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赏析,了解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

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要掌握了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手法,便能够将诗人想含蓄委婉且隐晦表达的东西传递出来。在讲解之前,我们首先区分一下联想和想象这两个词。

“联想”为由某人或事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而“想象”为凭借记忆,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联想与想象割裂来看,联想可以是想象的基础,想象也可以在联想基础上再创造。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诗歌来进行解析。

问题一:诗中哪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解析:这首诗为曹操《步出厦门行》系列诗之一,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为诗人在观沧海时的联想和虚写。

前面皆为诗人曹操登上碣石山所看到的实景,这两句是在欣赏过壮丽山河后,通过想象的表现手法,用饱含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即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叶芝的现代诗:

问题二:在诗中联想或想象的部分是哪几句?

解析:诗中“忽然间 我又看见你的脸”为虚写,即想象的部分。主要表达了诗人回想起了另外一个人的脸庞,前面为诗人客观描述的发生过的事情。

此外,在汪峰的歌曲《回忆之前忘记之后》中,也运用到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其中“想起”,“恍恍惚惚我又看见”,“往日的眷恋”,为虚写,“明明灭灭星光的夜里”为实写。“曾在寒夜中 ……你伴我渡过星尘”通过优美星月来描写两个人曾经的幽会,也为虚写。

“沉醉晚风中 …… 不忘 忘不掉”指诗中人物又回到了现在,感慨往事的悲哀,为实写。

在诗歌中,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能够实现时空的转换和次元的穿越,时空转换主要有此时异地;此地异时和异时异地。次元穿越包括梦与现实;史诗神话以及寓言志怪。

同时,借助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可跨越时间与空间,增加诗歌内蕴,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使读者产生无限遐想。

通俗的讲,也就是让诗歌更高,让诗歌更宽以及让诗歌更深。那么在具体的考试题目中,应该怎么赏析呢?

“联想与想象”题目答题方法

1、理解诗句含义

2、锁定描写的景象

3、判断虚实

4、体会作者想借鉴此表达的情感

下面我们通过一首古诗来具体分析。

问题三:有人认为“还似洞庭春水色”中“还似”一词极为精妙,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还似”的作用。

解析:诗人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通过“还似”一词将眼前的咸阳雨景和另一空间的洞庭春水之景联系起来,使全诗内容虚实相生,描绘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例谈古诗词鉴赏中常见的七种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语文猜押】古诗词曲阅读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一:虚实结合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篇:17 把握古诗词情感
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