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外女性经期卫生用品简史:大姨妈的百年自我修养 | 青竹编年史

青竹新消费是新消费领域的专业商业媒体和创投服务平台,我们秉承用有趣解读专业的原则,为你提供业界最有深度的主题特稿、最优质的研究数据,以及最专业的投融服务。


本文为青竹新消费特别策划的第二篇,我们会围绕新消费领域的某一品类进行深度分析,为你推出系列专题。


后续我们会围绕该品类产出2-3篇高质量文章,将在10天内陆续面世,敬请期待。


本文为九千字长文,阅读约需15分钟,建议先分享再阅读。


前言


6月15日,“轻生活”卫生巾获得启赋资本数千万元A 轮融资。即使是在近两年的资本寒冬里,也不断传出NONOLADY、护你妹等国内卫生巾新品牌相继拿到数千万融资的消息。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卫生巾这片“红海”了。

 

其实女性经期卫生用品不只有卫生巾(又称卫生棉)和卫生护垫两种,还有可能连大部分女性都不知道的卫生棉条、月经杯。不过由于观念和文化等差异,后两者在西方国家的普及率较高,而我国的主流产品仍然是护垫和卫生巾。

 

卫生巾、护垫、棉条、月经杯四大类经期卫生用品

 

这些对于女性来说必不可少的用品,其实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在这之前,女性如何进行经期护理呢?这些现代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期间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与演变?

 

为了深入了解卫生用品市场,我们为你梳理了国外女性经期卫生用品诞生至今的发展历程,如下所示:

 

 

我们将把它分为四个阶段,通过产品的突破性迭代、代表品牌的竞争与兴衰、市场消费心理的转变这几个方面,重点探究经期卫生用品中的卫生巾和棉条是如何逐渐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成熟的日用品快消品类的。


起源:公元前2世纪-1887

(关键词:原始吸水性材料、软布、月经带、卫生围裙)

 

代表品牌:无


产品进程:从原始吸水性材料,到简陋布料,再到自制月经带,手洗循环使用,不卫生、不舒适



在这一阶段,囿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社会封建愚昧思想的荫庇下女性地位的落后,女性经期卫生用品长期停留在一个原始、落后的状态,从简陋的吸水性材料到自制月经带,女性的生理健康未被引起重视。


原始阶段:从吸水性材料到软布

 

早期人类的女祖先们曾使用过各种吸水的材料来处理月事,比如干草、树叶、软化过的纸草叶子、天然海绵、动物的皮毛和羽毛等等。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生理健康意识,直到上古时期,布料的发明和应用代替了原始的自然材料。

 

 

干草树叶制作而成的吸水性材料

 

最早在公元前1550年,埃及已有“把软布牢牢裹在木头上,然后放入女性阴道来防止怀孕”的记载,那大概就是我们所能知道的“卫生棉条1.0”了,专家推断这些软布也用来应付月经。

 

 

远古时期,埃及女生会把软布或软化的叶子放入阴道

 

其实关于女性经期卫生用品的早期记载很少,这可能是因为在过去的很多文化当中,人们常常会认为女人来月经是不吉利或不干净的事,言之不详。

 

手洗式阶段:自制月经带

 

但单薄的布还是阻挡不了汹涌的大姨妈,女人们开始把两片布缝合成一个布袋,在里面装上草木灰,再通过系在腰间的细带固定。后来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出现麻布和丝绸等多种材料制成的手工用品,袋中的填充物也逐渐出现棉絮、碎纸或者草纸等吸水材料。这就是当时手工自制的经期卫生用品——月经带。

 

 

月经带,中间放吸水性填充物

 

1822年在英国,出现了卫生围裙,可以为女性在经期经血外渗化解尴尬。但无论是月经带还是卫生围裙,都需要手洗,且如厕不便。千言万语说不尽它的不好用和不卫生。

 

卫生围裙

 

在现代卫生巾发明之前,我国女性也都是这样用布DIY成月经带,搭配细带使用,用完了洗洗晾干,下个月接着用,能省则省。这时候的经期卫生用品,一点都不卫生。

抛弃式阶段:1888-1974

(关键词:一次性卫生巾、纤维棉、导管式棉条、自粘式背胶卫生巾)

 

代表品牌:高洁丝(金佰利)、强生、Tampax、Playtex


产品进程:卫生巾变成一次性工业品;纤维棉使卫生巾更薄更吸水;自粘式背胶卫生巾诞生,月经带被淘汰;棉条、月经杯也相继进入现代形态


 

 两次工业革命带来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健康意识的提高,卫生巾、棉条开始了工业化量产,成为独立使用的一次性工业品,并逐渐发展成现代形态。

 

品牌在市场中的探索更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在市场的激变中站稳脚跟,品牌必须呈现差异性大的产品创新,只满足于现有产品和技术水平上的品牌,会被迅速淘汰。


抛弃式阶段:一次性月经带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历史的转折点,也是经期用品的转折点。一次性卫生巾终于出现,把经期卫生用品推进了抛弃式的现代化阶段。


 

欧美发明的Southall's Towels一次性月经护垫成功上市

 

1888年,欧美发明的Southall's Towels一次性月经护垫成功上市,成为最早的一次性卫生巾。美国强生在1896年尝试销售卫生巾,但由于社会观念的保守,一方面商家不愿意把卫生巾放在柜台里展示,另一方面女性也不好意思在公众场合购买卫生巾,最后强生不得不退出市场。 

 

1910年,战时的法国女护士都对经期用品做了一番大胆的尝试:用绷带加药用棉花吸收经血。最早的现代一次性卫生巾由此发明,女性终于可以摆脱手洗卫生带这一命运了。

 

 

世界上第一个“抛弃式卫生巾”,中间为一次性卫生巾

 

高洁丝携纤维棉问世,卫生棉正式进入量产时代

 

1913年,美国造纸业遭受严重冲击。大名鼎鼎的造纸业起家的美国金伯利公司转而研发新产品,在1914年研制出了纤维棉(Cellucotton)。虽然名字带个“棉”字,但它并不是棉花,它具有和纯棉一样的抗菌性,以及高于纯棉数倍的吸水性。

 

彼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纤维棉的出现首先颠覆了医用绷带市场,供不应求。但1918年停战后,海量的纤维棉囤积在金佰利的仓库里,金佰利毅然决定用纤维棉来生产卫生巾,并推出知名品牌“高洁丝(Kotex)”。

 

就这样,1920年,世界上第一个一次性女性卫生巾品牌“高洁丝”在美国诞生了!高洁丝在1921年推出了第一片抛弃式卫生棉,卫生棉也正式进入量产时代。

 

 

抛弃式卫生棉的制作过程

 

敏锐的生意人迅速捕捉到了女性对经期卫生用品巨大的刚性需求,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品牌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腾空出世,强生公司也于1927年推出了摩黛丝(Modess)卫生巾品牌,以此与宝洁抢夺市场。

 

 

一战时期的护士与美国金佰利公司(Kimberly-Clark)的高洁丝(Kotex)的早期广告

 

自此,卫生巾不再是女性在家 DIY而成的手工制品了,而变成了由大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的工业品。

 

高洁丝以强生为前车之鉴,采取了不同的销售策略——“自助式售卖”,将高洁丝的产品直接堆放在柜台之上,顾客自行拿了卫生巾之后,直接将钱放入硬币盒中,全程不需要沟通。

 

 

很多店都设立了一个单独的自助专柜,女性可以向箱子里面投钱,自助取高洁丝,不需要向店员开口要

 

这一销售模式的小小改变,让高洁丝在卫生巾市场以不可阻挡之势一路高歌,到了1970年,金佰利在美国卫生巾的市场份额已接近60%。 整个卫生巾市场,在高洁丝的带领下迅速蓬勃发展。

 

棉条、月经杯也进入现代化阶段

 

面对来势汹汹的现代卫生巾,卫生棉条和月经杯也不示弱。

 

1932年,第一款钟形月经杯出现,自那以后,所有的月经杯都几乎延续了这样的形状。1937年,橡胶材质月经杯的出现从材质上做出了改进,但是那时的硫化橡胶又硬又重,要置入体内会非常不适,而二战的爆发又使得橡胶材料短缺,月经杯在商业之路上没能走得太远。

 

 

橡胶型月经杯由美国一位名为Leona Chalmers的女演员发明制作

 

美国的伊勒·哈斯博士爱妻心切,将手术中使用的纤维棉做成长条状棉垫——内用卫生棉条。这一专利被TAMPAX(丹碧丝)公司买下并投入生产,1936年, TAMPAX卫生棉系列以一打盒装60美分的价格推向美国市场,成为了第一个内用卫生棉条品牌而闻名于世。

 

Tampax创意广告:不要漏出一滴血

 

在最初,棉条并不受待见:宗教领袖认为棉条会让女性产生性冲动,父母们也担心棉条会使女儿的处女膜破裂。

 

但随着二战的爆发和持续(20世纪30-40年代),男人们走上战场,妇女们开始接手工作,相对于卫生巾,显然棉条更能让姑娘们在月事期间自由地衣着和行动。丹碧斯的销量从1937—1943年间增加了五倍,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大约四分之一的美国妇女在使用丹碧斯。

 

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导管式卫生棉条和“o.b.”品牌内置式卫生棉条的相继面世,棉条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并延续至今:指入式棉条(无导管)和导管式棉条。

 

 

导管式棉条

 

相比传统指入式,导管式卫生棉条有着操作简单、更干净卫生,置入更顺滑的突出优势,迅速占领了棉条市场7成以上的份额。后来的棉条巨头PLAYTEX(倍得适)也是1968年开始生产了导管式卫生棉条。

 

 

导管式棉条使用方法

 

自粘式背胶卫生巾诞生,月经带被判死刑


眼看棉条在快速地侵蚀卫生巾的市场份额,各卫生巾品牌为了存活不断地开始进行技术的改进和产品的更新迭代,品牌之间的相互较量也让卫生巾市场再次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

 

1969年,热熔胶的技术突破催生了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东西——“自粘式背胶卫生巾”诞生了!这称得上是卫生巾革命性的里程碑,因为卫生巾背面有了胶带,就可以粘在内裤上,再也不需要月经带的束缚了!至此,捆绑了女性数千年的月经带终于被判了死刑。

 

 

此前所有的一次性卫生巾产品仍需要借助细带才能固定

 

从此往后,卫生巾的形态就和我们现在用的相差无几,只是在材质上不断改进和功能上不断叠加。

 

强生公司首先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在1971年率先推出了无带的背粘式卫生巾,金佰利也迅速推出新品牌跟进。可惜的是,当时金佰利认为,背粘式卫生巾只是一个细分市场,而非未来的主流趋势,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强生一步一步瓜分自己的地盘。

 

 

自粘式背胶卫生巾(蓝色是背胶),妈妈那代人称为“年糕条”


完善定型阶段:1975-2007

(关键词:护垫,TSS,高吸水性树脂,护翼卫生巾)

 

代表品牌:高洁丝、强生、乐而雅、护舒宝


产品进程:护垫诞生;高吸水性树脂让卫生巾更薄、更吸水;卫生巾增加了护翼;分化出网面和棉面两种面料卫生巾;卫生巾和棉条均完成了现代化形态的转变



品牌间的竞争也促使卫生护垫诞生,而后随着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护翼卫生巾、网面卫生巾的相继出现,无论是卫生巾、棉条还是月经杯都完成了其材质和形态的基本定型,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在这个完善阶段完成了其现代化蜕变的进程。下一步的要求依然是更透气、更舒适。

 

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做是品牌的扎根历程,产品创新对于品牌占领市场的重要性在这一阶段更为突出。率先进入行业的各个品牌,得到了巨大的先发优势,无论在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市场用户上都有了浑厚的积累。


高洁丝、强生竞争激烈,护垫诞生

   

凭借着背粘式卫生巾在产品结构上的差异化,强生向金佰利打出了一记记重拳。为了保住卫生巾市场60%的份额,金佰利选择在高洁丝的产品功能上反击。

 

1975年,金佰利推出高洁丝日清卫生护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卫生护垫。卫生护垫和卫生巾在形态上相差无几,只是更小、更薄,因此它的吸收量没有卫生巾那么大,一般会用在月经来潮的前几天、血量已经极少的经期最后几天。有些女性在经期以外也会使用护垫,主要是为了应付过多的分泌物和下体的异味。

 

 

卫生巾和护垫在形态上的大小差异

 

卫生护垫在当时成功为金佰利扳回一局,且由此建立的全新细分市场成功延续至今,成为现今女性经期卫生用品里的四大品类之一。

 

但背粘式卫生巾成为主流已是大势所趋,除了在产品形态上落后强生一步以外,金佰利对卫生巾的营销力度也无法与强生匹敌。到了1979年,强生在美国卫生巾主流市场上的份额超越金佰利的高洁丝,到达巅峰的60%,金佰利只剩30%,并一步步滑落到1986年的20%市场份额。

 

金佰利和强生几回合激烈的较量最终以强生获得阶段性胜利而告一段落,卫生巾也因此快速地完成了“从循环使用的自制品变为一次性快消工业品、再成为可以独立使用的现代卫生巾形态”的蜕变。

 

棉条市场遭到TSS的严重冲击

 

获得阶段性胜利后,强生乘胜追击,在1974年收购了无导管棉条的龙头品牌之一“o.b.”,企图通过卫生巾和棉条抢占整个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市场。而宝洁相应地在1975年开发了棉条新品牌Rely,宣称吸收量更大、更舒服。

 

 

RELY卫生棉条

 

就在各品牌纷纷效仿Rely、推出吸收力强的卫生棉条时,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波席卷了整个棉条市场——由于当时品牌们过度宣传和夸大棉条的吸收量,且消费者本身对棉条的使用规范也不了解,因此很多女性选择了这种超大吸收力的棉条,连续几天几夜、甚至整个经期都不更换。

 

结果,1980年,美国发生了814起因为棉条使用不当而引起「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简称TSS)。这种病正是由于选择了吸力太强的棉条、造成阴道损伤而造成的,一旦患上,面临的将是致命的危险。棉条的市场份额骤降到30%。

 

 

因患TSS而躺在床上痛苦不堪的妇女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TSS的爆发是由Rely一手造成的,但最后宝洁还是自愿将Rely撤出市场,并付出了7500万美元的召回费用。

 

80年代末,随着棉条销量的骤降和大量产品的下架,TSS才得以消停下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明确定出卫生棉条吸力的标准、卫生用品公司的材料改进,以及棉条使用规范的普及(选择流量合适的规格,并在八小时内更换一次),棉条已成为非常安全的卫生用品,出现TSS的可能性极低。

 

但在TSS风波中被刮得遍体鳞伤的棉条不得不加速自我驱动升级了。采用非织造布包覆、开发棉条外沟槽技术、改进尾部附带的牵引线、应用可降解生物放置器……棉条也快速地在90年代完成了其产品升级。再次成为了欧美先锋女性追捧的经期卫生产品。

 

 

曾有人说,四样东西改变她的生活方式:苹果手机、苹果电脑、电动牙刷、卫生棉条

 

而导管式棉条也因为其更干净卫生、置入更顺滑而更能获得女性消费者的青睐,逐渐拉开和无导管棉条的差距。到了20世纪90年代,高达70%的欧美年轻女性在使用导管式卫生棉条。

 

 

导管式卫生棉条

 

这一次,虎视眈眈已久的资本没有犹豫,果断地开始抢占市场。美国高洁丝、日本尤妮佳相继入局棉条市场,宝洁公司在1997年也全球性收购了Tampax。

 

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材料出现,卫生巾更薄更吸水

 

TSS的爆发,曾让女性消费者们纷纷转身回归到卫生巾的怀抱,但棉条清爽、舒适的使用感是姑娘们无法忘怀的,她们对厚重、闷热的卫生巾也提出了更轻薄、更透气的进化诉求。

 

于是,卫生巾进一步的开发目标集中于提升产品的吸收效果。各家制造厂试图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改变产品吸收层的功效,甚至学习婴儿尿片的集液分布和吸收芯层,以求产品更薄。这时,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材料的出现为卫生巾实现了更高阶的进化。

 

 

高吸水树脂离子型网络

 

高吸水性树脂(SAP)具有吸水量大和保水性强两大特点,而且所吸入的水在适当的压力下也不会被挤出,这是传统的吸水材料无法比拟的。1978年,高吸水性树脂开始被工业化生产,很快便开始运用在卫生巾领域。

 

正是这一年,花王旗下的乐而雅在日本诞生了。首个推出市场的产品,就采用了当时最新型的高分子吸收体和表面材料。卫生巾变得更薄、吸水性更强了。

 

 

“乐而雅”卫生巾

 

1982年,乐而雅开始在亚洲各国和地区销售,更薄、更吸水带来的良好使用体验,使乐而雅逐渐成为广受亚洲女性喜爱的品牌。

 

宝洁入局,首创干爽网面和护翼卫生巾

 

市场随着消费年龄层和年轻人的生活风格不同而高度分割,生活作风开放、活跃的女性更愿意接受改进型的产品和包装。品牌和生产厂也开始认识到包装和产品介绍的重要性。

 

1983年,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在美国推出了一种优质妇女个人卫生用品,Always,又名Whisper(也就是后来我们用的护舒宝)。其“Regular”系列产品采用了锥孔塑膜包覆材料,在塑膜上钻孔,只允许液体和粒状物质单向通过,从而创造了干爽网面卫生巾。

 

 

网面卫生巾

 

在此之前,女性经血中的血凝块等不溶性颗粒无法渗透进吸收层,停留在卫生巾表面,十分影响透气性和观感,宝洁这一技术进步不仅意味着玷污问题的解决,而且也发展了干爽性的观念。

 

开了挂的妇女之友宝洁引领卫生巾行业再次踏上更高的一个台阶——1984年,推出全球首款护翼卫生巾。


 

和以前的直条型卫生巾相比,护翼卫生巾的两边多了一对“翅膀”

 

有了护翼,卫生巾不仅能被更好地固定在内裤上,而且大大解决了经血侧漏的问题。从此以后,卫生巾的形态基本固定为此,后面就是材质和功能上的不断优化和叠加了。

 

凭借着干爽网面和护翼,宝洁在卫生巾市场后来居上,迅速赶超强生和金佰利的高洁丝,仅仅上市两年就成为了同类产品全球市场的领先品牌。

 

此时,卫生巾已经完成了“材质上从纤维棉到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材料、形态上从直条型到护翼型”的进一步迭代,并开始分化出“干爽网面”和“棉面”两种面料的卫生巾。

 

接着,吸收体复孔层的改进、转移层对液体定向吸收的实现、弹性曲线边沿的应用、密度梯度高容量的吸收芯、凹槽导流技术的突破……卫生巾的现代基本形态已经完全定型,此后的二三十年里卫生巾都在延续着这种形态设计与技术生产,只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

 

 

卫生巾演化成表面层、吸收层、底层三大结构层组织,每层不断各自细化和改进

 

最终,这些率先入局的品牌在推动卫生巾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卫生巾市场中屹立至今的巨头。在欧美市场形成了宝洁、高洁丝、强生三足鼎立局面,日本尤佳妮的苏菲、花王的乐而雅则在亚洲撑起半边天。

 

而棉条品牌也已经各自圈占好市场,形成了Tampax、Playtex、Kotex、O.B.(欧美市场为主)和尤妮佳Unicharm(日韩市场为主)的五大品牌对立的格局。


智能应用阶段:2008-2017

(关键词:液体卫生巾、智能月经杯、智能棉条、智能月经内裤、血液阻隔器)


代表品牌:护舒宝、Looncup、My.Flow


产品进程:卫生巾打破棉绒纤维材质,进阶到液体材料;智能化棉条、月经杯出现



在上一个阶段,卫生巾、棉条都已经完成了形态和材质的现代化演变了,尤其是产品形态,已经在几十年的进程中渐渐稳固下来。在上个世纪率先进入行业内的品牌们,基本在数十年的积累中壮大成行业巨头,并在世界范围内占有大部分市场。

 

随着女性消费体验上的升级,经期卫生用品也更丰富多样。一个直观的表现是,液体材料的出现从根本上打破了卫生巾几十年来的棉绒纤维材质。随着智能时代的开启,出现了一系列的智能卫生用品:智能月经杯、智能棉条、智能月经内裤、血液阻隔器等等,女性经期用品走上了更高阶层的发展探索道路。


宝洁再次颠覆卫生巾——“液体卫生巾”

  

市场风起云涌,巨头们频频布局。当各品牌和生产商试图利用技术实现更好的使用体验时,宝洁的举措再一次颠覆行业——研制出第一块液体卫生巾。

 

2008年,全球第一片由FlexFoam制成的卫生巾Infinity问世,由宝洁旗下品牌Always(护舒宝)推出。

 

 

除了“更薄”,护舒宝液体卫生巾和普通卫生巾在形态上没有太大差异

 

对比过去的卫生巾,它的巾身完全摒弃普通卫生巾中使用的棉绒纤维,而采用源自液体的高密度FlexFoam™吸收材料,吸水性极强,能够吸收高于自重10倍的液体,颠覆了传统的卫生巾体验。

 

用户们甚至表示:“一试就爱上,再也回不去了。”2014年底,护舒宝液体卫生巾进入中国,销售量迅速在天猫排到前列。

 


高回弹力像加了弹簧一样,怎么挤压都可以迅速恢复原形

 

这项拥有全球60多项专利技术,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在使用。宝洁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从材质上让卫生巾更轻、更薄、更吸水。可见,卫生巾作为一个女性贴身使用的产品,消费者对它的根本需求从来没有变过:透气、轻薄、干爽——从经期解放。

 

棉条、月经杯开始智能化


除了卫生巾,棉条、月经杯也深得不少女性厚爱。其在材质、用料、使用规范上有了很大的改革,从最开始的被质疑逐渐演变成不少女性少不了的“贴心伴侣”。许多使用者认为,只有棉条、月经杯才能真正把女性从经期中解放出来了——只要置入的位置正确,便不会有任何的不适(痛经除外),甚至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

 

供不应求,Tampax、Playtex、等棉条巨头品牌陆续推出改进产品, 月经杯也相继在Keeper、Mooncup、Diva Cup等品牌下完善了硅胶材质的应用,“Victoria’s love”的月经杯甚至可以不需取出杯体,便可以排出经血。棉条和月经杯在欧美被越来越多的女性所习惯使用。

 

 

将底部排液管的活阀打开便可排出经血

 

但也存在一个问题,这种内置式的卫生用品对于女性来说有一个很大的痛点:无法得知棉条和月经杯在体内吸收了多少经血,不知道何时该更换。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一痛点得到了解决的可能性——

 

2015年,Loon Labs设计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Looncup的智能月经杯: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检测,如果杯子的容量达到50%-70%,它会对用户进行提醒。

 

 

Looncup在iPhone、Android手机中都有相应的APP

 

他们甚至提出将来会实现跟踪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贫血人群的胆固醇水平和血红素含量等功能。这时的月经杯,看起来已经不仅止步于解决女性经期卫生护理的需要了,在智能硬件和技术的支持下,开始呈现出向大健康智能硬件靠拢的趋向,关注起了女性的人体健康状况。

 

短短一周,智能月经杯Looncup便在Kickstarter上实现了五万美金的众筹目标,最终甚至拿到了16万美金众筹金额。人们对智能卫生用品的尝试和期待比我们想象中高出许多。

 

无独有偶,棉条也开始了它的智能化探索。2016年,第一款智能棉条“my.Flow”出现了——由“带有湿度检测器的棉条、系在腰间的设备以及手机的App”三部分组成,当月经流量达到25%、50%、75%及100%时,App将实时提醒。

 

 

将棉条置于体内后,用户需要将引线的另一端和设备相连

 

然而高成本的智能配件是否适用于快消日用品?人们对“将电子产品置入体内”是否能接受?显然女性经期用品在智能化应用上还处于摸索阶段,但这些走在前端的产品却昭示出女性消费者的又一心理诉求:“摆脱”月经和经期用品的束缚。

 

各种新型产品出现

 

对经期卫生用品的探索仍未结束,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成为了当年的“哈斯博士”:为了让女性有更好的经期体验,致力于从其他的形态、材质上做出创造性的突破。

 

女性在经期不能进行性生活,这在Lauren Schulte看来是个悲剧,因为女性在经期的性欲望会增强。于是他创造了 Flex 圆环状的血液阻隔器,和棉条、月经杯一样,Flex同样需要置入体内使用,但不仅毫无异样感觉,还能一如既往地进行性生活。

 

 

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2万人预订,其中25%为男性

 

此外,从婴儿纸尿布得到启发而来的苏菲“裤型卫生巾”、将卫生巾与内裤相结合的“智能月经内裤”,甚至是为了解决女性痛经问题的“大麻棉条”也已经在美国加州合法销售。这些产品是否真的符合女性经期未来发展的趋势,值得置疑,但他们无疑都表露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关爱女性的理念。

总结


回首女性经期用品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感叹这一演变过程的漫长与艰辛。到了现在,月经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人避而不谈的禁忌,它也不再是打在女性身上的污秽烙印,越来越多的品牌和企业意识到真正的消费升级是在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传统的纯棉卫生巾也好,液体卫生巾也好,棉条和月经杯也好,智能化是否女性经期卫生用品的未来,现在还言之过早,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舒适、卫生、安全”是女性在经期用品上永恒的要求,上下求索之路,远远还没有到达尽头。

 

不难发现,卫生巾的发展进程都是由西方的技术和品牌所推进的,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82年,月经带才渐渐退出我国历史舞台。而后在西方对经期卫生用品的这些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卫生巾直接从现代形态起步,并在35年的时间里,迅速孕育出了一个成熟的经期卫生用品市场格局。


下一期,我们会为你深度剖析中国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市场35年的发展历程,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经杯''真的火了,轻松丢掉卫生巾和棉条,蹦迪都不会漏
从羞于启齿到大老爷们都抢着用,姨妈巾革新经历了哪些流言蜚语?
古代女人没有卫生巾,例假来了怎么办?
做个题:女性一辈子要花多少钱买卫生巾?(科普长文)
大姨妈用品的古今说 | 对,我要聊卫生巾啦!
初中生可以用卫生棉条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