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心中的致良知

“致良知”是阳明先生晚年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在他眼中,良知乃“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是“孔门正法眼藏”,又说“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在此就“致良知”谈一下笔者的粗陋见解,还请方家指正。


第一个问题,何谓“良知”?当代著名学者陈来在其《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一书中认为,良知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强调社会关怀和道德义务;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一种无滞无碍的自在境界。对于良知的第一层含义,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孟子曰“人之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故能“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是儒家所倡导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这里主要说一下良知的第二种境界。


阳明先生曾将良知喻为太虚,说到“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风霜阴霾疫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而作为人心本体的良知亦复如是。人心之中充满七情六欲,而良知就是要做到不让喜怒哀乐等任何情绪留滞于心。《中庸》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对于芸芸众生,未发之中显得有些遥不可及,但中节之和却是人人都可以把握的。正如阳明先生所说,“故凡有道之士,其于富贵贫贱得丧爱憎之相,值若飘风浮霭之往来变化于太虚,而太虚之体固常廓然其无碍也。”


对于良知的这种境界,笔者认为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平”的境界,即无论在何种人生情境下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而这种“平”是一种动态的平,就像平静的湖面总会泛起微澜。若无微澜,则无生机;若微澜不断扩大,便成风浪。人心中的各种情绪就是这无处不在的微澜,当微澜初起时,若不能及时加以控制,便会酿成风浪,使人深受其害。而只有时刻用功,抵制各种负面情绪的扩大,才能保持湖光山色的平静之美。可以说,怒气正盛能消得,话到快意能忍得,是这种平静之美;“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是这种平静之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也是这种平静之美。


第二个问题,如何“致良知”?对于这个问题,阳明先生已经给出了答案,即要以事炼心。“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而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致良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首先,要有百折不回的勇气。阳明先生曾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还说致良知“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这都说明在致良知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曲折,只有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求知者,才能最终到达良知的顶峰,欣赏到世间最美的风景。


其次,要时时刻刻致良知。阳明先生提醒我们“但见微有动气处,即须提起致良知话头”,还再三叮嘱“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若须臾间断,便与天地不相似”,因而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能有所懈怠,要时刻保持致良知功夫的连续性。


最后,要尽力做好每件事。孟子曰:“必有事焉。”人的一生中,各种大事小事难事易事纷至沓来,而我们所在意的不应当是做事的数量,而是做事的质量。阳明先生告诫我们,不要妄图在知识的多寡上赶超圣人,因为圣人的标准只在于“此心纯乎天理”。譬如炼金,若只在意金子的分量而忽略了其成色,就会导致锡铅铜铁等杂质的掺入。故我们要切记,做事贵精不贵多。


总之,只要我们秉持着以事炼心的信念,时刻不忘致良知的功夫,就能逐渐达到任何人生境遇下都心平气和的良知境界。以阳明先生的诗与大家共勉:“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本文系陈伟原创,作者授权王阳明心学首发!

王阳明心学

| 为往圣继绝学——心学思想传播第一平台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句教(一):天泉证道在线收听
颜回坐忘与儒家静坐
王程强:走进王阳明的生命 走进致良知的生命境界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 阳明心学经典解读
王阳明:致良知的三重功夫
重温《传习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