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贴》吴小艾:十评七星客易学新论

《转贴》吴小艾:十评七星客易学新论

 

【按】:七星客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奇人。我在网上搜索得到的信息是:七星客用10多年时间,在网上4个平台上发表了19个专题,1435篇,约260万字的易学新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此淡泊而执著的人,只有七星客一人。几千年来,敢于动摇的传统易学的平面六爻和八卦重卦的理论根基,开创易学球体新说,也只有七星客一人。七星客的易学新论,犹如哥白尼发明的日心说,值得我们敬重与关注。

 一评:球体论

传统易学告诉我们:周易卦体是由阴(--)阳(—)不同组合组成平面六爻;或者说由八个经卦上下重叠而成。

七星客先生,一个名不见经传易学爱好者,深入到周易的经文中,经过数十年潜心研究,以探矿者的科学精神,发现周易的第一个金矿:周易卦体不是平面六爻画,而是一个球体。以乾卦和屯卦为例:

 

 





                  

    

说明:1、红线代表人道,绿线代表天道;红点代表阳爻,无红点者代表阴爻;
        2、○代表天数定位,●代表地数定位,⊙代表一个天数与一个地数轮流定位。

从球形卦体上可以清楚看出,六爻均匀分布在球面上。六爻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三个对立面”、“三个圆圈”、“三个层次”和“两个跷跷板”。
    “三个对立面”是说初与上、二与四、三与五,或者说下与上、前与后、左与右,它们分别处于对立的位置,也可以叫空间对称。
    “三个圆圈”是指初二上四、初三上五、二三四五,它们分别构成了三个圆圈。
    “三个层次”是说初爻为第一个层次,二三四五爻为第二个层次,上爻为第三个层次。在同等条件下,层次越高,势能越大。
    “两个跷跷板”是说二与四、三与五,它们分别构成两个成十字交叉的“跷跷板”。

    球体论的全部含义,可以参见七星客网文《易之门》,这里无需赘叙。

    球体论,为我们顺利解读周易经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空间。经文中长期困扰易学爱好者的“轮”、“辐”、“與”、“曳其轮”、“涉大川”等名词与含义,有了球体论而迎刃而解。

传统易学所谓周易卦体是由八个经卦上下重叠而成卦体的误读与肢解,显而易见,不攻自破。过去那种平面六爻结构或者上下肢解周易卦体,确实存在太多误区。误导了数千年。球体论,为周易正本清源,提供了价值标准和条件。 

六十四卦,每一个卦都是一个宏大的场面,一个典型的环境,典型的事件,人物与性格,六十四卦可以说是个“典型群”。

 

    七星客的球体易学新说,犹如哥白尼发明的日心说。球体论彻底动摇的传统易学的平面六爻的根基。一时不被理解和接受在情理之中。但球体论价值总有一天被人们认同。

二评:易数论

传统易学告诉我们:天地之数是自然数,一、三、五、七、九为天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地数作用是什么?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还有大衍之数,更是千古之谜!

 七星客先生,在研究易经中,发现了易经的第二个金矿,为我们揭开这一千古之谜:这就是天地数的本质及用途。

七星客先生明确告诉我们:天地之数不是自然数,更不是什么奇数和偶数,而是对千差万别的事物进行了最本质的抽象与概括的数,是一种质和量同一的数。天地之数是构筑易经大厦的基本质料,没有天地之数,易经大厦是构筑不起来的。

七星客先生还骄傲指出:同易经一样,天地之数也是一个值得我们炎黄子孙骄傲的瑰宝。

我们先来说天地之数的用途:天地数是卦爻内部物质材料。如果把周易的球体比如为人体结构,那么天地数就是人体的精气神之一,如同人身上的血液一样。

由于天地之数是在包括零的情况下才是55个的,所以去掉零,天地之数也就成了54个。这54个,或者天数为24,地数30;或者天数为25个,地数29个。这54个数我们也叫“卦数”,所有的卦都是54个数,如果说在数上卦与卦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就是有的卦内部是24个天数和30个地数,有的卦则是25个天数和29个地数。

根据均等的原则,54个数平均分配到6个爻中,那么每个爻就是9个数,这9个数可能都是天数,也可能都是地数,当然更多的是天数与地数混杂。这9个数就叫“爻数”。 9个数中,1个是用来给爻定位的,其他8个是围绕在定位数周围,可以在卦中周流,也叫动数。卦数与爻数,就是指的卦爻内部的数,这同爻的位次或所谓的奇数偶数是没有关系的。

所谓大衍之数,就是天地之数当中的动数。即48个可以在不同的爻与爻之间流通天地数,另外两个数处于动静之间。

 

再说天地数的本质:就是用数的形式,对天地万物做的抽象与概括,所反映的则是一个绝对物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其相互关系,七星客先生为我们找到了:就是天地数之间的一般比值和特殊比值。天数与地数在量上的比值一般为1:1.5,即“三天两地”;特殊情况的比值为1:1.25,即“五天四地”。阴爻与阳爻的分界线,一般在天数三四或地数五六之间。 “五天四地”展现的是静态美,“三天两地”展现的是动态美。  

用七星客先生的话说就是:卦爻之数,或者说是卦爻内部所包含的数,就是天地之数。卦爻是天地之数的存在形式,天地之数则是卦爻的物质内容。卦与爻使得天地之数具有了空间或方位的性质。天数与地数是构成卦、爻的“素”,卦、爻是“素”的“空间点阵”,是“素”的堆垒,或者说是“堆垒素数”。

 判断爻的阴阳,七星客先生讲两点:一是爻的阴阳不是由数的奇偶决定的,而是由天地数的比值决定的;二是“九六”不是变爻或爻变的临界点,而是两种最稳定的爻,一个是最稳定也是最强大的阳爻,另一个是最稳定也是最柔弱的阴爻。 

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易学特别是象数易学“奇偶定阴阳”的这块基石。由此七星客先生充满信心地预断:传统易学的终结为时不远了。
   卦爻有了天地数的量的特质,为我们定量分析和数字易断提供了手段。

 发现天地数不是自然数,更不是什么奇数和偶数,而是对千差万别的事物进行了最本质的抽象与概括的数,是一种质和量同一的数。这是七星客先生良好哲学和数学修养的结果。数千年只有七星客先生一人发现了易经这一金矿。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

 天地数的全部内涵非常丰富,可以参见七星客先生的网文《易数论》。

三评:纳甲论

  大家知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传统易学纳甲就是把十天干分别纳入八经卦,即:“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己,巽纳辛”。但怎么正确解释周易经文,比如“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七日来复”、“十年不克”、“三日不食”、“三岁不觌”等等,传统易学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

七星客先生,经过潜心研究经文,天才发现了周易的第三个金矿:这就是天干的妙用,既纳甲。

我们看看七星客先生是如何秒用天干的:

七星客先生形象地说:纳甲,首先是要把六爻在球体上分出一个顺序。其难度如同秘书给大会主席台上的人们排座次。给卦爻纳甲,一旦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

卦爻如何确定顺序,七星客先生在网文《学易笔谈》透露到:一是河图的启示,二是天干字型的指引。如何纳甲?七星客先生说是受经文的启示。值得玩味!

七星客先生指出:周易64卦,每一个卦有6个爻,一种最粗浅的理解是,两个卦就有12个爻,64卦就有三384个爻。但是,当我们给卦爻纳入天干以后,就会发现上面的计算并不准确。

七星客先生天才地找到了纳甲的解决方案,真是鬼斧神工,堪称绝妙,令人钦佩。

以乾坤纳甲为例:乾卦初二三四五上,是甲乙丙丁戊己,坤卦初二三四五上,是己庚辛壬癸甲。为什么是这样?七星客先生告诉我们:乾坤两个卦中都有“己”,己在乾为上,在坤为初,表面上是两个爻,其实是一个时间段,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同时异位”。如图:







  
    乾坤两卦中还都有甲,如果把乾初甲叫做“前甲”,那么坤上甲就是“后甲”,可以肯定两个甲表示的时间不一样,但作为爻位又是同一个爻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异时同位”。当然也还有“同位异时”,例如乙和癸、丙和壬、丁和辛、戊和庚。考虑到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就可以明白,乾与坤表面上看是十二个爻,实际上两卦合一却是十个时间单位,表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周期。这好比我们坐电梯从1楼到6楼,再回到1楼的情形一样。

其他62卦纳甲的原理同乾坤两卦,只是起点终点顺序有别。七星客先生伟大之处就是找到了每一卦有别其他卦纳甲顺序,或者说是起点终点的不雷同。让人肃然起敬!

纳甲的意义在于:在卦体上,天干不仅表示方位,也表示时间,这种方位与时间的有机结合,是揭示天道的一个关键所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天干就是天道。

七星客先生认为:天干同易经本身一样,也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发明。

由此看来,传统易学的纳甲是在错误的地方,使用错误的方法;七星客先生的纳甲是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正确的方法。这个纳甲的使用专利非七星客先生莫属。

有了七星客先生关于天干的妙用和纳甲,结合卦体和易道,再去解读经文和内涵,就容易的多了。

其他62卦是如何纳甲?如何正确解读易经经文?如何应用?可以参见七星客先生网文《周易指要》。

 

 四评:易道论

关于天、地、人三道,传统易学这样告诉我们: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或者说在平面六爻画中,上面两爻象是天道,中间两爻象是人道,下面两爻象是地道。至于三道的本质是什么?作用过程怎样,没有人能够讲明白。

七星客先生的聪明才智体现在:在周易中发现了第四个金矿:这就是易道,即天、地、人三道。

在七星客先生的视域里,易道是这样构筑的:

简单讲,三道由爻时、爻序、爻位构成。具体来说就是:

“天道”是指卦体六爻在时间上的差异与联系,或者说是六爻在动态条件下的一种相互关系。六爻在时间上的顺序,原筮卦(周易卦序中的奇数卦)用甲乙丙丁戊己表示,复筮卦(周易卦序中的偶数卦)用己庚辛壬癸甲来表示,这两个顺序就叫“天道”。
    “地道”,是指卦体六爻在静态条件下的一种相互关系,或者说是六爻在空间上的差异与联系。在由二与四和三与五爻构成的两个“跷跷板”上,量大的一端向下,或者说量小的一端向上,这种趋势就叫“地道”。
    “人道”,是六爻初二三四五上这样一种顺序,在卦体上也就是下→前→右→后→左→上这样一个顺序。“人道”是六爻关系的一种外在规定,反映了人的意志、愿望与要求,一般情况下,“人道”也就是“君子之道”。以益卦为例:

                

益卦的天道是己庚辛壬癸甲,地道是三与五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人道是初二三四五上。从益卦中我们可以看出三道的运动轨迹与作用关系:

益卦是损卦的“覆卦”,是五强三弱,五爻有压迫初爻之势,因此主要矛盾是在初五之间。卦的主旨都是要消除失衡:一是突出了天道的作用,二是主从关系进一步明朗。益卦中的运动,有数的运动,也有爻的运动,某些运动,已经远离开人道,而是依据天道。

益卦初爻,不能至二,原因是初二之间是个“天人相悖”。益初也不能至四,因为这正与人道背离。明显的是,益初受五爻“压迫”,有向三爻方向发展的趋势,如果初爻至三,这就是“利用為大作”,“利用”是说被五爻所利用,“大作”是因为由初辛至三甲需要三个时间单位,这是一个大的动作,初爻这个动作,是受五爻的支配,五爻是地元,所以是“元吉,無咎”。

益卦上爻,对卦体的稳定有很大作用。上爻依照天道当至三,依照地道和人道当反身至五,假如上爻的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稳立在初爻之上,卦体还是可以保持稳定的。如果增加这个爻的量,或者打击这个爻,不能长久地坚持,卦体难免倾覆,这就是“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兇。”

七星客先生发明的由爻时、爻序、爻位构成天、地、人三道,有明确运动轨迹和相互博弈关系,开启了立体解说周易的新时代。我们感谢七星客先生为我们做的创造性工作!

七星客先生网文《易道论》和《学易杂谈》,就是认识易道的金钥匙,值得品鉴。

五评:阴阳论

关于阴阳,传统易学告诉我们:以数的奇偶决定阴阳,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平面六爻一、三、五是阳位,二、四、六是阴位。“九六”是变爻或爻变的临界点。

一般的认识是,阴阳是周易的最高范畴,所谓“易以道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爻是构成卦的基本单位,爻有两种,即阴爻与阳爻。有了阴爻与阳爻,在此基础上才又有了“少阳”、“少阴”、“老阳”、“老阴”,有了“八卦”,八卦再分别重合,这就有了六十四卦。所以学易的入门也就应当从阴阳入手,阴阳与八卦,几乎成了周易的同义语。

七星客先生,没有人云亦云,用睿智发现了第五个金矿:阴阳本质、地位与作用:

一是:阴阳不是最高或最核心的范畴,因为还有更高或更核心的范畴存在,那就是天地之数。

二是:天地之数决定着阴阳,是阴阳的本质。以数的奇偶决定阴阳是极其错误的。至于爻位和卦分阴阳,更是错上加错。“九六”不是变爻或爻变的临界点,而是两种最稳定的爻,一个是最稳定也是最强大的阳爻,另一个是最稳定也是最柔弱的阴爻。爻除了阴阳以外,在特定条件下,还有一种就是“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在一般情况下,阴阳变化的临界点在天数3、4之间或者地数5、6之间,这里有一个“阴阳界”。

三是:阴阳是爻的两种属性或两种表象,或者说是对爻的一种大体上的区分,是不能够脱离开爻的。爻是数的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群体,这个数的群体,不仅表现为阴阳,还代表着方位与时间,当作方位的爻,六个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爻不过是这个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或局部,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也不能把这个整体分割为两个部分(三爻卦);当作时间的爻,每一个爻不过是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

 四是:数的周流是阴阳变化的根据,天道、地道与人道的综合作用是阴阳变化的条件。

 因此,七星客先生建议:学易的基础与入门应当是“数”,并从整体上,从运动中,认识阴阳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在七星客先生《闲话阴阳》里,对此有非常详细的解读。

 

六评:太极论

“太极”一辞出自易传,《系辞》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由此人们普遍认为,太极是易的本原,由这个本原产生了一阴(--)和一阳(—),这就是两仪;两仪再发展就变成了四象,所谓四象就是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四象再发展就有了八卦(三爻卦),三爻卦再两两重合就有了六十四卦,这就是六十四卦产生的过程。

七星客先生,以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拨乱反正,发现易经的第六个金矿:乾坤就是太极。

七星客先生在《易之门》讲到:传统易学关于太极的上述理解影响巨大,但其实是不对的。并误导我们几千年。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它们无所谓先后,当然也就无所谓谁产生了谁的问题。如果说它们有先有后,那么也就是说有过那么一个时期,世界上只有太极,没有两仪、四象、八卦;如果没有两仪、四象、八卦,那么太极是个什么样子谁还能说清楚?
    “两仪”是对立着的两个极端,既是一种空间上的对称,也是一种时间上的对称,阴阳可以看作对立,但未必对称,因此“两仪”并不是指的一阴一阳,至少不是单指的阴阳。
    “四象”也不是两个爻的“阴、阳、老、少”,它们只不过是两仪的中间体,一方面联结着两仪,另一方面又有别于两仪,四象也是两两对称,只不过这是空间上的对称,不一定就是时间上的对称。
    “八卦”不是三爻卦,而是球形卦体上相邻的三个爻共有的“国门”,这样的“国门”共有八个。
    六爻卦不是两个八卦重合的结果,而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七星客先生指出:我们说乾坤卦的卦体就是太极,这是因为在卦体上原本就有“两仪”、“四象”、“八卦”,“两仪”、“四象”、“八卦”构成了卦体,也构成了太极,它们存在于卦体上,也存在于太极中,在这种情况下,太极不过是乾坤卦的一个“别名”而已。

从天地数结构上考察,当比值为1.25时,四个天数和五个地数的量绝对值相等,乾坤没有任何差别,亦乾亦坤;天地数矢量相加时为零,所以从数的角度看乾坤,太极就是零,乾坤就是太极。
 

七评:卦变论

 周易64卦的卦序历来是易学上的一个难题。南怀瑾先生对易经颇有研究,但他也坦承卦序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最圆满的答案。

七星客先生,以其聪明才智,为我们发现了第七个金矿:卦变论,终于揭开卦序之谜。

七星客先生在《周易是什么》指出:卦体是一个整体,六爻就是“全面”;爻是构成卦的基本单位,又是数、位、时的集合;天道、地道与人道是卦爻运动与变化的三种基本法则;动静、和合、均衡是卦爻运动与变化的三大基本规律。乾坤两卦合为一个周期,余此同理。64卦首尾衔接、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极其严谨的体系。

 在64卦构成的巨大链条之上,除了乾初没有所承,未濟五没有所启以外,每一个卦或者是每一个爻,都是上有所承,下有所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前者是后者的先天,后者是前者的后天。每一个变化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当然这些变化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必然性就存在于偶然性当中,由于这个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断裂的可能,从而引出另外一个或多个新的链条,所以周易64卦也就不是唯一的链条,而只是多个链条当中的一个。

七星客先生指点迷津:周易的卦序,事实上是周易卦变的一个结果。

究竟是如何卦变呢?一类叫“原始反终式”正常的或基本的卦变。基本的卦变就是“倒过来”,乾变坤是“倒过来”,屯变蒙也是“倒过来”,所有真正意义上的“覆卦”或“综卦”都是“倒过来”,如果连同阴阳的变化在内,那么蒙变需也还是“倒过来”,比变小畜也是“倒过来”,因为周易64卦的卦变大部分属于这种形式。《系辞》讲“原始反终,以为质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另一类叫不正常的或特殊的卦变。除了这种正常的卦变,64卦中还有12次非正常的或者叫特殊的卦变,这就是:1、坤变屯;2、讼变师;3、师变比;4、履变泰;5、否变同人;6、豫变随;7、蛊变临;8、复变无妄;9、睽变蹇;10、解变损;11、萃变升;12、井变革。这12次特殊的卦变之所以叫特殊,就因为它们没有整个的、完全的“倒过来”,不是“原始反终”,所以我们叫特殊的卦变。分为“中道而返式”、“同元不同方”、“左旋右转”三种形式。关于卦变理论,七星客先生的《周易十二卦变》和《周易指要》,讲的非常清楚。

周易12变打破了正常的运行顺序或进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是运行过程的“中断”。周易又是通过12变,把一个环节同另一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使64卦成为一个首尾连贯、环环相扣的巨大链条,或者说是一条巨大的长龙。

卦序之谜终于被七星客先生揭开。我们为七星客先生喝彩!

八评:八卦论

在传统易学中,八卦的地位十分显赫,显赫到几乎成了易经的同义语。八卦学说是传统易学的一个重要基石。八卦也叫经卦、单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阴爻与阳爻排列而成,每三个爻组成一卦,其名称则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理论认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三爻卦),八卦再两两重合就有了六十四卦。
    八卦学说始于易传。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一是“重卦说”;二是八卦定性;三是八卦取象;四是八卦定位;五是八卦与天干、地支结合;六是八卦与五行结合。

七星客先生,不畏权威,发现易经的第八个金矿:易经的卦体天然一体,不可分割。绝不是由八卦再两两重合而成。八卦只是卦体上的八个部位,好比正方体的八个角。
    七星客先生经过认真细致研究认为:八卦不是独立的卦体,六爻卦也不是两个八卦重合的结果,八卦不过是一个特定的球形卦体上的八个不同部位,是枢纽、通衢,是六爻之网的“网结”,是数的“编组站”、“交换平台”,是相邻三个爻共有的“国门”。八卦的总合,才是一个完整的卦体。

    六爻卦不是两个八卦重合的结果,而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一个西瓜可以分为两半或多半,这是为了吃,但要说生长,能说一个西瓜是由两个半块西瓜重合而成的吗?葫芦可以分为瓢,瓢永远也重合不成一个有生命的葫芦,我们说六爻卦不是两个三爻卦重合的结果,根据也就在这里。

    六爻卦是以爻为单位,而不是以八卦为单位。如果我们通读经文,那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六爻卦是以爻为单位,而不是以八卦为单位。

我们说八卦不是六爻卦的构成单位,就是因为八卦不具有单位的资格,三个爻不是以同一个声音说话,也没有哪个爻能代表另外的两个爻。六爻卦中的每一个爻才是构成六爻卦的单位。

六爻卦不是三爻卦构成的,八卦也不能定位与取象,八卦更不能与天干、地支、五行相结合。如果我们以能否正确解释经文为标准,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这样的“八卦学说”是一条歧路,沿着这条路,那是永远也解不开易经之谜的。

七星客先生无限感慨地讲到: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又有多少人虔诚地拜倒在这个“马褂”之下,其中有市井无赖,但也不乏才俊之人,只因为想穿或已经穿上了八卦这个“马褂”,也就不管它怎么忽悠,怎么云山雾罩,也只得搜肠刮肚、挖空心思,为八卦辩解,一句不着边际的话出来,就用一百句或一千句的谎话去圆,分明是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泥潭,却自以为登上了易学的峰巅,可怜啊!如果要问,世界上什么忽悠最大?那就是八卦,假如吉尼斯记录有“大忽悠”这么一项,那是非八卦莫属。“八卦学说”忽悠了几千年,也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人,现在还在继续忽悠。

《系辞》当作解经之作,我们用两句话来评价,一句是如果没有《系辞》,人们可能永远也解不开易经,说不定连易经本身也早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湮没了。再一句是正是由于《系辞》的离经叛道,使得人们沿着这条歧路越走越远,想回头也难,以至于永远也解不开易经。 

七星客先生在《扒下八卦的马褂》中振臂高呼:现在是到了扒下八卦的马褂的时候了,只有扒下八卦的马褂,才能看清周易的本来面目,原来八卦不是独立的卦体,不能够取象,也不能够定位、定时,更不能与五行、天干等相结合,六爻卦也不是两个三爻卦的叠加。学习易经,“八卦”也不是什么“正门”、“生门”、“开门”,而是“休门”、“伤门”、“杜门”、“景门”、“惊门”、“死门”、“邪门”,“八卦学说”误人甚矣,这个害人的马褂早该丢进垃圾箱了。

九评:系统论

    周易究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是很多关心周易的人常常提出的问题。

    七星客先生,经过长期潜心研究,为我们找到了周易的第九个金矿:周易的框架系统论。七星客先生在《周易是什么?》中指出:周易体系框架,广义上是由本体、价值、表现这三个部分紧密构成,完整地反映了周易的本义。

第一部分:本体。

周易的本体由卦体、易道、规律三部分组成。

一是卦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球型卦体。对卦体的认识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一是“九九之数”,二是“三个层次”,三是“三个对立面”,四是“三个圆圈”。

    二是易道。易道是一个总称,分为地道、天道与人道。地道反映的是卦体六爻在静态条件下的相互关系。天道反映的是卦体六爻在动态条件下的相互关系。人道反映的是对六爻的一种观察的顺序,叙述的顺序,也是人的一种正当行为的法则。

    三是规律。卦爻的运动与变化是有规律的。基本的规律有三个,这就是动静、和合与均衡。三大规律中,动静是最基本的,没有动静,就没有和合,也没有均衡,但和合与均衡,对于卦爻的动静,也有巨大的影响。

    第二部分:价值。

  周易的价值,大体上也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相对价值与绝对价值,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潜在价值与显现价值。

一是相对价值与绝对价值。

相对价值是指具有相对意义的价值,如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举凡一切具有相对性质的事物所产生的价值,都是相对价值。周易是怎样表现相对价值的呢?这就是“利”与“用”。“利”与“用”是经文中的常用字,“利”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利于”,一个是“适宜”,一般说来,“利于”是利它,或者说是对它物有利,“适宜”是利己,是它物对自身有利。

绝对价值是指具有绝对意义的价值,这种价值不因人因事而改变,也不因时而地而转移。周易的这种绝对价值在哪里呢?原来它就存在于相对价值当中,无数个相对价值的总和构成了绝对价值。

绝对价值的另一个表现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没有一个是绝对没有价值的,没有这方面的价值,也会有其它方面的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就是讲人的价值的绝对性。

  二是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

    客体价值是说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包括客体对主体、客体当中不同的事物之间所产生的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人的衣食住行,无一能够离开客观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万物皆备于我”,这是一种绝对价值。这里没有什么善恶、爱恨,有的只是丛林法则,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如果说有爱恨,那也是“老鼠爱大米”。

    主体价值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另一个是主体当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所形成的价值。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上,违反客观规律,经文上就叫“否臧”。人与人的利益并非总是一致,因此价值也就呈多元状态,但是在多元的价值中,也有“大义”,这个“大义”就是对大多数人的根本的与长远的利益有利,或者说这就是人的最大价值,为了“大义”,可以舍生,可以灭亲,可以换主,可以割袍断带。

三是潜在价值与显现价值。

所谓潜在价值是说价值还没有显现,好比未经开采的煤、石油,它们有价值吗?当然有,但在没有开采利用之前,它们的价值只是潜在的价值。一旦开采出来,供人们取暖、发电或提炼各种化工产品,它们的价值便得到显现,而显现出来的价值就是显现价值。周易的潜在价值就在本体,本体的绝对性决定了潜在价值的绝对性,这种价值是无限的,是永远也发掘不完的。周易的显现价值就是价值本身,这种价值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但又是直接的,为了实现潜在价值向显现价值的转化,所以就需要人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三部分:表现。 

周易具体的表现形式,简单地讲就是三句话:一是文化传承;二是辨势预断;三是未来高级哲学。

周易的表现,是建立在本体与价值基础上的表现,是建立本体与价值合适的匹配基础上的的表现。“五天四地”体现了本体的真实,也体现了价值的真实,这可以用“信”这样一个字来概括。“三天两地”体现了本体与价值的相互转化,这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达”。周易用极其简单的符号,通俗优美的文字,表现了无比深邃的内容,这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雅”。本体求真,真而信,这就是不易;价值达善,善而长,这就是变易;表现致美,美而雅,这就是简易。三易并存,展现了周易的本义。

七星客先生的周易框架系统论,体系完整,思想严密。为我们系统勾勒和展示了周易的全部内涵。有些内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有些是全新的。  

十评:未来哲学论

大家知道,一般哲学,是建立在抽象思维基础上的、以概念为基本质料的、思辩的哲学,有它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使得一般哲学陷入了贫困,成了贫困的哲学。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哲学还在原地踏步,形成巨大落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80年代末,由何新先生提出的逻辑学的革新学说,被钱学森先生命名“何新树”,才开始打破哲学界几十年的沉寂。

七星客先生通过对周易的系统潜心研究,为我们发现周易的第十个金矿: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周易很可能是一种未来的、更高级的哲学。

七星客先生指出:从周易的研究对象看,周易是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是“究天人之际”。正如《系辞》中讲的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据此我们说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周易就是哲学。

从周易的研究方法看: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等,但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把它的研究对象“倒过来”或者是拆解开来。

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哲学的最高标准就是看它的研究对象是不是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世界,在研究方法上是不是与研究对象相统一。如果是站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那就会得出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周易不是迷信的产物,而是一部完整的哲学。所以说周易是中国最原始、最古老的哲学。

七星客先生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人的思维方式有两个,一个是抽象思维或者叫逻辑思维,一个叫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质料,形象思维以形象为基本质料。一般哲学,是建立在抽象思维基础上的、以概念为基本质料的、思辩的哲学,有它的局限性。

    一般哲学要发展,要寻求出路,这个出路在哪里呢?一个是要从书本里解放出来,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解放出来,不只是为了说明世界,更为了改造世界,要让哲学变成广大群众手中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另一个就是克服一般哲学的缺欠。未来的更高级的哲学应当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现在还很难做出具体的描述,但有两点可以肯定,一个是未来的哲学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一般哲学的基础之上,能够吸纳与包容一般哲学的一切优秀成果,二是能够突破一般哲学的狭隘界限,逐步实现对世界的完整而准确的认识与把握。

周易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更高级的哲学呢?我们说是有这种可能的,根据之一就是周易作为一种最原始的哲学,从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看,就是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世界,在这一点上它同一般哲学所追求的目标没有差别。根据之二就是周易没有一般哲学的局限,周易不只有理性,也有情感;有科学,也有艺术;在思维方式上,有抽象思维,也有形象思维。周易是情感与理性的融会,是艺术与科学的结晶,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基于以上两点,因此七星客先生以为周易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更高级的哲学。

    要实现未来的更高级的哲学,七星客先生深感任重道远:一是要对我们所说的一般哲学做一个归纳,不是全盘吸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把一切优秀成果吸纳过来,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抽象思维向具象思维的转化,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作,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变革。二是对传统的易学进行清理,扫除笼罩在周易身上的尘垢,还周易的本来面目,在此基础上,结合科学、艺术以及一般哲学的优秀成果,实现周易的“现代化”,也就是能为百姓所认知、能解决现实问题、能为大多数人造福的一种锐利的思想武器。

    七星客先生在《周易是什么》里,对周易的未来哲学充满希望: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这个伟大的时刻的到来吧!

七星客先生应用周易球体理论,于2012年2月10日在其博客《周易是什么?》第14讲中,对夸克的认识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夸克还不是最小的粒子,因为夸克还可以分解。并详细说明了可分粒子的性质、作用、特点等等。预测是否准确?立此存照,就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吧。

 七星客先生,离群索居七星里,深居简出,花数十年的时间,对周易进行了系统潜心研究。漫漫求索路,如登珠穆朗玛峰,几多孤独,几多艰辛!几多茶水不思,几多辗转未眠,几多废寝忘食!七星客先生以极大的毅力,十年笔耕不休,完成了19个专题,1435篇,约260万字的易学新论的文稿;文章主题清新,文字精炼,真知灼见俯拾皆是。七星客先生将文稿毫无保留的连续发表在网络博客上,供人随时品鉴评说,真是难能可贵。七星客先生治易的坚强毅力让人折服!宽广胸怀让人钦佩!

可以推断的是,如果没有七星客家人朋友鼎力支持,七星客的易学新论不会顺利诞生;如果没有网友的质疑、批评、建议、鼓励,易学新论也不会这样日臻完善。我们向成全七星客梦想的人士致敬!

七星客先生,不被传统易学的权威和教条所迷惑。不落窠臼,披荆斩棘,大破大立,卓尔不群,打开了周易的新视域,开创了周易的新时代。他对周易的发现与开拓,个个都是金矿,具有持续开发价值。让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对易经的立意高远的解读,自孔子之后的几千年,只有七星客先生一人!在此,向七星客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坚信:七星客先生的易学新论,犹如哥白尼发明的日心说一样,一定会在人类社会科学中发出耀眼的光辉!

我们祝愿七星客先生,保重身体,在治易路上,将已经发现的金矿,精心开采打磨,早日运用实践。并不断有新发现、新创造。

最后改用七星客先生在《学易杂谈》中的打油诗,作为十评七星客易学新论的结尾:

七星里有七星客,

网络论坛写博客。

球体理论新视域,

                                                周易国里写春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与思维方式《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国观念(思想)
十个数字看懂中国文化
玄妙而神秘的10个数字,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方面?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系辞
王先胜:揭开易学界的神秘面纱——当代中国易学研究反思录(一) - 国学之窗[李守力博客专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