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睡不好增加复发风险?观念正确才能拯救睡眠!

本文纲要

11/21 2019

1、你的睡眠到底有没有问题?——入睡状态、睡眠时间、睡眠出现异常行为

2、你为什么睡不好?——活动量、认知偏误、焦虑情绪

3、(必读)摒除6大睡眠误区,安心睡眠不再是难题!

睡眠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 我们每天都要睡,偶尔失眠所造成的影响,身体很快能调节过来,没有太大问题;

● 但若是长期没有好的睡眠质量,姐妹会一直处在焦虑、抑郁的情绪氛围中,精神压力更加沉重而精神压力反过来又影响睡眠,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到底怎样才能“睡得好”,上海静之道首席心理专家胡敏教授,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带领大家开启优质睡眠的正确方式。

1
你的睡眠到底有没有问题
大家常常觉得自己睡眠不好,但“你的睡眠质量究竟有没有问题,有多严重?相信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得出来。
其实,在医学领域,对于「睡眠问题」有专业的客观评估标准,大致分为三类:

入睡状态

你几点上床?入睡需要用多长时间?
之前我做过一个调研,发现:

绝大多数患者朋友基本都能保证10-11点左右上床,也有少数9-10点,但入睡时间都普遍偏长,一般都需要1-2个小时,或者2-3个小时,甚至更长。

医学上对“入睡困难”的评估标准是超过30分钟还未入睡。从表面上看,似乎大部分人符合这一标准,这也是大家非常集中的一个困扰。

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概念误区。

这“30分钟”定义的起点是“有睡意”,而非“上床”
也就是说,你眼皮开始打架了,想睡了,躺床上30分钟还无法入睡,医学上会认为是有睡眠障碍
如果你并不想睡,只是躺在床上几小时不睡,不能算是入睡困难。

睡眠时间

从睡着到醒来的时长

通常来说,一个成年人能保证6-7个小时总睡眠时长,在医学上就认为是正常的。

而如果睡眠时长不能保证,且常常伴有早醒,也就是自然苏醒(所谓的自然苏醒是指,醒来后再也睡不着)。那么,你很有可能存在睡眠障碍。

一般来说,医学上认为成年人一晚1-2次的醒来是属于正常范围。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概念需要明确,那就是醒来原因是因为想上厕所还是莫名醒来。如果是因为上厕所,那么这并不属于睡眠障碍的醒来统计次数。

睡眠出现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主要指的是噩梦
医学上判定为异常的是指「噩梦连连」的状态,或者反复出现类似剧情。这种梦境在心理咨询上,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可从从潜意识层面帮您分析问题。
梳理下来,我们是不是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大家普遍对自己的睡眠状态并不满意,但从医学上的评估标准来看,大家似乎又都是正常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注意:如果您对照上述标准评估,发现睡眠确实存在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帮助。
2
你为什么睡不好?

只有找到原因,我们才能知道如何对症解决,改善睡眠。一般来讲,姐妹们之所以失眠,大部分是由于以下三个因素。

活动量

为什么你睡不着?答案是因为身体不累!

睡眠是人体我们身体的一个本能需求,累了自然而然就要睡觉,不累,对睡眠的渴求度就不会那么高。

我们很多处于治疗期、康复初期的患者朋友,由于疾病或治疗、身体调养等原因,加之家人的关爱,大多身体并不疲劳,因此睡眠需求量降低再正常不过。

如何改善: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白天的生活可以安排得丰富充实一些。
总之就是,白天的精力消耗程度,决定了您夜间对睡眠的需求程度。

认知偏误

大家对睡眠的要求太高啦
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名词,是指对某种观念的错误认知。我们很多患者朋友对睡眠的困扰,其实是大家对自己的睡眠质量要求过高了。

现在资讯发达,加上生病后大家又比较关心这类信息,所以接触到很多关于良好睡眠的标准、观念:

什么良好的作息要求必须几点钟睡;只有几点睡,这个经、那个经才能排毒、才能提升免疫力等等。

把简单的睡眠和太多东西挂钩,背负这么多任务目标,您还怎么愉快的睡觉呢?

焦虑情绪

情绪与睡眠相互影响

究竟是「焦虑导致睡眠困扰」还是「睡眠困扰导致焦虑」?每个人具体情况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两相助长
「失眠」需排除生理因素

临床上判定失眠,首先要排除其他生理性原因:比如比较强烈的生理性疼痛,手术刀口等,或某些治疗用药,比如化疗期间地塞米松这类会刺激神经兴奋类药物影响等。

这些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我们可以寻求镇痛、安眠类药物帮助,一旦生理性问题缓解,睡眠问题自然也就得以解决。

我们这里说的失眠更多还是和情绪相关联的,也就是我们常说,有心事:如对病情的焦虑,对生活状态的不满或无望,它常常更容易表现为失眠。

当然有些人可能也并没有明确的焦虑问题,但有具有焦虑特质,临床观察发现,一些对饮食、睡眠、养生等问题过度关注的患者往往是具有焦虑特质的,老是处于一种紧张、怀疑情绪当中,老是担心会复发转移。

因此睡眠障碍只是心理焦虑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要想解决睡眠困扰,首先还需疏导焦虑情绪。这种情况下,建议最好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或者说有,些时候可能现实无法改变,但态度可以!
3
你认为对的事,可能是错的

关于睡眠,我总结出了6个常见的认知误区,大家可以看看自己中了几条。

误区一:不能睡够8小时,就是睡眠不足

衡量睡眠是否充足,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第二天精神状态。只要不影响日间功能,您的睡眠质量就是符合要求的。

不同的人之间睡眠时间,有很大的差异。人群中有部分长睡眠者短睡眠者。长睡眠者需要10小时的睡眠时间,而短睡眠者仅需4-5小时,年纪大的人相对年轻人,睡眠时间也会要少一些。

由此可见,睡眠好坏,不是以时间的多少为唯一标准,所以没有必要一定要睡足8小时。

误区二:睡眠不好会影响身体免疫力,加大复发转移风险
不要把睡眠免疫力复发转移划等号(睡眠状态≠免疫力高低≠复发转移风险)。我们说,长期持续的睡眠质量低下,确实可能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但偶尔的睡眠不佳不会有问题。

当然,这个「睡眠不佳」不是您的感觉,而是入睡时间、睡觉总时长和有没有异常行为三大类标准的综合打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要让这个观念给你的睡眠加上沉重压力,要知道焦虑给身体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胜于睡眠。

误区三:安眠药不能吃,吃了就很难戒掉,而且对身体有害
很多人认为治疗失眠的药物(俗称安眠药)就像鸦片、海洛因等毒品一样,只要吃了就很难戒掉,而且对身体有害,因此对服用安眠药非常忌讳,但是不吃又不能控制失眠,所以经常处于矛盾纠结之中。

 ● 正规使用,不会产生“依赖” 

安眠药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服用并不会产生依赖,也不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即使长期、间断的服用(在医生指导下),只要不是滥用,也没有证据显示会有严重后果

 ● 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们在评估是否需要使用安眠药物上,我们的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因为长期严重失眠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远胜于安眠药副作用,因此如果是身体需要,我们就没必要硬扛,硬扛的结果可能是对身体更严重的伤害。

当然服药一定是在医生指导下,安眠药也有很多种类,对应不同适应症,不要自行滥用。

误区四:做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
其实一般人平均每晚要做5-6个梦,只是有的梦记得,有些没有记住。

一般中间没有醒,往往不记得这期间做的梦;而中间醒过多次,往往记得做了很多的梦。

而多梦并不是失眠,仅仅说明浅睡眠时间较多。梦的内容对人体也是无害的,偶尔的噩梦没有问题,只有噩梦连连才要纳入考虑,建议及时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误区五:到睡觉时间就应该上床睡觉,即便完全没有睡意,也最好躺在床上

我们建议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但还需要听从自己身体的意志,不要强求自己的身体。如果你实在没有睡意,切记不要强迫自己入睡,一些错误的习惯可能往往适得其反。

自然入睡需要把握两条原因:

一是让自己安静下来。

不要做刺激神经兴奋的事情,比如躺在床上看手机、听广播,听小说、相声等,那只会让你越听越来劲;

不要睡觉前冲淋热水澡,热水会刺激神经兴奋,可能本来已经有睡意了,澡一洗好人就清醒了,可以适当把洗澡时间提前;

不要大晚上运动,运动也会刺激神经兴奋,运动尽量放白天。

二是让自己放松下来。

如果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还是毫无睡意,思绪万千,胡思乱想,建议您不如让自己起来,做点事情帮自己分散注意力

看本无趣的书,做做冥想都是可以的,千万不要逼自己硬睡,神经一旦紧张,只会越逼越焦虑,越逼越睡不着。

如果实在还是不行,你就和自己的身体来次较量,告诉它大不了今晚不睡了,看看谁怕谁,也许放松下来,睡意就会自动袭来。

而对于处于修养中,不需要上班的患者朋友就更不必焦虑,大不了第二天睡到自然醒,晚睡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误区六:深睡非常重要,因此要提高睡眠质量,必须延长深睡时间
深睡时间长的人睡眠效率更高,也就是说,要达到同样的睡眠效果,深睡时间长的人,只需要更短的睡眠时间。反过来也就是意味着,如果你的深睡时间短,那么你就需要更长的睡眠。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一天只需要睡5、6个小时,而有些人需要9-10个小时,因此不必过分纠结这个指标。


另外说句实在话,睡眠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于深睡这个指标的测量也是非常困难的。

有些运动手环,只是简单的通过光感和人体活动情况进行判断,非常不严谨,数据误差很大,根本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而且,退一万步说,即便数据是准确的,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手段去提升改善它。

总结

接受患癌事实,对于我们广大患者姐妹,是一段艰难的过程。

常自觉「为什么是我?

自问「到底做错了什么?

恐慌「我会不会复发转移

一连串的紧张情绪,让自己的神经无法放松。加之可能又处于激烈的治疗期,各种副反应的影响,更是夜不能寐。

这个时候,“睡不着”严重影响了很多姐妹的心态及精神负担。其实,很多事情当你不过度关注,它慢慢的就会好起来。

尝试着放松下自己吧!每位姐妹都值得更好的生活,祝福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睡眠日:睡眠不好=慢性自杀 睡眠不足可致25种病
失眠人乐了,有了它,再不怕打针吃药了,想睡就睡,奇了!
七个方法让你睡得更香甜
失眠要从心理调节入手,转移注意力能消除焦虑,有利于恢复睡眠
关于睡眠的十大误区:原来你一直睡得不对!
正确理解睡眠,走出睡眠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