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後浦港的光緒新橋和它的那個時代」

「光緒新橋,和同安渡頭的共濟橋,是兄弟橋」



「後浦港的光緒新橋和它的那個時代」稿20200930

一、引言

二、1830年代的後浦港
2-1【不知何始的大橋】
2-2【後浦港】
2-3【浯江】

三、光緒年間的新橋
3-1【同安渡頭的共濟橋】
3-2【媽祖宮前的後浦渡】
3-3【新橋與共濟橋同浮沉】
3-4【顯影月刊中的新橋】
3-5【走過石橋】

四、往來後浦的路與橋
4-1【西線】
4-2【中線】
4-3【東線】
4-4【光緒新橋與新中線】
4-5【後浦,後浦】
4-6【賣菜路】

五、最後的石橋
5-1【石橋北端的米粉間】
5-2【許氏水塘】
5-3【日本地圖的早期水塘】
5-4【水門口】
5-5【石橋東方】
5-6【大坑溝移山填海】
5-7【石橋南方】

六、石橋末路


一、引言
本文原是「浯江溪上的橋與堤」稿之一部分,因故決定以「浯江溪上的橋與堤(三) -- 後浦港的光緒新橋和它的那個時代」為名,先行初稿。

以資料駁雜,論證繁複,恐有闕失,尚祈指正。

X X X

1836年《金門志》記載:「後埔港南盡下滋盧嶺,而遙匯諸路之水;外環以沙汕,潮漲不沒,為全浦關鎖。汕之上,有石堤二,各長八十餘丈。一里人捐造,縣丞金忠銘有「築堤修塚記」;一定海鎮陳光求造,亦有石碑(俱嘉慶時事)。」(《金門志》卷二分域略,17頁,1882年)

按,現存於金門縣文化局碑林的「築堤修塚記」碑文,「石堤長伍拾餘丈,修壙則由此而古井窟,而大溝。」與《金門志》記載似有誤差。

又《金門志》卷十一 人物列傳(三)武績 國朝:陳光求列傳:
「…光求修髯、偉幹,力能舉三百觔。侃直無別腸,喜文士,疏財重義。葺祖祠,置祀田。浦西南有通衢,泥濘沒脛,為砌石隄,人免病涉。修義塚,累千數。解衣推食,其小也。卒年六十八。子省三,附貢生(案牘)。」

金門文獻委員會民國六十一年出版《金門先賢錄》第三輯之
「六、陳光求裹腸勇將 乙遺蹟考證
光求故宅:在金城鎮南門里海濱,門楣題建威第,今尚存,宅前東延,砌石路,即光求捐資構築者也。」(建威第在牛家莊後面,陳光求最高職銜為定海鎮、蘇松鎮總兵,約當今中將師長)

可能由於對「浦西南有通衢,泥濘沒脛,為砌石隄,人免病涉」的費解,把「石堤」改寫成「石路」,或許導致今天有謂,民權路88巷 (馬舍宮往同安渡)之舊石路,為陳光求所築。

因是加以考徵,終於衍成長篇。




二、1830年代的後浦港

1836年清朝道光三十六年,後浦東門人林焜熿纂輯初稿的《金門志》記載:
「大橋 在後浦東門鄉外。從前海潮漲至橋下,而後垵、董林二溪之水合流,由此入海,橋下可以泊舟。…」
又「後埔港南盡下滋盧嶺,而遙匯諸路之水;外環以沙汕,潮漲不沒,為全浦關鎖。…」(《金門志》卷二分域略 津梁、港埭,林豪1874年續修,1882年出版)。

按,清朝至民國初年的「鄉」,約當今日的村里;下滋又俗稱下市,今夏墅;盧嶺今賢聚村高地。

今天站在莒光橋向東方望下 可以看到民國66年疏濬整建的,左右二條「塊石水泥勾縫」的護岸,在橋東30公尺處崁合,這裡應該約略就是1836年時「後垵溪、董林溪二溪之水合流」處。(《金門縣志》卷六水利,1029頁,68年) (圖1、2、3)

(圖1 、圖 2,民國66年疏濬整建的,左右二條「塊石水泥勾縫」的護岸,在莒光橋東30公尺處崁合。)
(圖3,今天的莒光橋橋頭柱,鐫刻「中華民國七十八年九月拓建」的,應該是第二修或第三修吧。)


2-1【不知何始的大橋】
民國21年 (1932年)出生,家在後浦大街「洪得記商號」 (今天莒光路43號) 的洪乾祐教授,曾在《宿世緣》這本自傳體式的小說裡寫到:

(民國39年)「步行上「許厝墓」高坡,下行一條紅土路,到了後垵溪與浯江溪合流的木橋,靠近大校場外林育巖有叢竹籬笆的花園,轉進一條小路,溪邊有許多柳樹和相思樹,就在樹叢中坐下來,觀看那潺潺流水…」(洪乾祐《宿世緣》,196頁,2010年)

(民國40年)「三人步出黃家,繞越過池王爺廟前的池潭(代天府)。…三人沿著濁水溝邊的路(民族路93巷),朝前直行,到一座清朝光緒年間築造的石橋,轉左走進另一條直道,…約百公尺,到了另一條木造的大橋,橋下的水靜靜的流,…大木橋斜對面,是姓林的大花園,…從此走入木橋的左方,是一條較寬的紅土路,走了約兩百公尺,即是有名的高坡許厝墓,然後折回。三個人如此的夜裡出門,有二三次。」(洪乾祐,214~215頁)

二段步行路線的敘述,約都直指今天的莒光橋附近,應該就是《金門志》中,1836年時代「東門鄉外」大橋的可能位置。

因此,民國40年時,這座古「大橋」還在,是一座木橋。

按,「大較場」今自來水公司到縣議會、縣警察局一帶,鄭成功練兵場。「林家花園」即今天莒光橋畔,金山找咖啡,至縣警察局對面的新社區,中正國小前校長王芳茗的岳家。

消失的老校長,破碎的青春夢
http://blog.udn.com/mobile/311442/729310


2-2【後浦港】
大橋,今天的莒光橋下,就是1830年代後垵溪、董林溪二條溪水合流後的「入海」處 ,所謂「海」就是志文中的「後浦港」。這年代還沒有「浯江溪」的名稱;畢竟,合流後的溪水也太短了,就只是個「入海口」。

那個時代,「後浦港」東面,應該包括今天燦坤前面的環島西路、舊電廠以西;包括龍都餐廳一帶,迴龍宮到許佑魚池,湖畔大草原,莒光湖。

「後浦港」西南面,包括今天天后宮、金山池、水產試驗所、石雕公園、伯玉亭,這一塊通常也稱作「下市港」。

「後浦港」西北面,包括今天縣立體育館,田徑場,壘球場、游泳池,汙水處理廠等地,曾經是所謂的「南門海」,民國46年圍築今浯江橋西邊的北堤路後,一度稱作「鎮有塘」。

「後浦港」北面,包括今天民族路到北堤路之間,海岸線大約由五嶽廟前的民族路,斜向今天迴龍宮附近的北堤路。

其中,代天府前的魚逮魚池,1836年「金門志」的時代就存在著,民國51年才填平,作為民族路面和東門菜市場。「風龜坪」的土地,金城鎮公所民國53年徵收興建金門漁市場,今天的漁會超市。(王振漢《東門傳奇》,43頁,2009年)。

這四片水域,合圍成1830年代,連成一氣的後浦港。(圖4)

(圖4 , 1830年代的後浦港範圍。)


2-3【浯江】
1836年的《金門志》中有:「浯洲舊稱八景,曰埔城海日、仙陰瀑布、雙陽霽景、珠江夜月、豐蓮積翠、董嶼安流、洗馬湖光、嘯臥棲雲。」(《金門志》,卷二《分域略》)

民國47年,許如中編輯的《新金門志》解釋「浯江溪」:「按「浯江」為金門之泛稱,實無其水,金門人以海為江,島西之海稱西江,島東之海稱東江,金門與烈嶼之海稱前江,田埔之海稱後江,浯江猶言浯海耳。今人附會之浯江,實即董林溪與後垵溪之合流,舊十景「珠江夜月」之珠江也。」(《新金門志》經濟志第一篇:水利,溪,610頁,1958年)

按,依今日旅遊地圖,後江 (又為后江) 應為壟口、后沙、瓊林北面之海。後浦海口有珠嶼 (即董嶼 ,今建功嶼),故後浦港又昔稱「珠江」。(圖5)

1830年代的「珠江」,指的就是大橋 (今天莒光橋) 以西的「後浦港」。即使到了民國十年1921年,劉敬修纂的《金門縣志》,全書仍尚不見「浯江溪」的稱呼。

民國47年,《新金門志》之所以要解釋「浯江」,乃是因為下市港堤(今天西海路三段) 及浯江橋,已於民國43年4月興建完工,浯江溪已展延約600公尺後,在今天浯江橋下入海,浯江溪已成為那時代的通稱;因此,要有所區別「珠江夜月」之珠江 (後浦港)與「浯江溪」之浯江。

(圖5,「浯江」為金門之泛稱。今人附會之浯江,實即董林溪與後垵溪之合流,舊十景「珠江夜月」之珠江也。)



三、光緒年間的新橋
民國十年(1921年),劉敬編輯《金門縣志》時,全書雖仍不見「浯江溪」的稱呼。但首見將「後垵溪董林溪」單獨成條目:

「後垵溪董林溪 二溪之水合流,經後浦東門鄉外出大橋入海,橋下可泊舟,今浮沙壅塞,橋址尚存」,其理由是「舊志未列山川類,今從橋樑注採入,以見流離雖不旺,亦不可謂金門無溪也。」(《金門縣志》卷二山海志,溪,24頁,1921年)

並且,增加了一條「光緒間築造」的新橋:
「新橋 在東門外大橋之南,光緒間築造,地當溪水入海之衝,橋基易壞,丁未年 (光緒卅三年,1907年) 副將劉賢斌、紳士林豪、陳佐才倡捐重修,計費大洋四百六十元」 (《金門縣志》卷四水利志.橋,1921年)

新橋,估約應在1880年-1890年之間建造,橋址約在今天金源利建材行後側附近 ,民族路207巷東側,向南穿越今天的浯江溪、莒光湖、天后宮,直到香蓮寺前上岸,是石橋,應該也是最長的一座橋。

金源利至香蓮寺,直線距離約550公尺。


3-1【同安渡頭的共濟橋】
光緒朝是西元1875~1908年,後浦西北方同安渡頭的石橋「共濟橋」,便是光緒六年庚辰年 (1880年) ,後浦地方紳士倡募巨貲建造的。(圖6)

可能由於人口增長 (金門人口由1832年59492人,增長至1915年72240人),金門與大陸各通渡口岸往來頻繁、船班增加,漲潮及高潮期間,容給駁運客貨的小渡船,靠岸、上下客貨的時間有限;而且,旅客離船登船時,常還需要「躑躅長灘,艱難厥步」。因此,地方仕紳興議,在同安渡頭建造向海中延伸的「共濟橋 」(長500公尺、寬2公尺)。(圖7)

相較於南門媽祖宮前的「後浦渡」,同安渡頭由於處在外海,海面廣闊,可以泊靠船舶的海岸線也長,在需要配合潮汐起落的帆船時代,有泊岸的先機。1880年建造共濟橋前,同安渡頭就已經成為「同廈漳碼商船往來孔道」。(見共濟橋「建造金門石橋碑」文)

尤其,在往外海深水處延伸500公尺的「共濟橋」築造完成之後,伸入海中的石橋,在潮水漲落的大多數時段,都可泊船,更增長這個優勢。

1836年林焜熿在《金門志》津梁篇所描述的,後浦渡往廈門,同安渡往同安縣城的「對渡口岸」區分都泯沒了。

1899年光緒廿五年,楊都試等倡始開辦動力輪船,包租利濟安輪行駛金門,這時,19齡年的共濟橋也更派上用場。

通行火輪後,共濟橋在提供靠泊駁船,上下客貨的便利,就更明顯,尤其日漸增多的「商旅雲集」,更能免於泥濘灘塗的跋涉。

除了載客外,部分貨物,如大米、麵粉就是用火輪運來同安渡頭。(《金城鎮志》,497頁,2009年)

(圖6,民國27年1938年的共濟橋,光緒新橋也長這樣子? 日本南洋協會臺灣支部發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存)
(圖7, 共濟橋與光緒新橋、大橋位置圖)


3-2【媽祖宮前的後浦渡】
1836年《金門志》提到,後浦港「外環以沙汕,潮漲不沒,為全浦關鎖」

後浦港口北岸,有從雄獅堡往南,到汙水廠後方的長沙汕 (沙灘);港口南岸,有今天夏墅村北邊的沙灘。

南北沙汕交夾,其間的後浦港出入口,不足150公尺寬,可供吃水較深大帆船通行的航道與時間,更是有限。

後浦港內,南門媽祖宮前的「後浦渡」是帆船停泊卸貨之處,三桅帆船,甚至五桅大帆船,就停泊在今天體育館處的海域;接駁的小駁船在媽祖宮口前,今天已填為民族路的沙岸上出貨。

舉凡廈門的媒油,漳洲、石碼的水果,同安、漳州的芋頭、龍眼、米粉,石碼附近七縣市的甘蔗、香蕉、水梨、鳳梨、李子,還有其他地區運來的大柴(木柴),都在這裡卸貨。(《金城鎮志》,2009年)


3-3【新橋與共濟橋同浮沉】
共濟橋在起造和使用了26年後,光緒卅二年丙午年 (1906年),再由後浦紳士林豪、陳佐才,敦請金門協副將劉賢斌,共同倡募修整。

民國7年 (1918年),傅錫琪又募捐1200員,重修前一年被颶風損壞的共濟橋。

而在後浦港上的這條新橋,起造年份沒有留下記錄,但是重修年份,只比同安渡頭共濟橋的整修晚一年 (1907年),且倡捐重修的也是由後浦紳士林豪、陳佐才和金門協副將劉賢斌同一批人士,花費460元,和修繕共濟橋的集資500元也相當。

因此可以粗估,這條跨越後浦港「新橋」的建造時間,也約略等同,或稍晚於同安渡頭共濟橋的起造 (即光緒六年庚辰年,1880年以後),即「新橋」約建造在1880年-1890年之間。

甚至其規模、樣式,應該也和共濟橋相近。(圖8)

(圖8, 同安渡頭及後浦港浯水溪上橋樑一覽表)



同安渡頭,「共濟橋」碑文
「建造金門石橋碑
環浯皆海也,風濤激薄之中,舳艫共濟,斥鹵連延之地,躑蹀實難後浦各渡頭,尤市鎮奧區,商旅雲集,躑躅長灘,艱難厥步,蓋數百年於茲矣。觀察薛君道南倡捐厚貲,徧收眾腋於同、廈、漳、碼,往來必經之處,創建石橋長壹百玖拾丈,費銀壹仟捌佰叁拾員,落成在光緒七年之冬甚盛舉也所,有樂捐。芳名應勒貞礁以垂以永以。顧斯役也,工資浩大,尤幸諸君子罨勉圖功,其研鉅址,後之人苟知斯橋之利濟無窮,修而茸之,保而固之,更拓而長之,則後先合轍,樂善同心,尤所期產於無已云
(捐銀芳名錄畧)
督道:楊祖惠、吳良鳳
董事:薛師弼、林章楩、許邦翰、林豪、洪作舟、許耀焜、許揚洲、許春時、林雲章 仝立石,洪鍚三書。
光緖柒年葭月 日」



3-4【《顯影月刊》中的新橋】
民國18年6月的《顯影月刊》二卷三期有一則新聞,標題是「建橋將動工」:
「後浦南門之水門口至下娘仔宮一段海灘,俗號海仔,為通往前面各鄉之孔道,潮漲則汪洋數里,無法飛渡;潮退則又沙渚泥濘,跋涉頗苦,拖泥帶水,尤以婦女更為難堪。

近者,南洋之前面各鄉華僑在洋倡議建造石橋,咸表贊成,良以斯橋落成便利不少。故一經勸募群樂解囊,立得捐銀鉅萬。當即委派代表回里負責計劃,督造工程辦事處暫設前水頭鄉,聞其路線仍遵照舊時所鋪之石板添高加築,即由舊橋斷處接起連啣,直抵娘仔宮。其高度以潮水來時可見橋面,而潮退可直接行走免卸鞋襪為標準。

聞現經僱定石匠,即以水頭鄉所產之石窟炸鑿取用,聞並與石匠約定,該石窟所採之石除供給造橋外,其所剩者盡歸石匠販賣,而以不取工值為條件云云。」(圖9)


民國56年重修的《金門縣志》曾記載,印尼水頭華僑黃順圖,在「後浦港築橋」時捐助巨款,應該就是關於這次的建橋案。(《金門縣志》下冊187頁,1968年)

這座「後浦南門之水門口至下娘仔宮一段海灘」上的石橋,有可能是光緒年間築造、也倡捐重修的的新橋 ?

下娘子宮即今天的香蓮寺。「水門」,一般係指現在後浦南門「五嶽廟」北方50公尺處的「睢陽府」一帶。睢陽府建於清康熙21年 (1682年) ,是總兵署遷治後浦時,隨城隍廟從金門城南門外的厲王廟一併分靈後浦,傳言建在明朝後浦民城的水門故址,俗稱「水門宮」。

後浦南門許嘉卿氏,於清光緒廿八年 (1902年) 奠立的「五嶽廟」 (民族路162巷),和創業的米粉間 (民族路142號至148巷), 就在水門宮 (睢陽府) 正南方50公尺處,座北朝南臨民族路。

所以,「水門口」可能是在「五嶽廟」的前方左右一線附近,這一帶,是今天後浦的南門里水門境。

這一帶的地形,從珠浦東路21巷的風制石,到奎閣、海蓮寺、睢陽府、五嶽廟,由西北往東南方向傾斜;金城國中王振漢老師說,這裡是唐代的海邊 (王振漢《東門傳奇》,75頁,2009年)。

睢陽府東西二側,也各有一條排水溝渠流向浯江溪,今天在北堤路上各有一個水閘門 。

東西向的光前路面下的排水溝,在光前路1號,和民族路180巷垂直交叉後。一條向南沿民族路180巷南下,在新金門商旅西邊,穿過民族路面,接民族路207巷(金源利西)流入浯江溪。

一條往東橫經奎閣南方,折向南接民族路148巷,再接民族路159-161號之間的無碼巷,流入浯江溪。

這裡,可能就是水門口嗎﹖(圖10,水閘門3 - 4)

(圖9 , 民國18年1929年,顯影月刊上的「建橋將動工」新聞)
(圖10 ,水門與水閘門)



3-5【走過石橋】
有關石橋,洪乾祐回憶民國24年4歲時,回去水頭外婆家的路線:

(民國24年) 「從後浦的南門境小巷,直走海邊。逢到後浦內海海水漲潮,她便小心抱兒子,慢慢走過石板疊高的大石橋。…只約五分之一的路程,隨著彎彎曲曲兩旁長滿綠色芒草的小山路,慢慢行走,未久到了一座「路亭」,母子便坐下亭中的石板凳休息。海風颼颼,陣陣入耳,充滿著海水鹹味。二十三歲的母親,伴著四歲的兒子,環顧飽攬四周山海的美麗景色。回看縣城後浦…」(洪乾祐,104頁)

(民國24年)「先走向下街,不到百步,右轉進入窄窄的香香巷裡 (可能是莒光路29巷 ),直走南門境海邊,過了一座橋是七零八落三尺高花崗石板疊成的石橋;因為年久,除了人足長踏的橋面保持乾淨外,橋身因常浸海水,滿布青苔及附著的各種小螺。此時正是退潮,整個後浦海都是灰褐色濕濕泥濘的泥沙地,偶爾有數個低窪的地區貯著海水,很像池潭極了。過了石橋,走過一座小小的廟宇香蓮寺,廟裡奉祀註生娘娘。接著便是賢聚村…(洪乾祐,119頁)

這二段民國24年幼年印象的描述,說明了洪乾祐兒時走過的南門境這座橋,是花崗石板推疊的石橋的印象。

和洪乾祐的童年回憶年份相近的史料,另有前述:民國18年(1929年) 顯影月刊中,要據以修建的舊有石板橋的敘述。及民國10年 (1921年) 修纂的《金門縣志》記載「光緒間築造,地當溪水入海之衝,橋基易壞,丁未年 (光緒卅三年,1907年) …倡捐重修」。

這三份前後十五年間 (民國10年、18年、24年) 的史料相互對照印證,洪乾祐走
過的,南門境通往註生娘娘香蓮寺的石板橋;應該就是民國18年(1929年)《顯影月刊》中要動工修建的石橋、舊橋;更是民國十年(1921年),劉敬編輯《金門縣志》裡「光緒間築造…丁未年 (光緒卅三年,1907年)…倡捐重修」的「新橋」。

我在莒光國小三年級時的導師,民國26年次的李增欽老師說,他外婆家在賢厝,小時候去外婆家,都從福和 (即許允選洋樓) 東邊約20-30公尺處,走上很長的石橋,直抵香蓮寺。過了香蓮寺後,繞走過今天金山池東邊,到了一座俗稱「五里亭」,亭子旁邊有座小石橋,跨過橋,就可以走向賢厝的外婆家。五里亭,金城鎮公所於民國98年重新整建,名為「下路亭」,旁邊的小石橋改建成木橋。(圖11)

(圖11 , 金山池、石橋、路亭、與圳仔溝)

民國21年次的莊根朝老師說,南門往賢厝的石橋,約在今天金源利附近,橋頭附近,還有燒蚵殼灰的爐窯。但他所看到的,只有起始聳起的龜橋式橋頭,以後的橋段都已坍蹋不堪。

同樣是民國21年次出生,後浦頂街錦興百貨商號傅老先生,看到的也是零落的石板,躺臥在退潮的後浦港海底。

后湖的許金印先生是民國16年次,他說金源利本家,也有在燒蚵殼灰。

福建省政府旁,萬善祠的顏柳將軍協會總幹事林壬華說,早年金源利一帶有在燒蚵殼灰,民國50年代,林壬華常隨他父親林先高中醫師,到今天新金門商旅處的許乃潭老厝泡茶,這許乃潭老厝就在販賣蚵殼灰,燒灰的窯就在對面民族路南側。





四、往來後浦的路與橋
今天,「五嶽廟」前方,民族路南側到北堤路,直到民國40年代 (1950年代),才是剛形成的海埔新生地。(詳5-1節)

遠在1880-1890年代起造的石橋,應該從「五嶽廟」右前方不遠處的沙灘海岸上,起造橋頭,朝向南方,跨越後浦港。(圖12、圖13)

穿過或則「汪洋數里」,或則「沙渚泥濘」的海灘 (海仔),就是今天的浯江溪、莒光湖底;抵達下娘仔宮香蓮寺,直線距離約有500公尺長。

《顯影月刊》說,石橋是通往「前面各鄉」之孔道,一經勸募慷慨解囊,南洋之前面各鄉華僑「立得捐銀鉅萬」,督造工程辦事處也暫設前水頭鄉 (村)。

「前面各鄉」,指的是包括夏墅、後豐港、水頭、賢厝、金門城、古丘、官路邊、古崗、珠山、東沙、歐厝等村在內的「古賢保」。(圖14)


前面各鄉(村) 華僑,為何「咸表贊成」建造石橋?石橋落成後又如何「便利不少」?

或者,我們應該這麼發問:當初,前面各鄉 (村)民是如何來往後浦?又為什麼要來去後浦

按,1836年《金門志》與1921年《金門縣志》行政劃分:
後浦保:後浦、榜林、東洲、後垵、昔果山、后湖、泗湖、前湖、官裡、吳厝、庵前。

古賢保:金門城、水頭、古坑、山仔兜、東沙、歐厝、謝厝、古丘、賢聚、官路邊。


(圖12,後浦港北岸1938年日據照片約從許允選洋樓前,往福建省政府方向拍攝。)
(圖13 ,後浦港1938年日據地圖。)
(圖14,各鄉 (村) 往來後浦的路與橋。)


4-1【西線】
今天,金城西南邊的水頭、後豐港、夏墅等村人民,要前往後浦,西線可經夏墅村北的堤岸道路。但這條道路是民國56年6月才築堤修建完成的。

民國43年之前,夏墅村、賢聚村北面是後浦港 (下市港) 海面,水產試驗所、伯玉亭、石雕公園所在處還是一片海水,連接外海。(圖4、圖7)

今天賢聚村經空中大學到香蓮寺這一段西海路,是民國46年才築堤造路。而香蓮寺到浯江橋這段西海路(下市港攔港堤),是民國42年至43年建造的。

所以,民國43年之前,這些村的村民,都必須先走到賢厝村北側,金山池南端、圳仔溝口這個中心點再說。

(按,圳仔溝又名賢庵溪,發源於金門城北門境,經古崗,流經古區,官路邊,賢厝東側流入金山池,與南門海,金烈海峽相連。民國46年,自香蓮寺南面築堤,連至賢厝,截儲圳仔溝灌水,圍成金山鄉有塘,現名金山池)


4-2【中線】
民國41年之前,賢聚村以西、以南,包括金門城、古丘、官路邊等村村民,走到賢厝村後,繼續往北走到金山池南邊,與圳仔溝的匯流處,跨過小石橋,過路亭,翻越今天環島西路一段和西海路三段之間的山坡地帶,或到達莒光國小處,再沿莒光公園楓香林道 (舊長頸鹿兒童樂園),走下許佑魚池一帶的邊坡,往東北方,過發電廠西側,龍都餐廳,到莒光橋處,穿過大橋到東門境。(圖15)

民國41年1月,兒童橋(今浯江亭處)竣工後,賣菜路從莒光國小過來,不必經舊電廠西側,可從許佑魚池處直接往北,逕走兒童橋來後浦。至於許佑魚池北側這一片,民國43年以前,已漸淤積成為一片「荒地」,現在仍是一片未開發地。

(圖15,「賣菜路示意圖」,摘自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湯文昊《金門地景空間變遷之歷史社會分析》,圖2-12,1991年,紅字地名為補註)


4-3【東線】
金門城、古坵、官路邊、吳厝,庵前、下後垵、東洲、榜林一線,是明代以來金門島「古官道」的西段。(圖16)

庵前村南邊的各村民,如果循「古官道」走到庵前村,可以向北越過庵前山 (豐蓮山), 循北面的下坡山路,經莒光樓東側大路崎義塚區,從舊發電廠西側,走到今天莒光橋處,穿過古大橋到東門境。(陳炳容《金門城》,1998年)

莒光樓所在的大路崎一帶,原是1894年後浦鼠疫病故者的義塚,民國40年才遷除。今天吳厝經莒光樓後側,到後浦東門圓環的環島西路一段,應該是38年國軍進駐金門以後的兵工建築。

莒光樓,是民國41年6月起造(溫仕忠,胡璉將軍嶼金門,2009年),民國42年12月底將近完成 (賴生明題字的莒光樓匾,落款42年12月25日),坐落莒光樓後面的環島西路一段,以及銜接、跨越浯江溪的莒光橋,很可能配合這個時刻之前完工。

(圖16—古官道--陳炳容《金門城》,125頁,1998年)


4-4【光緒新橋與新中線】
光緒年間 (約1880-1890年間),後浦南門水門口,直線通往香蓮寺的石橋,興建完成後,前面各地的村民,走到賢厝村北方的的金山池南端,跨過圳仔溝的小石橋,過路亭後,就沿著今天金山池東岸、後浦港岸邊 (今天西海路三段) 走到香蓮寺,從香蓮寺北方走上新建的石橋,涉越今天的莒光湖面,到南門里民族路金源利南側岸上。約計500公尺,直線距離最短,穿越省時。(圖7、圖14)


4-5【後浦,後浦】
民國10年修纂的《金門縣志》記載:「閩海關分關在南門街…民國後始由商人包辦…至21年分關撤銷...事務改由商會辦理…」(《金門縣志》下冊,卷七賦稅關稅,76頁,1921年)

據《金城鎮志》,金門 (清初1682年)「遷治之後,後浦成為島上最大的商業中心,運來金門的貨物,多數在後浦「行口」卸載,…和鄰近各縣的經濟活動非常密切,貨運交通往來頻繁,帆船一般都停泊在後浦碼頭 (媽祖宮巷口附近)」,南門街因而鼎盛。

民國初年時,東門巴剎市場也才初始出現,民國14年配合模範街完工,才規劃興建店屋,名為第一菜市場。城隍廟東北側,由清朝左營守備署改造的第二菜市場 (中興市場、內菜市)是民國40年興建的,文記麵線糊、閩式鹹粥都在此。今天的東門菜市場 (外菜市) ,則是民國51年後填了代天府的逮魚池才興建的,魚池的一部分土地作為民族路面,民族路也才筆直通達東門圓環。

1836年林焜熿在《金門志》裡提到「大橋 在後浦東門鄉外」,但「鄉外」以內的浯江溪北岸,北堤路以北,民族路、代天府以南,今天東門菜市場到漁會超市一帶,一百二十多年後,民國40年代還是後浦東門的郊區,一片池塘田疇。

民國38年「兩岸分治之前,後浦是島上最大的農產品和日用品交換中心,當時農村濃戶漁家,將農漁產品送到市集販售,再購買農具或日用品回家」,下市 (夏墅) 的村民陳碰皮在後浦賣蚵,庵前村民洪宏成的父親種一二千栽蔬菜,供應後浦市場,水頭的村民黃汀看,小時候就有來後浦販售柴草、芒草…」甚至,鄰近金寧鄉的后盤山的王永堯,先一天將自已的產物到外鄉兜售,換取花生和蕃薯,翌日再挑到後浦售賣。 (《金城鎮志》下冊,497頁,2009年)


4-6【賣菜路】
金門軍事最高組織,自明朝「金門守禦千戶所」 (約團級) ,到清初,升格為「金門鎮」(約師級),統帥部和軍隊主力,也由金門城遷移到後浦(1882年)。

清朝前150年雖然沒有數字確證後浦的發展,但由勝國離亂到新王朝的安定,想當然有一定的進步;而後80年(1832-1915年) 除了全島人口增長25%外,後浦保的人口更是增長了65%。

所謂的「賣菜路」於是誕生,主要的是描述金門城到後浦這條路線,當然,由於前面各村落散布,相對於後浦呈現幅射狀,賣菜路便有許多分叉、支便道路。

按,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全金門島的人數有59492人;到民國4年1915年,全金門島人口72240人,80年之間增長21%。
後浦保和古賢保二保人口合計,卻由15135人,增長到24110人,增長了60%。
後浦保和古賢保二保人口,合佔全島的比重,也由25.4%,提高到33.4%。
其中,後浦保人口由9375人,增長至15464人,增長了65%。

後浦保:後浦、榜林、東洲、後垵、昔果山、后湖、泗湖、前湖、官裡、吳厝、庵前。


五、最後的石橋

光緒年間建造,1907年修過,1929年再修的石橋,沒有建在潮水搆不著的潮上帶 (橋頭、橋尾除外),因為這樣就沒有「地當溪水入海之衝」,橋基易壞的問題。

所以,橋基應該就建在漲潮時,潮水會淹沒的「高潮帶」或「中潮帶」,但是橋面一定要高過「高潮帶」,和正常潮汐海水淹不到的乾岸 (潮上帶)一樣高。(圖17) 洪乾祐的記憶裡是「三尺高的石橋,和人足長踏的橋面保持乾淨」。

1902年,當五嶽廟初建在水門宮前的時代,許嘉卿站在廟埕上,往南方廣袤的後浦港環顧望去,看到應該是建好了的光緒石橋,從不多遠前的沙灘,向後浦海中蜿蜒而去,黑色的石板帶,有時浮映在璘璘波光上,有時孤零佇立在灰褐色、潮濕泥濘的灘塗地裡,直到嵌入右前方傾斜的土丘末端。

這個土丘今天是大天后宮東側,豐蓮山 (庵前山) 的餘脈,莒光樓、莒光國小這片斜坡地段的尾端。繞過土丘末端後,就是下娘仔宮香蓮寺。



5-1【石橋北端的米粉間】
民國80年的《金門縣志》開始增錄:「米粉間井:在後浦南門,臨海咫尺,泉脈旺盛而清甘,取之不竭。後因拓建公路,井口被覆蓋於路下,另鑿一口於海埔新生地,以隧道通井,泉水仍然極旺而淡,或疑其下有河川伏流,故能源源不息。」(《金門縣志》上冊,卷二土地志,281頁,民國80年增修)

洪乾祐也曾記述 (民國42年) 「於是六個人出發去散步,走濁水溝邊,中段右轉,過米粉間,五嶽帝廟,轉入軍隊填海築造的的廣闊紅土路。(洪乾祐,247頁,2010年)

米粉間在民族路142號至148巷口,五嶽廟在民族路162巷口,洪乾祐民國42年走在的紅土路,應該就是這一段民族路。

五嶽廟與米粉間後人,許嘉卿的曾孫,金城國中的許績贊老師說:「米粉間」舊井就在他民族路144號自宅大門進去,右邊鋼琴位置的下方;而「新井」則在斜對面民族路159號和161號之間的無碼巷子,進入巷子10公尺處一個圓孔蓋下面。(圖18)

許績贊又說:不是「米粉間」。當時代的鄰人市井,都稱呼曾祖父許嘉卿為「米粉卿」,久遠之後,諧音訛傳做「米粉間」。即使,這將近百年的耳聞口傳,確立許氏家業的印記;後人們總覺得,先祖念茲在茲的會是這些鄰人們、市井裡,充滿人情味的呼號。后湖村民國16年次的許金印也說:稱呼是「米粉卿」。

據《廈門糧食誌》「民國初期,廈門有40多家米粉作坊 (俗稱「米粉間」) ,集中於水質清純,又有晾曬曠地的舊城周圍。」(《廈門糧食誌》150頁,鷺江出版社, 1989 年)

民國41年1月完工的兒童橋,橋北50公尺處,就是「新井」所在的海埔新生地。新井鑿好後,也成了部隊飲用淡水的重要來源,許績贊聽族中長輩說:每天都有部隊軍車,來到嶽帝廟、米粉間前方,抽水載水的盛況。

(圖18 五嶽廟米粉間前的海埔新生地,五嶽廟許績贊指引)


5-2【許氏水塘】
許績贊也說:民族路與北堤路之間,曾有一塊水塘,是南門許氏宗族所有產業,其中還可以划龍舟。

莊根朝說,胡璉主政金門時,鼓勵島民開發利用荒地。顏柳督察使民俗協會總幹事,46年次的林壬華說;民國50年代初,臨北堤路7-11超商一線以東,有數個池塘,許佑在這裡養魚,兒時的他曾到池塘抓魚,被許佑訓誡;池塘邊,有人養豬,那時都有專人搜購豬屎尿做農肥。(圖19)

以民國47年823炮戰時代一段影片,可以看出數個水塘靠近北堤路,這是民國42年國軍圍築「下市港攔港堤」 (85度C咖啡、浯江橋到香蓮寺) 後, 民族路與北堤路之間,全部成了海埔新生地。靠民族路地段,備做社區發展用地。

後來民族路與北堤路之間的土地及水塘,民國五十年代陸續填平,或作為廢土垃圾填充場,整平後的土地限賣給許姓宗親,一眾后湖許氏到此來購地安家,大約從今天孫東寶餐廳 (原紀德餐廳) 到金源利建材行等一帶。

后湖的許金印先生是民國16年次,說金源利本家也在燒蚵殼灰,又說南門民族路南側海浦新生地是許氏宗族地,也只開放許姓宗族人買,後浦許氏們以其為灘塗地而嫌棄,故較多由后湖許氏買去。

(圖19-民國43年下市港堤完成後,民族路與北堤路的海埔新生地)


5-3【日本地圖的早期水塘】
有關許氏宗族的水塘,在民國38年國軍進駐金門之前,可能就已經存在。而且不在靠北堤路邊

據Harry Hsu和董森堡議員提供,日本在1907年(光緒33年)和1935年(民國24年)所做調查、繪製的二份金門水文、等高線圖,在後浦南側海邊,都有畫出一個方形中空區塊,可能是早期的許氏水塘。(圖20-21)

早期水塘可能靠近民族路邊,約從許允選洋樓前,往東到民族路207巷 的排水溝渠為止 (金源利西側)。(圖22-23-24)

許允選洋樓建於1915年(民國3年)。自南門媽祖宮以東,到洋樓約150公尺的民族路,都是「後浦渡」港邊海域範圍,藉潮水漲落,作為停泊走船之貨運及貨品停放。

許氏納糧世守於此,因此許允選和其父在此購置土地,於1915年(民國4年)興建洋樓並創辦商號 (福和)。

圖22照片中,許允選洋樓前,砌有簡易石堤的,可能就是早期「許氏水塘」的塘埂(圍堤)。

圖20--1907年(光緒33年) 日本調查金門水文圖
圖21--1935年(民國24年) 日本調查金門等高線圖
圖22--許允選洋樓建於1915年(文化局製掛於洋樓前舊照片)
圖23--許允選洋樓建於1915年(文化局製掛於洋樓前說明)
圖24--1907年-1935年後浦港岸復原圖



5-4【水門口】
金源利、民族路207巷,往西距離許允選洋樓,約60公尺。往東距五嶽廟、水門宮約40公尺;而五嶽廟又往東距民族路159號和161號中間的無碼巷 (即米粉間新井,及通往舊兒童橋、浯江亭的巷子) 約60公尺。

金源利西側的民族路207巷中,有一條從光前路頭的水溝分支,沿180巷 (新金門飯店西側) 南流,穿過民族路進入207巷,到北堤路流入浯江溪,這裡有一個水閘門。

光前路頭的排水溝,另一條分支橫向東南走,經過奎閣南方,流入民族路148巷後,往西南端接上民族路巷口,就是俗稱的米粉間所在;但148巷路面下的排水溝,似乎是朝正南穿越民族路140號和142號之間的隙地,穿過民族路面,進入159號和161號中間的無碼巷往南,在舊兒童橋頭處東側(浯江亭對面)流入浯江溪,這裡也有一個閘門 。

光緒新橋的橋頭,應該在早期許氏水塘東方,過207巷的水溝東岸起造,約在金源利建材行後面。

金源利旁207巷和舊兒童橋(浯江亭)旁,都有排水溝渠和排水口閘門,也各在水門宮的左右端,光緒新橋在此,因而稱為「水門口」,應不為過。(圖10、圖18)

兩巷之間這100公尺,在民族路和北堤路之間的地帶,就是民國40年左右,開挖米粉間新井的海埔新生地。

也應該是日本1907年和1935年的調查地圖中,方形水塘東邊,尚未形成海埔新生地的水域。


5-5【石橋東】
民國42年4月開始修築「下市港堤」,即今天後浦南門85度C咖啡,經體育館、浯江橋、石雕公園、天后宮,到香蓮寺的路段,至43年4月竣工時,「並於其東北增築縱橫二堤,設閘蓄水」。

增築的北橫堤 (挨城廂堤) 是浯江溪南堤,浯江橋頭通往浯江亭這段,曾經是木麻黃林隧道。(圖25)

東縱堤 (又稱上手堤) 今天是浯江亭、舊兒童橋頭通往許佑魚池這段堤路。

東縱堤以東這一片地,在民國43年之前已經淤積成「荒地」(正氣中華報43年4月18日),和米粉間「新井」所在的海埔新生地,提供了民國41年1月興建兒童橋時,南、北兩端橋頭有所奠基之地。(圖26-27)

41年1月到43年4月下市港堤、浯江橋竣工前,兒童橋代替了發電廠西側路線,成為進入後浦的賣菜路線。(圖15)


更精確的說,兒童橋應該是代替了,後浦港上這條光緒間築造的「新橋」,這條石橋約1880-1890年興築,1907年重修,1929年復建,一個崩壞修復的周期大概二十來年。

民國41年1952年,兒童橋南端,許佑魚池北邊的這片「荒地」淤積了;兒童橋北端,米粉間新井所在的,民族路到北堤路間這片「海埔新生地」也成型,蓋一座簡單的橋,給起早趕晚的村民們,挑擔過溪就再也自然不過了。 (圖26)

所以「兒童橋」也是一條「賣菜路」的橋。


(圖25 浯江橋頭通往浯江亭,木麻黃林隧道)
(圖26 民國41年1月落成的兒童橋,42年底完工的莒光樓,四周童山濯濯,照片應該拍攝於民國40年代。)
(圖27 43年4月下市港堤完成後的後浦港)

5-6【大坑溝移山填海】
民國42年到43年間,興建下市港堤、北橫堤、東縱堤,及賢城路,四條堤圍起來要「蓄水養魚」,就是今天的「莒光湖」。

民國43年4月18日正氣中華報專欄,記載著兵工們「不斷地跑到三百多碼遠的金門公共汽車站的下坡下,抬取大塊大塊的黃土,往返奔忙」。

莊根朝說:公共汽車站在今天外武廟對面7-11超商處,經營莒光電器行的李錫民 (民國32年次) 說,這家成立於民國39年私營的公車公司,車廠約在民權路107號金帝大飯店,到莒光路口木記貢糖一帶。據新金門志紀載,39年8月後浦至沙美線通車,11月後浦至新頭線通車 (圖27)

因此,兵工來取土的「下坡下」,應該就是民權路物資供應處,往金城國中的下坡帶。莊根朝說這裡曾有大坑溝和小坑溝二處;「大坑溝」這地名,在民國18年的顯影月刊就有了。(「後浦西門郊外大坑溝,蜿蜒深邃,可通至海谷。內幽曠絕塵,樹木蔽蔭。誠天然之祕密隧道也。幽谷春深…」,《顯影月刊》02 18 -19年,438頁)

按民國68年重編《金門縣志》有「39年民營公共汽車公司成立…後併客運公司。43年5月,邑人顏西川等組金門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址設北門上帝宮口…」 (《金門縣志》下冊,卷七經濟志第四篇交通,85頁,68年重編)。)


5-7【石橋南方】
莒光國小和對面的舊長頸鹿兒童樂園 (現在是一片楓香樹林道公園) 中間的馬路,名做「賢城路」,也是民國43年4月的工程。即莒光樓到伯玉亭的馬路,和下市港堤銜接,左邊切出一個小水塘,民國82年填平興建了今天天后宮。(圖28)

天后宮南方50公尺,即是香蓮寺,俗稱娘仔宮。1836年林焜熿纂輯《金門志》尚無香蓮寺的紀載,但廟內沿革誌記載「(舊)寺廟牌記光緒辛巳年1881年重修」,故該廟可能建於清道光、咸豐朝(1836 -1861年) 年間才建造。

莒光路錦興商號傅老先生說,香蓮寺前岸邊,最遲在民國30-40年代,有人在此築埭為田,一位曾租在今天中興路長光麵店處,以製麵、豆腐為業的豆腐尾仔。

金山池和後浦港本來連在一起,是後浦港最南端,顏炳洳《賢聚・留餘蔭忠孝傳芳》(金門文化局村史,2019年) 提到,大陸或者金門各地,如水頭等來的船,都可以進入後浦港,再向南航行到金山池底的路亭石橋處登岸,民國38年以前的金山池,也曾經有舟楫帆影。

民間建大厝蓋學校所需的建材磚塊,或者本來要走古官道路線的,也可以直接將船駛靠金山池,再由賢聚前往「金門城」千戶所。

甚至曾經發生同安或後浦渡頭的碼頭工會,想要對停靠金山池海面的船隻抽取稅金,後來協議以香蓮寺這一帶的海面劃開,樹立「界石」,解決紛爭。

民國46年,國軍自香蓮寺前築堤連至賢厝,截儲圳仔溝灌水,獨立成塘,為金山鄉有塘,名為「金山塘」。

民國56年金城鎮公所修築了夏墅石堤,自今天石雕公園起,向西伸延至港口舊沙汕處折而向南連接夏墅村莊,圍成了今天伯玉亭石雕公園和水產試驗所等地的大水塘

(圖28 從莒光樓往夏墅港拍攝,民國56年圍的堤)
憑照懷想莒光舊景-金門莒光湖老照片 @ 北雁南飛-痞客邦部落格
https://papilio0204.pixnet.net/blog/post/49876832


六、石橋末路

後浦港的光緒新橋,在民國18年1929年石橋修好後,1937年抗戰開始,日本人侵入金門,世道不好,許多金門人走避大陸。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民生更是唯艱,直到1945年。

這期間,若有風大浪大,石橋的石條,或傾塌,或斷裂,沒有組織性的倡募,恐無以修復。應該是在民三十年代,少年的莊根朝,和同年庚的錦興傅先生印象中,看到的是比較完整有型的「龜橋式」的橋頭,和迤長坍塌,布滿灘塗的石條。

這時,距離民國18年的復建,已經十數年了,又逢亂世,前鄉的村民,不是再去跋涉退潮後的後浦「海仔」,就是又要繞經發電廠西側、大路崎義塚區(莒光樓一帶),莊根朝說,少年時候最怕走這一條墓葬區的小路。

這些坍塌在後浦港「灰褐色濕濕泥濘的泥沙地」上的橋石,在民國42年至43年的「下市港堤」興建過程中,恐怕都已化成「長550公尺,高4公尺,頂寬4公尺,邊坡1.5比1之石砌土堤」的一部分 。(《金門縣志》上冊,1025頁,民國68年)(圖29)

地方文史研究裡,後浦港這座「橋」,是石橋 ? 或石板路 ? 還沒定論。或許,還有待更多的史料出現與討論,我們樂觀待之。


(圖29-同安渡頭前共濟橋1949年停用坍塌的現況)
共濟橋/新浪部落
http://m.blog.sina.com.tw/a1823145/article.php?entryid=574991



2955290珠江夜月.jpg

「光緒間築造」的新橋虛擬照片,虛擬時間:1902年中秋夜(原版照片1938年日據共濟橋照片)

1合流處.jpg

民國66年疏濬整建的,左右二條「塊石水泥勾縫」的護岸,在莒光橋東30公尺處崁合。

2合流處.jpg

民國66年疏濬整建的,左右二條「塊石水泥勾縫」的護岸,在莒光橋東30公尺處崁合。

3莒光橋.jpg

今天的莒光橋橋頭柱,鐫刻「中華民國七十八年九月拓建」的,應該是第二修或第三修吧。

5珠江前江后江.jpg

「浯江」為金門之泛稱。今人附會之浯江,實即董林溪與後垵溪之合流, 舊十景「珠江夜月」之珠江也。

6 共濟橋.jpg

民國27年1938年的共濟橋,後浦港的光緒新橋也長這樣子?

(日本南洋協會臺灣支部發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存)

8橋.jpg

同安渡頭及後浦港浯水溪上橋樑一覽表

12.jpg

後浦港北岸1938年日據照片約從許允選洋樓前,往福建省政府方向拍攝。(日本南洋協會臺灣支部發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存)

15溫賣菜路17.jpg

「賣菜路示意圖」,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湯文昊《金門地景空間變遷之歷史社會分析》圖2-12

19南海拚圖.jpg

民國43年4月下市港堤完成後,民族路與北堤路的海埔新生地(1958 金門八二三砲戰)

25.jpg

浯江橋頭通往浯江亭,木麻黃林隧道)

26兒童橋3.jpg

民國41年1月落成的兒童橋,42年底完工的莒光樓,四周童山濯濯,照片應該拍攝於民國40年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五十三
張廷玉《明史》卷八十八志第六十四:河渠(六)
皇明經世文編(明)陳子龍等 選輯●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三百九十六
玄空风水 | 厦门筼筜湖风水漫谈(同样是贵,你买对了吗?)
【近代詩家】夏承燾先生詩詞選
古城廣州——大自然魔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