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历抑郁、精分、强迫,他说:我的世界有了“你”,但我依然活得很好


今日导读

   故事主人公是一名个字高高的爱打篮球大学男生,也是一名曾经的精神分裂+抑郁症+强迫症患者。

   高一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忽然多出了一个意识,因为与这种意识的对抗和割裂,高二,他出现了抑郁的症状。

   与同学的相处、与自己的相处、与疾病的相处,让他在高中读书的这段时间,有了许多对于疾病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他分享了他对于自杀的看法、对于减压方法的思考,以及自己对抗长期失眠所总结出来的入睡经验

   最后,他说:要有信心!相信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首先,我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然后才是个抑郁症患者,最后是个强迫症患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是精神分裂症引起的抑郁、继而引发强迫。

我有了两个意识

高一那年,我的脑子突然变得不一样了,换句话说,我的脑子里多了一个独立于我之外的意识。

曾经的我是个活泼开朗的人,但在这股意识的影响下,我的性格逐渐变得敏感阴沉。我就像是被它封闭在了一个小世界里。

它对我设置了重重限制,比如说我做什么事情,它都会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它控制了我的生活、饮食、穿着、语言,仿佛我的一切都在它的控制下。它就在我的脑子里,我根本摆脱不了,更恐怖的是,它不准我把这种分裂的状况告诉别人。

不要问我为什么会相信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你们很难理解。

在高三的时候,因为受到了各种刺激,我开始质疑它,到了在高四的时候,它对我的影响几乎为零了,我的主观意识完全掌控了一切,这个的具体过程就不说了。

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尝试改变,我发现自己做事总是会过多犹豫,每次做一个决定之后又开始后悔觉得另一个决定会更好,然后开始自责,在那之后,我给自己定了两条准则

一,无论做了什么无论对错永远不苛责自己

二,做决定时永远以第一个想到的为准

还有就是要学会包容,天地万物,有容乃大,这种包容不是让你无限制的忍让,而是在过去之后学会放下,而不是在脑中无限复盘。

从精神分裂到抑郁

在高二那年,因为过度的压抑,我得了抑郁症,而且是比较严重的那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胸闷,闷到几乎影响了我的呼吸,即使是这样,我都没有告诉别人

而它对我的控制也开始变本加厉,那一年,我几乎没什么朋友,所有人都对我避而远之。可我依然觉得自己是对的。

熬过那悲惨的一年后,到了高三,我开始失眠,晚上精神奕奕,白天困得像狗,为此我被老师责骂,被同学取笑,还被叫了家长,没有人同情我,可想而知,当时的我有多痛苦。

高考完后,我知道自己考不上,打算读个专科,但我真的不甘心呀。于是,我作死的读了高四,而这一年,也是转机

在这一年,我与同学开始相处,我重新融入了团体之中,并且开始重新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最终,我重新做回了自己。

我也开始逐渐向身边的人透露自己有抑郁症的这一事实。发生了许多类似如下的对话。

场景:课间

喂,我有抑郁症你知不知道?

啥,你在逗我吧?

看,药都在这呢。

哇,xxx有抑郁症,不是吧。

场景:回家的路上

你今天看见我吃的药没?

怎么,你又感冒了?

不是,我说了别告诉别人。

好。

场景:下课后

我有抑郁症。

不可能吧?

你觉得我正常吗?

我觉得你挺正常的。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几乎全班都知道了(连班主任都知道了)。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我没有收到任何优待,同学该怎么对我就怎么对我,甚至这个事情几个星期后就销声匿迹了。

虽然去医院检查情况,按医生的说法,我并没有好转太多,但是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它将决定他人对你的看法,你知道当别人都不认为我有抑郁症时我有多开心,虽然我还是没有完全走出来。

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学会打开自己的心,多与别人交流,毕竟有些事情能够一起分担是最好的。

关于自杀:要对自己负责

首先,我觉得自杀并不是错,坚持也不是对,它只是一种选择,每个人从生下来就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你有权利伤害它,但你必须对它负责。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杀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但我觉得消极的不是自杀本身,消极的是动机。

有的人想自杀纯粹是一时脑热,换句话说就是脑子被驴踢了,比如谈恋爱被甩了、被长辈责骂了、或是考试没考好了,他们自杀的动机就是心中的怨气发泄不出来,想用自杀来报复那些伤害他的人,这样的人只要把心中怨气发泄出来就好,说白了就是找个人大哭一场,哭完了差不多就好了。

还有一种自杀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人深谙自杀之道,懂得各种自杀方法(估计是看了几百集柯南吧),并对成功率和痛苦程度有深刻的研究,譬如历史上的屈原,项王,崇祯皇帝 。如果不是到了山穷水尽,谁有会想去自杀呢。

我总是听一些吃瓜群众说那些想要自杀的人有多脆弱,然后举出一大堆自己从前受压迫的的例子来标榜自己,炫耀自己有多么强大。

我只能说,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的确心理强大,比如历史上的司马迁(要是我就拿块豆腐撞死算了),但也不乏有些名人比较脆弱,例如,海子、张国荣。

不管怎么说,你必须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你有伤害它的权利,但你必须知道,你是为自己而活。

关于减压:别做无用功

很多人说什么运动、旅游、听音乐,可以缓解抑郁,的确可以缓解,但你真的喜欢吗?如果你根本就不喜欢运动,不喜欢旅游,但你听了所谓专家的肺腑之言,强迫自己去运动,去旅游,说实话,没有一点意义

人的兴趣都是建立在优势的基础上的,你只有获得了成就感,才会有兴趣去做,就像我喜欢去打篮球一样,我去年才开始打篮球,运球、投篮都不会,就因为身高优势(我身高185)站篮筐下抢球,没人抢得过我,慢慢地,篮板王的成就感让我迅速爱上了篮球。

你得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不要为了运动而去运动,换句话说,不要刻意去做什么。

关于失眠:我有入睡小窍门

失眠可以说是抑郁症患者最大的痛苦了,一年前的今天,我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每天2、3点跑到大街上走来走去,一直走到天亮。

现在,抑郁症好没好我不知道,毕竟有一段时间没去医院了(事实上我就去过两次),但现在失眠肯定是好了,我现在基本上10点到11点睡,然后7点8到8点醒,这里要说一句,我是从来不吃安眠药的。

现在介绍点方法。

在我看来,失眠要么是想太多,要么是大脑极度兴奋,或者是有某种病因,也可能是心结未开,这我就没办法了,这里我说的是正常的失眠。

首先,失眠时不要强迫自己睡,更多是让自己的心神舒缓下来,比如在高四上课时,我有时写作业写着写着就盯着一个字不动了,然后大脑开始模糊,最后开始神志不清,然后就睡着了,最后被老师一巴掌拍醒。

对于睡觉,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大脑开始变混沌的过程。

那怎么才能进入这个状态呢?

我在睡觉之前,一般会盯着天花板的花纹一直看,慢慢地就进入了,这里注意,不是让你真的去看,你只要看个大概就行了。

或者是看电视,看那种无聊至极的电视,比如自然科学什么的,还是那句话,不要太认真地去看,走马观花就行了,就像我读书一样,水过地皮湿,不要去思考,更不要去想什么,心一定要静,不要有任何波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有信心!

相信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让那条黑狗无所遁形!

下面,插播一则公益课程信息:

上周我跟我的医生交流的时候,提起了关于孩子的问题。

我说孩子的父亲已经陷入焦虑不可自拔。他分分钟都在担心孩子遗传了我的情况,因此也变得情绪欠佳。

明明是我生病,结果他看上去比我更像生病的人。

医生说:好好经营家庭关系和家里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默默想,好的家庭关系对于孩子的影响到底能占多重的比例呢?

所以对于抑郁症家庭的生儿育女,似乎无法像普通家庭一样顺其自然,而是变成了一件涉及方方面面类似学术探讨一般的庄严的事。

而在日常中,我们跟很多来郁金香求助的小伙伴们聊天的时候,也有一大部分的内容是涉及“婚育”的。

年轻的小伙伴,不关是男生还是女生,当疾病看起来平稳之后,因为“婚育”的问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焦虑——

-我这样的状况,是不是不应该找个太优秀的?

-我生过病的事情要不要跟TA说啊?

-我老公/婆想准备生孩子,可是我还吃着药呢!

-我想停药怀孕,可以万一怀孕的时候复发了怎么办?

-我现在在喂奶,感觉不是太好。

-小孩越来越大,我担心小孩大起来跟我一样。

-这次生病,老公/婆知道了,不太能接受。

……

总之,无数的一言难尽。

因此本周五下午五点半,郁金香邀请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防治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孙晓花医生,做客郁金香千聊《遇见》心理健康课堂,针对这一话题与大家聊一聊。

届时不仅您能听到

精神医学领域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

还能够现场提问,

说出你的疑问,释怀你的焦虑。

我们不见不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心理健康公益讲座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是一样的么
精神障碍对大脑的损害是永久的吗?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手把手教程(十一)| 处理急性幻觉状态
全国学生抑郁症筛查,是精神科医生的“危”与“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