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怎么答?抓矛盾+找问题+提措施
招兼职编辑啦~ 

不管是在职教师,还是大学生,如果您拥有扎实的地理素养和良好的文字功底、责任心强,欢迎成为我们的签约作者哟~羊羊地理期待您的加入!

请将简历及相关作品发送至邮箱: 

yangyangdili@126.com

作者 竹子 | 排版 杳杳

先来看图,这是全国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内蒙古通辽市的科尔沁沙地。

经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2012-2022年,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生态脆弱问题明显改善。


科尔沁沙地 2012-2022年卫星影像变化

(上图为2012年,下图为2022年)

图源:文章《35个案例记录山水林田湖草沙变迁》


不止是科尔沁沙地,在祁连山北坡、秦岭山麓、黄土高原、内蒙古退化草场、海南滨海湾等很多复杂的生态系统修复中都贯彻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措施。

这一治理理念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在多个生态脆弱区都如此重要?在这一理念下,具体措施是怎样落实的?今天我们以科尔沁沙地的修复过程为例来学习这个内容。


 01 

  什么是“山水林田湖草沙”?

“山水林田湖草沙”其实是对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的通俗表达。拆开来看:

山:涵盖山地、高原等具备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的生态系统。
水:包括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以水为主要环境的生态系统。
湖:具体涵盖湖泊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田:指在人类干预下形成的农田植被,属于陆地人工生态系统。
林、草、沙:涵盖森林、灌丛、草地、荒漠等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植被类型。 
综上,山、水、湖、田是指各种生态系统,林、草、沙指植被类型。把它们放在一起,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先来看张图,这是科尔沁沙地景观,图中交错分布着湖泊、大漠、河流等小生态系统,疏林、草甸、荒漠交错纵横。从远景中,还能看到连绵山脉,也就是说,这些小生态系统又镶嵌于大的山地生态系统中。

科尔沁沙地 疏林、草甸、沙地、湖泊交错分布
图源网络

在这种交错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山水林田湖草沙就分不开了。要想治沙,肯定要跟周围的林、草、湖、田扯上关系。

要治理某一项生态脆弱问题,就得多管齐下,考虑到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来制定措施。

同时,这样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问题往往也不止一个。因此“山水林田湖草沙”就是用系统的措施,解决系统的问题。

如果你对“系统”这个词还是感觉有点虚无缥缈的话,别着急,在下边的案例中会有更具体的讲解。


 02 

  为什么提出这个治理措施?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区域,地处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过渡地带(年降水量 310~450 mm)

科尔沁沙地地理位置
底图源自网络 作者改绘

科尔沁西北依大兴安岭,南靠燕山,中部为低山丘陵,整体地形以山地为主,辽河、新开河、教来河、老哈河、西拉木伦河等河流贯穿其间。

植被由原生疏林草原向沙生植被演替,灌溉农田占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河流侧渗及沙丘蓄养水分形成的湖泊星罗棋布。

科尔沁沙地景观图 图源网络

小贴士:沙丘如何蓄养水分呢?
沙丘链之间会形成链间的盆地或洼地,形成良好的湖盆条件,再加上降水或地下水补给,就形成了风成湖。

点击视频了解风成湖👇

在小小的科尔沁沙地中,山、水、林、田、湖、草、沙“齐聚一堂”,通过物质能量交换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科尔沁沙地各要素相互影响示意图
作者制图

举个例子,山地坡度、植被状况影响河流的侵蚀和水土流失程度,流失的水土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和湖泊沉沙量,直接影响湖泊面积,湖泊河流的水-气交换又影响蒸发量和降水量,进而影响植被发育。

同时,耕地的开垦不仅占用了疏林草甸的面积,也降低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耕地灌溉也影响着湖泊水、地下水的循环更新。

这就是刚刚所说的“系统”。其实这个“系统”就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体现。在系统中,各环境要素通过水、沙、气等物质交换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当系统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跟着改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应对这样复杂环境的生态修复问题,就要考虑到各要素的相互影响,从多个方面制定系统的措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具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呢?


 03 

  具体的治理措施如何落实?

首先要知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遵循的底层逻辑:当前的自然环境状态无论是好是坏,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各要素的矛盾造成了生态脆弱问题,各要素协调则可以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要想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首先抓住环境中的主要矛盾。在科尔沁沙地中,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矛盾:

  • 林、草 vs 田、沙(植被类型之间的矛盾)

(1)林地、草地被开垦为农田,土壤风蚀显著;

(2)沙化或沙区农田缺少必要的防护林。

  • 林、草、田 vs 水(植被与水源之间的矛盾)

(1)造林密度过大,超出水资源承载力;

(2)树种选择不合理,高耗水树种加重水源短缺;

(3)农田灌溉消耗大量河流、湖泊、地下水。

  • 山 vs 水 vs 沙(水、地形、土壤之间的矛盾)

(1)山体坡度加剧流水侵蚀和水土流失;

(2)沙丘有储蓄和调节水分的作用,但一味的治沙活动可能会减弱这一重要作用。

针对矛盾,提出建议:

科尔沁沙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措施

作者制图

相信小羊羔们已经看出来了,针对这样复杂的生态系统,就要将要素拆解开来,先抓矛盾、再找问题、最后提治理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生态脆弱区中,人类的活动,如开矿、开厂、工程建设等也会引起极大的环境矛盾,所以在解题时,我们需要根据题干和材料,看看是否需要把人为因素也考虑进去。

小编已把这类问题的基本分析思路总结在下图中,需要的小羊羔赶紧抱走吧~

一般生态脆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措施

作者制图

补充一下:除了上图中的修复措施,管理、经济、宣传等措施在治理过程中也很重要,我们在做这类型试题时,也可以添加相关内容,小编把常用表达补充在这里啦~

✓ 修复措施:需要根据材料要求,有针对性地总结。

✓ 管理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规划管理,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等;

✓ 经济措施:完善生态(经济)补偿机制;

✓ 宣传措施: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等。

 04 

  做完题再走~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答案与解析 
(上下滑动查看)

1.A
【解析】黄土高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树种草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等方面的作用。在黄土高原上地表沟壑纵横,流水侵蚀较强,植树种草的目的不是沉积泥沙,也不是为了降低风速。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C
【解析】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因此,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若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就比较小,因此持续防水的冲淤效果并不好。而集中防水,水量较大,水流携带能力强,冲淤效果明显,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D
【解析】“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自然环境中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4.材料一:2022年2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张掖“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段发现野生马鹿种群活动”的新闻。报道称,近年来当地持续整治生态环境,在日常巡山中还发现了棕熊、雪豹、雪鸡等野生动物。

材料二:祁连山生态系统在维护我国西部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1988年设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祁连山地区从曾经矿产探采、小水电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过度无序活动导致自然保护区和河流下游生态陷入危机,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和修复,让祁连山步入深度修复期,自此锁定绿色发展之路。当地政府深入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重大生态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祁连山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2)分析人类活动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河流下游生态安全造成的威胁。

(3)说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参考答案 
(上下滑动查看)

(1)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

(3)遏制非法采矿;合理开发水电;加强统一规划与协同管理;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石岳,赵霞,朱江玲,等. "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形成、功能及保护[J]. 自然杂志,2022,44(1):1-18. 

[2]刘志民,余海滨,汪海洋. 科尔沁沙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原理及实施重点[J]. 应用生态学报,2022,33(12):3441-3447. 

[3]刘志民,余海滨.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J]. 中国沙漠,2022,42(1):34-40. 

[4]无.35个案例记录山水林田湖草沙变迁[J].地图,2023(1):22-9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丨玉龙沙湖: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1)
中国最大的沙地在赤峰,孝庄文皇后在此出生,如今是沙漠冲浪胜地
山水林田湖草呈自然之美!
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科技创新
关于新时代生态修复的几点思考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观下的水土保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