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半球之二十四节气】小暑
userphoto

2023.01.06 澳大利亚

关注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曆7月6-8日交节。今年1月5日到了小暑节气,暑代表热的意思,小暑代表小热,还没到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故历书中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但由于小暑时节已入盛夏,且恰逢在三伏天的初伏前后,气候也已非常炎热,暑气也已明显,天气特点是湿热交蒸。此时若起居不慎,人体易感暑热之邪,引起烦热燥结、胸闷呕恶、大便不爽等相关症候。那么木、火、土、金、水五形人在此时该如何进行健康调养呢?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唐朝·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靄,阶庭长绿苔。

鹰鸇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一、五形人体质判别

木形人的体质特点:肤色苍色,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并有才能,非常劳心,体力不强,多忧虑,作事勤劳。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春夏,不能耐受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的侵袭,就容易生病。

火形人的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对事物的理解敏捷,走路时肩背摇动,背部肌肉丰满。其性格多气,轻财,缺乏信心,多虑,认识事物清楚,爱好漂亮,性情急,往往不能享受高龄而死亡。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春夏,不能耐受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的侵袭,就容易生病。

土形人的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都很匀称,步履稳重,举足轻,他们内心安定,助人为乐,不喜依附权势,而爱结交人。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感受春夏之气的侵袭,就容易生病。

金形人的体质特点: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呼吸平缓,说话虽少,但语出惊人,心胸宽广,富有远见稳重自持,组织力强,为人敦厚,做事认真。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感受春夏之气的侵袭,就容易生病。

水形人的体质特点:体型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机智,灵巧,步态,反映灵活,诡计,善辩,喜动,富于灵感,好幻想,喜自由,多疑嫉妒,心胸比较狭窄。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感受春夏之气的侵袭,就容易生病。

二、小暑养生大则

精神调养:注重“心静”,即尽量保持心境平静,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宜有过激的情绪反应。因为心为君主之官,只有平心静气,宁神降躁,才能确保五脏安和保持心情平和。

起居调养:小暑暑湿交蒸,避免烈日下暴晒,以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

运动调养: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饮食调养:宜进食温软食物,切忌任性进食生冷食物,或者饥饱不均,平时可适当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食物以养胃生津,益气消暑。

三、五形人小暑养生要点

木形人:钓鱼赏花,怡养性情

精神调养:精神养生的重点为消暑宁心,建议多到空旷安静之处,享受凉风山语,放松心情,也可多参加钓鱼、唱歌、下棋、赏花等文娱活动,陶冶性情。

起居调养:小暑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随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抵抗力减低,木形人若此时感受外风,容易引起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因此要坚持起居有常,适当活动,更多静养。如避免大汗淋漓,以防耗气伤津;睡好子午觉,保持精力充沛。如果失眠,可以在仰卧或侧卧时,放松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排除杂念后,心静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

运动调养: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小暑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可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八段锦等,以不疲倦为度。

饮食调养:宜进食具有清热祛暑、利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可多饮西洋参茶、生脉饮、绿豆冬瓜茶等。

药膳可选择夏枯草瘦肉汤:夏枯草30克,猪瘦肉120克,法夏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夏枯草、法夏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1~1.5小时,加精盐、味精,再煮一沸即成。有清肝泻火、消暑利湿的功效。

火形人:清热消暑,益气生津

精神调养:小暑之季,气候炎热,火形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情绪容易激动,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容易发作。中医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因此需要时刻调节情绪,戒怒戒躁,保持心境平静。

起居调养:小暑气候炎热,日间外出常感热浪迫人。火形人日常强调防暑,不仅宜在“虚堂、水亭、木阴等洁净而空敞之处”纳凉,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不可以热为热”。日常要适当午睡,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避免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劳作,以防中暑。另外,也不能整日处于空调环境,更不能出汗后直接吹风扇或空调,否则汗出当风,容易感受风寒湿等邪气而令人生病。

运动调养:运动锻炼宜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相对清凉之时,项目宜选较为和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健步走、交谊舞、慢跑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建议不超过1小时,晚上9时后也不宜再进行体育锻炼,以免过度兴奋影响睡眠。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避免运动后立即洗凉水澡,以防寒湿入侵,引起感冒。

饮食调养:避免进食太饱,可多食具有清热祛暑生津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可多喝生脉饮,如西瓜、绿豆、荸荠、西洋参、薏苡仁、白茅根等。

药膳可选择茯苓薏苡赤豆粥:茯苓20克,薏苡仁100克,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将赤小豆、茯苓、薏苡仁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赤小豆浸泡半天。将赤小豆、薏苡仁与茯苓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赤小豆酥烂,加白糖少许稍煮即成。有化浊利湿、清热消暑的功效。

土形人:防暑湿

精神调养:戒怒戒躁,劳逸结合,避免多思善虑,纠结啰嗦,以防恼怒伤肝、忧思伤脾。平时可适当欣赏古琴以悦心安神。

起居调养:若暑热太过,土形人起居不慎,也容易感受暑气。建议小暑节气减少外出,多做些静心宁神的事情,如绘画、书法、阅读、下棋、听音乐等室内活动,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情操,起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由于暑多夹湿,土形人痰湿偏盛,英雌应该避免夜卧受凉,汗出当风,以防出现感冒、湿疹等疾病;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精力充沛。

运动调养:脾主四肢,土形人多做肢体运动锻炼也可强健脾胃,祛除水湿,另外也可以刺激足三里穴(双侧小腿外侧,在外膝眼下方四横指处)调理脾胃、运化水湿。避免高强度运动,运动出汗多可适当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水钠的丢失,运动后最好洗个温水澡,既可消除疲劳,又能使人舒服放松。尤其避免运动后立即饮冷饮或洗凉水澡,避免损伤脾胃或寒湿入侵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饮食调养:多食温软食物,避免饥饱失调,可多吃健脾化湿、益气消暑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小米绿豆粥、绿豆汤、春砂仁、法夏、白寇仁、扁豆、冬瓜、西洋参等。

药膳可选择三豆鳅鱼汤:泥鳅300克,红豆30克,黑豆30克,赤小豆15克,绍酒10克,炮姜10克,生姜5片。将泥鳅放入清水内,吐净泥土,宰杀,去鳃及内脏,洗净;将红豆、黑豆、赤小豆洗净备用;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将泥鳅放入锅中煎至7分熟后盛起备用;将煎过的泥鳅与洗净的红豆、黑豆、赤小豆、炮姜、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小火熬煮2小时,放入绍酒,调入适量精盐即成。有清暑祛湿、健脾益肾的功效。

金形人:清热祛湿消暑

精神调养:金形人心绪宜静,易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古诗“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应该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保持精神愉悦,心境平静。

起居调养:金形人性静质燥,若长时间处于气温高、环境通风条件差的环境,体热来不及向外发散所致,则容易感受暑气。因此环境要通风透气,起居避免久坐久卧,平时要适当补水润燥,且在炎热时候应避免烈日下长时间劳作。夜卧不可贪凉,以防外邪侵袭而引发外感病。

运动调养:宜进行低强度的以伸展运动为主的运动,不宜大汗淋漓,运动时间不宜太久。运动可选择如八段锦、广播体操等,以微有汗出为度。

饮食调养:宜多吃益气养阴,消暑生津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薏苡仁,西瓜、冬瓜、西洋参、绿豆、玉竹、石斛等。

药膳可选择薏苡仁橘皮粥:薏苡仁50克,玉竹10克,橘皮5克,大枣10枚,粳米200克。将薏苡仁、玉竹、橘皮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置于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待米烂粥稠即成。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生津的功效。

水形人:温养脾胃,忌过食生冷

精神调养:水形人精神养生主张一个“平”字,遇事不可过激,如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等,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保持心境平静,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起居调养:此时暑热较盛,人体容易出汗,水形人往往感觉疲倦乏力。因此,应该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睡好子午觉,保持适当午睡;避免劳作强度过大,或者出汗过多。另外,水形人还需防寒。此时若不恰当的乘凉、饮冷、寒邪侵袭人体肌表或内脏而发生的疾病,则为“阴暑”,因此勿过度贪凉,不要在树荫底、屋檐下、过道里乘凉时间过长,空调房间温度不宜过低,睡眠时不要让电扇或空调风口对人直吹,也不要大量饮进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寒邪直中。

运动调养:可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恒温游泳、瑜伽也是极佳选择,游泳可消暑健身,瑜伽可安神养性。但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容易耗气伤津。避免过度汗出,伤津耗气。

饮食调养:忌过食生冷、不知饥饱,宜多进食温软食物,温养脾胃,可多饮米汤,砂仁、法夏、苡米、芡实、红豆、扁豆等。

药膳可选择赤小豆鸡内金荷叶粥:赤小豆30克,鸡内金10克,鲜荷叶1张,春砂仁5克,粳米150克。将鲜荷叶洗净,切碎,连同鸡内金一同放入砂锅,加入清水1000ml,大火浇沸,小火熬煮20分钟,放入春砂仁后再煮10分钟,去渣取汁。将淘洗干净的粳米、赤小豆放入药汁中,添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以小火熬煮成粥即可。有健脾利湿,清热消暑的功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暑节气养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节气 | 大暑湿热交蒸,宜清热祛湿益气消暑
平和质、气郁质…来看看你是哪种体质?医生给你专属tips
芒种如何养生?宜养阴、清热、祛湿
小满养生宜运动忌吃肥腻食物
什么叫“五形人”?即木形人,火行人,土形人,金形人,水形人,各有什么特征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