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道丨崇明土布,深藏在江南民间的温馨记忆





中国自古衣被天下,土布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尤以江南土布质地最为上乘。




土布,是人们对各地手工纺织而成的粗布的通称。在崇明人口中,土布被称为“老布”、“小布”,崇明土布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据记载,崇明土布起始于元末明初,至明朝中叶时已十分兴盛,每年都有数十万匹土布外运。




到清光绪年间时,崇明土布的生产数量急剧增加,每年运至外地销售的布匹达二百五十万匹之多,成为继松江、江阴后的土布生产第三大县。 




土布,是以棉花为原料,用土织机制成。它看似粗糙,实则色着鲜明、放达,以青、蓝、黑、白为主。




土布布纹品种生动多样,有双线、方格、回纹、鱼鳞、雁行、蚂蚁和芦席纹等,既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生鲜的视觉效应。




而在崇明土地上种植出的棉花,具有吐絮畅、纤维长、色泽好等特点,这使得生长在这片富饶土地上的崇明土布,以其优良质地深受百姓欢迎。




最主要的是,土布质地结实耐用,具有冬天保暖、夏天吸汗的特点,穿着舒适,按现代时髦的说法,绝对是绿色的、健康的,因而受农家人喜爱。 




土布,也是当年农村妇女们的拿手好戏、看家本领,个个都会做。




崇明沙洲泥土自古富庶,种棉纺织向来繁荣。那时候,冬季来临,棉花收摘以后,妇女们便开始忙碌,在纺车和土布机跟前忙前忙后。




在崇明乡间有句俗话,叫做“一瓤棉花做到头”。即从擀棉花条起,直到纺纱、浆纱、织布、做衣等全套功夫。这是乡村考量女人能干会做、聪明灵巧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在乡间,女孩从十三四岁起,就会跟着大人学纺纱、织布,一直到二十多岁,都能织上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布缎。




“招女婿看田里营生,寻媳妇看织布花样”,这是崇明人早先在结亲嫁娶时,对男女挑选标准的一句民谚。




姑娘出嫁时,谁织的布缎多、布纹花色多,就能表明谁家富足,谁家姑娘心灵手巧、勤快,土布嫁妆成为新嫁娘贤能的象征。成年的农村妇女更是一年四季,从不停歇。




以前城里布票供给不上的时候,乡下人到城里走亲戚,要是送上几匹土布作礼物,那可是相当体面的事情。




现在在许多人家的老相框里,里面的人们都身着土布衣裳,虽无华丽可言,但朴实雅素、淡泊悠然的气质,却是浮华现代背后的另一类时尚,令人心旷神怡又刻骨铭心。




崇明乡下许多人家,至今仍然收藏着老织布机,多有被一代又一代妇女的手臂打磨得光亮顺滑的机身。




从这里,仿佛依然可以看到,那个被烛光映在墙上的身影,将生活的光亮一点点织进了密密匝匝的布匹,而将自己的秀发青丝织成了满头银发。




如今,每年的黄梅季节过后,仍然可见崇明乡下的阿婆们,从家里的大樟木箱里拿出一匹匹老土布,放在院子里最敞亮的地方。




那些蓝色的、条纹的、彩格的土布,被老人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的上心,足见土布在那个时代人心中的地位。




怀旧的色韵,描绘着多少朴实无华的老故事。纵横的纹理,将时光织成一节节往事。




土布,是崇明乡间汩汩流淌的田园小诗,一个个尘封的记忆,一段段远逝的亲情,在梭子来回穿梭间化成永恒,丝丝布线在光影下无穷的张力,唤醒着经纬间的时光印记。




土布的制造工艺极为复杂,其制作完成从采棉、纺线再到上机织布需要经过轧花、弹花等大小72道工序,22道基本色线经过经纬编织才可以织出绚丽多彩的布料。




因此,每一匹土布都包含着繁复的劳动,凝聚了大量劳动人民的智慧。




“勿撒棉籽哪来花?勿摇芭蕉哪过夏?勿要话山歌随口来,勿唱山歌哪纺纱?”




如果能让时光倒回,我们一定会在竹篱茅舍的乡间宅头,纺车旁,布机边,听到纺纱女、织布女低哦浅唱一首首的崇明山歌。岁月深处一首首的歌谣,叙述当年植棉的艰辛,诉说纺纱的苦楚,慨叹织布的繁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明土布
物道 | 压箱底的老土布,是人间最美的嫁妆
界首民间工艺丨纺花织布
崇明土布,千言万语都在指尖流淌
江南手织布:一种传承久远的手工生态纺织珍品
去处‖好洋气的上海竟有这么多土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