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18.关于星球内部热平衡的思考

3018.关于星球内部热平衡的思考
2013.2.9
我是把星系与原子结合在一起考虑的,因为二者有着相似之处:星系就像放大的原子,而原子就像缩小的星系。如果二者真是相通的话,星系的形成就不是偶然的现象,每颗二级恒星与它们的行星都与系统内主星的内部结构存在必然的联系,类似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关系。并且,主、副星球可能具有相反的物质形态:主星球为正物质,副星球就可能为反物质,或者相反,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具有不同的正负电荷。可星系毕竟不同于原子,每个星球都拥有巨大的质量,形成自己的重力环境和物质相变的各种因素,每时每刻都在成长,进行着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复杂结合、分解、交换、演变,并形成构造上的层次,说明物质的相变可能存在吸热和放热反应的周期循环,因此存在星球内部的热平衡问题。
举例来说:氢聚变为氦是放热反应,氦裂变为氢必然是吸热反应。聚变释放多少热量,裂变就要吸收多少热量。而铀的裂变是放热反应,铀的聚变就必然是吸热反应,裂变释放多少热量,聚变就要吸收多少热量。地心的构造分为上下地幔、中间层和地核,上下地幔区间的物质相变是放热反应,中间层和地核区间的物质相变就是吸热反应。只有放热反应而没有吸热反应,地球就会融化,而恒星就会演变成氢弹在一瞬间毁灭。
地球和恒星都没有在自身物质的相变中毁灭,说明它们内部的热交换处于相对的均衡状态,这种相对的均衡是如何实现的我们还不得而知,火山、地震和日珥的存在说明这种均衡并不稳定,要通过能量的释放和层次间的收缩、膨胀得到维系。所以,地震、火山和日珥活动不可避免。
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有一百多种化学元素,哪些化学元素形成于吸热聚变,哪些化学元素元素形成于放热聚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
地球大气主要由氢、碳、氮、氧组成,氢元素来自太阳风,而碳、氮、氧元素应该由太阳风引发的地球大气边缘的核聚变形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处于碳、氮、氧的形成区间。越往后,太阳风的密度越低,形成的化学元素在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越靠前;而越往前,太阳风的密度越高,形成的化学元素在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越靠后。所以,在太阳系中的其他星球上寻求地球环境是痴心妄想。
碳、氮、氧的形成可能都是放热反应,所以形成了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氢与氧结合很容易产生水,所以地球相比于其他星球是水球。碳、氮、氧元素都是生命要素,所以地球上生机勃勃,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相比于地球可能都存在氧元素不足的问题,难于产生丰富的水源和生命。
至于碳、氮、氧元素的形成是否都是放热反应,需要证明。地球大气热层的温度据说有数千K,而热层以下的温度为摄氏零下数十度,是如何形成的呢?地球大气层中的热平衡也有许多奥秘需要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把手教你用R做GSEA分析
骗过全世界的“中国第一鬼才”,恶习累累却为何能享誉全球?
我国地理位置最优的五座城市,首都北京没上榜,有你在的家乡吗?
C919首飞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抵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中国以“和平缔造者”的角色出现在世界的舞台
顶流女星一脱成名,她救了30万中国军人性命。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