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临床应用及其用量(精华美文,能提高临床效果)


第 1475 期

作者 / 1申睿2赵林华2邸莎朱向东1甘肃中医药大学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编辑 / 许红红 ⊙ 校对 / 张睿智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要含桂皮醛、莰烯、苯甲醛、β-橄香烯、β-荜澄茄烯等成分。临床常用川桂枝、嫩桂枝、桂枝尖、炒桂枝等。桂枝味辛、甘,性温,归 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等功效。药量是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药物用量不同,方剂的性质、功效和主治就不同。文章通过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以及现代医家临床运用桂枝的经验进行总结,汇总和探究桂枝的配伍规律及临床用量,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应用。

1 名老中医桂枝用量及配伍经验

1.3 朱良春:桂枝配伍寒水石,治疗痹证之热痹,多为6 g;配伍制川乌(先煎),治疗痹证之风寒湿痹者,多用10 g,临床有降低抗“O”、血沉之效;治疗痹证之寒重热轻者,多用15 g;(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配伍黄芪、制川乌,治疗肾虚络痹、痰浊瘀阻之大偻(强直性脊柱炎),川桂枝多用10 g;配伍甘草、黄芪、丹参等治疗阳虚型心悸,为10~30 g,多用24 g;配伍乌头、白芍,治疗寒瘀湿痹而致的坐骨神经痛,为30 g;自拟温经蠲痹汤,川桂枝与制川乌配伍,治疗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之风寒湿瘀阻络者,多用10 g;配伍穿山龙,散寒通络、开痹止痛,多用12 g;配伍人参、当归、干姜或制附子、乌药,治疗中气下陷之喘咳、慢性胆囊炎之胆热胃寒证或气滞血瘀兼冲任虚损者,多用10 g;配伍甘草、竹茹、石膏、大黄或生姜(炮姜),治疗阳痿证属阳明热结者或肢端青紫症,多用 5 ~ 6 g。

1.4 徐经世:桂枝与黄芪、白术、茯神配伍,治疗心律失常证属心脾两虚者,多用2 g;配伍石膏或附子,治疗痛风证属湿热痹阻或脾肾阳虚者,多用10 g;配伍石膏、知母,治疗湿热蕴结型尪痹(类风湿关节炎),多用6~9 g;配伍白芍,治疗心肾不交之更年期综合征、盗汗,多用5~6 g。

1.5 张志远:配伍附子或茯苓、猪苓、大黄、天花粉等,治疗痛经寒客冲任者、寒性腹痛或尿潴留,多为15 g;配伍桃仁、红花、三棱等药,治疗闭经证属虚实夹杂者,多用10 g;配伍茯苓、猪苓、虎杖、茵陈等,治疗肥胖,多为50 g入散,服6~10 g/次;(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配伍三棱、莪术、丹参等活血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证属寒湿瘀结者,多用6 g;配伍黄芪,治疗痿证,多用30 g;配伍白芍、黄芪、附子或白术、茯苓、薏苡仁等药,治疗自汗或寒湿腰痛,多用9 g;配伍木香、丁香、沉香、降香,治疗呃逆,多用6 g;配伍附子、甘草,治疗阳虚、血运不良之口干,多用15 g;配伍吴茱萸,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者,多用6~9 g。

2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 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 结语

通过总结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桂枝及其用量经验得出其临床用量多为6~3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选择桂枝最佳用量与配伍。如桂枝解肌发汗、调和营卫,多配伍白芍、葛根、附子、黄芪等,治疗汗证、咳嗽、瘾疹、紫癜腹痛、过敏性紫癜、痛经、更年期综合征、斜颈、遗精等疾病,为9~30 g;桂枝温经散寒、化瘀通脉,常配伍茯苓、桃仁、牡丹皮、麻黄、附子、细辛、乌头、吴茱萸等,治疗妇科疾病(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皮肤病(如霰粒肿、银屑病等)、痹症、腰腿疼、胸痹、坐骨神经痛、足跟痛、重度怕冷、习惯性便秘、臂肌痉挛、痤疮、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等病,用量为6~30 g;桂枝温阳化气,常配伍茯苓、泽泻、黄芪、白术、薏苡仁等,治疗水肿、寒湿腰痛、肝癌腹水、尿潴留、痿证等病,用量为9~30 g;桂枝温通心阳,配伍龙骨、牡蛎等,治疗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夜寐不安、老年性痴呆等病,用量为6~15 g。

经方中1~4两(即13.8~55.2 g)为桂枝在汤药中常用剂量,其中调和营卫、温经通脉多用3两,温通心阳多用1~4两,平冲降逆多用4~5两。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桂枝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利尿等多种作用,并能扩张血管,改善心脑血管循环。临床运用桂枝虽安全范围较广,正常剂量下(3~10 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应关注其不良反应(轻证:恶心呕吐、头晕;重证:血压下降、运动失调、痉挛、呼吸急促、腹痛腹泻等)及不适用人群(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附子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火神派扶阳第一要药——附子(中五)
王国三教授:辨证运用白芍之量
中药黄芪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中药功效影响因素举隅
门成福辨治阳痿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