚固。内城墙又是粮仓的外墙,高7.7米,西有城门,东开小门,名东仓门、西仓门,门前各有一对石狮,两门之间的壁上有似浮雕式的砖作仿木结构的歇山屋顶妆式,正中高嵌楷书“丰图义仓”石刻大字。在外城的一角的一个影壁墙上,书写着“天下第一仓”五个大字。

从东仓门进入内城,丰图义仓内城所有建筑均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此仓坐北向南,高14.89米,东西宽133米,南北长83米,实占总面积11039平方米。丰图义仓内周列仓廒58洞。每廒体积193.5-253.8立方米,每廒可储粮90吨,共可储粮5200吨。廒外环筑廊房,共立明柱108根。

丰图义仓院内偏南,以两条门道分界,进门先是东西各建厦房三间,紧接横建大房三间,大房东西两侧又各附耳房三小间。目前,这几座房被作为义仓内的小博物馆使用,分别为“阎敬铭纪念馆”和“丰图义仓粮食历史文化展”。在“粮食历史文化”的展厅内,特别值得一看到是他们收集到的全国各地的粮、油、工分等票证,非常珍贵!另外,还有当地的饮食文化介绍

阎敬铭纪念馆

我国粮食历史文化展

油票

全国粮票

工分票证

仓院内西南角有台阶可通往仓顶,砖铺顶面,外高内低,四方共筑水馘道12个,并周砌女墙卫护 。

仓顶北有一座仓楼,为朱文公祠,祠内供奉的是社仓的祖师爷“紫阳仓祖”朱熹。祠外两侧镶嵌有慈禧御书的石刻“龙”、“虎”两个大字 。

朱熹是南宋时期的大理学家,是最早提出创建社仓制度的人,社仓与丰图义仓同属于民仓,所以在民办仓史界奉朱熹为祖师爷,而且朱熹还是最早的赈灾家,提出把国家官方的粮食无息借给贫民老百姓,等秋收再还。再者朱熹别称“紫阳先生”,所以后人奉朱熹为“紫阳仓祖”。

本文图片拍摄于2020年陕西自驾中,文字部分参考“百度百科”和“丰图义仓的景区说明”编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大荔:丰图义仓
陕西这个农业县,138年前修“高科技”古建,慈禧赞其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仓 百年雄风存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村,丰图义仓
阎敬铭与天下第一仓,兴仓储粮成一大义举
百年不衰的丰图义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