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常课与公开课
先做个小调查:
你认为公开课应该与家常课大不相同吗?

不久前,朱老师群里有一场关于公开课与家常课的讨论。庆幸的是,群里很多老师都是清醒通透的人。

我想,经历过公开课的老师对于公开课有一些共识:
1.打磨时间长
如果是临危受命,在正式上之前也得过三关吧;如果是提前很长时间接受任务,那被磨的次数估计得以“十”为起步单位了。
磨的过程也是不断精进的过程,也意味着执教者的教案不断修改,千锤百炼方成金。
2.参与人数多
如果是普通公开课,参与磨课的估计就是师傅和教研组;如果是面向外校的,可能校级领导和其他教研组也会参与进来;如果是市级及以上的公开课,那可能还得请一些专家来磨一磨了。人数会随着公开课的重要程度而变化,这个时候才会见识到团队的力量。
3.教学花样多
看看现在的公开课,学习单、微课、精美而专业的课件……偶尔还附带一下教师的才艺。好像只要是团队能够拿出来的,恨不得都摆出来亮一亮。

可是,当公开课之后,当回归家常课的时候,问问自己:你会用这么长的时间去细致的准备一节课吗?会有这么多人帮你研磨一节课吗?你会在一节课上展示十八般武艺吗?

很多人觉得,公开课就应该与家常课不同。但,我觉得那不是语文应该有的真实。

一开始,看到很多名师的课,我也曾认为公开课就该花哨一点。可是自从听了朱老师的课后,我才发现:公开课是可以家常的,家常课也是可以公开的。那时我才寻找到语文课应该有的真实,也努力去寻找这种真实。

现在,我上课时,教室的门永远开着。以此,我督促自己,像上公开课一样上家常课。而对于公开课,只要自己能做主,我还是像平常一样准备,即使简简单单,没有课件,我也希望是一节家常好课。

贾老师曾说:教学生一年,要想他五年;教学生五年,要想他一辈子。所以我们的公开课与家常课不应该是两张皮,而应该呈现最真实的状态。如果每个老师都能把家常课当作公开课,专业成长一定飞速,学生也会受益终身;如果每个老师都能把公开课当作家常课,语文也就回归真实与自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名师就这样,名师还是越少越好!
为一堂公开课,辛苦准备2周,却被教研员批得百无一是,怎么办?
习课堂公益课十讲笔记
谈点我对公开课的看法
范明甫:磨 炼
记一堂难忘的公开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