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州古祠庙
www.taizhou.com.cn      2010年03月26日     13:20:36     星期五     来源:台州市政协
戚继光祠
位于椒江区戚继光路100号。戚继光纪念馆原为海门卫城隍庙暨戚公祠,始建于明初,现建筑为清同治、光绪时重修,总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现存建筑依次有照壁、河桥、前殿、戏台、池、池桥、看楼、大殿及东西偏殿等。最具特色的是看楼,五开间三重檐歇山顶,两旁再展出翼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任台金严参将,这里是戚家军抗倭屯兵处。1987年辟为戚继光纪念馆。
一九八六年三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岩孔庙
位于黄岩区城区,旧名文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乾隆道光、同治重修。存大成殿、东西庑、戟门、衣亭、奎星阁等建筑37间,以及泮池、泮桥等。大成殿系孔庙主体建筑。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
位于临海市城区回浦路西端北,是台州文庙的主殿,也是全庙最高的建筑。2001年,临海市人民政府开始对大成殿进行抢救性维修,并先后修复已被拆毁的原文庙建筑。
一九八三年四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
位于天台县城区人民东路侧,是原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四周理柱为回廊。台基石砌方形,梭柱侧脚,明间缝梁架用抬梁式,重檐歇山顶。下檐饰五踩重品字斗拱,上檐饰五踩重昂斗拱。顶覆小青瓦,置勾头、滴水。
一九八四年四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泮池
为仙居县孔庙重要的历史遗迹。位于今仙居县图书馆前,最早建于宋天圣三年(1025)。半月形,直径14米,周长22米。 池壁上镌有清嘉庆年间的一副对联:“波迴泮辟,雨润匠英。”书法规整而俊秀。
一九九九年四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田城隍庙大殿
位于临海市大田街道大田小学内。据有关资料记载,庙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民国时已成为大田小学的校舍。其中以大殿最有价值,为单檐歇山顶建筑,穿斗式结构,平面三开间。
一九八六年十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亭旁城隍庙
位于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 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内有大殿,东岳宫、天妃宫、广昌阁、玄武庙、羊府庙、五凤楼,戏台及横厢等建筑,今仅存古戏台。
二零零四年十月,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石池凉亭
位于仙居县县府招待所内(原城隍庙),建于清代。石池八角形,南北方向铺有两孔拱洞桥。凉亭八角两重檐,临水而建,古雅玲珑,颇具风韵.
一九九九年四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岙天后宫
位于温岭市石塘镇桂岙村麒麟山东南麓,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修。天后宫正殿三间,正殿两侧为厢房,前为戏台。结构完整,建筑小巧,彩画是桂岙天后宫的亮点。
一九九二年三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海天后宫
位于温岭市石塘镇东海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民国六年重修。建筑为四合院式。戏台、正殿和东西厢房约500平方米,中间为天井。正殿七开间,重檐歇山顶。
一九九二年三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门天后宫
位于三门县海游镇城东村, 据有关历史资料查证,章氏祖先在清代创建此宫,原建在三门县海游镇外渡洋(今三门医院),2001年4月,三门医院拆除天后宫,搬至碧岩山重建。
二00四年十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宫
位于天台县城区劳动路29号(现县文化馆内),又名泰岳行宫,民间俗称“大明宫”。东岳宫建筑群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现存戏台、大殿、厢房、后宫厢房等建筑,基本保持原有格局。
二000年十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宫
位于路桥区横街镇杨桥村。龙泉寺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现存三进。大殿七间,通面宽20米,通进深12.2米。歇山顶。
一九九八年一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元帅殿
位于临海市古城区桂花巷8号,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内祀临侯。元帅殿整个建筑由院子、大殿、后殿三部分组成,院墙和大门为近年重修。
一九九四年三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殿
位于临海市城区巾山西南坡,始建于明,清同治年间重建,内祀唐玄宗和唐代名将张巡、李光弼。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山殿从祭祀唐玄宗、张巡、李光弼转而独祭张巡一人。张巡在临海民间俗称“张元帅”,作为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受到人民的景仰。
二00一年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岱石庙
位于黄岩区澄江镇岙里村,始建于南朝刘宋永初(420—423)年间,后焚于火。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庙屋四进,存有建筑四十多间。
一九八二年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尉庙
位于三门县海游镇,北宋初期建庙于此,至清道光十三年(1833)又扩其基址。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占地面积1660平方米。庙内为大五间大殿。朝南,通面宽22.8米,进深11米。硬山项。紧接重廊五间,通面宽22.8米,进深9米。重檐硬山顶。梁架抬梁结构。
二00四年十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庙
位于天台县城区中山西路,清代重建。
原有正殿和戏台、厢房等,现仅存正殿。近年曾作修缮。正殿面阔三间,明间缝梁架用五架梁前后加双步梁,檐柱柱头加透雕夔龙雀替,单檐硬山顶。
二000年十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义庙
位于天台县平桥镇下街村岩头背,是前人为缅怀三国蜀汉刘、关、张结义而建。始建年代已不可确考,现存建筑为清咸丰七年(1857)重建。建筑为一单体殿堂,平面面阔三间,硬山顶。
二000年十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方山胡公庙
位于天台县街头镇方山顶,奉祀宋代兵部侍郎胡则。现存建筑建于清代,仅存正殿。面阔三间,屋面基本形式为工字脊,明间前部抬高另作歇山顶形式。节点使用斗拱和圆雕狮子、夔龙加以装饰。
二000年十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梁篡
位于温岭市新河镇长屿八仙岩寺附近。
石梁纂为古采石场。相传为南宋朱熹督学台州在温岭造六闸之采石场。石洞形成应南宋以前,至元末明初当地百姓用石梁纂为祠庙,供奉汉儒学家董仲舒,故称石梁纂寺。
一九九六年九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信国公大忠祠
位于三门县里浦镇仙岩村。洞高25米,深50米,洞宽27米,前为平台。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里人叶文岩集资修建“文信国公大忠祠”,祀南宋右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现建筑已毁,洞内尚存明、清《重修仙岩洞大忠祠碑》等三通。洞壁刻有八仙8尊,是明代遗物。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宗祠
位于仙居县白塔镇厚仁村,最早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历代屡有修葺。现存宗祠,为明代建筑。四合院式三幢三进,四厢房,一戏台,现存正堂和前厅。正堂三开间,悬山顶。宗祠作为明代木结构建筑,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一九九九年四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戴氏宗祠
位于温岭市温峤镇上街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坐北朝南,占地400多平方米。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一小四合院,包括照壁、进门、东西厢房、正厅及天井。
二00三年六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俞氏家庙
位于三门县珠岙镇娄坑村,家庙坐西朝东,占地面积为13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66.4平方米。入门为戏台,戏台重檐歇山顶,显得古朴灵动,飞檐角脊饰草纹,镂空雕件,纤丽庄重。檐下精美彩绘,雕梁画栋,梁枋雕纹清晰,刀法精湛,是一组不可多得的木雕艺术品。
二00四年十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祁氏祠堂
位于三门县海游镇祁家村, 祠堂朝西北,四合院,硬山顶,占地面积420平方米。长30米,宽14米。戏台朝东南,方形,面宽4.6米,进深4.5米,高1.4米。四面护栏,藻井圆形笼式,浪花纹伞式回音罩,柱为木质,歇山顶。
二00四年十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
位于三门县海游镇王家村, 祠堂坐南朝北,四合院,硬山顶。占地面积520平方米,长30米,宽17.35米。戏台朝南,方形,面宽4.6米,深4.5米,高1.4米。柱为木质,四面有铁质草纹护栏,柱高0.45米。歇山顶。台顶方形轩式、藻井彩绘构件,雕饰精致。
二00四年十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宗祠
位于三门县高枧乡吴岙村, 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朝西,由大殿、后殿、厢房、戏台等组成的四合大院,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进深27米,宽19.5米。大殿面宽三间,通面宽11米,进深10.5米,大门牌楼式,梁架抬架穿斗混合结构,画梁雕栋,硬山顶。祠前有照壁。大门经戏台至大殿均石板铺地。戏台高1.4米,面宽4.5米,进深4.1米,台面可以装卸,歇山顶,抬梁式,有藻井。
二零零四年十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包氏宗祠
位于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北朝南,四合院,占地面积852平方米,面宽28米,进深30.4米,木结构,硬山顶。戏台朝北,顶部为浪花纹伞式回音罩结构。面阔4.4米,进深5.5米,高1.7米。歇山顶。
二00四年十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世杰祠
位于天台县城区民主路,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张世杰而建。祠堂建筑为四合院形式。前为大门,五开间硬山顶。两侧为厢房。正房三开间硬山顶,前有柱廊,饰一斗三升、一斗六升斗拱。主体结构基本完好。
一九九七年九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孝友堂及文昌阁
位于天台县城区莪园村,原为明代工部左侍郎张文郁故居。四合院形式,正门朝西。正祠面阔三间,明间进深四间,硬山顶。厢房二层,作贮藏祭器、供奉牌位之用。
在祠堂东侧街口建文昌阁。文昌阁作过街楼形式,歇山顶。下层跨莪园街作过道,二楼供奉文昌帝君。
孝友堂不仅是一处重要的历史名人纪念建筑,对于古代祠堂规制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二000年十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氏宗祠
位于临海市小芝镇罗上宅村,始建于清顺治间,乾隆、同治时曾予以重修。现存建筑重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2001年5月复予重修。
宗祠坐北朝南,分别由门房、戏台、两厢大殿等组成。门房平面五间,单层硬山两坡顶。戏台平面方形,歇山顶。大殿平面五开间,硬山两坡顶,建筑面积265.93平方米。
二00三年十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屈映光家祠
位于临海市东塍镇上街村凉光路,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由大门、穿房、两厢、大殿组成。大门平面一字形,石质门框,顶作拱券。穿房平面五间,建筑面积234.72平方米。两厢房各七间半。大殿平面五开间,坐西朝东,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面积229平方米。殿内前后四檩,构件粗大,斗拱、雀替、月梁等雕饰大方,充分体现了民国时期临海木作匠人的高超技艺。
二00三年十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梁陈古戏台
位于仙居县下各镇黄梁陈村,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西朝东,歇山顶。藻井为喇叭形,或称尖顶筒形,筒内空旷幽深,其造型符合“空谷回音”的声学原理,实为罕见。
一九九九年四月,公布为县组文物保护单位。
山下村露天古戏台
位于仙居县皤滩乡山下村“鉴湖”上,建于清道光庚寅年(1830),台面四方,石柱上方下圆,顶部飞檐挑角,古色古香,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一九九九年九月,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
玉湖戏台
位于天台县丽泽乡玉湖街村七里庙内。七里庙是一座由前后两座主要建筑组成的四合院。前为大门,后为正殿,戏台位于大门之内。
一九九七年九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莪园戏台
位于天台县城区莪园村,建于清代。戏台整个建筑群体由元帅殿、戏台和抱厢组成。莪园街绕戏台而过,隔街环设七间二层抱厢。
莪园戏台建筑群保存较好,其古朴的环境风貌至今未遭破坏,对古代地方戏曲研究和开发利用都有重要价值。
二000年十二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春亭戏台
位于椒江区洪家街道钗洋村。石砌台基,上立四石柱,柱间4.7米,额枋以上为木结构。转角及拱壁浮雕神仙及戏曲人物等,藻井彩绘博古图、什锦、花卉等。
一九八七年六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长治北和炎帝庙
千年洪洞系列是槐乡文物数不清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篇):万荣后土庙
探秘漳州比干庙
美丽乡村文化骆家: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旗袍秀水乳交融,相映成趣,你去了吗?
应可军 | 深甽的宗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