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阴阳】(49-54)

闲话阴阳】(49)    相对平衡与绝对失衡

      我们依据两个“跷跷板”的情况,把卦体分为两种基本状态,即平衡状态与失衡状态,这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卦体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

为什么说平衡是相对的呢?这是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个“跷跷板”的两端对等,指的是阴与阴对等,阳与阳对等,如果是一端为阳,一端为阴,那就是不对等,也就是不平衡。但是,我们知道,同是阳爻,其量未必相等;同是阴爻,其量也未必相等,这是因为它们包含的天数、地数未必一样,所以仅凭阴阳,还是不能精确断定两个“跷跷板”的平衡情况,要说两端对等就是平衡,那也是一种大体上的对等或平衡,而不是完全的精确的对等或平衡。

退一步讲,即便是两个“跷跷板”的两端完全对等,那也是有条件的。比如复卦,下爻为阳,其它爻为阴,单从阴阳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个平衡卦。如果从数构成上看,复卦中的阳爻,一定是一个包含着九个天数的纯阳爻,其它五个阴爻,一定都是包含着三个天数和六个地数的阴爻,这样的阴爻,可以叫“临变的阴爻”或“量最大的阴爻”,因为只要再增加一个天数和减少一个地数,这样的阴爻就会变成阳爻。这样我们可知,复卦中间四个爻完全等量,或者说两个“跷跷板”完全处于水平状态,这是否说复卦就是一个绝对平衡卦呢?不可以,因为复卦所用天数是二十四个,地数是三十个,这就是说复卦还有一个天数未用,如果这个潜藏着的天数一旦“上岗”,那么复卦的平衡就要受到破坏,因此我们说复卦的平衡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在一个天数被掩盖不用的情况下。

再比如卦,下爻为阴,其它五个爻为阳,假定下爻是个包含着九个地数的纯阴爻,其它五个阳爻都是包含着五个天数和四个地数的爻,那么可知这个卦的两个“跷跷板”也完全等量,这也是一个完全的精确的平衡卦,但因为这个卦的数构成用了二十五个天数和二十九个地数,还有一个地数未用,一旦这个潜藏着的地数“上岗”,卦的这种平衡局面也会受到破坏。因此我们说卦的平衡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平衡卦与失衡卦的区分意义十分重大,但它们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平衡卦中有不平衡的因素,失衡卦中也有平衡的因素,或者说以平衡为指归,纵观六十四卦,就是从平衡到失衡再到平衡的一个反复过程。

闲话阴阳】(50)    什么是“地道”?

“地道”作为易学上的专用术语,是《易传》中提出来的,系辞讲:“《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说卦传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其实,所谓的“地道”不是别的,它就是卦体六爻在静态条件下的一种相互关系,或者说是六爻在空间上的差异与联系。

我们已经知道,卦体六爻当中,二与四和三与五,构成了两个“跷跷板”,“跷跷板”的两端如果一样,就叫平衡,不一样就叫失衡。在失衡的情况下,量大的一端有压向下爻的趋势,量小的一端有被“撬”向上的趋势,这种趋势就叫地道。

地道的作用就是找平衡,越是失衡,地道的作用越大越明显,如果平衡了,地道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但是我们还知道,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所以地道的存在也就是绝对的。

地道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两个“跷跷板”上,两个“跷跷板”可以看作是成十字交叉的两个天平。地道的作用也表现在平面上的不同的爻与爻之间,例如二三四五爻相当一个平面,如果这四个爻当中有阴有阳,那么阳爻就有挤占阴爻空间的趋势,这种趋势也是地道。

在地道的作用下,爻(或数)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或者是平面上的挤占”,都只是一种“趋势,不一定具有现实的性质,这就是说,地道严格说来还不算“道”,因为这里还没有运动;但也可以算“道”,因为它是卦爻运动与变化的潜在原因。

闲话阴阳】(51)  什么是“人道”?

“人道”也是易学上的专用术语,它也是《易传》中提出来的,但不是什么“仁义”。

人道简单说就是六爻关系的一种外在规定,它反映了人的意志、愿望与要求。平面六画自下而上的顺序就是人道,在球形卦体上则是下→前→右→后→左→上这样一个顺序。

人道首先是一种观察的顺序,这个顺序对所有的卦都是一样的,无论卦体如何旋转,如何滚动,最后静下来总有一个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别,而人道就是按照下→前→右→后→左→上这样一个顺序去观察。

人道又不仅仅是观察的顺序,它还是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按照这个路线行动的人,周易经文上一般就叫“君子”,不按照这个路线行动的人,有可能就被叫做“小人”或“寇”,所以这条路线,也可以叫“君子之道”。

从下→前→右→后→左→上这个路线上看,它并非是直线上行,而是存在着两个转折,一个是自下至前转向右,一个是自后至左转向上,这可以看作是“螺旋式”上升,我们也把这个路线叫做“拐子”。

人道与阴阳没有直接关系,无论爻是阴是阳,卦是什么卦,每个卦都有这样一根“拐子”。

闲话阴阳】(52)  什么是“天道”?

“天道”也是易学上的专用术语,它也是《易传》中提出来的,但不是什么“阴阳”,或者说与阴阳没有关系。

天道就是指卦体六爻在时间上的差异与联系,是六爻在动态条件下的一种相互关系,是六爻关系的一种内在的、客观的规定。

传统易学一般承认卦爻有时间性质,但常常把人道误以为就是天道,或者说把六爻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当成六爻在时间上的顺序,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

卦体六爻有没有时间顺序呢?当然是有的,这个顺序就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和己庚辛壬癸甲来表示。一当某爻被规定为甲,那它永远就是甲;被规定为乙,那它就永远是乙,如此等等。

天道顺序与人道顺序有一致的时候,更多的是不一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两条“道”虽然都与卦体有关,或者说都依附于卦体,但依附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人道依附卦体,只是站在卦体以外的某个视角观察卦体,卦体无论怎样旋转或滚动,最后静下来总有一个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别,而下前右后左上这个顺序就是人道。天干因为是牢牢地“镶嵌”在卦体之上,卦体旋转,天干也随之旋转,卦体滚动,天干也随之滚动,所以从外部某个视角看来,天干的顺序就被打乱了,变得似乎没有顺序。

其实天干就是顺序,甲之后是乙,乙之后是丙,如此等等,这个顺序是不理会人们在什么位置观察以及如何观察的,因此我们把这个顺序的规定,叫做内在的规定,客观的规定。

闲话阴阳】(53)   “乾道”与“坤道”

“乾道”与“坤道”这两个易学术语也出自易传,系辞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如果我们把“道”理解为道路、路线,那么无论是从乾卦的卦辞与爻辞当中,还是从坤卦的卦辞与爻辞当中,怎么也找不出男女二字,只有坤卦辞有个“牝”字,可是那是说的“马”而不是“人”,可见“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说法纯属没有根据的臆断。

但是乾卦与坤卦有没有“道”呢?我们说“道”还是有的,乾坤不仅有“道”,而且乾坤之道,还是周易之道的根基或标准。

从乾坤卦的数构成我们知道,乾坤各爻的数都是四个天数和五个地数,如果一个天数的量相于一点二五个地数的量,并且这两种量的方向正好相反,那么乾坤各爻的量就都是零,整个卦的量也是零,我们把这种状态也叫“零状态”,在“零状态”下,乾坤各爻都是介于阴阳之间的“不阴不阳”的爻,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亦阴亦阳”的爻。从“亦阳”的角度上可以把这样的卦规定为乾卦,从“亦阴”的角度也可以把这样的卦规定为坤卦。在这样的情况下,乾与坤的差别,只是个“看法”而已,不是它们本身有什么差别。

乾坤卦不只是一般的平衡卦,更是均衡卦,均衡卦就是六爻均等,均衡卦一定是平衡卦,但平衡卦不一定六爻均等,所以也就不一定是均衡卦。

平衡卦中,地道的作用不明显。假如乾坤卦中不是有一个天数“潜藏”起来,而是根本没有这个天数,那么乾坤卦就是一个绝对均衡卦,这是一个最完美的状态,同时又是一个僵死的状态,因为在这样的状态下,卦爻就再也不会有运动与变化。所幸有这样一个天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上岗”,这就打破了绝对均衡的局面,不要小看这个天数,我们曾经说过,它是开辟鸿蒙的“情种”,扭转乾坤的“精灵”,两间所余的“一卒”,一只能扇起全球风暴的“蝴蝶”。它就是乾卦中说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平衡卦中,地道的作用不明显。主要是天道与人道发挥作用。乾卦的人道就是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是不言而谕的,只是人们知道它是六爻的顺序,不知道每个爻的空间方位。

乾卦的天道就是甲乙丙丁戊己。乾卦的卦辞与爻辞中没有天干,但从初“潜”,二“见”、四“跃”、五“飞”、上“亢”等辞句中可以看出六爻有一种分明的层次。乾卦的特点是用场所的变更来表现时间的变化,因此我们用甲乙丙丁戊己来表示六爻自下而上的顺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甲乙丙丁戊己既是一个时间上的顺序,也是代表六个不同的方位。

现在可以看出,乾卦的人道就是初二三四五上,乾卦的天道就是甲乙丙丁戊己。两条道完全一致,它们统一于卦体的下前右后左上。

坤与乾的关系不是什么“错卦”,而是“倒过来”。乾卦倒过来以后,再按照初二三四五上的顺序纳入己庚辛壬癸甲,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就是坤卦的人道,己庚辛壬癸甲就是坤卦的天道。坤卦的两条道也完全一致,它们也统一于卦体的下前右后左上。

现在可以看出,乾卦的人道与坤卦的人道在形式上完全相同,都是初二三四五上,但内容却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另一个是己庚辛壬癸甲。

我们已经知道,乾卦人道初二三四五上依据的是卦体的下前右后左上,其形状就象是一根“拐子”。变成天道甲乙丙丁戊己以后还是一根“拐子”,其中乙是一个转折点,戊是另一个转折点。坤卦人道初二三四五上依据的也是卦体的下前右后左上,其形状也象是一根“拐子”。变成天道己庚辛壬癸甲以后还是一根“拐子”,其中庚是一个转折点,癸是另一个转折点。说到两个天道“拐子”的关系,那就是一往一来,或者是一正一反。

说人道是观察顺序也好,是人的意志、愿望也好,都是说爻的运动路线与方向,与阴阳没有关系。同样说天道有两根一正一反的“拐子”,也是说爻的运动路线与方向,也与阴阳没有关系。但是,当我们分析阴阳关系时,又离不开爻的运动方向与路线,这就是我们先要搞清“道”的原因。

附乾卦运行图和坤卦运行图:



【闲话阴阳】(54)  “君子之道”的两重性

 

前面在《什么是“人道”?》一文中,我们曾经谈到:平面六画自下而上的顺序就是人道,人道不仅仅是观察的顺序,它还是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按照这个路线行动的人,周易经文上一般就叫“君子”,不按照这个路线行动的人,有可能就被叫做“小人”或“寇”,所以这条路线,也可以叫“君子之道”。这条路线就是判别“君子”抑或“小人”的一个标准。

在《“乾道”与“坤道”》一文中,我们还谈到,乾卦与坤卦,是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卦,由于坤是乾的颠倒,所以表面上看它们的人道都是初二三四五上,其实内容完全相反,或者说是运行的方向正好相反,这样一来,人道就不是一条,而是两条。判断“君子”抑或“小人”的标准也就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君子”这个概念,也就有了两重性质。

“君子”的两重性,就是指乾卦有乾卦的“君子”,坤卦有坤卦的“君子”,两个“君子”是不一样的。乾三讲“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那是说由三丙至四丁;坤卦辞讲“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这里说的“君子”,是指按照初己、二庚、三辛、四壬、五癸、上甲这条路线走的人,丙壬同位,辛丁同位,前者是由丙至丁,后者是由辛至壬,可见方向正好相反。

     一个政权,如果没有一伙帮忙捧场的“君子”是不行的,君主的政令总得有人贯彻执行才行,如果没有人捧场帮忙,那么“君主”岂不成了一个光杆司令?维护当权者的利益与统治地位,是“君子”的首要任务,这也就是“忠”。但是当权者的利益与被统治者的利益并不总是那么协调一致,作为“君子”,也就有了它的两难之处,维护了当权者的利益,难免损害了被统治者的利益;照顾了被统治者的利益,难免又伤害了当权者的利益。这是“君子”的两难之处,也是同一个人既可能被当成“君子”,也可能被当成“小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只为统治者图谋甚至玩命,全不为被统治者着想,这样的人当然会被统治者看成“君子”,但这样的“君子”被统治者未必认账。孔二先生是历代当权者敕封的“圣人”,在柳下跖的眼里却是“盗丘”,这足见要成为一个全民认可的“君子”该是多么难的事。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寻求或期待一个统一的或一成不变的“君子”标准,实际上这样的标准是没有的,历代统治者以及为他们服务的文人们总是把他们所谓的“君子之道”说成是人类共同的或者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永恒真理,实际上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道论】(37) 人道之量
(1)转载:学易笔谈易经易理大全五
【闲话阴阳】(53)   “乾道”与“坤道”
传世本周易是不是正经
《易经》智慧,《易经》思维,零基础可学习《易经》,乾卦(一)
《周易》解读 | 乾卦: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