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丹青:当今中国画,看他的!

来源  艺术夜听

刘少白,号乐水山房主人。1983年2月生,山东黄县人,现居北京。自幼习书画,启蒙于梁永卓先生与齐白石四子齐良迟先生,先后就读于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崔志强、吴悦石先生入室弟子。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社员,荣宝斋推荐艺术家。

刘少白  三思作品

39cm×39cm 2018年作

国画传统之幸存

文/陈丹青

先师容颜渺不可寻,画之传统唯有寻今人传承之迹以谋生存。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绘画众说纷纭。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主西洋派与以齐白石、吴昌硕为代表的传统派可谓平分秋色。八五新潮以后,年轻画家都在一致研究、探索西方绘画主义,想用西方绘画思想改变中国传统绘画的现状,形成了乱七八糟的各种流派,几乎对传统绘画视而不见。


刘少白  笑口常开

39cm×39cm  2018年作

美院里,年轻人接受的也都是官方一路的苏联体系的绘画教育,却没有真正关注纯正的传统中国画,包括美院里的老师,他们也不懂。此情此状,说来壮观而虚空——在中原本土几代人的文化生活、品性教养与视觉经验中,传统经典的“真身”与“本相”,几乎是“缺席”的。李小山一声大叫:“国画死了”,吴冠中说出“笔墨等于零”,这使得整个美术界开始反思。一部分人开始用中国最传统、最纯粹的画法,加入自己的新概念,寻找自身的突破。

刘少白  种瓜得瓜

39cm×39cm 2018年作

我们是迷失的几代人,回过头去,应有大眼界在。少白就是这样一个重要存在。说他重要不是说我要看这个人现有的成就,而是在于这个画家的成长和他的作品正应了时下最传统的国画创作的处境。朋友向我推荐的他,初见作品时以为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见到人以后才知是如此一个翩翩少年。

刘少白 双吉

39cm×39cm  2017年作

他以少年之形注入最传统的骨血,创作的又是以最传统经典的图式注入今人的境界。这是一个很可贵也很困难的过程。我很喜欢易经的一句话,“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他的成就恰恰就是这么一个“豹变”的体验。当代中国画野心如何?我们能不能从经典图式中寻求轮回转世,重新构架传统水墨的伟大遗骸?或许像少白这样的艺术家可以在这个时代的洪流里逐渐给出一个答案。

刘少白  是高僧只说家常

39cm×39cm 2018年作

我回国后偶尔也有人叫我过去给学院里教画画。我逢场作戏一下,下面的学生也煞有其事的听一听,虽然他们多数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听我这些废话。文革前的孩子有独立思想的多,今天的孩子就太乖了,而且今天的孩子很自私,他们很清楚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我们那会就没有这个概念,社会的强烈反差让我们开始独立的思考。我很庆幸,少白一点没有沾染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习气,丝毫没有流俗。

刘少白 紫气东来

39cm×39cm 2018年作

古人将传统托孤于我们,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了背弃,唯独这个年轻人把这个传统毕恭毕敬地双手接下。他不是学院里出来的。他跟韩寒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就脱离体制教育;他跟韩寒不一样,他走了一个传统的私塾式的教育。他16岁即拜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先生为师,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不受一点现代风潮的侵染。一群搞艺术的人一边哭着喊着说中国画快要死掉的时候,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做,而这个年轻画家还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能坚持着老先生的东西,踏踏实实的做传统绘画的东西,这是很难得的。


刘少白   我心逍遥

65cm × 39cm   2016年

我是不懂国画的,我现在越来越老了,也开始关注国画。近些年我尝试着用油画的画笔照猫画虎地临摹了一些经典国画,但是这些临摹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更别说是得古人的精神了。现在画国画的人整天想着去参加美协的一些展览。要知道这些展览的评委其实根本不懂国画的。他们在最该学习传统中国画的年纪,却赶上了各种国内的运动。在以批斗老先生为光荣的年代,越有学问越被批判的时代,有学问的老先生谁还敢教他们真东西?他们现在成为评委,也仅仅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与艺术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刘少白 农家清趣

39cm×39cm  2018年作

在一个病态的环境里,一群脑子有病的人在告诉你什么是评判标准。密密麻麻的艺术家好比有待圈养认领的羊群。评委,是使他们得以靠近权力,被纳入权力的人。所以说,这也是少白画画但绝对不参加官方展览的原因。因为他是传统的、是经典的、是捍卫祖宗颜面的。他不屑于与官方为伍,当然官方也根本看不懂他的作品。

刘少白 只有梅花同醉

39cm×39cm 2017年作

我不敢说他是这个时代的反叛,因为他恰恰是这个时代根基的拯救者。中国古典绘画的早熟与高迈,当归于中国文化的大神秘。齐白石亲历三朝,何等乱世,迄至下笔,俱如空白——中国历史世面见得多,凶吉盛衰,婉转夷然。少白生于新兴文化繁盛之时,受教于最传统的艺术师承模式,发展于多元价值观斗艳乃至混乱的时代,如此,依然将所承传统坚持下去,想必是要有个大好前景的。

刘少白 新霁

39cm×39cm  2017年作

刘少白  东风夜放花千树

39cm×39cm  2018年作

刘少白  罗浮旧梦

39cm×39cm  2018年作

刘少白  人间有味是清欢

39cm×39cm  2018年作


刘少白   清平乐

65cm × 39cm   2016年


刘少白   半园批把一树金

65cm × 39cm   2016年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藏书阁:芥子园画谱
自学水墨画,零基础自学国画就从《芥子园画谱》开始,芥子园画谱版本推荐
中国画技法的重要启蒙书 再遇“芥子园”
为什么在国画领域 书法成了问题
它是一所无围墙的国画学院,孕育出无数国画大家
白羽平——课堂教学语录(附人物作品专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