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工匠精神,两千多位手艺人在西安这场大会上划了两个重点

文 | 波波夫

01「你无法通过互联网来钉一个钉子」

就像北大校友陆步轩卖猪肉被中国媒体热炒一样,马修·克劳福德从美国芝加哥大拿到博士学位后,不甘心在咨询公司做颗无足轻重的螺丝钉,便在加州开了一间摩托车修理店,在美国也被人疯狂关注了好一阵子。

不过,克劳福德显然比陆步轩有着更大的企图心,作为政治学博士,他在修理摩托车期间,从解决发动机的毛病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和快乐,这促使他对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产生了怀疑:体力劳动真的不如脑力脑洞高级和高尚吗?

一个想法在克劳福德心中萌发,在机械化生产时代,他想为匠人和工匠精神正名,后来他把对于这个问题的想法,写成了一部书——《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

克劳福德无疑号准了时代的脉搏。不仅仅是美国,从德国、日本乃至中国,面对工业流水线的碾压,手工制造业一再边缘化,匠人群体自觉低人一等并为夸夸其谈的白领金领们所不屑,连带工匠精神也近乎陨落。

那么,克劳福德要想光复的和当下中国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呢?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天生是和动脑相互结合在一起,修理摩托车所需要的机械知识,和码农们写代码所需要专业计算机知识,所凝结的人类智慧其实是无差别的。

当然,这在互联网时代看上去有些可笑,最新的iPhoneX机身上只剩下两个微小的螺丝钉,如果没有特定的螺丝刀,用户几乎无法拆开这部手机。苹果的设计导向很能说明当下工业「隐藏零部件」的工程文化:在打造更好用户体验的名号下,电子消费品厂商们并不鼓励用户探索产品的内部构造。如果手机出故障了,最好也被别自行打开修理,直接更换一个新的就行了。

当一切可以从屏幕上获得的时候——购物、点餐、设计、甚至是谈恋爱——谁还会在意你是否能够用便笺纸折一只纸鹤、能否换掉卫生间坏掉的排风扇呢、能否给手机换块电池呢?从我们的学校到办公室,都在淡化动手能力,而「动脑」和动嘴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但你永远无法通过互联网来钉一个钉子,动手能力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石。

这块基石开始松动。经济学家会建议,自己制作可买到的东西需要承担太多的机会成本;教育家会认为,培养手艺人也是对年轻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手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视为是过时的工作。强行地把动手和动脑能力分离,其结果是人类只会沦为照顾机器的看护工。

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结局,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因为工匠精神的更深层本质是人类处理与物、与职业、与世界的情感和专业,它不仅仅是手工艺的专业精神。

02 工匠精神兴起的必然

工匠精神的话题,有一阵在国内曾经大火,但很快又沉寂下去,直到眼下由中国最大的匠人手作电商平台东家app承办的2018年第二届中国匠人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汇聚了2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身怀各种手艺的匠人,让工匠精神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潮落潮起之间,其实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巨大变化,在整个生产消费大循环中,急切地需要来一场变革。

首先,从产品层面看,相比手工作坊,大工业流水线生产方式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它让伦敦街头的女佣都可以穿得起和女王同款的丝袜。没有工业流水线,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熟悉的钢铁、铁路、摩天大楼、电力和石油等工业。

但弊端也日益突出,在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线之后,今天世界上各大车企之间的产品差异正在飞速缩小,特别是顶级车企之间的主要差异,已经从工程技术转向外观设计、品牌故事上来,你很难说这是倒退还是进步,但事实如此。

这也意味着,在剔除了品牌和精神之外,消费者面临的产品彼此太过相似,有点甚至达到了像素级的雷同,这点在智能手机上尤为明显。因此,对于生产者来说,也急需通过提倡工匠精神,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打造不一样的产品。

其次,生产方式层面看,大工业流水线的重心流水线,是大工业流水线的核心是机器,而人只是机器系统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是一个螺丝钉,他们不需要具备创造性,很大程度上只需要重复简单动作。

福特式流水线,获取高效率的背后,是以劳动者异化为惨痛代价。

据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的报告,流水线工人易患上心脏病和胃溃疡,寿命较短。当人每天超过10小时从事同样的任务,精神经常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休息时间不足,身体大脑得不到放松,很容易诱发焦虑情绪。

对于工人来说,流水线上的生产索然无味。特别是相比传统手工艺作坊,这更加让人怀念传统的匠人间师徒帮传带式充满人情和人际互动的生产方式。

此外,从生活方式层面看,大工业流行线的产品千篇一律,既无法给生产者带来成就感,也无法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和价值取向,这种巨大的厌倦感势必需要一个救治。

也许生于物质短缺的上一代人消费追求的是「求同」,但诞生在2000年之后的Z一代,却表现出明显的「求异」情绪。刚性流水线的特点是大规模、可复制地批量生产同一型号的产品,而传统手工艺者则更擅长出打造每件都不一样的东西。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更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相比刚刚满足温饱初期,人们需要通过人尽皆知的大品牌来彰显身份地位,当下的人们更加最终消费的体验感,人们更多的是在为审美买单,为个性买单。人们也愿意尝试些不一样的小众品牌和个性化交易平台,因此,在淘宝、京东之外,又才出现了东家这些不一样的非标品电商平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03 匠心与品质的回归

中国当下复兴的匠人和工匠精神,并不应该反对机器、科技和工业文明,而是一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任何脱离质量谈情怀的匠心都可以视为伪匠心。

首先,对于匠人来说,对品质的苛刻,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态度才是匠心的核心,质量是基础,同样也是生命线,没有了这种态度,那么工匠精神势必是空谈。

德国和日本,长期以来被视为是工匠精神的代表,其基础和核心正是值得信赖的质量。

恒大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德国制造成功的秘密之一是,有大批把一件产品做到极致的「隐形冠军」,数据显示,德国是拥有隐形冠军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每百万居民拥有“隐形冠军”的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位列全球第一。

今天,在产品质量上,中国已经有了飞速提升。德国权威质量管理机构德国质量协会(DGQ)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尽管依然存在负面形象,但「中国制造」在德国受欢迎度比其名声要好不少。这项调查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仅有11%的德国的消费者拒绝中国产品。

其次,在保持高质量的前提下,为每一件产品倾注格调与审美,正是工匠精神的另一核心优势。

手工打造的物品,成本往往高过流水线的标准品,从设计到制造,无不倾注了更多的人力和心血,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为手工艺产品付出更高溢价,看中的也就是其中的这份匠心。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也曾在演讲中提到,「中国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缺少一种东西,就是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在中国有,但是我们缺失了。」

事实上,在第二届中国匠人大会上,所展示无论是景德镇瓷器、还是繁复的苏绣、抑或杭州的丝绸,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工艺所凝结的品质和匠心,同时也预示了互联网思维和传统工艺的新一轮进化融合的到来。

毕竟今天的手工艺人同样会借助计算机做设计、采用增材技术进行制造,今天的工匠群体和工匠精神更多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尊重和倡导个性、服务和彰显「人是万物尺度」的信念,本质上,它是一次制造业的文艺复兴,而核心正是每一个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工匠精神20个特质,你中了几个?
小手艺大世界
寻找那些不屑与时间赛跑的人
#抖音 #抖音图文来了 #手工篆刻 #抖音小助手 #手艺人 #匠人精神 #工匠手艺 #匠心制作 为方...
手艺人:别再问我“诀窍”了!
匠人·匠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