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108:为何站在'奴隶主'的立场上看问题!

有人说:“你总是站在'奴隶主'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人们喜欢挥舞道德的大棒把人和事都贴上道德的标签,然后自己道德高地上去当审判者。先不管他们对'奴隶主'做什么道德判断,我们都可以扪心自问:为什么我眼中的魔鬼总是在台上唱戏,而像自己这样纯粹的天使却总是在台下叹气?许多人都认定那些能拥有更多资源配置权的“奴隶主”肯定都是道德低下的败类,而时刻会感到无力又时刻感觉会被伤害的自己却无比的高尚和纯粹。道德批判是无力者最后的避难所,也是弱者打人的棍子——生活中人,越是处于弱势的人越喜欢低估别人的道德水准,而无限拔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会为了捍卫某个东西会选择慷慨赴死。然而,当一个拥有了很多的中年人为捍卫某个东西主动选择慷慨赴死的时候,则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通透——后者比前者更在乎自己捍卫的东西!在《十面埋伏》中李玉堂做出的选择可不比阿四做出的选择更为艰难,也更有份量!真正的良知和道德是一种个人对自我的约束,不是用来对别人进行指责的武器。能够主动自我约束的人,本身就是充盈的,而不是匮乏的。

这个世界上存在两种人,一种是试图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的人;另外一种是不想承担责任,也无法解决问题,每天被情绪所困扰空耗自己的人——什么都没有做,但已经精疲力尽就像同时踩住刹车和油门空转。什么都想抓又什么都抓不住,渴望成为焦点却完全无人在意。结构学立足于强者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一切洞察、判断和决策都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自己就是承担最后责任的人,面对问题时该如何判断和决策,后果自己是否承担得起,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求得最佳效果。即便是《结构学》中《精神结构》部分,也不是为了安慰弱者,而是为了洞察个体及由个体构建而成的共同体的行为轨迹和驱动力的形成机制。

无序是世界的本源,有序是生命的特征。任何一种有序的稳定形态都需要消耗能量才能建立得起来。无论是美还是力量都是一种秩序。一个自律的人会给人一种确定性的反馈,从而让人感觉靠谱。军队作为有组织力量最直观的体现,它首先呈现出来的就是秩序,其次才是暴力。一旦失去了秩序,再强大的火力就无法有效输出。人类以城市的出现为文明的代表。因为城市代表着多维度的生存协作的稳定状态,而且这种秩序能够长期的维系。而城市的出现也同时意味着人群的分化。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的长期维系,意味着节点之间出现了权重的分化,有的节点在整个结构中拥有更大的权重,具有更多的支配权。

网状的连接是某个周期内临时的组织方式,它的脆弱性不足以维系稳定的秩序。它不是互联网时代才出现的,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不同的形式周期性的出现。无论是技术周期还是人类求存活动的协作方式,在建造和连接的双螺旋之中相互交织。与之相契合的社会共识——我们通常称之为意识形态——也会随着这种周期的变化产生切换!乌合之众从来都只是棋子和炮灰,它们匮乏的能量不足以成为更重要的节点,只能任凭情绪的怂恿,被裹挟着投入一个又一个坑中而浑然不知!这种自我消耗所形成的遮蔽性,反而将自己锁死在某个层级的方寸之间——就像在坛子里打转,无论快还是慢都只是消耗而没有出口。我们在《A87:一个时代的终结!》和《C34:农场的衰落!》以及《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中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新周期的切换正在进行… 

何去何从,自己选择。不管怎么样,人永远不会选择一个自己看不清也不认同的东西。无论个体还是群体,自我遮蔽造成的生存策略的滞后性往往都是悲剧的源头。

在更宏观的维度之中,创造增量所需的洼地的缺失,生存竞争必然引发更强烈的冲突。经济周期的切换,不仅仅会在任何共同体内部的人群之中造成分化,而且会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造成主流观念的切换。在经济全球化高歌猛进的周期中,任何民族主义的观念都是落后和迂腐的。而在通过连接的形式摊大饼的经济全球化红利消失的时候,民族主义的观念不仅会抬头,而且会成为主流!

普通人对事物的认知只会停留在细节和表面上。所以他们会认为坐在大班椅上的老板每一天的日子过的无所事事,轻松惬意,朴实无华且枯燥。只有自己饱受剥削,是承受压力最大,付出最多的那个人。任何学过素描的人都非常清楚:明亮的地方再复杂都好画,阴影的部位往往最难画。确定性的任务再艰难都能解决,不明确的任务才是最难完成的。随着筹码的增加,那种未知带给你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到最后,人能顶得住多大的不确定压力带来的折磨,在未知中能够担负得起多大的责任,决定了当下自己能真正拥有的上限。否则,临时获得也是守不住的。有过充分的阅历,经历过周期切换的人,这一点会感受的更深 !

在《A97:别找借口,远不到会猝死的程度!》中有这么一句多年亲身实践得出的结论:人最开始的优势是某种单一技能,其次是综合性的才能,最后是一种面对不确定的远见和定力——也就是洞察、判断和决策。筛选人的门槛,首先是技能,其次是才能,最后是远见和定力——越靠后就越艰难,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遇到挫折马上会退缩,遇到困难就想躲起来,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本能行为。所以,从精神结构的源头上人与人的差异就拉开了距离——就个体而言,平等是一种资格的争取,不是一种天赋的权力。就群体而言,平等是一种博弈后的平衡,是群体性生存竞争的结果,也不是天然存在的东西。

我的观念是如此的“反动”又朴实无华,很多人必然会破口大骂。在我们与人交流的时候,如果对方的话会让你瞬间炸毛,说明你潜意识中存在一种恐惧:对方说的可能是对的,真相或许就是如此!如果对方说1 1=3,你不会愤怒,只会心平气和的为对方的愚蠢感到悲哀。这就是本能反应的差异!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嘴巴能够说服一个耳朵。凡事能被说服的人,本身就是这样想的,只不过对方更加清晰的梳理了思路,组织了语言,把自己内心朦胧感知到的东西有条理的呈现了出来。我没有打算说服任何人,生活中我连自己亲妈都说服不了,怎么可能说服得了你!何况我们素味平生,有这个必要么?《结构学》只是顺手帮一些已经看到陇廓的人描的更清晰一点。俗话说,佛渡有缘人,以前自己嘲笑这句话,越到后面越发现是这么回事!昔日的导师曾对我说:创业中你走过的所有弯路都是你的必经之路!你应该为早一点走过了它而感到欣喜,而不是懊恼。人只有变得更强大了,才会对自己往昔的浅薄和固执感到羞愧,才能在岁月的门后,坦然的把自己的不堪当作笑谈说…

当我们时刻担心有一股未知的力量要伤害自己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当作需要被同情和怜悯的弱者。一个真正拥有巨大力量,能够把芸芸众生当作棋子调动的人,反而需要克制自己不去伤害别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文波 ◎ 东拉西扯说桑克 | 诗观点文库 | 诗生活网
用道德构建秩序,用秩序改善道德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哪些内容?
如何不再让“偷鸡腿妈妈”重现
阵营九宫格
周亚鸣: 画的是一种态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