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人间世》—年轻人初入职场学学庄子如何借孔子之口教诲颜回

作者:杨本枢

孔子在鲁国任太宰,一直受到鲁国重臣季氏家族的排挤,无奈之下,只得去了卫国。

来卫近一年,孔子大失所望。卫国君主卫灵公对孔子礼遇有加却始终不肯重用,不让孔子插手任何政治事务。卫国的国情正如潭下地壳变薄,地下的岩浆正在奔突,随时都有冲破微薄的地壳,掀起轩然大波,酿成毁灭性灾祸的可能。

跟随孔子来到卫国的颜回决心游说卫灵公,实现老师和自己济世天下的理想。

颜回就去向孔子辞行,孔子问道:“你要去哪里?”

颜回说:“打算去卫国。”

孔子又问:“去卫国干什么?”

颜回答道:“我听闻卫灵公正值年轻力壮的时候,其行事独断专行,治国之策草率、随意,从来不知道反省自己的过错,视老百姓的生命如草芥,举国上下哀鸿遍地,饿殍遍野。”

孔子没有说话,颜回继续说道:“先生曾经教育我们,不要追随治理有方的国家,应该投入动荡混乱的国家,专门治理国家的疾患。我愿意竭尽所能,去治理卫国存在的痼疾。”

孔子摇摇头,阻止道:“哎呀!你这是去送死!道不欲杂,绝对不能够复杂化,一旦复杂化了,纷扰接踵而至,过多的干扰因素相互制约,这个社会还能有救吗?”

为了增强说服力度,孔子继续强调,“古代,最高境界的至人都是先修身,提升自己实力和修养,然后才去济世救民。自己的名气和实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就想着去阻止暴君的行为,这不是做梦吗?”

“颜回你知道德行彰显,智慧张扬的恶果吗?彰显德行无非是为了出名,智慧张扬无非是为了利益之争。由是观之,名气是人们相互倾轧的源头,智慧是人们争夺利益的手段。这二者都是滋生罪恶的原因,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以实施。”孔子告诫颜回。

接着,孔子话头一转,说道:“况且,以你现在的德行和名气根本达不到令卫国君臣信服的程度,你在暴君面前侃侃而谈仁义、规则,其实是在谴责别人的恶行炫耀自己的美德,这样的行为还能不倒霉。满朝大臣都会认为你的行为将损伤他们的利益,他们会群起而攻之,最终会要了你的命。”

孔子继续说道:“假如卫君喜爱贤人厌恶小人,满朝大臣都会是贤人而非奸佞小人,你在那里还有什么意义呢?治国去之嘛!朝堂之上,你唯一能做的无非是恭敬的肃立在那里,听闻卫君巧施如簧之舌却不敢说一个字。这个时候的你目光躲躲闪闪,呼吸有些急促,努力保持镇定的神色,从内心到外表尽可能和卫君保持一致。这种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举止和行为只能更加助长卫君的嚣张气焰,无疑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的火上浇油之举,这样的时光无止境地消磨下去与你积极入世的情怀差距太大啦!如果你不屑于上述行为,总是直言进谏,必将死于暴君手里。”

孔子怕说服不了颜回,就列举了两个例子。孔子说道:“夏桀杀死了贤臣关龙逄,纣王杀死了自己的小王叔比干,关龙逄和比干以德行高尚赢得满朝百姓的爱戴,却使夏桀和纣王感觉到自己作为君王的名誉受到了威胁,只有杀之才能清除威胁。”

“尧帝攻打丛枝、胥、敖三个小国家,大禹攻打有扈国,导致这些小国家成为废墟,百姓死伤无数,君主惨遭刑戮。虽然这三个国家的君主为了名利起兵闹事是死有余辜,但是,尧帝和大禹这样做无非是想博得名利,这样的典故你没有听说过吗?连圣人都抵御不了名利的诱惑,何况颜回你呢?”孔子是苦口婆心的说服颜回。

颜回嗫喏地张了张嘴巴,似乎有话要说。

孔子说道:“你想辩解,那就说说看。”

颜回说道:“我待人恭敬、低调,做事勤勉如一,可以吗?”

孔子说:“不行!不行!卫君这个人自恃聪明、有才气,不把大臣们放在眼里。外界盛传他常常是骄盛之气溢于言表,喜怒无常,很难听进谏言。这样的人,小火慢炖似的小德都感化不了他,何况你使用大火急攻似的大德呢?药太猛了容易出事的。即便是卫君勉强接受了你的建议,也是貌合神离,内心还是抗拒的。”

颜回不服气,说道:“我外圆内方,效仿古代圣人,总行了吧?内方乃遵从天道,遵从天道的人和君主都是天道之子,如此以来,谁还在乎自己的言论是被赞赏呢还是被批评呢?达到这种程度可谓宛如婴儿,内心淳朴得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丝毫的污染,这就叫与天为徒。”

“外圆乃精通仁义、规则,施行周全的礼仪,尽人臣之礼节。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如此行为,我焉敢不这样做?随大众的行为而行为,别人也不会再有所挑剔,这就叫与人为徒。”

“同样的道理,效仿古人就叫与古为徒。古语虽然是有言之教,那也是实实在在源自于上古的名言警句,不是我独创的,哪怕是这些古语有些直截了当也不会招来过失,这就叫与古为徒。”

说完这段长篇大论,颜回长吁一口气,问道:“这些想法可行吧?”

孔子仍旧摇摇头,说道:“不可!不可!道不欲杂,你说的措施太多容易打乱秩序,这些言论虽然拘泥于你的成见,但是,不至于招来祸患。这些措施只能是听听罢了,具体的落实则需要抛弃成心,循道而为。”

这次轮到颜回摇头了,“我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请先生赐教。”

孔子说道:“办法就是一个字——斋。我告诉你,用自己的成心做事,那是变化万端啊!变化万端违背天道之理。”

颜回答道:“我家贫,几个月都不喝酒也不吃肉。这称得上斋吧?”

孔子笑着说道:“这是祭祀之斋,不是我说的心斋。”

颜回问道:“心斋是什么?”

孔子说道:“心斋就是心灵处于空虚的状态,其本质是无心而为、顺应自然。你做事要做到一心一意、神志专一,达到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聆听即可,境界高的人不是用心去聆听而是用气去接纳。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耳朵只能听到声音,心灵只能听到内容,气就不一样了,人体之气乃是修道之后形成的虚空状态,可以容纳无数的物体。所以,做人做事应该秉持致虚极、守静笃的原则。”

颜回听完孔子的一席话,说道:“先生说得太好了,没有聆听先生教诲的时候,我就是我,小小的自我一直盘踞在我的心中;听完先生的教诲,颜回达到了吾丧我的境界,心中没有了那个小小的自我。这是不是先生所说的虚空状态呢?”

孔子说道:“小子聪明,领悟的到位。如果你游走于名利场就要抵御名利的诱惑,别人能够接纳你的意见,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别人不能接纳你的意见你就不要再说什么了。不要费尽心机地寻求钻营之道,要凝神聚力、顺势而为,这就是心斋的做事法则。”

“顺应自然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隐匿起来让别人找不到踪迹较为容易;行走在旅途中想不露蛛丝马迹就很困难。人为之事容易作假;顺天而为难以作假。有翅膀的禽类能够飞入蓝天;无翅膀的动物只能以地为家。听过智者知识广博;没有听说智者一无所知。以史为鉴,心胸自然宽阔、亮堂,如同吸力强大的磁场,一切美好的祥瑞之气都会聚拢而来。如果内心波涛汹涌,即便打坐也是外定内动。”

“心斋最佳的状态是:五官和五脏六腑息息相通,以此排斥那些有心而为的成心,这样的状态连鬼神都会来依附的,何况人呢?万物和谐共生是禹、舜成为圣帝的关键所在,也是伏羲、几蘧终生遵循的行为准则。一代圣人尚且如此行为,何况普通人呢?”

原文: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gang),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衒(炫音)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育其美也,命之曰灾人。灾人者,人必反灾之。若殆为人灾夫。且苟为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逄(pang),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zi),其庸讵可乎!”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也。擎(qing)跽(ji)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

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hao)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有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10
庄子不忙:心斋
庄子:《人间世》(一)颜回见孔子请行卫国
《庄子》人间世·第二节:心斋用事,内修圆明,则做事通达无碍
《品读群书治要》第12集:谦德之效
颜回大胆妄为 孔子无情训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