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历丨每日一道】体悟《清静经》,都来做个有道之人!
道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7:59 清静 来自玉皇古宫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道教著名经典,被列入道士日诵的《早晚坛功课经》内。可以说这部经汇聚了《道德经》的绝大部分思想精华。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化解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更为重要的,这部经典还对人如何调整心态的问题给予了有效的指导。但这部经典并非是老子所写,至于是何人所撰?为何以老君之名编著。经中深奥的语段,又对我们有何启发?就让我们从下文中探寻所想了解的答案。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这里的“道”与文中提到的“无”,在意义上很接近。但这个“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相反应该理解为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我们的宇宙空间也是这样,它表面看起来就是一片混沌虚空,没有特定的形象,也没有世间的情感,更没有个能生动形容它的名字。但实际上每天都有超新星在宇宙诞生,许多星宿、日月也在有序地运转着。老子为了更好的表达这个“无”的含义,于是勉为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道”。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易经》描述的“无极”,无极生太极,诞生了相互对立的清浊二气、动静二态。天与男性属于其中的清气与动态,地与女性属于其中的浊气与静态。这两种相反的事物相互排斥,但又相互交融,从而衍生出世间的万事万物。就像昼日与黑夜,两者是无法并存的。但没有昼日,植物没法光合作用,不能生长。而失去了黑夜,植物又会因暴晒而死亡。所以二者缺一不可。这点也体现了道家对万物如何产生而来的观点。清与浊,动与静二者又可以相互转化,即是说我们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真假、善恶、美丑,我们该客观的去看待任何人事物,不能从表面上去判定好坏、对错。人如果能时常保持清静的状态,那就与天地无异,与自然结合归一。即是达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许多人向往可以过清静自在的生活,因为美好的环境能使我们的心神感到舒悦、幸福。但我们总受到外在诱惑的打扰,易被欲望牵着鼻走。如果我们能时常合理的发泄欲望,就能使心神重返清静、纯洁的状态。身边的朋友常说自己经常抵制不住诱惑,心生邪念。其实邪念是因人的欲望过多所产生的。有句话叫做"饱暖思淫欲",这里并不是说要让你不吃不喝来消除邪念。而是人在没事干的时候,就容易胡思乱想,产生邪念。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其实同时也在排遣多余的欲望。所以,最好给自己找些事,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些,自然可让不好的欲望不再生起。一个保持清静的人,不会太在意自己的想法,以及外在的形与物。精神上已经进入了虚空,不再生起邪妄念头,这就是"真静"的境界。能以"真静"从容的面对将要发生的万事万物,就是"常清静"了。到达这种境界,就是领悟了"道"的真义,可以去向他人传道了。虽然说这样就是得道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而是我们为了度化世人,所以被称之为"有道之士",这就是道士此称号的由来。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学道的人,处世无为,避免没必要的争执,也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品德。但下士则恰好相反,下士即是那些嘲笑"道"的人。这类人与儒家的"小人"有相似之处,但并非是儒家理念中的无礼之人,而是贬道、喜爱争执之人。这种人没有接触"道"的缘分,是领悟不了"道"的真义的。如果把道家思想比作水的话,那一类人,就像是一颗顽石。它得不到水的利益,相反水太多可能还会冲走、滴穿它。这就注定了它自身与水无缘,非水不愿度它。许多学道者之所以学不进去,是因为妄念过多,惊扰心神,导致总在诵经的阶段想到其他事物。念经会出现妄想,在我看来也是正常的。因为诵持的同时,就是在忏悔自己的业障。妄念多数就是业障的化身来扰人心智,这其实也是对修行者的考核。没有妄念是顿时消除的,我们不要留意,不需搭理。专一的去做,就会把精神逐渐会聚到坛场上。最后,依仗神威的加持,妄念就会被消除,忏悔也在此时真正的起到作用了。我们学道之人切忌要认真诵经,才能领悟真道,常清常静!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此一文段主要介绍了经文来之不易与诚诵此经之功德。上文中的问题亦在此段找出答案了。这部真经为老君授予西王母,然后辗转了几位仙真,才传给了葛仙翁。原本经文只有勤习道学的人才能接触,但葛仙翁为了普度世人,而把它书写成文。所以,我们能看到、读到这部真经,可以说是莫大的福分了。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道缘。所以这部经典应为老君宣说,而由葛仙翁传于世。许多道友否认是祖师写的,一致说是天尊演教。似乎道教经典都是忽然从天而降,而非逐渐传下似的,这样很自相矛盾。其实我们两者都要承认,因为我们不能否认了客观发展。也因为经典是由不同时代的某一位祖师书写丰富,所以道教经文都有一种时代特色。写作技巧是老师教的,但书始终是学生写的,而不是老师。
此次分享完全出于小道的个人见解体悟,如有错漏之处,还望诸道友指正纠误。祝道法兴隆!福寿康宁!
道历 4713年
公元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
农历 二0一六年  五月     十六日
丙申年      甲午月   癸酉日
道历  4713  佛历 2559
宜: 【日值四离 大事勿用】 破土 启 修坟 安葬 招赘 纳婿 赴任 求嗣 解除 纳财 竖柱 上梁 纳畜 出行 词讼 开市 求财 开仓 治道
忌: 【日值四离 大事勿用】 修造 动土 祭祀 祈福 栽种 掘渠 放水 纳采 嫁娶 入宅 移徙 求医 经络 筑堤
五月十六:天地主炁及造化万物之辰,最宜戒酒色禁忌。
癸酉日,祭祀河伯水官,用之大吉,其余求福者凶。
壬申日、癸酉日是判官在世捡斋,设醮还愿者主一年内有祸。
黄道吉日: 明堂(黄道)平日值日星神: 明堂(黄道吉日)五行: 剑锋金
胎神:房床门外西南财神:正南喜神:东南福神:正西
凶神宜忌:不守V,鸣吠,不将,大明,活曜,敬安,民日,月财吉神宜趋:不成,地贼,神隔,死神,天罡,天吏,四离,气往亡
冲:冲(丁卯)兔   煞东今日冲合:与肖兔相冲,肖鸡相自刑,与肖狗相害,与肖鼠相破,与肖龙相合,与肖蛇肖牛三合,与肖龙六合
彭祖百忌:癸不词讼 酉不会客丰歉歌:五月丰歉歌: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里受熬煎
星宿:北方危月燕.凶日五行:剑锋金岁煞:岁煞东月相:既望月日禄:子命互禄 辛命进禄
空亡所值:年-辰巳 月-辰巳 日-戌亥今日阴阳贵神值位: 阳贵神:东南 阴贵神:正东六耀:友引
儒略日:2457559.5立春:2016年 02月 04日 17时 46分农历年天数:355物候:鹿角解月名:仲夏
今日十二神吉凶所主:平宜收盗及收瘟,剥削除灾百事亨。又宜行嫁及教畜,遇伐逢金断贼根。造葬埋之俱平过,余皆守分及高增。
今日二十八星宿之吉凶:危星不可造高楼, 自遭刑吊见血光, 三年孩子遭水厄, 后生出外永不还, 埋葬若还逢此日, 周年百日取高堂, 三年两载一悲伤, 开门放水到官堂。
今日河图洛书九星吉凶:迎来天乙星,相逢百事兴,运用和合庆,茶酒喜相迎。先天震正东 后天离正南求谋并嫁娶,好合有天成,祸福如神验,吉凶甚分明。应右弼之宿 其号为吉庆
今日时辰吉凶:
20日 壬子 时 23:00-00:59 司命〖吉〗
20日 癸丑 时 01:00-02:59 天寡孤辰〖凶〗
20日 甲寅 时 03:00-04:59 青龙〖吉〗
20日 乙卯 时 05:00-06:59 贵人〖吉〗
20日 丙辰 时 07:00-08:59 天刑〖凶〗
20日 丁巳 时 09:00-10:59 朱雀黑道〖凶〗
20日 戊午 时 11:00-12:59 金匮福德〖吉〗
20日 己未 时 13:00-14:59 天德〖吉〗
20日 庚申 时 15:00-16:59 白虎〖凶〗
20日 辛酉 时 17:00-18:59 玉堂〖吉〗
20日 壬戌 时 19:00-20:59 天牢〖凶〗旬空
20日 癸亥 时 21:00-22:59 黑道〖凶〗旬空
道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不识道,不足以成智者;
不用道,不足以驰骋人生!
关注玉皇古宫,
玉皇古宫微信号:YHGG2016
玉皇古宫官方网站:http://www.yuhuanggong.cn
郑圆明道长微博:http://blog.sina.com.cn/dehuizi
供稿信箱:345074922@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圖註)
何正生家学渊源自述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图)
道教常识一百八十问 (2)
《清静经》原文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