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
以下文章来源于心仪脑,作者蔡瑞
秋日私语 音乐: Richard Clayderman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网瘾青少年总人数约为2400万。

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多方关注,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2017 年 11 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游戏障碍(即游戏成瘾、网瘾)首次列入了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

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DSM-5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网络游戏成瘾'诊断标准: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其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状: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下述 5 条内至少符合 1 条:
①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②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③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危害仍难以停止;
④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⑤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网瘾带来的危害
现实社会功能受损;
认知功能下降;
感觉功能易化;
常规语言流畅功能下降;
短时记忆功能下降;
决策功能受损,着眼于短期获益而不顾其所带来的长期负面后果;
对金钱损失的反应减小,沉迷网络而不担心由此产生的心理、生活和工作困难等负面后果。

网络成瘾的戒断与行为矫正
体育(尤其是团体项目)对“网瘾”中学生的干预效果明显,尤其是学校内的干预方案,效果更为突出,而且复瘾率低,体育是优质的戒“网瘾”工具。

初步认为,tDCS可能通过调节前额叶活动来减少网络游戏成瘾症状。

事实上要健康使用互联网,健康使用游戏需要多方发力,国家层面上已经硬性要求所有游戏开展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各学校纷纷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家长越来越关注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只有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课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后果
孩子沉浸游戏往往是教育失控的后果,而不是原因
病例 网络成瘾所致精神障碍
消除网瘾:网瘾孩子需要的是心灵感化
青少年上网成瘾易患高血压?
如何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