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虎牙大峡谷

探秘虎牙大峡谷(一)

 

 一

 

 平武县虎牙大峡谷,地处岷山山脉,位于四川平武泗耳虎牙藏乡保护区,即四川省盆地西北边缘,岷山主峰雪宝顶东南侧,与“人间瑶池”黄龙寺腹背相依,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峡谷以山奇、水奇、瀑布奇而著称。因其海拔高,未被开发,游人甚少,知之者少,故至今还“养在深闺人未识”。“虎牙大峡谷长30公里,平均深500米,宽10—30余米不等。峡谷中虎牙河属涪江一级支流,咆哮、奔腾,适宜漂流探险。”

 我曾在2007年夏与几个朋友去过虎牙大峡谷。可那次由于准备不充分,只走过著名的雪宝顶自然保护区里很小的一段。去看了一个地名叫唰唰水的地方的瀑布——大龙口瀑布。那瀑布确实有些壮观和神奇。瀑布水是从半山腰的一个岩洞(溶洞)倾泻出来的,这也许就是大龙口瀑布得名的原由吧。在瀑布洞口,由于有岩石的阻挡,瀑布就在洞口前分成了三份,分别向下垂落,形成一个扇形面瀑布景观。主瀑布左右岩壁还有一些细小瀑布,与主瀑布形成有主有次,有梳有密、有缓有急,宽约五十米的瀑布岩,甚是壮观。

 本来是清幽幽的水,从二、三十米高的悬崖上飞落,就成了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珍珠们在落入山涧的途中,有的遇上硕大的石头,便溅起无数的浪花雪沫,形成壮丽的玉碎景象。有的落在碧绿的涧池中,激起一池雪浪,就像煮沸水的锅,白浪翻卷,让人顿悟“卷起千堆雪”的妙语。瀑布上端哗哗、下端轰轰的水声,似千军万马奔腾咆哮,又如阵雷轰鸣。其景其声,让人震撼,也更让人佩服大自然的神奇。

 离瀑布几米远的对面,有当地人专为观瀑布而架设的木头观景台。观景台有三、四米高,全是用碗口粗细的原木搭就。因成年累月有瀑布雾的浸润,观景台的木棒上都有了厚厚一层青苔。站在观景台,上可仰望瀑布出口的洞穴和扇形珠帘。泉水从洞口喷涌而出,犹如白龙出洞,瞬间化为雨露。下可俯视涧池中沸腾的雪浪,让人心潮起伏。还可听到瀑布下落的哗哗声,瀑布落入水潭的轰鸣声,那声音犹如雷鸣一般,声势浩大,摄人心魄。那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音虽高若重鼓,但绝对没有人觉得她是噪音。人们都是心悦诚服地聆听着、赞叹着。还有更奇妙无比的是站在观景台,可以感受随瀑布而下的蒙蒙雨雾飘飘来,浸润脸夹,滋润心扉,让人顿感什么是真正的沁人心脾。倘若有阳光照射到峡谷来,便能看见灵秀迷人的彩虹飞架在峡谷瀑布旁。你想想,正是夏日,沐浴在细得无形无态的瀑布水雾中,那种清凉、舒爽、沁脾、惬意的感觉,真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在是曼妙致极。

 只可惜那次时间太短,仅走了峡谷的一条沟,没有很好地领略虎牙峡谷的神韵,所以这次决定在峡谷野营露宿,以便了却心愿。这次主要目的地是绿海子和花海子,是大峡谷的另一条沟,也是虎牙大峡谷的主战场。

 各方面都准备就绪后,于八月九日清晨六点三十分从古城出发。一路走走停停,快十点钟就抵达虎牙藏族乡政府所在地。在虎牙藏族乡党委杨书记的帮助下,准备好路宿睡袋等物品,再沿着新修的水泥公路继续前行,约十一点半,车来到平坝。没了公路,就只能步行。我们就在杨书记给联系的藏族向导扎西拓的带领下,沿小溪之路前进。

 原计划雇佣两匹马托运食品和露宿物品的,但因联系时间太晚,马都到当地矿山去托矿挣钱去了,我们只好将这些物品分散,自己搬运。一行十二人,背的背,扛的扛,抬的抬,就像迁徙的民工,又似逃难的难民。沿着河流的路,一边是奔腾咆哮的河流、一边是悬崖峭壁的岩峦,路很是难走。有两次因为河流阻道,差点迷了路,还好有当地藏包做导游,得以顺利前进。将近十二点,来到了广草坪。

 广草坪是两条小河流交汇处。据向导扎西拓介绍,过了第一条小河,我们就出了平武地界,并将进入到啊坝藏族自治州的松潘县境内。于是我们决定在此午餐。午餐极为简单,就是早晨买的馒头和包子,就着清冽的河水下肚。饭后,顺着河边小道弯弯扭扭地往前走。沟是越来越狭,路是越来越窄、越来越陡。这还是在山脚呢,路就难走起来了。

 中午两点时,我们离开山涧,进入原始树林,踏上正式的爬坡山路。进入爬坡山路,由于植被稠密,没有了太阳的直射,感觉要爽快一些。路两旁的植被多种多样,有高有矮,有梳有密。矮植被中,以竹子最多,其间夹杂着一些野花野草。我们猜测应该有国宝大熊猫,但我们一路上没有见着熊猫的影子。高植被中,以银杏、桦木、冷云杉为多。树干挺拔伟岸,直上云天;树皮多是龟裂,泛着光亮;枝桠上长着绿黄色的胡须,在山风中飘动,颇具仙风道骨的神韵。阳光透过缝隙,如同金箔散落在地上、草丛中、树叶上,给森林增添了光彩和神秘。

 爬山是一件苦力活,越往上越累人。汗水多次湿透衣衫,人们开始有了累的感觉了。海拔不断攀高。那些吃的用的,提在手里,背在肩头,如同铁疙瘩,愈来愈显得沉重。沉重得让人想抛弃。

 深山老林的天,是典型的娃娃脸,说变就变。随着几声闷雷,天空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我们便停止了前进,撑开雨伞,在密林中避雨。好在十多二十分钟后雨就停了,不一会又是艳阳当空。我没有看到密林上空是否有彩虹,但我闻到了林中的空气,更加的清新和甜润。雨后林中的鸟儿也活跃了起来,在树林中穿越翻飞,不停地鸣叫唱和。那画眉的声音温柔婉转,我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录上一段这自然的音律。

 山路原本就弯曲湿润,雨后就更有些湿滑,所以爬起来更加吃力,也就格外小心。累,自然是越来越明显的了。走一会就歇息一阵,在歇气的同时,各人都会掏出相机手机,对准心仪的花草、树木、山峦来冒充一阵拍客。

 大约四点钟,队伍开始拉长了。体能好的直线上升,体能差些的,就掉下队来,在深邃的林荫道中蠕动。我因为近段时间身体状况较差,掉队到垫底,成为断后将军。随着体力的消耗、海拔的升高,每向上攀登一步,都有体力不支的感觉。这不禁让人感慨,后悔平时没有加强体育锻炼。每上三五步,小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便只好站着稍稍歇息,嘴里便急迫地喘着粗气。心想快点到吧。

 通过顽强的努力,十七点过几分先头部队就到达了绿海子大岩窝,二十多分钟后队员都陆续到达大岩窝。原计划准备到花海子宿营,但考虑走了近六个小时的山路,队员门都很累,且担心在天黑之前到不了花海子,就决定宿营绿海子大岩窝。

 

                                                                                                                     2011-8-21于龙安

探秘虎牙大峡谷

 

(二)

 

 

 决定宿营绿海子大岩窝,便各自忙了起来。先到的部分队员因已经到绿海子看过了,就和向导扎西拓准备柴火晚餐,后到的队员就去会晤那传奇的绿海子。

 绿海子距宿营地大岩窝只有一百多米。从大岩窝穿过茂密的竹树林,眼前就呈现出一片碧绿如玉的高山湖泊,那便是世人传说、心中向往的绿海子了。

绿海子属高原溶陷湖,保存着完整的冰川遗址。绿海子面积并不大,也就千余平方米而已。整个湖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坐西向东。周围静穆的高山,挺拔的树木,秀气的翠竹,耀眼的野花环抱着这高原绿珍珠,显得更加静谧安详。让人感到宁静、舒心、畅快,恨不得只是吸气,将那高原清新的气息纳入丹田,润彻肺腑。

初见绿海子,会怀疑她是高原湖泊。只见眼前一片绿色,有如一块碧玉千百年镶嵌在这高原,等待主人的发掘;又似绿荫赛场种植在这高原,等待选手们撕杀;更似偌大的绿色颜料缸矗立在这高原,等待她的技师们染出锦缎。湖水镜面,泛着绿光,不禁让人想起“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的佳句来。湖水绿且清,水中沙石水草历历在目,正所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是我们不曾见到游鱼。我们也曾议论猜测,鱼应该是有的,只是临近傍晚,鱼儿们也已经回到深水处的家去了。

海子周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花草翠竹、山峦树木倒影在水中,形成绿色立体画。整个海子就显得更加的绿了,绿得已经成了蓝色。我已经怀疑自己不是站在高原上,而是站在大海边,于是我便相信“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判断了。蓝色的湖面、墨绿的湖岸,显得更加的清幽、寂静,让人顿消旅途的劳累,顿感自然的神奇,忘却世事的烦杂纷争。

信步海子周围,来到了活水源头。水是从峭壁山流淌出来的,形成一条小溪流,一路欢歌,跃起白色的水花,跳入了海子。我不明白的是这泉水清流成年累月并未停息,海子的水为何总是没有满过呢?难道说真是那龙在显灵么?相传,在这绿海子湖里住着一条龙,静静地卧在湖底,倘若有人在湖边大声地吆喝,天上就会下起暴雨或冰雹,这就是山里人常说的喊山;而且那龙还会出来吃掉到湖边喝水的牛马。据说还有人亲眼看见过的,不过我倒是不太相信,那毕竟是传说而已。

参观完绿海子,都回到营地,篝火已经燃起。一部分忙着准备晚餐:切菜的、洗碗筷的、准备酒具的、观赏评点的。一部分人忙着用蓬布布置岩窝,准备晚上休息场地。大岩窝是一个天然的山石帐篷。一整块巨大的石头上翘突起,下部凹陷,形成一个天然的遮蔽雨露的石岩帐篷。从岩窝前的篝火残留物和岩石上的烟垢可以看出,这里是登山览胜者常常光顾留宿的地方。大岩窝自然也是我们今晚临时留宿的家了。

天色渐渐地暗起来。我们趁着暮色、就着熊熊的篝火,开始了有生以来海拔最高的、最简单而又热烈的晚餐。晚餐菜肴都是出发前在家里准备好的一些卤菜、凉菜,只是切切拌拌而已。不一会满满的两大盆菜,分作两桌,席地而坐。人们就用矿泉水瓶当酒杯,豪爽地喝酒,大口地吃肉,大声地说笑。荷重爬山的劳累全不见了。酒过三分,有人提议唱歌以助兴。

大家首先推举两位藏族同胞唱。同事老杨和导游扎西拓各展歌喉,有独唱、有合唱、有对唱。浑厚高亢的藏族民歌,在高原之巅飘荡,染亮了高原的暮色。

忽然有人惊呼:看,那边山上!大家的都不约而同地向对面望去。山体在夜色中显得黑熏熏的,而山的背后和头上却明晃光亮。大家都觉得有些异样,导游扎西拓说,那是高原月亮要出来了,这是很难得看到的,尤其是旅游探险的外地游客更是少有能见到的了,你们真是幸运的高原之客了!果真,不一会,金黄的月就从远处山的背后漫漫地爬上来。先是一小块,逐步变大,越来越亮。既后成为半圆形,在黑色山体的映衬下,闪着耀眼的光,成为天空中唯一的明星。渐渐变成了滚圆,明晃晃的,犹如金饼悬浮在天边,并不断地上升。其光四散,布满整个高原。整个高原的夜空变得朦胧迷离起来,但我们没有看见星星。皎洁的月光下,高原的山,高原的树,高的森林就更加的神秘迷人了。人们纷纷掏出相机、手机,对准妩媚娇人的高原之月,猛一阵喀嚓喀嚓。我用手机拍得几张,效果还相当的不错。呵呵。

观赏了平生一次的高原月出的盛况,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实在是幸运,在不停的感叹中继续吃肉、喝酒、唱歌。藏族歌手唱罢,汉族歌手又来。歌声随着酒香飘向了远方,也不知月中的嫦娥仙子是否听到了他们的歌声、是否闻到了人间的美酒馨香?歌声佐美酒,篝火映月光,高原夜不寐,何处是仙乡。

夜半十分,一阵阵烧烤香味扑鼻而来。那是几位隐君子在享受高原夜生活的惬意。直到凌晨两点,喧闹声才停歇,而鼾声却又响起了。

 

                                                                2011年8月草稿于涪江河畔

探秘虎牙大峡谷

 

 

 大岩窝和衣卷入睡袋露宿一夜,因不太习惯以地为床的睡眠方式,部分人于十日清晨天刚放亮就起来了。虽说睡的不是很舒服,但负重爬山的累还是得到了缓解,精神自然十足了些。

 简单地吃过早餐,已经七点过了,遂准备向更高处的花海子进发。据导游扎西拓介绍,去花海子往返大约需要五个小时。队员老袁因脚崴伤了,不能爬山,决定由其女儿照顾返程下山。队员小彭因为身体原因,也不宜向高海拔的山峰进军,便决定与老袁父女同行下山。另有两个年轻小队员因为昨晚休息太晚,睡眠不足,想继续睡觉,也算是看守营地吧。最终只有连向导在内的七个人决定向花海子挺进。

 我们七点三十分准时从大岩窝出发。导游扎西拓走在前面带路,几分钟后就又是爬山之路。山路虽然很陡,但我们通过一晚的歇息休整,体力得以恢复,加之今天没有背负行囊,属于轻装上阵,所以走得还是比较快。在那种高海拔地区的早晨,不多久就开始喘粗气了,额头上也渗出了粒粒汗珠。后来有人提醒,路程还远,且都是爬坡上砍的,要注意保持体力,不然一会就不行了。于是我们就略微放慢了速度,边走边说笑,边看边拍照。

 从绿海子到花海子,基本是层级式上升,植被各有特色。第一层级以竹林为主,间有高大挺拔的树木;第二层级是以杜鹃林为主,也间有高大的树木;第三层级是以高山花草植被为主,偶尔间有几株高大突兀的树;第四层级就是我们只远观而没有去过的古冰川遗址,绝对的不毛之地。

 我们爬行在第一层级的山路上,虽然路很陡,但因一晚的休整,体力较充沛,爬得也并不快,感觉还是比较行。低矮的花草,晶莹的露珠点缀其间,仿若花草秋波盈溢,甚是惹人怜爱。虽然露水润湿了鞋裤,也没人恼怒于他们。道路两边或密或稀的竹林,形成竹林幽径,行走于其间,仿若穿越时空隧道。偶有芊瘦枝条横斜路旁,欲牵衣待话,撩人情意。稀疏的树笔直挺立,龟裂的褐色皮肤,诉说这沧桑岁月的经历;茂密的枝叶,又展示出高原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层级的杜鹃林相对来说要平坦得多了,走起来步履轻快,也没有了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了。林中地面全是落叶腐质土,黝黑肥沃,间或有小草野花苗亭亭玉立,嫩嫩的、绿绿的,有的还戴有小花帽呢;给荒凉的杜鹃林带来了些许生气与活力。说荒凉是因为杜鹃林中除了地上稀疏的花草,就只有屈曲盘旋的杜鹃树干,几乎没有其它杂树,只有远处间或有几棵高大的树。杜鹃树干并不高,但却苍劲有力,若盘龙虬枝。那些灰绿色的地衣,正如片片鳞甲,付着在龟裂的树皮上,呈现出岁月的痕迹。一般在两米多高才有杜鹃树叶,在清晨的阳光下,树叶绿得逼人的眼。阳光透过枝叶,形成细小的七彩光柱,直射到小草小花上,很是迷人。只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那色彩斑斓的杜鹃花,甚是遗憾。

 当我们来到第三层级,眼前的景象就有些异样了。先前一路都看得见的竹子了无踪影,有的是漫山遍野的花草和稀稀落落的杉树。花草比先前看到的竹树林中的要周密得多,并开放着无数的花。花儿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一山山,都是我们叫不出名字来的,其色有红、黄、蓝、白、紫等等,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加之露水未干,便有一种闪光的效果,真正是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树多是杉树,树干粗壮笔挺。所有的树并不成片成林,而是三两株或者一株骄傲地挺立着,就像高原草甸的哨兵,形成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的格局。树干几乎都有岁月霜刀雕刻出的裂纹,显示出它们饱经风霜的生命历程。与先前一路所见到的高大树木不一样的是枝稀叶梳,且不少的枝光秃秃的,直入蓝天,就像传说中飞龙的爪子,苍劲有力,这也更加给人一种沧桑世故之感。好在树枝上悬挂着丝丝缕缕的灰绿色树衣,犹如老树的胡须,成天在空中招摇着,给寂静的高原增添了点动感。

 不知是什么时候,我们的视野内,出现了两座山峰。山峰不知其名,但我猜测,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小马场山和牙羌山吧?

 处于小马场山与牙羌山交界的小伊玛关是古代平武到松潘的古道必经之地,据说海拔在4555米,这样说来,小马场山和牙羌山会更高一些了。小马场山在藏语里叫“沃格”,其山势陡峭险峻,寸草不生,属于我前面说的第四层级的山景。据说有时候山前阳光普照不会有丝毫云雾,而山后则雾气腾腾,几米远便不见人影。然而我们的运气可算特好,虽然山前艳阳高照,由于是上午,一会儿云雾缭绕,山峰在云雾中或隐或显,犹如顽皮的儿童,与游人藏起了猫猫。一会儿云雾消散,直视无碍。那裸露的岩石上,铺上一层阳光,更是显得金黄苍茫,给人壮美之感。

 那牙羌山更是奇特,其山体岩壁似刀削斧劈,状如剑门石壁,成为山巅屏风,矗立千万年。其尖耸出云端,状如寺庙屋顶,又如塔尖。远远地看去,这牙羌山还真有点像在图片上看到的拉萨布达拉宫形状呢,这不禁让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当阳光照射时,缺少植被的牙羌山更是金碧辉煌,充分展示出冰川遗址的魅力。简直是血壁千刃,看你谁能过我。当高原云雾拂过,牙羌山就如一位娇羞的闺秀,扯起天幕中的丝巾,掩饰见到来客的羞涩。不过她最终还是揭开面纱,楚楚动人地来到客人面前,为客人们展示出自己婀娜多姿的体态,赢得客人们的赞美和歆羡。

 小马场山与牙羌山一魁伟一俊秀,就如一对恋人,站在群山之巅,相拥千千万年,不离不弃,永不分离。他们一年四季注视着九寨、黄龙和雪宝顶,也注视着世间纭纭众生。

   据导游扎西拓说,再翻过一个梁就是花海子了。我们都有些激动了起来。

 

                                                                                                                                    2011-9-3于涪江河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有个被上帝浏览过的花园,比香格里拉还美的神圣国度
这座中国版黄石公园,是四川驴友最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境桃源!
成都出发300km,中国版的黄石公园!亚洲最大冰瀑,最梦幻的震撼
绵阳的香格里拉——虎牙大峡谷,绵阳最美风景,比四川九寨沟还美
亚洲最大的冰瀑群,刚被开发,名气不大游客不多!适合走起!
被誉“中国版的黄石公园”!与九寨沟相望,冬天比太行山惊艳奇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