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骆新:重新解读孔子 塑造科学家庭教育观

《论语》作为孔子的儒家学说经典,千百年来的传承中是否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传统几乎根植于儒家文化,我们的教子经典是否真的出自孔子本意?请看东方卫视首席记者、主持人骆新的讲解《重新认识孔夫子——家庭教育传统批判》,从家庭教育观念着手讲述真正的儒家家庭教育观。







孝,先从敬开始


一般我们谈到孔子,会认为其学说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儒家传统注重“孝顺”,将之作为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在搭理提倡的家风家训学习,首先提倡的也是“孝”。但是在《论语》和与孔子有关的文章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的“孝顺”。这个词其实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被树立的概念。孔子谈得多是“孝”,最多的是跟一个“敬”字。


在《论语·为证》中,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今天所谓的“孝”,是说我们能对老人供养、奉养。如果拿“养育”作为一个标准,犬马畜生都能去反哺他的长辈。如果对长辈没有起码的敬意,你和畜生有什么区别,孔子并没有谈到“顺”字。


樊迟是给孔子驾车的人,樊迟问“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强调的是“敬”,人活的时候要以礼相待,如果父母长辈去世了,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三纲五常的起源,在文革期间被狠狠批判,不可谓没有道理。但由于我们的文字太精简、简约,这些批判实在是我们对孔子原意产生的偏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非所谓君天生就是君,臣必须天生就是臣,父必须天生就是父,子必须天生就是子。孔子真正强调的是君王要有当君王的样子,臣要有为臣之道。做父亲,要让儿子有尊敬的理由。也并没有说要“顺”。汉武帝的时候突然出现“孝顺”这样的词,是希望用孔子的礼教来树立他的集权统治,希望百姓是顺民。


还说一句话叫“父母在不远游”,后面还有半句是“游必有方”。远游并不是指游玩,而是指游学或者做官、做事。“方”不是指方向,说游要有标准和原则,危方、乱方不去。中国古文本来就很简约,又被我们大量误读、刻意误解。所以,长辈要让孩子们孝,您得做出让他尊敬的样子来。



“言必信,行必果”不是用来教导诚信


我们经常用“言必信,行必果”教导孩子诚信。我取了《论语·子路》当中一段,“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家理解的句意现在常是说“诚信”的标准,为什么孔子说这是小人的标准?


孔子有很多弟子都是“硁硁然小人哉”的状态。比如大弟子子路,谨遵老师的教诲。“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必须得做到。《论语》或者《史记 孔子世家》里面的解释,子路又天真、又可爱,又有点愚钝。给孔悝做家臣,发生内乱,代表主子和对方打的时候,体力不支。当时头上系冠的缨被人砍断了,冠掉地上。子路虽已受了很多伤,仍旧跪下来,把剑放在地上,把冠放在自己的头上,说:“君子死,冠不免”,这是孔子曾经给他做的教育。子路最终被人乱剑砍死,孔子听说以后很难受,从此再也不吃肉酱了。但孔子认为子路的行不是真正高明。


孔子强调人要权变。时移世易,要学会在不同时代说不同的话。孔子在政治上,一直有一个政治上的反对派,叫阳货。孔子曾经做的官很大,后来被他赶走了。杨虎掌权之后特别想请孔子来当官,孔子非常不愿意。阳虎专门给孔子家送礼,给按道理,孔子明天必须要以礼相还,礼尚往来。孔子却等阳虎不在家的时候去还礼了,企图逃避和阳虎的见面。没想到在回程时却遇到了阳货。回家以后,弟子问怎么办?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说自己只是不好意思单面驳他的面子罢了。


孔子强调权变和变通,是想说,不是什么样的话都要“言必信,行必果”。诚信固然重要,但是社会千变万化,要在诚信的基础上学会权变。



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我曾做过一期有关学校暴力的节目。家长基本对学校暴力持两种态度:一是以德报怨,,二是以怨报怨,家长还想帮忙去打。这里孔子有一句话又被我们误读了,那就是“以德报怨”。


《论语》当中有一章,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孔子从没有说过“以德报怨”,只说过“以直报怨”,你如果对我不好,就要允许我用正直的方式向你提出。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用同等值的伤害,回报投来伤害。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以直报怨”的基本理念。讲求吃亏是福,以德报怨。


论语中孔子终其一生都在告诉弟子,要先建立人与神的关系。“神”不是简单理解为神灵,而是超乎于现实中人的一种力量。比如精神、信仰。你会发现,人与人的关系是靠人与神的建立的。我们有众多人际关系,但如果人生没有坚定的价值观,将会眼大无神、思想无神,人际关系只是一地鸡毛。只有向神追求,才能精进技能、丰富才华,提升思想,人格才会有魅力。这样的魅力下,你不用找关系,关系会来找你的。


因此他的弟子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我做这个事是不是忠于其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我和朋友交往是不是不讲究信用)传不习乎?(考试传下来的个技艺,我有没有变成现实去实习过),强调每天自省。


孔子曾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是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有五个方面——“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你恭敬对待他人就不会轻易侮辱他人,不侮辱人也不自取其辱。宽厚对待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协力相帮。但是这个信我们要先区别一下,不是什么事都要“言必信 行必果”,但你和别人说话,要遵守信用。说话算话别人才愿意反复信任你。比如你借钱就还,别人愿意更多借给你钱。


惠,强调要给人们一些实惠才能使唤别人。我发现,现在社会中好人需要更高的成本去维护。相信在座的各位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有过这样的“惠”,弹钢琴弹得好,妈妈奖励你一盒巧克力。你好好学数学题,数学题做完了,爸爸明天带你出去玩。这样的恩惠方式,恰恰变相在让孩子觉得数学和弹钢琴是特别苦的事。长期用行贿的方式让孩子去做一件事,孩子会知道这件事天生是苦的。当有一天你的行贿成本达不到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对这件事的坚持。



家庭成员的情绪与关系管理


我们总是说教育孩子,其实真正应该学的是如何做父母。我们没有学会怎么做父母、怎么做夫妻,甚至我们没有学会怎样处理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核心,就是情绪管理和关系管理。


夫妻长期吵架的家庭,孩子会得到很多负向的情绪和信息。很多夫妻觉得长期一起生活会了无生趣。我想说,第一,我们把人生目标锁定错了,我们认为婚姻的任务是生养一个孩子,因此很夫妻是生在了小孩以后,甚至是小孩养育大了以后离婚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使命完成了。可是要知道,婚姻,只是一种契约,双方要结婚,除了有身体欲望、性的欲望,两个人必须共同经营一个家庭,要重新设立一个目标,夫妻双方变成“比学赶帮超”的朋友,生养孩子只是婚姻的副产品。第二,由于没有共同的目标,双方彼此是厌恶和排斥的。在孩子面前的说话充满苛责、谩骂和争吵。觉得孩子是自己长大,没我们什么事了。所以看对方越来越反感,所以你充满了苛责。这种苛责一定会带到孩子身上,孩子充满苛责。要处理好情绪关系,要用不断的夸奖、赞美、肯定,代替批评、苛责和辱骂。


还有所谓的关系管理,亲子的关系和夫妻的关系必须要做好的关系。当孩子在学校里被批评你是不是“啪”一个耳光打过去,站在老师一遍教训孩子?我们都以为这样的方式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要和说,每个人会因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在拥有不同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区别的。孩子在学校受了老师的批评,回到家里,他希望父母和他站在一头,但父母的一掌,使孩子不仅反学校,同样也反家庭。中国人经常把孩子对他的教育不服归纳为叛逆,其实这和我们误读孔子一样,是自己在用战术的勤奋对付你战略上的懒惰。因为你战略上没有搞清楚,这不是叛逆,是你教育方法不合法。


情绪管理和关系管理,往往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是忽略这个问题的。这个关系那么简单?“虎妈猫爸”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家里同时出现“虎妈猫爸”。如果夫妻两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完全统一,要么就采取应试教育,要么就送到美国接受英美的,反而轻松了。可怕的是父亲严、母亲宽,这会让孩子在你们当中找到突破口。


我们先突破四类局限,先做好情绪管理,突破思维的局限。要把你的第一反应看成是尝试性反应。第一,陈述事实。第二,说这个事实造成的影响。最后一个,直接请示他的行动。请问,领导今天能不能明确表态,这封合同签还是不签?同志们知道吗,这就是情绪管理。你的表达当中,如果遵循这四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家庭教育应回归实用性


证伪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两个概念。孔子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强调直接有效,不在繁文缛节上做文章。证伪主义是波普尔提出的概念。波普尔认为,所有证实的行为,不能够证明是很科学的。我们需要的不是证实而是要证伪,凡是可以证这个命题不存在,这个命题反而是科学命题。这话不太容易理解,就是说,天鹅都是白颜色,这是不是科学命题?是科学命题,它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可以找到一只黑天鹅,证明这个命题是错的,所以这个命题才是科学的、可被探讨的命题。科学命题,不是我宇宙真理,科学命题是可以被修正的。宇宙真理,恰恰是谎言和欺骗。人生,恰恰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正如孔子说的“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不可能一句话解决所有的问题。


现在的家庭教育被阐释得极其复杂,似乎想囊括所有问题,但我们发现有些东西无法变成现实。其实对孩子来说,该打的时候就得打一下,说多少道理都没有用,揍他一顿可能就会有用,但要注意有效性。现在的家庭教育弄得复杂不堪。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越来越缩小,只要是有用、有效就够了。实用主义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投机分子,实用恰恰只挑选有用的、最经济的、最有效的办法。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挫折。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被围困,《史记·孔子世家》是这样记录的,孔子没有饭吃,弹着琴唱歌。子路问他,夫子之道至大,既然遇到如此大的挫折,是不是我们的志向错了?另外一个弟子叫子贡,是商人,他用商人的方式劝孔子,夫子之道太大了,但是不能为世所容。既然今天这么倒霉,我们能不能折损一下我们的道,适应一下这个社会?孔子问另一个弟子颜回,颜回的回答很干脆,说夫子之道至大,不容于世,但不能被容纳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不能为世所容方现君子。这句话在《论语》也有纪录,就一句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想做一个有志向的人,生活中一定会遇到种种的穷途末路。但这是命运当中必须要面临的,我们要想办法克服它、改变它,甚至是去接受它。只有小人遇到穷途末路,才会无不用其极,无恶不作,无所不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可能置身事外。孩子究竟能不能好,有没有创造力,愿意不愿意学习,是不是能找到人生的乐趣,都取决于父母。遇到挫折时,父母应该先反省。没有人天生具有父母资格证,在做父母的道路上,我们永远是活到老学到老。



内容整理自骆新在“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讲坛”所做题为“重新认识孔夫子:家庭教育传统批判”公益讲座,讲座由上海市妇联、上海社科院等联合主办


编辑:刘文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言必信,行必果”
《必与不必》
被误读千年的名言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3.20】士的标准
繁体字教育有无必要?看看这些被误解千年的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