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内篇之齐物论》2.6

<2.6>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白话>

万物互相形成“彼此”:万物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从彼那一面就看不见此这一面,从此这一面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说,彼是由于此的对待而出现的,此也是因着彼的对待而形成的。彼与此是相对而生的,不过,它们同时并起也同时幻灭,同时幻灭也同时并起;同时可以成立也同时不能成立,同时不能成立也同时可以成立。顺着说它们是,也要顺着说它们非;顺着说它们非,也要顺着说它们是。所以圣人不采取上述观点,而以自然之理来照明这一切,也就是顺着状况去做啊!此也是彼,彼也是此;彼也有一套是非,此也有一套是非。真的有彼此之分吗?真的没有彼此之分吗?使彼此不再出现互相对立的情况,就你为道的枢纽。掌握了枢纽,才算掌握住圆环的核心,可以因应无穷的变化。

“是”也是一个无穷的系列,“非”也是一个无穷的系列。所以说,不如以清明的心去观照一切。用手指来说明手指不是手指,不如用非手指来说明手指不是手指;用马来说明马不是马,不如用非马来说明马不是马。天地其实就是一根手指,万物其实就是匹马。

<解读>

这一段提出“彼此”的概念,“彼”是对方,“此”是这一方,这两个概念是相对的,也是同时出现的。“彼”与“此”是互相对立而生的指涉词,两者相反又相需,譬如一个母亲生了孩子,“母子”的名称就同时出现了。在语言表达上是如此,在是非判断上也是如此。能够化解分别心,才可把握道枢,并展现前面所谓的“以明”,以清明的心观照一切。

庄子特别注意名家对当时的人的影响,名家代表惠施与公孙龙都在《庄子》中出现。所以在谈到言论时,提出“指”与“马”这两句话,可用“共相”与“个体”的关系来解释。譬如,用马(共相,普遍的马概念)来说明马(个体,如白马)不是马,不如用非马(如牛)来说明马(个体)不是马。因为后者一目了然,省去名词的纠缠与诡辩的嫌疑。就像“白马非马”这句话,说对一半,白马不等于马,但白马依然属于马。庄子希望人们不要陷于名词之争,所以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代表大,万物代表多。但从整体来看,天地不过像一根手指那么小,没有大小问题;万物也不过是一匹马,没有多少问题。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观念,都因比较而来,例如人活到一百岁可说长寿了,但无法与活到八百岁的彭祖相比;一个小孩活了半年就夭折,却比朝生暮死的菌虫长寿。因此庄子希望能够化解这些争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内篇·齐物论》第十次学习(2021修订版)
何谓“莫若以明”
庄子《齐物论》试读19|天地一指
庄子的名言及其解说
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谁解其意?
【转载】渡海之舟筏,望月之手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