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但是不能再搞化学农业,生态农业才是振兴的基石

特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农在第五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演讲全文整理

有机农业首先是基于自然科学的产业,在此基础上结合基于社会科学的乡村生活方式,构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模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乡村振兴要重构乡村新时代的文明,而不是恢复上世纪的文明。

▇ 三农问题的“三个冲击”

我国三农问题受到来自产业因素、农村生活方式以及人口因素三方面的冲击。

1:产业因素

现代石化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影响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现代石化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形成了成本优势、数量优势,小农经济难以抗衡。当然我们也为此在环境安全、土壤安全和食品安全上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而这点,我们是在发展了几十年后才逐步认识到的。

2:生活方式

农村与城市生活方式的落差,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落差,这些落差也可以说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使得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加剧了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没落。现代的生活方式未必好,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未必不好,但是主流趋势如此,非口号所能改变。

3:人的因素

传统的农民是以经验为主的生产方式,需要向科学技术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型。农民需要更新知识结构,向新型职业农民转换。

▇ 中国现代农业的困境

中国现代农业的六大困境

1、有产量无品质

几十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数量(产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完成了国人基本食品数量的需求。从此我们远离了粮票、肉票、油票等配给供应的阴影。随着物流运输业的发展,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种农产品供应。

在满足数量供应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担隐形的后果,即农产品的品质严重下降成为大多数民众并不知情的现象,即便他们觉得现在的东西没味道了,不好吃了,但也几乎很少有人去深究农产品的营养品质。

育种以高产为核心目标,化肥的超量使用也是为了高产、化学农药的使用也是为了保证高产,总之在产量面前,一切让路。还有谁关注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呢?几乎各国所有涉及农产品营养品质研究的结论都指出,现在农产品的营养品质(营养密度)相较几十年前下降了50%-90%不等。食品营养不均衡造成的“隐形饥饿”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不得不说是现代农业的悲哀。

民以食为天,不仅仅是能吃饱,吃的本质还是获取足够全面均衡的营养,每天填塞了一大堆高热量不平衡的食品,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长远的健康隐患。

2、不可持续

现代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除了依靠机械化以外,主要是依靠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来实现高产。但是站在资源转换的角度看,这是很荒谬的现象。以中国为例,我们每年消耗大约6000万吨化肥,生产了6亿吨粮食、近7亿吨蔬菜和3亿吨水果(以蔬菜为例,按照每人每天500克,大概足够36亿人吃一年)。这6000万吨化肥所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2亿吨优质煤、156亿立方米天然气和592亿度电。

3、环境污染

现代农业模式还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除了开采矿物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有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毁灭性的破坏,以及近7成的化肥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和氮氧化物排放污染。

4、比较效益低下

低品质农产品全面过剩,导致低价竞争,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畸形市场。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进一步造成生产端效益越来越低,农民生产一亩地粮食的一年的纯收入不及在城市中打工一天的收入,如此的比较效益让更多的农民放弃了农业生产。

5、食品安全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给农产品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打着符合国情旗号的、忽视了慢性中毒威胁的无公害标准早该被淘汰了,农产品安全的低标准意味着全社会要付出更大的医疗成本。

6、生态链破坏了

自然界原有的生态链被破坏,生态多样性被破坏。

环境污染严重、公共服务差、农产品有量无质、农民收入低......乡村振兴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 乡村振兴的“四有”

乡村振兴要做到“四有”:有业、有技、有商和有文

有业:即农业产业化。生产力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扎实的第一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中国农业生产模式既不能走小农模式的老路,也不能照搬欧美模式。应该在借鉴欧美模式的基础上走自己的模式,并能有所创新。从石化农业转向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产品品质,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根基。

有技:即农业科技化。生产力的竞争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农业科技的目的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并让农业可持续的发展,让农业的综合效益更高。农业科技化的方向应该是向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生态化(无污染、可持续)和体系化(系统、标准、规范)的方向发展。

有商:即农业商品化。农业要产出市场需求的商品,只有商品化、市场化,农业才能产生经济上可持续的自身造血能力,商品化的过程要强调社会化、专业化的分工,术业有专攻,让乡村为主体的有机农业,去做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是极其危险的,是注定会失败的事情。

有文:即农村文明化。如果说产业是留住人的脚,那么文化才能留住人的心。农村文明化要与时俱进,重构新时代的乡村文明而非复古。

▇ 特石模式的实践

为什么要做特石模式?

大家都知道化学农业的弊病,都知道需要找出替代的路线,但是为什么二十几年发展不起来?我们不能简单归咎于政府导向,更应反问行业自身的责任。在最具备条件的大学科研院所,为什么几十年搞不出来系统的替代体系?

非不能也,而是利益驱使导向偏差。政府导向数量农业,我们的研究和技术也就随着走。现在开始发展高品质的生态生产了,才发现技术体系跟不上了,而技术体系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功,那是需要长时间的研究积累和实践才能建立起来的。

所以现在很尴尬。都知道农业生产是多学科的系统化工程,可每个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也好,研究人员也好,都在打着一招治天下的旗号推行自己的技术或产品,所以特石做这样的全技术体系是被“逼上梁山”的,然而我们以自己的科研为主,在中科院专家团队的协助下,耗费了十年和数千万的投入,终于搞出了全套的替代化学农业的技术体系,简称“特石模式”。

特石模式,即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整体解决有机农业大规模大面积发展的瓶颈(土壤、肥料、病虫害、高成本)问题,着眼于提高有机农业生产端的生产力水平。

限于时间关系,不能全面介绍特石模式的全部,仅从三个要害环节,也是有机农业发展的三个短板,给大家介绍特石模式的突出优势。

a、土壤改良

种植先种土,好的土壤是一切农业的根基。植物的营养从哪里来?除了阳光、空气、水三大要素之外,几乎所有的植物所需养分都来自土壤,而这些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完全依赖于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矿物质的分解,以及在土壤微生物繁殖过程中的代谢产物。

这里我们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即土壤地力(Soil productivity)。那么土壤地力和过去一直强调的土壤肥力有什么区别?

土壤地力:土壤微生物种群产生植物营养物质的能力。

土壤肥力:土壤提供被植物所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的数量。

由此可见,两者是有本质差别,肥力解决当下当季作物的营养需求,地力解决长久持续的营养供给。

特石土壤改良技术不仅提高土壤肥力,更从根本上提高土壤地力。在短时间内(两年左右),将贫瘠的或者有一定面源污染的农田,用低于有机肥改良成本的方法,使得土壤质地极大改变,有机质达到2.5%以上(有机种植要求的有机质含量),土壤符合欧盟有机种植要求,这样的方法和技术是有机农业土壤改良的极大进步。

b、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是生态农业的核心,也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核心。生物循环解决的是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生产有机肥料的双重问题,同时为生产和生活提供附带能源。

通常生态农业的生物循环技术是堆肥或沼气池发酵技术。这些常用的生物循环技术最大的缺点是效率低和周期长,一般的堆肥和沼气发酵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样的效率很难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特石模式的变压厌氧发酵技术则实现了生物循环上效率的突破,在常温下可以实现14小时95%的消化率。特石变压厌氧发酵装置使用农业废弃物(秸秆、禽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等)原材料,一台装置每天可以产出5吨有机肥原液,稀释20倍使用,可以支持500-1000亩有机果蔬种植生产。同时产出高热值生物天然气。

c、病虫害的前端控制

化学农业对付病虫害,除了在育种方面筛选抗病抗虫品种以外,主要是依靠全系列的化学药剂来控制或杀灭。

有机农业如果只用物理加生物药剂替代有毒的化学农药,在思路上就认可了化学农业“后端治理”的方法,而且实际效能还远低于化学农药。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原理是基于多样性导致环境稳定性的理论。

特石模式的病虫害防治首先从健康的土壤做起,增强农作物的抵抗能力。同时,通过生态条带等技术打造生态多样性,一方面增强作物抵抗力,一方面吸引害虫天敌。最后,对于一些顽固病虫害再用专项生物治理技术。

除了这三项技术外,特石模式还有农作物营养管理、有机营养液调配、秸秆高效分解、禽畜饲料发酵等多项技术。由此我们打造了一整套生态(有机)农业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产出就是农业生产的“两高两低”:高产出、高品质,低投入、低成本。

▇ 产业化为基石的乡村振兴

通过全套技术体系打造的生态(有机)农业,其自身就具备了行业竞争力,是对原有生产模式的转型和升级。这样的一产不仅具备了自身的造血能力,而且为二产、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根基,并以此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石。

生态(有机)农业能够为农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提高物美价优的初级农产品,这样农业二产也摆脱了以往缺乏特色、缺乏竞争力的窘境;生态(有机)农业,还能营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能展现更加自然丰富的景观。这些就为开展涉农教育(自然教育)、涉农餐饮、涉农旅游、涉农康养等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生态(有机)农业基础上打造的自然教育、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更具备竞争力,更能长久的吸引力。

这样就形成了有机结合的农业一产、二产和三产。农业的一产、二产和三产发展起来了,也带动了涉农服务产业(科研、媒体、金融等)和周边产业的发展,这样也就发展起来了配套的商业、娱乐、医疗和教育。再结合我国目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乡村变的更加吸引人才。

如此以来,我们的乡村不仅有着优美的生态环境,而且在衣食住行上甚至有着比都市更好的条件,配套商业、娱乐、医疗和教育也相应的跟上,乡村有了相比都市的比较优势,青年人才下乡、返乡,不仅能留住脚,更能留住心,新乡村文化也发展起来,从而实现全面的乡村振兴!

想做一个理性,知性的新农业从业者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包勤勇: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
陈能场:种植模式与农产品安全|干货
创意农业的基本类型与发展模式
用全域有机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华为IT男15年的有机推广实践
移动互联网时代:盘点一线城市特色农业新形式
(3)[转载]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