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脉诊]-病理脉象:迟脉 20190814-4

本文是湖湘名中医陈厚忠医师2019年8月14日讲中医“脉诊”的第3篇——病理脉象。“厚德仁心”公众号后续将陆续发布文章讲《中医诊断学》,敬请关注。

温馨提示:全文约780字。文章开头有全文语音版,您可以边听边学。

病理脉象

       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脉搏每分钟在60次以下,迟脉时,是脉动速率不及的脉象,慢于正常脉象,多见于寒症,易见于邪热结聚之里实热证。根据脉理来分析,“迟主脏寒,其病为阴”。脉的博动缘于血流,血属阴,血的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所以寒邪侵犯人体,困遏阳气,或阳气亏虚,均可导致心动迟缓,气血凝滞,使脉流不畅,脉来迟慢。

       若为阴寒内盛而正气不衰的实寒证,则脉来迟而有力。若为心阳不振,无力鼓运气血,则脉来迟而无力。

       阳明腑实证多因邪热亢盛,与肠道糟粕相搏,结为燥屎,实邪阻于肠中,腑气壅滞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故必迟而有力。所以脉迟不可一律认为是寒证。迟脉也有因阻滞不通的。运动员或者体力锻炼的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和缓;正常人入睡后,脉率较慢,都属于生理性迟脉。

       迟脉的相关脉有缓脉,缓脉一息四至,来去缓和。缓脉的脉象特点是脉率稍慢于正常脉而快于迟脉,每分钟60~70次,脉搏跳动,从容和缓。缓脉有平缓脉,病缓脉之分。

       脉来和缓,一息四至,往来调匀,从容不迫,是脉有胃气的表现,是平缓脉,多见于正常人。所以《三指禅》指出“四至调和百脉通,浑涵元气此身中。消融宿疾千般苦,保合先天一点红。露颗圆莹宜夜月,柳条摇曳趁春风。欲求极好为权度,缓字医家第一功。”说的就是沉缓脉。缓为脾胃本脉,和缓有神,为脾气健旺,身体健康之征,故为平人之正脉。

三指禅》曰“四时之脉,和缓为宗。”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则脉道不充,鼓动无力,故脉象怠缓无力,弛纵不张。若湿性黏滞,阻遏脉道,气机被困,则脉来怠慢不振,脉管弛缓有似困缚。如有病之人,脉转和缓,是正气恢复之征,疾病将愈。

       今晚讲了正常脉象的特点,是有胃、有神、有根。病理脉象,讲了浮脉、沉脉、迟脉。下一堂课准备讲数脉等其他脉象。请大家复习、练习好,实践出真知,中医是实践医学,一定要多练、多动、多悟。谢谢。

【完】

小编备注

陈老师讲课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诊断学》为纲。点击左图放大查看书籍详情。

如果您希望系统地学习,建议您自行准备该书,配合老师的讲课坚持学习,相信您的用心学习,在《中医诊断学》全部讲课学习完成后,会有特别的进步!

继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学诊脉2
脉诊的核心部分:正常脉象与病理脉象各是什么触感?
中医四诊学习之 闻诊 问诊 脉诊(李氏全息汤创始人:李芳祥 主讲)
关于中医脉诊论之八:脉诊问答初识:
小主,您有喜了|教你如何摸脉
中医把脉原理技巧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