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熙年间佳话多——呼和浩特历史漫话(五)

  呼和浩特市的将军衙署就在我家东边约一里地,将军衙署悬挂着一副对联:“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这是好多将军府常用的一副对联,柳营是指汉文帝周亚夫细柳军营,虎帐也是指将军营帐。将军衙署门前照壁书写着“屏藩朔漠”四个大字,意思是守护漠南之地的重要屏障。没错,从云中郡到丰州城,从振武军到天德军,呼和浩特的前身都是以军事意义第一位的,是一座非常地道的边城。

  我不止一次说过,呼和浩特是一座英气勃发的城市,是一座充满阳刚之美的城市,是因为它骨子里是一座军旅边城。“宴罢白沉千帐月,猎回红上六街灯。”——这是驻防将军的生活写照;“半天高截来鸿路,万古寒凝战士愁。”——这是戍守士兵的思乡情绪。在这里你可以有“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的豪情,也可以有“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怅惘。充满阳刚之美的呼和浩特市总会使我想起“日暮拂云堆下过,马前逢着射雕人”“射雕紫塞秋云黑,走马黄河夜雪深”等诗句,以至于我在读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时,常常把诗中那些豪气干云的英雄和呼和浩特郊外的土默川联系在一起,只有这“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才能有“秋日平原好射雕”的英雄气概。

  边地自古出英雄,妇女也矫健豪爽。北朝民歌《木兰辞》里写道“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花木兰的行军路线就在今呼和浩特附近,黑山头据说便是呼和浩特东南的杀虎山,当然也有别的说法,但应距呼和浩特不远。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还有一首北朝名歌《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赞美了李波小妹的骑射本领,描绘出了北国妇女的矫健。今天这种尚武的性格演变成了北方女子的干净利落,呼和浩特市好多女同志酒量好人豪爽。

  “青山如壁地如盘,千里耕桑一望宽”,一次又一次的兵燹使城池化作田野,一代又一代农民用犁铧耕耘着历史。话说明代的归化城毁于明末清初的战火,顺义王卜失兔的小王子俄布木在其废墟上因陋就简重建了一座小城。清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以俄布木私通明朝和喀尔喀而革爵贬为庶人,把土默特改为左右两翼,以古禄格为左翼都统,以杭高为右翼都统。左右两翼后来改为左右两旗,阿拉坦汗的后人分隶左右两旗称作“台吉”,这就是土默特左旗和右旗的来历。这个时候归化城非常简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以索额图为首的使团赴边境与沙俄谈判划界,路过了没有重修的归化城,使团中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中的归化城“城周可二里,惟仓库及付都统署瓦屋,余廖廖土屋数间而已”。钱良择的《出塞纪略》也说“惟官仓用陶瓦、砖壁坚致,余皆土屋,空地半之……”。

  这样破败狭小的城池失去了其军事价值,根本无法城守屯兵以御敌。杰出的军事家皇太极就对古禄格说归化“城小壕狭,势难御敌。宜于城外建筑层垣,垣如城高一丈五尺,阔称之,俾可屯兵其上。垣四面置四门,各置瓮城,四隅各建望楼,垣外环以深壕……敌自不敢窥伺”,皇太极的这一筑城计划没有实施,但到了康熙年间为了统一漠南及漠北地区,抵御漠西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进攻,必须重修归化城以满足驻军的需要。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勾结沙俄,率三万精骑越过杭爱山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当时沙俄正大举入侵西伯利亚,喀尔喀在贝加尔湖地区与沙俄激战。土谢图汗仓促撤回正在与沙俄作战的部队,初战即失败。噶尔丹乘势击溃车臣汗和扎萨克图汗两部。在噶尔丹与沙俄侵略军钳形夹击下,喀尔喀蒙古诸部遭受惨败举部内迁,导致沙俄由贝加尔湖向东大幅度扩张。之后康熙皇帝考虑到噶尔丹正在进攻喀尔喀,为了尽早与沙俄划定国界,腾出手来对付噶尔丹,在尼布楚谈判时做出重大让步,最终确定以尼布楚为界的结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尾追喀尔喀蒙古至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康熙派遣几路大军分进合击,在乌兰布通击败噶尔丹,败退到科布多(在今蒙古国西部)的噶尔丹招集旧部图谋再举。

  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在平定噶尔丹叛乱的过程中,把呼和浩特地区作为重要的前敌指挥部增修和扩建,并和当时的归化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康熙皇帝的爱将费扬古曾驻守归化城六年之久,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清初名将整饬归化城风纪,维持了正常的商贸秩序,深受一方百姓的爱戴,老百姓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康熙皇帝本人更是在归化城驻跸十一日,留下了许多传说和佳话,并吟诗十余首描述了眼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在呼和浩特市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公主府,这是康熙皇帝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居住过的府邸,这位要远嫁到漠北的公主贪恋呼和浩特市的风光而居住在了这里。“塞上风云接地阴”,康熙年间的呼和浩特市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关乎当时的统一大业,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回望。

  为了彻底消灭噶尔丹,康熙皇帝积极备战,增筑和扩建了归化城城池。据呼和浩特首部方志《古丰识略》记载,康熙三十年(1691年),土默特左、右旗两都统亲率六召喇嘛、台吉等各族军民在原有城池基础上,“于旧城南增设外城,包东、西、南三面,筑城置门,东曰'承恩’、西曰'柔远’、南曰'归化’、北曰'建威’……”这次增筑扩大城池面积,扩建后的归化城平面略成“凸”字形。城池修好之后要派得力大将在归化城增兵戍守,派谁呢?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以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守归化城,费扬古全名董鄂·费扬古,他的姐姐是顺治帝的孝献皇后。费扬古可是以军功成名的,曾参与平定三藩之乱,也参与了三年前的乌兰布通大战。两年后康熙皇帝二次御驾亲征噶尔丹,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的费扬古担任西路统帅的重任,在库伦(今乌兰巴托)南边的图拉河之北的昭莫多(地名,汉语意为一百棵树。又译为宗莫德)与噶尔丹的叛军遭遇,费扬古以吹号角为令发炮箭,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噶尔丹的一万精兵铺天盖地而来,敌人临近约十步时,费扬古才吹响鸣枪发炮的号角,炮箭齐发全歼噶尔丹的主力,奠定了康熙二次御驾亲征的大胜。

  这么大的功劳,还不洋洋得意走到哪里说到哪里!费扬古真还特别低调。《清史稿》云费扬古“朴直有远虑”,这就是说他是一个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君子,西征那么大的功劳被他轻描淡写地说“师行迷道绝粮,皆臣失算,赖圣主威福,侥幸成功,非意料所及”——这让我想起了东汉光武帝时大树将军冯异的风范。他是一个“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不论他人非”的君子,这样一个人治理一方还愁没有政绩吗?史称费扬古一生好读《左传》,手不释卷。据《绥远通志稿》卷八十八记载,他初到归化城时,一百姓抓着一兵丁来叩见费扬古,告这个兵丁进家调戏其妻。费扬古问:“你老婆被奸污了吗?”老百姓说没有。费扬古解下佩刀递给百姓说:“老乡,我刚来建营杀他不祥,以后他若再去你家,就用此刀劈了他!”后来在昭莫多大战中,这个兵丁冲锋在前奋勇杀敌。费扬古还打击了归化城祸害百姓的不法之徒和团伙,约束了一些欺侮商贩的兵丁,稳定了归化城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商贸的繁荣。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费扬古奉诏令回京。归化城的商贾百姓纷纷“攀辕迎颂”,为纪念他筹集建了一座生祠。费扬古在归化城驻守六年,归化城的变化正如《费公祠堂碑记》所载“鸡犬不惊,贸易交错。兵无匮饷之怨,民鲜输挽之苦……”“于归化城驻跸数载,以致商贾骈集,泉货流通,荒莱既垦,黔黎茂育,兵戈之余,倏成繁华之地。虽古之纪功狼居胥,勒石燕然山者,未若斯之盛也。”是啊,将兵革之余的城郭变成黎庶繁育的乐土,才是名将良臣的功德。康熙四十年(1701年),已是一等公的费扬古因病去世,“赐祭葬,谥襄壮”,清廷追谥重臣名号最高即“襄”字级,所以归化城的费公祠又名费襄壮公祠。费公祠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财神庙巷南,这是一处有正殿、厢房、耳房的四合院,祠内悬挂“德被商民”和“公侯干城”的匾额,正殿供奉着费扬古大将军,遗像题诗云“勒石全军胜,屯田上策奇”。直到民国初年每年都要在费公祠举办红火唱戏,《归绥识略》记载“春三月和秋七月,由集锦社组织唱戏,夏四月和冬十月由十二行社和醇厚社组织唱戏,主要来纪念费扬古大将军。”举办庙会红火期间,归化城的各行社、商号、店铺的人们进殿祭祀。1939年“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还在费公祠内进行抗日爱国地下活动地点。可惜,2006年旧城改造时,费公祠被迁往位于土默特左旗台阁牧大西营的明清建筑博览园内。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是平定噶尔丹叛乱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康熙皇帝亲冒霜雪戎马倥偬,两次亲征噶尔丹。这年农历二月三十日,康熙帝率中路兵从京城启行二次亲征噶尔丹,十二天前费扬古率西路军最先启程,率领土默特等部从归化城出发,翻越大青山又穿过浩瀚的沙漠寻歼噶尔丹的叛军,三路大军约期于克鲁伦河一带歼灭叛军。康熙帝率领的中路军经沙河、南口、怀来,三月初十出独石口(今张家口市赤城县北)。五月初,先抵克鲁伦河逼近准噶尔军。噶尔丹没想到康熙皇帝亲自出征,看到御营黄幄龙幡军容极盛,传令众人尽弃庐帐器械乘夜西撤。康熙皇帝即命费扬古西路军截准噶尔军退路,设伏袭击。五月十三日,费扬古在昭莫多之战全歼噶尔丹主力,噶尔丹引数骑远窜西遁。康熙帝闻报大喜,降旨嘉奖并于六月初九日回到京师。为了彻底消灭噶尔丹,这年秋天康熙皇帝不辞劳瘁决定前往归化城,亲自督战消灭西遁的噶尔丹残部,同时安抚蒙古诸部。农历九月十九日康熙皇帝出京“巡行北塞,经理军务”,一路经昌平、怀来、沙城、张家口等地,在到达归化城之前的路途中,康熙皇帝让人把五千两银子送到费扬古军前,购买皮裘、牛羊等犒赏西路军将士。同时谕示,将昭莫多战役中所擒准噶尔男妇三千余人赐银赎出,使其父子、夫妻、兄弟完聚,以示皇恩浩荡。

  秋末冬初的塞外天高气爽,阴山南麓的万里晴空上不时有南飞的雁阵掠过。自从二次亲征重创噶尔丹后,康熙皇帝心情不错,十月十二日立冬这一天近四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驻跸于白塔之前,虽然早晨已是清霜满地,但太阳升起来后天气依然晴朗暖和,康熙皇帝给皇太后的云“此间河尚未冻,帐房中不需置火。天无风云,时尚暖燠”,告诉远在京城的皇太后不必过分担心,这里气候好着呢。站在白塔前看着这大好山河,想一想御宇三十五年来平三藩、收台湾,大败噶尔丹……诗兴大发的康熙皇帝即兴吟成《塞外初冬》一诗:“阴山南去雁行多,渺渺沙原六御过。报是初冬新律改,依然霜晓气暄和。”十月十三日,康熙皇帝“自白塔往归化城,卤簿全设。副都统阿迪等率官兵来迎。民间老少男妇,皆执香集路旁跪接”,这天晚上康熙帝驻跸于托音胡图克图(小召)。心潮澎湃的康熙皇帝写下《驻跸归化城》一诗:“一片孤城古塞西,霜寒木落驻旌霓。恩施域外心无倦,威慑荒遐化欲齐。归戍健儿欣日暖,放闲战马就风嘶。五原旧是烽烟地,亭障安恬静鼓鼙。”表达了自己恩施域外、威慑荒遐的恩威相济的治边谋略,抒发了渴望健儿归戍、战马放闲的弭战销兵思想,企慕北疆亭障安恬、鼓鼙不振的豪情壮志。

康熙帝在驻跸归化的日子里,忙得仍然是调遣部队、奖励军功等军国大事。如频繁部署兵力进驻甘肃防止噶尔丹流窜哈密,同时写书劝降噶尔丹,优待噶尔丹部降人以分化瓦解其部众,销磨其斗志;康熙巡视归化城是想把归化城作为战前指挥部,当他看到“归化城土默特两旗官兵士众委靡、弓马不娴、法度废弛”,皆由左翼都统阿喇纳及右翼都统阿弼达等军律废弛所致,回到京城后便将二人削职,另选在京都统、副都统等管辖,逐渐训练有方、军律严整、旧习渐改;在归化城他参加了各种献俘活动,对昭莫多之役有功将士念念不忘赏赐有加,亲自犒师并把79门大炮留在归城。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宗教在平叛和维护国家统一中的作用。起初,归化城里大召的额尔德尼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喇嘛宗教地位最高,但他背叛清廷投靠噶尔丹。康熙皇帝开始重用忠于清廷的小召托音呼图克图二世,托音二世奉康熙之命赴漠南蒙古各部弘宣佛法,赴西藏联络班禅五世,揭穿噶尔丹叛乱所持“奉达赖喇嘛之教”的谎言。就在这年春天托音二世随康熙出中路亲征噶尔丹,积极出谋划策,进行宗教宣传,深受康熙嘉许。这就是康熙帝驻跸小召的原因。在小召驻跸三日对托音二世恩宠有加,赏赐大量战袍、锦靴、腰刀、鞍辔等御用物品。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小召内将这些物品陈列展出,这天称为“小召晾甲日”。在小召驻跸期间,康熙还到历时两年刚刚修葺一新的席力图召参加诵经法会,观看了迎神的傩舞,赐席力图汉名为“延寿寺”。十月十六日,康熙转入八旗军营驻跸,还赐宴蒙古族上层贵族,在《赐宴诸蒙古》中“内外绥怀一体中”的诗句体现了他内外一体的安边策略。

康熙皇帝是一个既勤政又勤奋的君主,这次北巡在处理繁重的军国大事的同时吟咏不辍,写作了大量的诗歌,体现了他治国安邦的思想。在《塞外寒夜书怀》中他写道“帐殿深沉夜未眠,静思筹略听羌弦”,夜已深沉别人都入睡了他还在静思筹策,说明了他勤于政事。“金瓯更辟千千里,瀚海无波万万年”——目标有点太宏大了,但康熙正是奔着这个目标“宜将剩勇追穷寇”,紧锣密鼓地征剿噶尔丹以绝后患。十月二十四日离开归化城前往今托克托县境内的黄河渡口,路过游览昭君墓时,写下了“目睹当年冢,心怀四海图。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的诗句。二十五日驻跸于今土默特左旗白庙子镇内,右卫八旗劲旅奉命前来迎接,康熙赐食并让索额图等传谕曰:“昭莫多之役,尔等乏粮步行而能御敌,故特赐食。悉免所借库银。其伤病之人,另颁赐之”。二十八日,康熙帝率军抵黄河边湖滩河溯。湖滩河溯位于托县西南的黄河岸边,现在的村名叫沙拉湖滩,分为上下两个村。这位精力旺盛的皇帝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算出“归化城距黄河岸一百七十里。”在渡河之前康熙皇帝目睹了今托克托县旧城的脱脱城,写下了“土墉四面筑何坚,地压长河沿屹然。国计思清荒服外,早将粮粟实穷边。”自昭莫多战后,费扬古所部已移驻今阿拉善盟一带,康熙皇帝一直惦记着费扬古所部的军情,早在二十三日已“命督运于成龙等,运湖滩河朔仓米一千五百石至大将军伯费扬古军前”,此时在黄河渡口前想着粮食能尽快运来,“早将粮粟实穷边”。这时正是黄河流凌但未结冰的季节,大军急切渡河不得。到十一月初六,忽报有一处叫喀林拖会的地方黄河结冰可渡,大军顺利渡河进入准格尔旗境内。《清实录》记载得有点神乎其神:“十一月六日,时天气温暖,自喀林拖会东西数里外,河水疾流,独我军济渡之处,冰坚盈尺。上命军士等分三路垫土,辎重渡河,如履平地。”我是托克托县人,一直找不见喀林拖会这个地方,有人说是满语河水拐弯处,确切地点不知在哪里。我怀疑这段史实是编造的,但康熙皇帝确实有《冰渡》诗为证:“云深卓万骑,风动响千旗。半夜河冰合,安然过六师。”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三月,鉴于“噶尔丹仍未向顺康熙帝第三次御驾亲征,出京城,经大同,过保德、榆林、定边赶赴宁夏。这时噶尔丹已是众叛亲离,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被其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占领,左右亲信纷纷降清愿为向导。走投无路,噶尔丹就服毒自杀。噶尔丹这个劲敌被消灭了,康熙皇帝从黄河宁夏段乘舟顺流而下又来到湖滩河朔,写下了《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舟中看到了“潆洄大野势几曲,沙岸颓突还巃嵷。乱柳排生枝干密,中有巨鹿藏榛丛。遥山转转行莫尽,忽前俄后迷西东。有时塞云催急雨,晚天霁色横长虹。旌门月上夜皎洁,水光直与银汉通”的景色;也体验了黄河泛舟“放棹百里只瞬息,迅于走坂驰骏骢”的迅捷;心中充满了“自此寰海乐清晏,熙恬万国咸亨丰”的喜悦之情。在班师回朝的途中康熙还写一下了《凯旋言怀》一诗:“兵革方既偃,风教期还淳。兴廉遵昔轨,崇文育群伦。所用惟才俊,非仅荣簪绅。尔俸与尔禄,脂膏出细民。永念固邦本,不愧王国宾。六载不止息,三度勤征轮。边坼自此静,亭堠无烟尘。”抒发了平定叛军之后的兴奋心情,体现了他治国用人唯才是举的思想,述说了六载平乱三度亲征的不易,憧憬着边境从此安宁的太平景象。的确,是康熙的执著坚持才取得平叛的全面胜利,正如他给宫中总管太监谕示所言:“朕两年之内三出沙漠,栉风沐雨,并日而餐,不毛不水之地,黄沙无人之境,可谓苦而不言苦,人皆避而朕不避,千辛万苦之中立此大功。”噶尔丹叛乱彻底平定后,天山南北和蒙古高原和从此和平宁静,归化城不仅是屏藩朔漠的重镇,而且成为商贾蜂集蚁屯的漠南商埠。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分别在小召、席力图召敕建御碑纪念平定噶尔丹的胜利,康熙亲撰碑文说明三次率兵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经过及建碑原委,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上建六角碑亭护碑。由于康熙的支持和倡导,归化城召庙发展迅速,成为塞北著名的召城。

康熙皇帝驻跸归化城和两次经过今托克托县,留下了大量传说。内蒙古博物院珍藏着《康熙私访月明楼》的古画,为清末画家韩葆纯根据流传在归化城的民间传说所作。讲述康熙私访大召前街的豪华酒楼兼戏馆子——月明楼,吃完饭后忘带银两被店主恶霸安三泰讹诈,要强行剥脱衣服扣留马匹,幸亏堂倌儿刘三挺身护住康熙帮他解围,提出愿用自己一年工钱替客人付款,这一传说还衍生出了刘三发明呼和浩特地方名吃稍麦的传说;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流传着康熙骑马在大召之南马踏而出玉泉的故事。张曾《古丰识略》卷八记载“玉泉井,在无量寺前,俗传康熙中圣祖仁皇帝驻跸崇福寺,过此,马蹄踏地有泉涌出,味清而甘,四时不竭。”这一御马刨泉的民间传说流传甚广,清代山西文人王用祯用棉书题写了“九边第一泉”匾至今悬挂大召山门上方正中檐下,可惜玉泉井1975年干涸了。在托克托县,流传着康熙皇帝在黄河岸边的浦滩拐渡口附近认义子,在黄河渡口赏赐船工银两和黄马褂等故事;在土默特右旗,还有老农王国亮受赏二十四顷土地的故事……这些民间传说虽然有虚构夸大甚至神话的成分,但也体现了这里的人民对这位杰出的封建帝王的喜爱。

康熙皇帝对待北方的蒙古部落并非只用武功,而是兼用宗教、和亲等各种怀柔之策。就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彻底消灭噶尔丹后,康熙皇帝为了羁縻漠北喀尔喀蒙古的土谢臣汗,把自己心爱的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赐嫁给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的孙子敦多布多尔济。由于噶尔丹的侵扰当时敦多布多尔济正在清水河一带借牧,公主先下嫁住在清水河县,后来迁到归化城北五里处的公主府,康熙专门题写“静宜堂”、“肃娴礼范”二匾。后来敦多布多尔济回漠北继承汗位,始终潜心内附忠于清廷,公主则长住归化城府中。和硕恪靖公主固伦恪靖公主的婚姻意义是最重大的一个,她是喀尔喀蒙古内附之后第一位下嫁的公主,民间传说恪靖公主也叫“静宜公主”,民间还称“海蚌公主”、“四公主”。“海蚌”是满语音译,“参谋”之意。当时恪靖公主在呼和浩特地区权力很大,归化城各级官吏政事的处理都要请她参政议事。

如今公主府还保留在呼和浩特市,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公主府。如今每到清明节前后,公主府公园桃花怒放成为呼和浩特市一大盛景,是市民们踏青赏花的好去处。《公主府志》对恪靖公主有评价很高:“外蒙古二百余年,潜心内附者,亦此公主。”从呼和浩特城南的昭君墓,到城北的和硕恪靖公主府,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两位“自有千秋在”的美丽女子,她们给北疆带来平静和安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出巡都去了哪里?——之三十
董鄂妃为何对顺治有如此强的吸引力
地图上的战争:康熙帝三征噶尔丹,一举荡平噶尔丹主力
康熙帝与归化城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二百十七卷
山西、陕西两个县城相距仅3华里:康熙征噶尔丹也要在这里渡黄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