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哲”助成长 “悦教”越智慧

“儿哲”

“悦教”

儿童哲学与学科融合专题研讨

在新时代背景下,儿童哲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推动儿童的核心素养具有深远影响。我校特别邀请了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金昕博士,为我校开展儿童哲学与学科融合的实践指明方向。

首先,金博士向我们阐述了何为儿童哲学以及开展儿童哲学的时代意义,并例举了一些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以此展开了对儿童哲学概念及发展历程的分析。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经常自发的产生哲学困惑,提出哲学问题,但却无法进行哲学思考。因此需要给一些外在的引导和示范,让儿童从自发的哲学疑问上升为自觉的哲学反思。

接着,金博士指出我们需大力发展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儿童独立思考,培养其仔细评估的能力。并在哲学课堂或活动中鼓励儿童打破常规,保持好奇心与想象力,以获得自我效能感。同时,金博士为老师们例举了20个思考工具,并以“电车难题”为例,引发老师们思考。为更好地帮助老师们能够顺利地开展儿童哲学课,金博士着重向老师们剖析了三个授课技巧,即:深化、问题化、概念化。其中,在“深化”这一技巧里又细分为论证、说明、分析等七个方法。在此基础上,金博士又为我们细致阐述了儿童哲学授课的具体步骤,即哲学故事讲述、提出问题、确定问题、对话探究以及总结延伸,并强调老师们需要利用学科内容的哲学资源、学科视角的哲学思维方式以及学科之间的整合来实现育人的目标。

研讨会最后,张正清副校长作总结发言,她强调儿童哲学的开展对于助力儿童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我校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表示,在与儿童共同探秘的过程里,我们老师应该学会与儿童同行,让儿童在自然与生活中,学会用自己真实的思考去探索问题、体验情感、激发思维。

站在本次研讨活动的起点,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的儿童哲学探索空间和发展可能。我校将继续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积累“儿童的哲学“素材,梳理儿童哲学与学科融合的经验和智慧,与孩子们在哲思中共同前行。

编辑:倪阳

文字:许凌玲

图片:许凌玲

一审:许凌玲

二审:王倩(语)

终审:张正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学生真正走进你的哲学课堂
到底是西方好还是中国好?看哲学博士郭继承老师的解答,深受启迪!
如何在儿童心中种下哲学的种子?
教师发展 | 教师暑期专题培训: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儿童哲学:以探究式对话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