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国学?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学经典,开生命无限之智慧!

唤醒国学 2018-06-05 11:36

“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这不仅是汤恩比的名言,也是古今中外智者们的共识。

人是社会性极强的动物,更是文化的动物。一个人无论学没学习文化,她都必然要面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的习俗、规范、思想和潮流,不可能置身事外。

“国学热”在中国兴起了,各类讲座、论坛、培训唤醒着人心和人性。我们不能不由衷感谢那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然而,真正用心学习和领悟国学经典的人还不是很多,现在的中国人,面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经典,有人淡然漠然,有人心向往之,有人装点门面,有人自矜自长,有人审问批判,有人借以牟利,有人一味恶搞。

在一个浮躁之风劲吹的时代,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让人意外。拨乱反正岂可一蹴而就?连孔子都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就是说,如果有真正的王者出现,也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使仁德广布于天下;善人治理国家实行仁政,经过100年,也就可以打到消除残暴、免除刑罚杀戮的理想境界。

“国学”一词,始见于西周,原指由周王朝开设的专供“国子”就读的学校。自汉唐至明清,相沿此制,凡由朝廷设立的同类性质的学校,如太学、国子寺、国子学、国庠(xiang)、国子监等,都可以统称为“国学”。

今天的学术界对“国学”的概念一直争论不休,不过,多数学者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周易》有言:“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就是说,一个立志成为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应该多了解多领会前贤先哲的言论和行事,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

那么,面对博大精深、浩瀚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一般的中国人怎么去了解?怎么去学习?怎么去补上这一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道的人为什么最后都来中国,因为道脉在中国! #国学智慧 #涨知识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传承中国文化 #传播健康传播爱 #国学经典智慧
国学漫谈
16本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国学经典
直播间等你们#国学智慧 #中国文化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文化传承
国学经典 #国学智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