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止干部过度提拔,从打破“彼得原理”开始

近期遇到几家企业,老板都在为同一个问题烦恼:陆续提拔了一些管理干部,后来逐渐发现有些人根本不称职,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但考虑到面子与感情,也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又不好直接撤职,进退两难。

我们来分析下这种提拔过度现象是怎么产生的。管理学中有个“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体制中,员工往往因为在原岗位上表现优秀、业绩出色,就会被上级赏识,进而被提拔到更高一级的岗位;如果继续表现优秀则将进一步被提拔,直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岗位。而一旦被推到不称职的岗位上,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导致每个员工总是趋向于被提拔到他不能胜任的岗位。那么怎样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首先,改变“唯业绩论”的观念和晋升机制。员工当前的工作业绩与更高级的岗位任职能力并无必然的关系,在某个岗位上工作出色,只能说明他很适合当前的工作,不一定具备更高级岗位的任职能力。尤其是从执行者转变为管理者,两者的任职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员未必能做好管理,一个出色的基层管理者也不一定具备中高级管理者的能力。

其次,建立不同管理岗位的任职标准,并按标准选拔、培养人才。不同的管理层级、不同岗位在领导力、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必须建立明确的任职标准,并通过人才测评选拔出符合岗位任职标准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人岗匹配。同样,也可选拔有潜质的后备干部,制订实施培养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使其具备拟提拔岗位的条件。关于领导力发展,给大家推荐《领导梯队》这本书,书中“领导梯队模型”教会我们如何将一个高潜质的员工一步步培养成长为优秀的管理者。

最后,员工的晋升过程要避免直线式提拔,而应遵循“螺旋式晋升”的原则,每一次晋升前都要完成相应的“功课”,做好厚实的积累。管理层级越高,涉及的领域越多、应对的局面越复杂、能力要求越高,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深度。同时还需要通用化和灵活多变的各种技能。对标拟晋升岗位的任职标准要求,为员工安排工作实践、轮岗、职责扩展、代理职务、培训学习等方式,使其接受充分的教育和锻炼,跨领域、跨专业扩展知识能力,巩固基础,增强适应性,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达到目标岗位的要求。同时,对经过较长时间培养仍不能达到拟提拔岗位要求的人员,要果断的给予调整,移出后备干部库,防止出现过度提拔。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作者/编辑:合易咨询(nj_heyeehrm)

相关内容推荐:“社保”新缴费方式迫在眉睫,企业越来越坐不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彼得原理:为什么重要岗位总被不称职者占据?
为什么说晋升,就是员工被提拔到不能胜任的岗位上?
大量优秀员工离你而去,一定是中层管理出了问题!
彼得原理:有能力升职没能力任职,如何消除人岗差异的尴尬?
用人管理:人岗匹配与“彼得高地”原理
抓住标准,推进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