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刘伯温为何没当上开国宰相?

许多人都有个疑问,明朝国师刘伯温为何没能当上开国宰相?

            在朱元璋的眼中,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子房,就是如同刘邦身边的张良一样,是个出谋划策,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帝师,刘伯温精通天文地理,玄学阴阳,八卦五行,遁甲奇门,兵法韬略,是个道家人物,辅佐朱元璋获得天下,登临帝位,但是刘伯温还是没有张良与范蠡的见识,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拥有如此高妙的经天纬地之能,不被忌讳是不可能的,刘伯温有如此才能,定国安邦是不在话下,担任宰相一职,更是绰绰有余,在道家人的眼里,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才能,朱元璋怕,这种人不得不防,现在天下在握,朱元璋得到了天下,但是和他一起建国立业的那些功臣们,都是功高震主,所以朱元璋在后来一把火烧死了这一帮功臣,只有常遇春和刘伯温逃脱,也是因为刘伯温的提示,常遇春才能幸免于难。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是不会把那么高的权利给刘伯温掌控的,他最防范的人还是刘伯温。                

         并且当时的刘伯温朱元璋在南京开创大明帝国前后,尽管手下人才济济,但从领导核心来讲,主要有两部分:以李善长和胡惟庸为首的“淮右集团”,以及以刘伯温、宋濂为首的“浙东文人圈”。这两个圈子相互倾扎,内斗不断,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倒是乐见如此。
        其实在朱元璋攻下婺州和处州后,朱元璋便请刘基、宋濂、章溢和叶琛“浙东四先生”出山,不久又盖了礼贤馆让刘伯温去任职。这四个人里,叶琛死于叛乱;章溢一直在地方任职,长期远离政治中心,后来虽做过御史中丞,但很快被外放;宋濂虽是一代大儒,但主要担任朱标太子的老师以及编书等文职,也没能进入大明帝国核心领导阶层。所以说,浙东文人圈自出山后就被朱元璋拆散了,只有刘伯温才算真正进入了朱元璋政权的核心,他曾任朱元璋的军师,两人关系曾经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但最终并未得到重用,甚至不能善终。
         看看汉高祖刘邦在登上皇位以后,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最得力的三个手下,“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认为,在他手下之中,运筹帷幄的军师是张良,擅长处理事务是萧何,最能打仗的则是韩信。朱元璋也曾评价过,他认为刘伯温是他的子房,“吾子房也”。汉朝建立以后,刘邦没有让张良当宰相,张良也自己知道进退,所谓功成身退,刘邦让萧何当了宰相,杀死了韩信,同理朱元璋自然不会让刘伯温当宰相,而是选择了李善长当了宰相,因为李善长就是他心目中的萧何,也是最能够驾驭的,李善长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起的作用几乎和萧何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李善长没有造反的实力,刘伯温和其他大的功臣都有造反的能力,并且刘伯温不知进退,还经常参与政事,即使告老还乡,还时不时给朱元璋上个奏折说下自己对朝政的看法,不仅得罪了朱元璋,还得罪了许多朝臣,最终落个死得不明不白的下场。

       身为道家人物,明白天地阴阳之理,应该知进退,懂得隐藏,要不也是会落得不好的下场。自古以来,善谋者,无不观天法地,谋划千古,大音希声,默默的去遵守天道,顺应自然,按照天道之法则去布局,去谋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把刘伯温比作张良,可给他的封赏却不如张良,这是为什么?
汉初有“三杰”,明初亦有“三杰”,他们的结局分别如何?
三句话,朱元璋决定杀掉刘伯温
刘伯温神机妙算,履建奇功,为何没当上开国宰相?
朱元璋与刘伯温是如何闹掰的
揭秘刘伯温神机妙算 为何还是被朱元璋杀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