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逆湿,“逆”家族的又一成员!
招兼职编辑啦~ 

如果您拥有扎实的地理素养和良好的文字功底、责任心强,欢迎成为我们的签约作者哟~羊羊地理期待您的加入!

请将简历及相关作品发送至邮箱: 

yangyangdili@126.com


作者 一直 | 排版 杳杳

“逆”这个字,我们并不陌生,地理课中常提到的有“大气逆辐射”和“逆温”。其实“逆家族“中还有个“逆湿”,它是怎么回事呢?

点击链接,查看逆温的动画视频👉【手绘动画】逆温,掏心掏肺版(附文字全稿)


 01 
  什么是逆湿现象?怎样形成的?

“逆”,就说明它和常规情况有些不同。

一般情况下,地表水分会通过蒸发作用(液态→气态),进入到大气中,在这个过程中,水分是向上输送的。

如果水分不向上,而是向下输送,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逆湿。

如何“向下送”呢?

比如遇冷后,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在地表(植物或沙砾上)凝结成液态水,并发生下渗,这就是一个向下“送水”的过程。

制图:一直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湿度有明显差异的两地交界处,如绿洲边缘的沙漠。

沙漠中的绿洲和湖泊 | 图源网络

相比周围的沙漠,绿洲中的水域和植被面积更大,所以比热容更大,夏季(白天)的升温速度更慢,气温会更低。


我们可以把绿洲看成小范围内的冷源和水汽源,这其实就是”冷岛(湖)效应“。

点击链接,查看冷岛(湖)效应的动画视频👉“效应”系列第七讲 | 3分钟,搞懂冷岛(湖)效应

“冷岛效应”示意图 | 制图:一直

在热力环流的作用下,近地面的水平气流由绿洲吹向沙漠,被称为绿洲风。

绿洲风将绿洲上方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沙漠,增加了沙漠地表附近的空气湿度。

当温度降低到凝结条件时,水汽冷凝成水滴(气态→液态),凝结在植物或沙粒表面,凝结水顺着沙砾间隙向下渗透,集中在浅层地表。


 02 
  什么地点、什么时间逆湿发生的概率高?

从空间上来说临近绿洲的沙漠刚好处于两种下垫面的交界处,受绿洲风影响显著,接受了较多来自绿洲的水汽,易在地表凝结,并向下输送,形成逆湿。

图中阴影区为“临近绿洲的沙漠”位置示意

从时间上来看晴朗的夜晚出现逆湿的概率较大。

晴朗的夜晚,无云或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表降温速度快。由于气温较低,大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从而出现逆湿现象。

从前文分析可知,如果气温高,蒸发会比较强烈,水分以向上输送为主,自然不容易发生逆湿。因此温度低的夜晚,蒸发弱,水分向上的输送少,这就为发生逆湿创造了条件。

因为夜晚容易发生逆湿,所以夏季沙漠近地面大气的水汽含量,通常是夜晚高于白天。

夜晚的荒漠 | 图源网络

【小结】绿洲边缘的沙漠发生逆湿的条件:
① 自己有点干
    该区本身近地面空气湿度较低;
② 好在有兄弟支援
    周边有水汽来源,且有风将水汽送过来;
③ 降温小能手
    气温较低的时段,蒸发弱,水汽在地表凝结。


 03 
  逆湿现象有何影响?

逆湿对保护沙漠生态有积极作用。

逆湿会使水分向下输送,利于增加表土含水量,改善绿洲边缘的土壤墒情,促进了植被生长,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有固沙,防止沙漠扩散的作用。

【墒情】指土壤湿度情况,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

荒漠中的沙生植被 | 图源网络

沙漠地区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水分大量损失,表土湿度小;再加上沙粒孔隙大,水分极易下渗,所以相对表层,深层沙土的湿度通常更大。

但如果发生逆湿现象,就会增加表土(浅层)的含水量,如果增加幅度较大,甚至比深层沙土更湿,那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土壤逆湿”。我们马上来看组例题。
点击可看大图



 04 
  再做组题吧~

干旱地区的土壤受蒸发影响,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增加,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浅层土壤湿度大于深层土壤的现象,这就是逆湿现象。下图中绿洲与沙漠间的热力环流有利于形成逆湿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参考答案 
(上下滑动查看)

1. C
【解析】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从热力环流角度可知绿洲风在近地面是从绿洲吹向荒漠,绿洲的水汽被带向绿洲边缘的荒漠,夜晚荒漠降温较快,此时水汽易受冷凝结,向上蒸发能力减弱,使其最容易出现下湿上干的逆湿现象,选项地区中,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绿洲边缘的荒漠(丙处),水汽凝结后下渗快,C正确。荒漠边缘的绿洲上(乙)、绿洲中心地区(甲),水源较多,下渗较慢,以向上蒸发、蒸腾为主,A、B错误。荒漠中心(丁)空气干燥,水汽含量太少,无法凝结,D错误。

2.D
【解析】首先明确一点,背景风弱,局地风才会比较强。绿洲风是局地风,所以想要绿洲风明显(逆湿明显),那背景风得偏弱,所以AB错误。沙漠比热容小,晚上降温快,水汽易冷凝,蒸发也弱,因此在夜间逆湿更典型。ABC错误,选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拓展】 逆湿现象
【一日一题】(388)逆湿现象
常见的地理效应② | 绿洲效应
2020届高考文综选择题训练(145)
为什么强行在沙漠边缘、草原植树造林,反而使地下水越来越透支?
库布其、毛乌素沙漠都能被消灭,塔克拉玛干沙漠也能变成绿洲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