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年生水稻,新的命题素材又来了!

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公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中,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榜上有名,成为2022年唯一入选的中国成果。

图源网络

多年生稻是什么?为什么它的研发可以算作是一项重大突破?


 0
1 

  多年生稻是什么?

要知道什么是多年生稻,先得知道什么是“多年生”?

“多年生”是一个描述植物生长寿命的词。多年生植物种植一年可以生长两年以上,这类植物大多数是木本植物,比如各种“树”。此外,我们常吃的韭菜、甘蔗、莲藕和常见的竹子等植物,也都是多年生的。

“多年生”是相对于“一年生”而言的。一年生植物的寿命不超过一年,在一年时间内发芽、生长、开花、死亡。这种植物还可以分成夏型一年生植物和冬型一年生植物。

【夏型】生命周期在春、夏、秋之间;

【冬型】称越冬生植物,通常在秋季发芽,度过冬季后在来年早春开花结果。

制图:掷笔三叹

知道了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区别后,我们就可以来说说“多年生稻”了。

普通水稻是一年生植物,多年生稻却可以种植一次后连续收割多年

农民在收割已生长第三年的多年生稻

图源网络

我们先说说普通水稻。

以南方水稻产区为例,由于水热条件充足,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第一季叫早稻,第二季叫晚稻。

早稻一般3月左右播种,6、7月份收割;收割后就要赶紧种下晚稻,最晚11月再次收割。

为了保证产量,晚稻越早种下越好。所以夏季需要一边收割早稻一边插秧,就是所谓的“早稻抢收、晚稻抢插(称为“双抢”)。“双抢”时间紧、任务重、劳动强度大,是水稻生产中最为紧张繁忙的时段。

农民抢收早稻 | 图源网络

水稻收割完留在田里的剩余部分叫做稻茬,这些稻茬通常被翻耕还田,以免滋生害虫。

收割后的稻茬 | 图源网络

多年生稻的情况和普通水稻可不一样。

早稻收割后,稻茬就留在田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一切交给时间,静静等待它不久后的再次萌芽,如此循环往复好几年。

多年生稻稻茬生长的新芽 | 图源网络

目前胡凤益团队研发的多年生稻品种,最早的是从2016年种植,到目前已生长了7年,收割了十二三次。用胡凤益教授的话说就是“割一次长一次”,把收水稻变得像割韭菜、收甘蔗一样。

我们再看个视频,更直观地了解多年生稻~

来源:央视农业
 0
2 
  多年生稻怎么来?
  怎么种?在哪儿种?

知道了什么是多年生稻,可能你会好奇一个问题:多年生稻是怎么研发出来的?

其实,野生水稻原本就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只不过人类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克服野生水稻的不利之处,把野生水稻驯化成产量高、口感好的栽培稻。但同时,也不得不放弃了原本可以多年生长的基因。

胡凤益教授的团队所做的,就是将丢失的多年生基因找回来。

简单来说,就是用多年生野生稻与一年生栽培稻进行杂交,运用育种技术将野生稻的多年生和栽培稻的高产相结合,这项工作他们坚持探索了20多年,最终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稻。

图源:央视演讲类节目《开讲啦》

多年生稻种起来会不会很困难呢?

其实,多年生稻和普通水稻在种植流程上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

首先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种植环境。一年中最低月均温不低于13.5℃,持续低于4℃的时间不超过5天的稻作区都可以种植多年生稻,这样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之间

在这一范围内,光热较充足的地区(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可以“一种收多年”;光热相对欠缺,越冬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我国的长江流域),也能实现一年“一种两收”(种一次收两回之后再将稻茬处理掉)

多年生稻可种植区域分布 | 图源网络

接下来进行的,就是选种、育秧、栽秧、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一系列工作。收割后无需处理稻茬,无需再次插秧,只需要清理杂草、稻草,为下一季稻苗的再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到2022年止,多年生稻技术已经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南方十多个省区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

中国多年生水稻的种植区域 | 图源网络

 03
 
多年生稻好在哪里?

讲了这么多,可能你已经发现了多年生稻的不少好处。但作为一项重大科学突破,它带来的意义,值得我们在这里展开讲讲:


  • 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是稻米的主要消费国,对稻米的需求量居于世界第一。因此,为了保证供给,必须不断提高水稻产量。

左图:为世界水稻产量

右图:为我国稻谷生产与消费情况

图源网络

多年生稻每年可以收获两季,每季的平均产量相当于普通水稻一年的产量,在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北纬27°以南地区)增产明显。不仅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具有重大意义。

不仅如此,从2018年起,在缅甸、泰国、柬埔寨、孟加拉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及科特迪瓦(非洲稻作中心)、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也开始多年生稻的试验工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多年生稻向全世界的推广,为世界稻作生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简化生产过程,减少资源消耗

如果是种植普通一年生水稻,每次收获后都必须重新种植,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劳作。

有了多年生稻,一次收获后,农户不需要再购买种子、育秧、犁田、耙田、插秧等工作,也免去了被称为“农民炼狱”的“双抢”环节,大大减少了资金、劳力、时间的投入,“一种多收”让种水稻变得更加轻便简单,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这种轻简的生产方式,让一些本不便于频繁耕作的丘陵山区也种上了水稻,从而拓展了水稻生产面积。

梯田上大规模种植的多年生稻|图源网络


  • 减少干预耕地,提升环境效益

土壤中也有它自己的生态系统,如果频繁地对土地进行耕作,土壤生态会受到破坏,有机质和水分也会减少,这时候,可能就需要人工施肥、灌溉来保证土壤养分、水分充足。

但多年生稻的种植是几乎免耕的,这样不仅节约肥料、节约水资源,还使土壤生态少受干扰,不仅是给农民减负,也是在给耕地减负。


同时,平稳的农田生态,还让一些能够分解温室气体的微生物得以生存,从使稻田有了强大的固碳功能,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为其他多年生作物的研发提供借鉴

既然原本一年生的水稻可以变成多年生,而且好处多多,那么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就开始想方设法让“多年生家族”进一步壮大。

例如,我国对另一种一年生作物——大豆的需求量同样非常巨大。但由于国内大豆生产利润低,国外大豆又物美价廉,我国大豆极度依赖进口。除了对国内大豆生产提供补贴刺激生产以外,能不能借鉴多年生稻的发明,从育种技术的角度,培育出多年生大豆呢?

中国大豆国内供给与进口供给对比|制图:掷笔三叹

事实上,人们早就已经开始研究野生多年生大豆的基因。但由于野生大豆基因非常复杂,一直难以突破。

但在2022年3月,山东一支科研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野生大豆的基因组。利用已发掘的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基因,该研究团队已成功选育出了高产高油大豆品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年生大豆等一系列粮食作物,都能加入多年生家族,为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野生大豆|图源网络



 04
 

  做道题再走~

近年来,我国农业专家培育的多年生稻(下图)在国内多个省区推广。多年生稻栽种一次,从第二年(季)起便无需买种、育秧、犁田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仅需田间管理和收获就可实现3-4年(每年收获2季)的稻作生产,而且可以保证稻谷年产量不低于普通水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单选)


 答案与解析 

(上下滑动查看)


1. C
【解析】由材料“多年生稻栽种一次,从第二年(季)起便无需买种、育秧、犁田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仅需田间管理和收获就可实现3-4年(每年收获2季)的稻作生产,而且可以保证稻谷年产量不低于普通水稻”可知,和普通水稻相比,种植多年生稻的主要优势在于从次年减少了生产环节,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投入,C正确;多年生稻年产量不低于普通水稻,但不同地区增产效果不同,可能等于也可能高于,A错误;多年生稻的生产过程依然需要技术支持,B错误;和普通水稻相比,种植多年生稻并不能减少农田的病虫害,D错误。故选C。

2. B
【解析】水稻喜温喜湿,多年生稻可实现3—4年(每年收获2季)的稻作生产,则多年生水稻种植区,要求水源丰富、热量充足,可以保证多年生水稻的正常越冬;水源可以人为引水灌溉,但是作为大面积农田,热量条件的改善颇为困难,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故在我国水稻种植区,限制多年生稻推广种植的自然因素最可能为热量,B正确;我国水稻种植区地形相对平坦,起伏较小,且局部地形区可以实现人为的改造,A错误;水稻种植区多为水稻土,对于多年生稻的推广限制小,C错误;光照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在我国水稻种植区,其光照条件相对充足,对普通水稻和多年生稻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别,D错误。故选B。


参考资料

Zhang, S., Huang, G., Zhang, Y. et al. Sustained productivity and agronomic potential of perennial rice. Nat Sustain 6, 28–38 (20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成功培育多年生稻,种1次可收4年,一亩产量能有多少斤?
【人物】胡凤益:工作了30多年,就做了一件事,把一年生的水稻变成多年生的水稻
收水稻如同割韭菜,我国科学家培育出多年生水稻!种一次能收四年
像种果树一样种水稻!中国科学家实现水稻育种又一次革命——
农科视窗(34)|种植一次收割多次,这样的稻子你见过吗?
论述百练:《新华文摘》2023年第5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