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物救命,认知救心

我今年33岁  ,连云港郁金香分会发起者,是一个已经康复的人。曾经重度抑郁,我是从15岁开始就有抑郁情绪,21岁的时候爆发了抑郁症。

但是,之前一直不知道有抑郁症这个东西,没有这个概念,最后一次爆发是在三十岁。然后才知道有抑郁症这个东西,自己通过努力,做出有效改变,现在已经好了,然后我再重申一点,我不是吃药好的。虽然曾经也去过各大精神医院,吃药、物理治疗,但都以无效告终。

不夸张地说,抑郁症的时候我是木僵一年多,我所经历的这些痛苦,这么难,我想我应该是比任何人都深刻,人家说是大彻大悟,而我呢,也是那种痛彻痛悟。

其实我的康复也非常简单,我就是躺好了。躺到什么样子呢?躺到自己不想再躺着时候,那么你就会想主动地站起来,就这么简单。可能,我现在说这些别人无法接受,但事实就是这个样子,“逆来顺受”是这个抑郁症最害怕的一种对待方式,你用这种态度就对它,它就没有任何的力量。

相反,你越去抗拒越觉得这种状态是不好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这个抑郁症身上,无形中就给他注入了无限的能量。你越挣扎,它越强烈;你越抵抗,他越跟你对着干,最后你就被它打败了,现实中的你呢,依旧躺在床上。这就是抑郁症这个思维漩涡的可怕的地方,也是一直久治不愈的原因,所以,最后我也是不再反抗。

你反抗那么久都无济于事,然后我就说顺其自然,咱们就这样躺着吧!躺着,然后靠着……慢慢地,你会冷静下来,智慧也会慢慢升起。你从中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自己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自己做出有效的改变。在明天醒来的时候,抑郁症可能就康复了。   

       

急于求成是不符合“道”的错误心态。

很多郁友的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急于求成。其实你们要知道,抑郁症的形成是由于你从出生到现在这么多年的各种经历形成的一个错误的三观,一个错误的思维认知,一种惯性的力量,最终造成你今天这个样子,所以,不是一天两天,突然抑郁症这个病就找到你,然后你得了抑郁症了。

其实,很久很久以前,它就已经在慢慢积攒,然后一步步到今天这个时候才爆发的,所以,我们在康复的过程当中呢,切记不要急于求成,一步一步来,脚踏实地的去做啊,有效改变,哪怕是一丁点的改变,那也是改变。

就比如你现在是躺在床上,假如你做出一点改变,什么样的改变都可以。比如你现在可以坐起身来,我们不要求你去洗脸刷牙,你就现在直起腰板坐起来。从躺着变成坐着,你要给自己一种积极的暗示:“我已经没有在躺着了,我是在坐着的”。

你要给自己一种记忆,就是我已经进步了,一定要这种积极的暗示,那才是最能做出这个有效改变的一个动力。一定要这种动力以后,你才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去走,一步一步地去改变,一步一步地给自己无限的动力,因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感觉没有意义,那么假如你有这种动力存在的话,一步一步的这些改变就是你觉得有意义的地方,也就是找回我们丢失的自信心。

假设,你现在是不想坐起来,但你强迫自己坐起来了,你是十分抗拒地去做的话,这是属于一种逼迫,逼迫自己在抑郁症这个状态下去做到。逼迫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无论你逼迫自己都做到哪一步了,那么一旦你松懈下来逼迫不了自己的时候,那么你又会回到原点。

你逼迫自己那么久了,你已经看到事实就是一点改变都没有,那何必再徒劳呢?你既然想躺着就躺着嘛,身体需要休息就给他休息嘛,那躺着躺到它不能再躺着的时候,说不定就跟我一样康复了,有的时候只是灵光一闪,人家说的“顿悟”就是那一刹那。

          

还有这样的一个思维怪圈,就是一个死循环:你越躺下去,你觉得越焦虑,越恐惧。对未来越没有越迷茫,对吧?所以说,我们就是迫切地想要自己好起来,生怕自己这样一直躺下去的话会越来越糟,其实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假设一部手机,它用到完全没有电的一个状态下,连开机都开不了了,那么你还死命的按那个开机键的话,你拼命地去按它,那都是徒劳的,因为它需要充电了。你应该做的就是给它充电,而不是继续去按它那个开机键。

你的潜意识已经疲惫不堪了,它在提醒你需要休息,需要补充能量,而你的表意识却认为你不可以休息,你不可以这样躺着,你得振作起来,于是矛盾就在你内心产生了,小我和大我就开始了矛盾的撕裂状态:抗拒、焦虑、痛苦、无奈、恐惧……这就是抑郁的真实写照。

《走出焦虑风暴里》一书里提到:无论多么焦虑,先动起来。

 “有的人出去爬山、游泳、行脚,这个过程也会缓解焦虑感,主要是这种身体力行的有氧运动,本身会内耗掉许多此前因为惜绪波动所分泌出来并残留级在体内的肾上腺素与皮质障。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证实、这两种化学物质的过量分泌若没有及时分解掉或内耗拉长此以往对身心健康必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我们经常讲一句话,不论多么焦虑,先动起来,只要动起来,事情就有出现转机的可能,而且大量事实证明这样十分有助于潜意识暗能量的自动化释放。看看那些因为慢性焦虑情绪而喜欢躺在床上的人,其结果是越来越不敢外出,越来越束缚,越想越慌,身体亦越来越衰疲。而后形成进一步的抑郁情绪,而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是一对孪生姐妹,最终将不断上演恶性循环”。

只要撑过去了,那说不定就好了。

抑郁症不是病。

想通了,自然就好了。我们只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不要把抑郁想象得那么可怕,要和它拼个你死我活,这是徒劳的。它本来就在我们心里一直存在的,好好和这条黑狗相处,接纳自己的任何情绪,顺其自然地平衡自己的内心,把自己这个小世界的心门打开,重新回到现实中来,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荒唐!只是我们把自己给封闭了,这些只是感悟,其实康复的经历网上非常多,只是我们一直停留在自己的主观思维里,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就像深陷沼泽的求救者,帮助他的人已经向你伸出了援手,可是这个求救者却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然后继续痛苦的求救着,这也是抑郁为什么久治不愈的原因。

抑郁不是病,请允许我这么说,抑郁只是情绪障碍,它由我们的思维认知反映出来,所以要想康复就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吃药、住院、电疗、运动,逼迫自己做任何事,一旦自己逼迫不下去了,立马打回原形,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又如何做到对症下药呢?别逼自己了,我反复强调,都逼了几十年了,就逼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还不醒悟吗?是时候爱自己一下了。

   

    

其实郁金香阳光会的《回到人间》这本书里面已经都写得非常详细的,每个人都每个人康复的一个方式。总的来说,其实也就是思维认知的改变,就是认知疗法,我是没有吃药的,就是靠心理学,还有一些主要书籍,可学习可阅读,把那些大道理——曾经认为的那些鸡汤,全部都给消化掉了,自己理解到了,把这些都参透了,那就好了啊!             

以前就是抑郁的时候,总会认为自己是把这个世界看透了啊,这个世界就是糟糕的。那么好了之后吧,那才是真正地看透。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那么糟,只是我们自己的脑子里出现了问题。

甘于平凡,从最简单的做起。

你今天是一个孤独的怪人,你离群索居,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民族。  

抑郁症康复之后,我三十三岁,康复之后去上海那边应聘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那时候就是完全的放下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心比天高,总想着自己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出来,而是放下了自己的那种好高骛远的心态,甘于平凡,从最基本的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开始做起。

最起码我做一个服务员,我是能够胜任,然后,机缘巧合,被领导发现。干了才三天左右的服务员,直接被公司的经理发现,然后叫我去做人事助理,帮助一位面试官。做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感觉那工作比较枯燥,无聊,然后就在网上找工作,又回到了连云港,现在在一个机关单位的税务局工作,所以说,当你甘于平凡的时候,也是你最能创造奇迹的时候,所以,我们有的时候是把很多东西颠倒了。

我们不甘于现状,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证明我们是有一个上进心的,我们是不甘于平凡的,但是,有没有发现?我们就像是脚还踩在这个地球的表面上,但是心却已经飞到了太空里去了?不切实际啊。人家说脚踏实地就这个样子。马云做到今天的阿里巴巴董事长总裁,他也不是一天就做到的。他也是从刚开始的时候去摆地摊,开过翻译社啊,经历过一切一切的失败。,然后一步一步地总结经验,才走到了今天这个样子。           

成功,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把这些看颠倒了,认为他是一下子成功的。

放下攀比心,学会觉察。

我经历过九次极端的情绪起伏,最后呢,我就悟出来个道理,就是“人下人”和“人上人”就是我们在很多的时候都是因为两个字“比较”。我们总是喜欢去跟一切的人事物去攀比:认为我们不如这个人,不如所有人,我们就是最差的,我们在这些经历过程当中有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个错误,认知就是说非此即彼,以偏概全。

很多时候,当自己觉得自己是很惨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想过比我们还惨的人还有多的。那些在工地上面搬砖的人?那些手脚残疾的人?这个耳朵听不见的人……那么人都在活着,那么我们为什么却是在痛苦着?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不是自己想错了?

我们人类也是众多灵长类这个里面的一个人科,也只是地球上这些众多物种的其中一种。我们在这个宇宙的演变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就是从生到死的这样一个步骤,我们现在活着可以感受到这一切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你看叙利亚那边战争不断,他们连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威胁,我们现在天天是衣食无忧的,有吃,有穿,不用担心任何的生存问题,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双手双脚,把这些空间都腾出来的时候却没有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相反,我们却沉沦于自己的习惯性的思维里。像我们人类在整个宇宙当中都是相当于尘埃一样,你所思所想的这一切是不是更加的微不足道?

这就是多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拘泥于某个点里不能自拔,也是一种觉察的能力,也是抽离心。

出离观, 也叫作抽离第六识,可以让我们随时从自已不想要的批判状态中抽离出来,获得活在当下的状态;  观想抽离的时候,你不仅可以观想自己,在头顶上方看见自己,也可以观想自己的观察者意识在身体位置的任何方位观察自己,如明镜之心,而一切出离观的最终目的是出离我执(执着心、批判心。)

一句话,经历就是成长,经历是必须的,想要改变就要一步一步地走,不可能通过简单几句话就能摧毁一个人的三观。相信自己的力量,抑郁症能够找到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发现更加美好的自己 。

猜你还想看


如果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打赏;

小小的公益付出,我们会做的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抑郁症患者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家属在陪伴抑郁患者时,学会照顾他们的情绪,才能令彼此关系和谐
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怎么办?面对抑郁症昼重夜轻该怎么办?
抑郁症:走出心魔,请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吧
如何从根源上摆脱抑郁症?你需要做到这2点
抑郁症的人每天都是躺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