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亩年收36000元,这个三种三收模式经济效益极高,已连续推广5年!
userphoto

2023.07.19 湖北

关注

塑料大棚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由骨架支撑,比较简易,通常不需要加盖草苫,只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附加的设施比较少,造价低廉。

冷棚种植可以为早春和晚秋蔬菜淡季提供鲜嫩蔬菜,能够使春茬蔬菜提前上市,秋后蔬菜延后收获,与当地的露天蔬菜错峰上市,增加种植效益。同时还可以提高蔬菜品质,大棚种植能阻挡室外灰尘、酸雨、蚊虫等,减少农药等的使用,提高蔬菜在市场的竞争力。
      
甘蓝、番茄(大果型)、蒜苗是浚县传统的优势蔬菜产业,采用冷棚进行设施栽培,提高了种植效益,同时也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从2017年开始,浚县在蔬菜生产基地试验示范冷棚甘蓝、番茄、蒜苗高效周年循环轮作种植技术,该技术模式运用塑料大棚、大拱棚、地膜实现1 a 3种3收,667 ㎡甘蓝产量4 000 kg左右,收入6 000元左右;番茄产量10 000 kg左右,收入16 000元左右;蒜苗产量3 500 kg左右,收入14 000元左右,合计1 a每667 ㎡总收入36 000元左右,净收入15 000元左右。

2017年该模式推广5个大棚,2018年推广12个大棚,2019年推广50个大棚,2020年推广160个大棚,2021年推广820个大棚(以上每个大棚占地面积667 左右),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现将该模式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便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冷棚结构类型


冷棚大多采用竹拱水泥支柱结构,基本配套设备有毛竹、水泥立柱、压膜线、塑料薄膜等。大棚一般跨度12 m,高度2.6 m,长度40~60 m,每排5根立柱(腰柱、边柱各2根,中柱1根),水泥立柱高度分别为3.0 m、2.5 m和2.0 m,埋置深度40 cm,立柱的基部用砖作柱脚石,立柱间距1.5~2.0 m。

拱杆和两边横杆用毛竹,毛竹长8 m,每667 ㎡用毛竹150根左右,拱杆与拱杆间距为1.2 m,拱杆中间用压膜线固定,最后覆膜,四周用土压实,只在一端留进出口。

定植前,在地面铺设厚度为0.008 mm的黑色地膜,以提高地温和抑制杂草孳生,同时还可以节约用水,有利于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菌侵染。为了保温,一般于1月上旬在棚内临时搭建大拱棚,用竹片拱起,覆盖塑料薄膜,薄膜幅宽1.5~2.0 m,厚度为0.02 mm,在薄膜结合处用塑料夹夹住,这样可以提高棚内温度,使蔬菜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   茬口安排


甘蓝12月上旬育苗,翌年1月中旬定植,3月中旬收获;番茄1月上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5月底上市,7月下旬拉秧;8月上中旬进入歇棚期,利用高温进行闷棚杀灭病菌和虫卵;大蒜8月下旬播种,蒜苗于11月上旬上市,12月中旬清棚备耕,实现甘蓝、番茄、蒜苗周年轮作。



3   甘蓝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甘蓝选用早熟、冬性较强、抽薹率低、抗病、高产、耐裂的品种,如中甘56号、中甘628号、中华宝玉等。

3.2   育苗
      
在日光温室采用穴盘育苗,播种前使基质充分吸水,采用100孔规格穴盘育苗,每孔播1粒。幼苗出土前白天保持20~25℃,夜间保持15℃;幼苗出土后及时放风,白天温度保持18~22℃,夜间床温不低于10℃。

3.3   整地施肥
      
甘蓝是高产型蔬菜,结合整地,每667 ㎡施农家肥4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40 kg、尿素7.5 kg,造墒翻耕,打碎坷垃,平整畦面,然后铺设滴灌带、覆盖黑色地膜,防止杂草滋生,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3.4   定植   
      
甘蓝宜浅栽,在黑色地膜上打穴定植,行距40 cm,株距35 cm,667 ㎡栽4 500~5 000株。定植时优先选用壮苗,标准为幼苗具有6~8片真叶,生长健壮,叶片肥厚、蜡粉多,根系发达,无病虫为害。

3.5   田间管理
      
秧苗定植结束后,立即用滴灌带浇水,要浇匀浇透。甘蓝定植后第15天追1次肥,每667 ㎡施尿素15 kg,将尿素在大容器内溶解后通过滴灌带浇施,以促使植株快速长叶,加快植株生长速度。

定植第30天后,结合浇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0 kg,以增强植株抗寒、抗病能力,提高叶球耐裂性。追肥重点时间是莲座叶生长盛期和结球的前期和中期。

莲座期,每667 施尿素10 kg;结球期每667 施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1次,用量30~45 kg;结球后期停止追肥。

随着春季棚内气温的不断升高,一般3月下旬撤掉大拱棚;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适当放腰风(大棚两侧放风),可有效降低棚内气温。切记在放风口和大棚入口要安装60目防虫网,阻隔害虫迁飞入棚进行为害。


3.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菜青虫、蚜虫等。物理防治方法: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一般3月下旬,每667 悬挂24 cm×40 cm的粘虫板20片,在植株上方20 cm处悬挂;棚与棚间或在棚一端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如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蛾类害虫,一般每2 h地安装1盏杀虫灯,安装高度在150~180 cm。

化学防治方法:霜霉病发病初期,用4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每10 d喷1次,共喷2~5次;软腐病用5%大蒜素乳剂60~80 g/667 对水45 kg喷雾防治;菜青虫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3%吡虫啉乳油40~50 mL/667 对水30 kg喷雾防治。

3.7   采收
      
当叶球大小定型、紧实时即可收获,采收前5 d不浇水,以免出现炸球现象。采收时在叶球下部保留2~3片老叶,以保护叶球,防止甘蓝在运输过程中遭遇机械挤压,提高叶球的商品性。



4   番茄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高产、耐贮运的大果型番茄品种,如大果型红色品种新佳9号、鸿利达等。

4.2   育苗
      
育苗前,首先挑选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番茄种子,将种子在55℃温水中浸泡15 min,捞出洗净黏液并沥干,后用湿布包好,在28~30℃温度条件下进行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2~3次,待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穴盘基质育苗,选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并混入适量复合肥,搅拌均匀后装到穴盘中,浇水保持适宜湿度。然后将露白的番茄种子放在基质表面,每穴播2粒,再用剩下的潮土将育苗盘填满,喷透水后覆盖薄膜,温度控制在20~25℃。

4.3   整地施肥
      
采用高垄覆膜栽培,深翻25~30 cm,结合整地撒施基肥。每667 ㎡施农家肥5 000~6 0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 kg。起垄高度为15~20 cm,垄面宽40 cm,垄距75 cm,然后铺设滴灌带、覆盖黑色地膜。

4.4   定植 
      
3月中下旬定植,株距40 cm,定植密度2 000~3 000株/667 ㎡。选用壮苗定植,要求株高15~20 cm,叶片7~9片,叶色深绿,第1花穗已现大蕾,根系发达,侧根数量多,植株无病虫害。


4.5   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温度保持28~30℃,夜间16~18℃;营养生长期白天保持25~28℃,夜间12~14℃;结果期白天保持25~28℃,夜间16~18℃。
      
②湿度管理   生长前期,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75%~80%,生长中、后期维持在65%~70%。
      
③水肥管理   定植后浇1次透水,中耕蹲苗,第1穗果和第3穗果坐稳后分别追1次肥,结合浇水,每次每667 ㎡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40 kg,一般每10~15 d浇1次水,于生长中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等补充营养。
      
④整形疏果   采用单蔓整枝,及时去掉下部的老叶、病叶和侧枝,并带出田外。蘸花选在10:00前或16:00后进行。如每穗的第1朵花开得过早,且后面开的花能满足生产需要,将第1朵花摘掉;畸形花也要及时摘掉。同穗上的花要尽可能同时蘸花或喷花,使其一起授粉膨大,且果实大小均匀。

为提高坐果率,当花穗上的第1朵花露黄未展开时,选用保果宁2号1 mL对水1.5 kg进行蘸花点花。为保证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要适当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个果。保留大小一致、果形周正的果实。

4.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棉铃虫、菜青虫。

物理防治方法:同甘蓝。

化学防治方法:早疫病、晚疫病,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灰霉病,用70%乙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 5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1.5%植病灵乳剂800~1 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同时消灭蚜虫、白粉虱,防止传毒;蚜虫、白粉虱,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棉铃虫、菜青虫,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喷药应距采收果实10 d以上。

4.7   采收
      
原则上就地销售的应采摘充分成熟的果实,需长途外运的可考虑在八九成熟,即番茄3/4的果面变成红色或黄色时采收。



5   闷棚


由于大棚多年种植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及品质下降,一般在夏季采取高温闷棚。番茄拉秧后,结合整地每667 ㎡撒施生石灰150 kg,然后密闭棚室干闷7 d左右,再将棚内灌透水、保持7 d以上。闷棚结束后,揭开两侧棚膜,并补施生物菌肥。



6   蒜苗栽培技术


6.1   品种选择
      
选择无病害、外表无伤口、适宜密植的大蒜品种直接播种,如豫蒜2号、耕新1号。

6.2   挑选种蒜
      
种蒜是大蒜幼苗期的主要营养器官,其大小对蒜苗整个生育期有较大影响,种蒜瓣越大,蒜苗越强壮,即“母壮子肥”。因此,播种前要选择无病害的大个蒜头,剥成蒜瓣后选瓣,剔除夹子瓣,留种蒜较大的蒜瓣。

6.3   整地施肥
      
由于蒜苗生育期短,生长迅速,应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667 ㎡施有机肥1 5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kg作底肥,施肥后旋耕土壤,耕深12~15 cm,并将地块整平作畦,畦宽2 m左右。

6.4   合理密植
      
按照10~15 cm的行距开沟,间距3~5 cm进行点播,边插边用手覆土,防止蒜瓣歪倒,每667 用种蒜350~400 kg。

6.5   田间管理
      
蒜瓣播种后立即浇水,待蒜苗高度在10~15 cm时浇1次水,后期可根据季节与气候的变化决定是否浇水。水分不宜过量,使土壤保持稍干即可。蒜苗高度在15 cm左右时进入“退母期”,植株开始独立生长,可视苗情、墒情浇水追肥,每667 ㎡追施尿素12~15 kg,保持土壤湿润。

6.6   封棚 
      
气温持续下降后,即霜降(10月23~24日)前后,为保温需及时覆膜封棚,对覆盖的塑料薄膜要清除尘土(或用新膜),确保薄膜的透光率,以增强光合作用,利于蒜苗健壮生长。

6.7   病虫害防治 

随着大棚内温度不断升高,湿度增加,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杀菌剂,以有效预防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蒜蛆严重田块,可用25%噻虫胺水分散粒剂120 g/667 ㎡对水300 kg进行灌根处理,采收前7 d停止用药。

6.8   采收

播种70 d左右,待蒜苗高度在30~50 cm时,开始陆续采收。宜采取挖掘法采收,即用3~4个铁齿的出粪叉一次性连根挖起,去除根部泥土和下部黄叶后,扎成小捆上市,一般每667 ㎡产量在3 000~4 000 k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机基质槽式栽培技术规程
蔬菜套种模式收益高,品种是关键!你选对了吗?
从套种模式到品种选择,“七万亩”大棚蔬菜中的苦瓜怎么种?
南方怎么种植西葫芦?南方西葫芦病虫害防治
棚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年6茬速生叶菜栽培模式,你值得拥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