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SP策略了解一下,破解你的“选择困难症”!
今天的文章,从某知名作家说过的一句鸡汤开始:
人生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怎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看到这鸡汤,实在无力吐槽,谁不知道做选择很重要,谁不知道做选择会改变我们人生的轨迹,这么浅显的道理,就跟谁不懂似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做选择对有些人来说很简单,对有些人来说却难如登山。
世界著名潜能开发专家安东尼.罗宾斯(Anthony Robbins)曾提出了“尼加拉瀑布症”的概念,即是说,人生就如一条河,有时候人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跳进去,便只能随波逐流,遇到岔路也不知道该往哪去,水流到哪人就到哪,等到瀑布在眼前时,也无法及时避开,只能落下去。
有选择困难的人在做决定时都会感受到极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最终会导致“尼加拉瀑布症”。
“选择困难症”,不是第一次听说吧,听起来跟得了什么病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心理疾病,但虽说不是病,但又跟病一样会给我们造成不良的影响,有很多人因此而焦虑、纠结,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什么是“选择困难”呢,就是有些人面临选择和取舍时,陷入患得患失的状态,从而难以做出决定的现象。
白袜子还是黑袜子,吃火锅还是吃串串这类小事也就罢了,但诚如前面的那句鸡汤所言,人生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这种选择有大有小,有急有缓,大到升学方向、工作机会、人生伴侣等等,而更关键的是,有些选项往往并没有耐心等你做选择,它稍纵即逝,因为纠结错失机遇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啊,而更重要的,这种纠结会给我们自身造成诸多困扰和折磨。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选择困难”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内耗效应”,简单说,就是费力不讨好,明明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但并没有得出任何的决策和进展,这很容易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做不出选择,就变得越来越难做选择。
那么,这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不妨从根本上来分析,纠结或者害怕的根源是什么。
第一种情况,所有的选择都想尝试,或者说任何一个选择都不想舍弃,这是典型的完美主义陷阱。在完美主义者眼中,任何的涉企行为都是“有缺陷的”,哪怕是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的选择,他们也总是难以舍弃,而选择失去哪样东西的控制权又在于自己,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亲手舍弃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面对选择时,他们不可避免的陷入得与舍的纠结和焦虑。
第二种情况,排斥做选择,并强烈依赖别人的意见,这是自主选择权的习惯性丧失。在研究调查中发现,很多有”选择困难“的人,并不是害怕选项,而是自然的排斥做选择这件事,当有人给出选择的建议时,他们往往会不假思索的采纳。这似乎与我们的成长环境有关,很多人的童年都会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父母,从出生开始,父母便安排好一切,事不论大小几乎没有我们自己做主的份,久而久之,在成长中,就慢慢失去了自主选择的能力,所以在面对选择才会举手无措。
第三种情况,害怕每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这是被无限放大的悲观主义。害怕选择之后不如人意的结果,害怕承担所以不敢做出选择,他们在做选择时,会谨慎分析每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并将其无限放大,本着趋利避害的本性,下意识的逃避每一种选择。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选择困难的时候,毕竟有的选择足以影响我们的一生,所以不得不慎重再慎重,而如何快速的选择“最优解”,是我们应该也必须要学会的。
现弄清楚我们做选择的根本目的,无外乎就是趋利避害,我们的选择势必会尽可能多的满足我们在某一方面的价值需求。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机会成本”,舍弃利益较小的一边,而选择利益或收获最大的一边。
什么是机会成本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农民有一块地,只能单独养猪、鸡或者鸭,假设养猪能获利5万,养鸡可以获利3万,养鸭能获利4万,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4万元,养鸡和养鸭的机会成本就是9万元。
当选择养猪时,就舍弃了养鸡养鸭而获利的机会,反过来也一样,所以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选择养猪的机会成本较小,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更直观的例子,选择玩游戏还是看书学习,玩游戏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那个时间看书可以学到的东西,而看书的机会成本则是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如何做出选择,则是在看你更愿意“花费”哪一个成本。
所以,做出最好选择的底层逻辑应该是,所得到的是否能覆盖失去的机会成本。
有了这一层逻辑,在面临选择时,就有了一个指导性的根基,很多自我成长类书籍所推荐的方法是,制定一个专属自己的选择标准,接着依照标准评分,依照自己认为的重要度进行加权,然后选择利益最大的那个。
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按照‘ASP’策略进行选择,以很多人都经历过的高考填报志愿为例。
A,Analyse(分析),分析每一个选项的成本和利弊,也就是说,在做选择之前,你必须清楚每一个选项会带来什么,会让你失去什么。比如在选择学校位置时,是选择本地还是一二线大城市,此时就来分析两者的利弊:本地学校离家近,城市相对熟悉,能够很快的适应,但是一个从小生活的城市已经没有多少新鲜感,离家近依然好像在父母的“掌控”之下;而大城市必然会接触到很多的新鲜玩意,学业上也会接触到更丰富更前沿的资源,但同时离家远,有一些不方便。
S,Sort(排序),很容易理解,在你做选择时,势必会有一些“考虑因素”,将这些因素按照重要性或者关心度进行排列,也就是说找出其中的优先顺序,然后依靠这个顺序,依次进行筛选。比如我们在选择学校时,都会有各自的考量因素,校区环境、地理位置、专业设置、学术地位、周边交通等等,将这些进行优先顺序的排列,比如我首先是想要去一个校区环境优美,面积大的学校,其次再考量学校的教学实力、学术地位,就这么一步一步进行筛选,到最后发现适合的学校也就那么几个了。
P,Profit(利益),前面说到,选择的核心还是利益,所以权衡利益是我们锁定选择的最后一步。选择一所学校是为了学到知识,进而寻到一份能奋斗终身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是否有就业创业支持、行业中的口碑、毕业生就业率等等成了我们进行最终选择的考量因素。
综合来看,ASP策略其实是将选择的过程变成了分析的过程,这种趋于理性的分解,更容易使我们逐渐清晰自己的目的,并不断的缩减供选择的选项,在面临一些重大选择时,此举措可以显著提升我们的“选择圆满度”。
拿买房来说,不管是投资还是自住,可以说是人生中尤为重要的事情,投资者想要个好收益,自住者也想要住得舒服。
比如A和B两套房子,价格相差不大,这时候,必须考虑其余的条件,按照ASP策略。首先对两套房进行分析,比如从交通便利性、房子大小、教育环境、周遭便利设施等因素进行考量,但往往两间房子都各有优点,比如A房交通更加便利,而B房周遭的教育环境又更好,此基础上,在进行排序,对各个因素进行优先度排序,最后综合评定,哪一套房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很多买房者面临这种情况时,也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个策略,但往往没经过系统的分析,就很容易被销售人员带偏,到最后甚至模糊了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比如起初将交通便利性看得尤为重要,可后来在销售人员的游说之下,比如新的地铁线马上要修了之类的说辞,让你原本标准随之降低,觉得暂时交通不便也没关系。
发现了吗,我们做选择的“考量标准”可能会变,这种不确定性往往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时,还是像上文所说,权衡利益能帮助我们锁定选择,选择交通暂时不便利的房子,可能会优惠几万块,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交通不便也就意味着每天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交通上,所失去的“机会成本”或许远超那点优惠;反过来说,如果并不急于住进这套房子,并且在两年之后交房时,周边交通已经便利很多,房子也可能因此涨价,那不用说,买房时的优惠显然膨胀了不少。
诸如此,如果有了底层逻辑和行为策略,在面临选择时,也就不至于陷入困境了。
有人说,选择而已,何必殚心竭虑权衡利弊得失,随心就好,不论好坏成败,都是一种经历。
当然,或许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不纠结于任何选择,或许天性洒脱不囿于俗念,又或许已经强大到可以应付任何后果。
真若此,那什么逻辑策略,大可不加理会了,人生便又达到另一种化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评估SD-WAN技术
哪有什么选择困难,还不是你想要的太多!
什么是底层逻辑?股市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提升你的认知
如何有效的向他人求助
不仅仅是90后不愿意巴结领导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拒绝阿谀奉承。 从人性角度出发,任何人都不愿意巴结讨好别人,而讨好别人最底层的逻辑,就是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从某种角度老看,巴结领导,付出
底层逻辑——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