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朱公Jr: 《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个人投资方法》读书笔记(完结篇) 花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大卫·F·斯文森(David F. Swensen)的Unconventional Succe...
花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大卫·F·斯文森(David F. Swensen)的Unconventional Success: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Personal Investment (中译为《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个人投资方法》),摘抄了一些观点,陆续放在雪球网上。掩卷沉思,颇觉获益匪浅。
 
在叙述方式上,本书带有明显的学院派印迹,作者的每一个观点都有很强的论据支持,或者来自作者本人的观察,或者引用其他学者严谨的研究,因此,给人感觉言之有物、非常可信。这和作者接受传统的经济学教育、掌管数百亿美元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在高校任职的经历关系密切。
 
尽管本书有近400页之巨,但核心的章节是第1章“收益的来源”和第6章“再平衡”。在本书后半部分,作者用了较多篇幅批判共同基金只求利益、罔顾信托之责,以及监管机构避重就轻、失职渎职。作为人性本恶论的信徒,我并不感到意外,反觉得作者有些愤青、少见多怪了。但看看那些如雷贯耳的投资机构,例如PIMCO、富达,如何被作者剥开画皮,也开了眼界。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成功的基本原则是:组建以股票为主、充分多元化、具有税收效率的组合,然后进行再平衡。在实践中,非赢利性机构管理、指数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达成此策略的捷径,例如先锋基金(Vanguard)和教师保险年金协会(TIAA)设立的大学退休教师股权基金(CREF)等。本书虽然涉猎甚广,但形散神不散,在书中,作者一面介绍个人投资者投资成功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一面从反面论证违反这些原则只能带来投资失败,虽然是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读本,作者举的例子却多为机构投资者,其中的逻辑是资源丰富、信息充分的机构投资者尚且如此,遑论单打独斗的个人投资者了。(当然,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披露比较多,为严谨的论述带来便利)。
 
这个原则知易行难,所谓知易,是因为除了作者之外,有许多大师亦苦口婆心地推荐此原则,例如,巴菲特虽然以主动投资扬名,但最近几年,他在多个场合均建议人们购买被动型基金(指数基金)。格雷厄姆尽管以授人择股技艺名留千古,但晚年亦建议人们购买被动型基金(指数基金),颇有些英雄所见略同之慨。所谓行难,看看全球难以计数的主动管理型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看看中国占交易总额超八成的散户市场,就会明白这个原则并未大行其道。
 
中国古谚云“知而不行,是为不知”,意思是说,知道而不去做,就表明并未真的知道(理解)。作者亦在书中说,他所推荐的原则之所以未被实践,是因为人们对该原则缺乏信念(conviction),因此,他花了400页的篇幅来说明该原则之可行,舍此无他途。
 
作为学院派投资管理人,本书的立论基础是市场有效理论,尽管这个理论受到了巴菲特的嘲弄,并且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行为经济学的挑战,但它依然是对金融市场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描述,尤其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既然市场是有效的,择股、择时就是徒劳的,投资人应该将精力放在资产配置、再平衡、降低成本上。
本书的另一个着眼点是长期,因为投资是一个长期、乃至毕生的事业,因此,投资人应放眼量后见风物长,避免浮云遮望眼。尽管“长期内,我们都死了”(凯恩斯语),但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市场有效是一个确定性更强的论断。
 
一、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就是决定各类资产在组合中的比例,它和投资目标密切相关。投资目标其实是权衡风险-收益的关系,对于成熟的投资者,可以用专业的工具来计量和管理,例如夏普比率(单位风险产生的超额收益)等,对于普通投资者,应对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具备定性的理解。
 
作者引用的Roger G. Ibbotson and Paul D. Kaplan的研究( “Does Asset Allocation Policy Explain 40, 90, 100 Percent of Performanc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56, No.1 (2000):32)表明,在收益的来源中,资产配置贡献近乎100%,择股、择时几无用处。对机构投资者的研究表明,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并不能战胜指数,它们的业绩赤字与其收取的各类费用之和相当。也就是说,追求超额收益是一个零和游戏。

在配置资产时,股票应占较大的比重,作者引用了Roger Ibbotson(时间跨度为1926-2003)和Jeremy Siegel(时间跨度为1802-2001)的研究表明,股票提供的收益超过债券、房地产、现金等。作者推荐的投资组合中,股票、房地产、债券的比例为50:20:30,可以充分满足“股票为主、充分多元化”的要求。具体如下:
 
资产类别                            目标比例
本国股票(指美国)            30%
其他发达国家股票               15%
新兴市场股票                       5%
房地产                                 20%
美国债券                             15%
美国盯住通胀债券              15%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未推荐公司债券,这是因为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公司债券不及股票,从风险角度来看,它的稳健性不及国债。在组合中持有国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收益(因为有收益更高的股票),而是为再平衡提供空间。
 
二、再平衡
 
再平衡即低买高卖,是逆向操作,是波段操作
 
和人们通常理解的逆向操作和波段操作不同的是:再平衡是单一规则、而非相机行事(借用宏观经济学的术语),它是被动进行的,(几乎)不参杂投资者个人对市场的主观看法,其目的是维持目标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因此,再平衡的前提条件是投资人有明确的投资组合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或者投资目标随着市场的涨落起伏不定,那么,再平衡就失去了“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再平衡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人性的贪婪恐惧。在所有的投资教科书中,人性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章。巴菲特说投资不难,只要懂得公司估值和具有稳健的心智即可,可见人性之于投资的重要性。在管理人性中,一种是刻意地反其道而行之,即众人恐惧我贪婪,众人贪婪我恐惧,这需要艰苦的磨练,能否成功,因人而异。另一种就是以规则替代人性,无视人性,照章办事,作者美其名曰“再平衡”。
 
组合偏离目标多少时应进行再平衡操作?作者没有回答。在笔者看来,根据偏离的程度和再平衡的频率来分,一种是小偏离高频率,即实时再平衡,作者管理的耶鲁捐赠基金似乎采取的是这种策略(它的交易免收资本利得税)。另一种是大偏离低频率。格雷厄姆在《智慧型股票投资人》中认为,股票:债券之比以50:50为宜,股票占比最高不宜超过75%,最低不宜低于25%,可以视为大偏离低频率的同义词。

在国内的投资者中,格尔顿投资管理公司的张伟@sosme 提出了动态再平衡的概念,“动态”的意义是在市场上涨的时候适当提高股票的目标比例,以尽可能地享受上涨(泡沫)的收益,在下跌时候适当提高债券+现金的目标比例,以尽可能地规避下跌的损害。我的理解是,动态再平衡既要逆势而为,亦要顺势而为,是在机械的再平衡中添加了人为的因素。这种策略的成功需要2个基本条件:一是投资者具有很高的投资技艺,对@sosme 这等投资高手,当不在话下。二是市场矫枉过正(overshooting)的时间、程度相当严重,就中国当下的市场而言,这个条件似乎也具备。
 
在读本书的时候,笔者耐不住英文之烦,违反了曾文正公的“读书不二”之训,穿插读了莫布森的《实力、运气与成功》(读书笔记另附),对再平衡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莫布森的实力-运气连续体上,投资在更靠近运气的一端,即运气在投资成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运气更重要的事情,不能追求最优化、亦不能指望“1万小时定律”,要重视流程,即“死规则”。再平衡体现的就是“死规则”,束起人的手脚,让“死规则”发挥作用,不战而胜。
 
三、降低成本
 
既然开源无望,不如将精力放在节流上。国内投资由于不征收资本利得税、印花税较低(单边1‰),交易佣金较低(通常为万分之三,双边征收),因此,投资人对交易成本并不敏感,也造成国内市场畸高的换手率。
 
降低成本之所以重要,乃在于微小的初始差异,假以复利之手,长期来看,将导致天壤之别。中国有句俗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用来形容复利之威力再恰当不过,因此,投资人应奉行“挣一分不如省一分”的原则。
 
附件:
1、《不落俗套的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读书笔记(一),http://xueqiu.com/1628143595/40229508
2、不落俗套的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读书笔记(二),http://xueqiu.com/1628143595/41439216
3、不落俗套的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读书笔记(三),http://xueqiu.com/1628143595/42048332
4、不落俗套的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读书笔记(四),http://xueqiu.com/1628143595/43520511
5、不落俗套的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读书笔记(五),
http://xueqiu.com/1628143595/45033804
6、不落俗套的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读书笔记(六),http://xueqiu.com/1628143595/456076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学点投资学
什么是真正的资产配置?
耶鲁模式再出彩
陶朱公Jr: 《不落俗套的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读书笔记(一) 按照《我的投资流水账2014》中的计划,最近在看2本书,一本是Hagstrom的《巴菲特之道》,另一本是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后感
如果有一直赚钱的方法,那就是资产配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