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系再好,也不要说这3个字

作者:碳水化合物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芳姐离婚了。

朋友们都很诧异,当初怎么看,这俩人都很般配。

两个人性格相似,有很多共同语言。男的是程序员,女生是医生,经济上也不成问题。

和芳姐聊完后,才发现,让芳姐离婚的,是一件小事。

图片来源:pexel

上周,芳姐和老公大吵一架。

起因是这样,两人原本打算出门吃饭。芳姐一直在化妆,耽误了将近1小时。

刚准备出门,芳姐老公说:“我去一趟卫生间”,芳姐在外面等,越等越着急,眼看着10分钟过去了。

芳姐站在卫生间门口破口大骂:“你怎么回事啊,厕所上这么长时间,我们到那儿都几点了?!都怪你!”

芳姐老公也很生气,明明芳姐化妆1小时,自己只上了一趟卫生间,马上成罪人了。

图片来源:pexel

两人为此大吵一架,冷战了一阵子,居然离婚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其实,这件事看似小,但“都怪你”背后的思维模式,却足以毁掉一段关系。


01

受害者
令人上瘾的快感

在开头这件小事中,芳姐占了主要责任,但她却把责任推卸给了老公,变身为“受害者”。

芳姐的思维模式是典型的受害者思维模式。

什么是受害者思维?

受害者思维是一种思维定势,受害者思维者会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把他人当成“加害者”。

生活中,这种思维很常见。

图片来源:pexel

娟姐与男友常打电话,聊到凌晨1点,第二天,娟姐总睡过头,经常上班迟到。

娟姐气急败坏的责怪男友:“再这样下去,领导要开除我了,你怎么这么害人…”

其实,脑海中一个微弱的声音告诉娟姐:“你可以告诉他,你要睡了,停止聊天啊…”

但娟姐还是忍不住的责备男友。

在这个过程中,娟姐感受到了2种快感:

道德的优越感:我是清白的,你是有罪的。

掌控感:控制不了自己,但我通过责备你,来增强控制感。

这3种快感,都让娟姐感到“我很好”。

图片来源:pexel

相反,一旦承担起责任,娟姐就会感到“我不好”:

我迟到了,我不好

我试着早睡了,但没能成功,我不好。

而“我不好”背后,隐含着娟姐内心的问题:

即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

自我卷入很常见:

有人认为,我的事业成就代表我的价值。
有人认为,我的家庭美满代表我的价值。
有人认为,我的收入代表我的价值。

即把个人表现与自我价值的捆绑。

那些自我卷入的人,往往不允许自己的事业失败,家庭失和,收入过低,因为那从根本上否定了ta的价值。

图片来源:pexel

而娟姐,她把迟到与个人价值相联系,所以她不允许自己承认问题,因为那从根本上否认了ta的价值。

通过推卸责任,娟姐就可以保持更高的自我价值感。

这种感受固然很好,然而,快乐的事情往往是有代价的,娟姐获得了更高的价值感,但也丧失了力量。

因为受害者往往是无力的,也是无法成长的。而这份停滞,浪费的时间和成本,是极为惨痛的。

图片来源:pexel

02

受害者
潜在的故事加工者

持有受害者思维的人,也是一个潜在的故事加工者。

朋友小A,在公园和男友游玩,出园时,天色发麻,巨大的树荫又挡住天空,道路一片漆黑,小A有些害怕,她建议,从附近的南门出去。

“去北门吧,北门虽然远点,但打车方便”,男友说,小A认为有道理,便同意了。

但眼前一片漆黑,时不时地,树林里还会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小A吓得瑟瑟发抖。

图片来源:pexel

到了北门,看到灯光后,小A一下放松下来,但回想起途中,男友坚持要去北门,小A一下子生气了:

“明明我那么害怕,他还是不顾我的状态,要去北门!”

小A气极了,把男友狠狠骂了一顿。

事实上,不是男友冒犯了她,而是她的头脑冒犯了她:

男友提议走北门,他的理由是:打车方便,而小A也认同,但经过小A的头脑加工,刻意忽略了这一点。

同时,把自身恐惧和男友的反应放在一起,塑造了一个冷漠地,毫不关心女友的形象。

图片来源:pexel

小A的行为看似荒谬,背后却有心理逻辑:

在公园里,走在黑漆漆的小路上,小A有一种恐惧,无助感,他们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

她走出公园时,这些感受无法消散。

此刻,小A萌生了一种愿望:摆脱恐惧,无助感。

因此,她下意识地,加工了回忆,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了:

我是对的,你是错的,道德上的优越感

无助“小我感”,瞬间转化成愤怒的“大我感”。

良好的自我感觉,覆盖了原本的恐惧和无助。

图片来源:pexel

这样的方式,短期有效,但长期,会给关系带来很大的损耗。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实际上,小A真正需要培养的是——情绪涵容能力。

情绪涵容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情绪调节能力,由精神分析学家比昂提出。

比昂认为,涵容是一个过程。

例如,孩子害怕,无助时,妈妈可以容纳这种情绪,并转化为孩子接受的情绪,传达给孩子:

“害怕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保护你的情绪,没事的,不用太担心”

图片来源:pexel

这样的过程是孩子被妈妈“看见”的过程,当孩子感觉被看见,情绪就会平静下来。

相反地,若妈妈对小孩说:“胆子也太小了,这样以后怎么能成大事?!”

从此以后,孩子会诉诸多种防御机制,来保留自体的完整感。

而深究小A的童年,正缺乏这样的一个涵容客体。

青春期时,小A被父母寄养到朋友家里,在一个陌生环境下,小A感到无助和害怕,父母的朋友忙于工作,也无暇顾及小A的感受。

于是小A发展出了一套防御机制,她拼命学习,试图将恐惧,无助,化为掌控感。

图片来源:pexel

这种行为,让她感觉更良好,也由此,成了她应对情绪的方式,这种方式延伸到了成年。

这也是为什么,小A加工了回忆,因为她在通过这种方式,把恐惧、无助转化为掌控感。

关系中,我们加工一些信息,往往不完全客观,而是出于内心的需求。

而出于一个内心需求,我们会建立大量相同类型的剧本,而小A,为了尽快摆脱负面情绪,衍生出了一套受害者剧本。

图片来源:pexel

她习惯于把他人的“坏”与自身的“好”,放在一起。

受害者剧本,往往具备2种特征:

  • 冷酷无情剧我这么痛苦,你居然坐视不理

  • 恩将仇报剧本:我对你这么好,你却对我这么坏

但问题是,它们短时间让人感觉良好,长期却是有害的。

图片来源:pexel

叙事疗法表示,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塑造了一个连贯自我。

当一个人创造受害者剧本时,ta成了典型的受害者,也完全阉割了内在力量。


03

如何
摆脱受害者思维?

那么,如何摆脱受害者思维?

  1. 把表现与自我价值解绑

朋友大溪认为事业的成败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因此每次失败,他总是把原因归罪到他人身上。

因为失败意味着他本人毫无价值,他无法承受这么沉重的指控,所以他会找一个替罪羊,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也就成了一个受害者。

图片来源:pexel

因此,只有把自我价值与事业表现解绑,才会让他勇于承担错误。因为他知道事业的失败并不代表自己毫无价值。

怎么解绑呢?

可以通过自由书写,不断的驳斥:“我失败=我没有价值”的错误信念。建立“无论如何,我是有价值的,不依赖于外部表现”

图片来源:pexel

多次驳斥后,你会发现,这种观念会越来越少的出现。

2.建立专属自身的情绪容器

1. 回想不愉快的感受,按照你惯常的方式给它命名(可以是“害怕”“生气”或“羞耻”)

2. 缓慢地呼吸,让你的心平静下来,注意到你想要从不愉快的体验中逃离的愿望。

温柔地把你的注意力带回呼吸,不去苛责自己逃离的愿望。

图片来源:pexel

3.看看你能否和它多待一会儿,你可以尝试着对自己说:“再多待一分钟”

把你的意识带回到呼吸上,如果自我谴责的思绪回来了,就温柔地拂去它们。

3.识别受害者剧本

受害者剧本,往往具备这2种特征:

  • 冷酷无情剧本:我这么痛苦,你居然坐视不理

  • 恩将仇报剧本:我对你这么好,你却对我这么坏

当脑海中升起这2种念头,问自己2个问题:

第一,在情境当下我感到不适,还是过后回想感到不适?

例如,小A想起,在公园里,她并不愤怒,是事后才如此愤怒。由此可见,不是男友在冒犯她,而是头脑剧本。

回想一下,你是情境当下感到不适,还是事后才感到不适,如果是事后,那么极有可能是头脑剧本作祟。

图片来源:pexel

第二,与想法相反的事发生过吗?

例如,一个女性认为,她对老公极好,为他生孩子,打扫卫生,老公却忘记她的生日,简直忘恩负义。

可以想想,老公有没有对他好的时候?

若她发现,老公大部分时候,对她还是不错的,只是偶尔一次忘记生日,她的受害者剧本就不会生效。

图片来源:pexel

写在最后

成长中,很多声音告诉我:“长大的烦恼太多了,还是小时候好,还是当学生好”。

在毕业前夕,我苦恼万分,不想面对社会,更不想承担成年人的不易。

神奇的是,步入社会,我才发现,长大是一件很爽快的事情。

承担责任固然辛苦。

但责任的另一面,意味着力量和自由,这是儿时的我无法体会的。

图片来源:pexel

而学会摆脱受害者思维,意味着一个人真正为自己负责。

而这也是一切力量和自由的开端。


END


为了向更多人科普心理咨询,体验到心理咨询的作用,壹点灵针对新用户不定期推出半价心理咨询计划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你感到生活很难时,积极求助,也是一种正向的生活态度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你会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咨询师也会帮你直面真实自我,看到深藏的情绪,帮你理清思维,助你勇敢的面对内心的困扰。

很多人在心理咨询一段时间后,卡住他们的问题变得松动,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开始了更积极,更松弛的人生。

壹点灵携手近4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期待与你相遇↓
壹点灵·有奖调研

为给大家提供更真诚舒适的冥想产品,壹点灵特邀请您花1-2分钟参与我们的有奖问卷填写


完成问卷调研有机会抽取200元购物卡、99元星巴克杯、助眠冥想系列课、10元冥想课程优惠券、心理测评工具包等奖品。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欺凌:我该怎样保护自己?
让孩子去包容大人,是不可能的任务
爸爸当着我的面暴打妈妈,我的尿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游客在澳洲街头遭6人围殴, 全身赤裸倒在街头! 幸得路人相助送医
南非岩蟒吞整只黑斑羚 斑羚母亲无助守在一旁
所谓松弛感,就是学会跟自己说没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