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玩儿转紫砂古盆收藏不得不具备的基础知识——紫砂古盆的鉴赏(连载二)

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官方出品



图文 | 王选民



 

王选民,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副会长。艺术创作崇尚“天人合一,中和为美”的审美观。主张“师法造化,度物象而取其真”的创作法则。坚持“意匠善工,合情合理”的技艺之美。遵循盆景创作规律,忠于艺术实践,不断地深入审美意识,不断地丰富审美需求。

紫泥

        紫泥是三种泥料中产量最多的一种。矿原在宜兴鼎蜀镇的黄龙山,矿料出自黄石岩层的夹层中。外观呈紫红色、紫色、紫黑色。主要成分是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屑和铁质成分。具备黏土性状,可以单独制成泥使用。也是调配其它泥的最常用的基本矿料。紫泥启用年代最早,古时称谓“天青泥”。是黄龙山久负盛名的上乘老紫泥。明、清紫砂史料均有记载。现在上好的天青泥奇缺,常见的天青泥制品都是用紫泥加入其它原料调制而成。不过当今的黄龙山紫泥并不缺少优秀矿料,它仍然占居紫砂的王者之位!

紫泥原矿料


紫泥试片,同一泥料不同温度烧成三种色

紫泥——老青灰

黄龙山紫泥(当代)

清中期紫泥

当代黄龙山紫泥

当代黄龙山紫泥色质偏青灰


朱泥

        朱泥即“红泥”,亦称“朱砂泥”,古时称“石黄泥”。其原料产生于宜兴川埠的赵庄村,行家习惯称赵庄朱泥。它亦是紫砂泥料的经典名品,为启用年代较早的品种。原料出自于陶土嫩泥矿内,好的原料在黄石矿石的夹层中,呈橙黄色,故有石黄之说。朱泥产量低,多需人工挑选。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朱泥是一种黏土为主要成分的黄绿色粉砂质黏土岩。制成泥坯后细腻润滑,可单独制陶成器。但朱泥的收缩率高达30% ~40%,所以它不宜制成大器物,这就是朱泥无大件的原因。朱泥含铁量高,可达14% ~18%,因此烧成后有红色、朱红色、海棠红色等。在紫砂品种中赵庄朱泥是独具审美特色的泥种。历史上朱泥也是化妆土的主要原料,将其制成的釉水施于其他紫砂器物生坯外表,烧成后就像穿上了外衣,故有“大红袍”之美称。

红泥原矿料(石黄)


本山绿泥

        亦叫绿泥,古称“梨皮泥”。它是当之无愧的紫砂精品泥料,矿原深藏黄龙山之中,泥料呈青灰色或淡绿色,烧成后为“米黄色”,又似黄色梨皮。绿泥出在紫泥矿层中,故有岩中岩之说,所以取材难产量较少。绿泥的泥质偏嫩,其耐火力较紫泥低,故不宜制成大件器物。世上常见绿泥小件制品多为壶、小型花盆、文房用品等。绿泥细嫩,缺少颗粒,也是常用的化妆土原料。绿泥作为釉色用是清晚期和民国时期制盆的一个特色。20 世纪60 年代至80 年代的花盆也常用绿泥挂色,后来就少见了,可能是原料缺少的原因。现在世面很少见到纯真的本山绿泥制品,所见类似产品大多为“段泥”所做。“段泥”是用紫泥和本山绿泥的拼配泥料品种,从古到今都在应用,也是紫砂名品之一。现在新的“段泥”矿源复杂,亦有不少调配品种应该与正宗的本山绿泥和老段泥区别。

本山绿泥原矿料

民国早期本山绿泥


        以上是宜兴紫砂最基本的三种经典泥料。实际上世面所见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紫砂品种并不只是这三种,例如紫泥就有不同的发色变化,紫有深浅如天青、猪肝紫、铁青、栗色、枣泥紫、青灰等。红泥有浓有淡,其发色变异有朱砂红、大红、海棠红、枣皮红等。黄色有老嫩之分,如梨皮、米黄、橘黄等。另外,不同历史时期的矿料,取材于不同的矿层、不同的位置,也有许多名称,如老紫泥、老天青、老青灰、老绿泥、老朱泥、红皮龙、降坡泥、青水泥、底糟青、中糟青、黑墩头等。如果再细分至古今调配泥料的品种那就更多了。下面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认识一下: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紫砂原矿料具有岩矿层的自身变化因素,也就是说同一种矿料生成时就存在诸多的不稳定性。比如其中所含的各种矿物成分的多少、矿料层所处的位置深浅、所取矿料外围影响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同一品种的泥料差异。在成器烧成后,其色质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种现象也可视为是一个新品种的出现,有了品名就是事实了。

        再说,我们应该明白紫砂泥料的制作本身就是一种工艺,从古至今除了原矿料的单独制泥应用之外,更可贵的是用两种以上的紫砂原料调配出更多更好的紫砂品种。用单一原料制泥所呈现的色质效果称为固有本色,叫原矿本色泥。用调配法制成

        另外,紫砂的烧制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陶瓷业有句名言:“成不成器就看一炉火”,所以紫砂的色质变化与烧制温度及炉内环境密切相关。窑中温度的高低与保持温度的时间长短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紫砂的色质会发生很大的差异。这种烧制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会时常发生,由此所产生的结果有好也有坏。常说窑变器物如果变的更好、更具特色,它会价值倍增。也许这种窑变色质效果能稳定下来,那么新品种就诞生了。如果变得坏为次品,等于烧制失败。

“文革”早期高黑泥

“文革”时期的段泥

经过陈腐的成泥

用成泥打片制坯


        以上诸多因素所造成的紫砂色质变化,使得紫砂品种多样化。由此紫砂的名称也变得多了。说到这里,读者应该能对紫砂的色质变化和品种名称由来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如能沿着这条线深入观察具体的上手实践,应该说辨认紫砂品种就不是问题了。

 

【连载二,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中国盆景赏石》2013-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愿提起的本山绿泥
4号井共生矿,泥料中的“大熊猫”
本山紫砂料与外山紫砂料的区别何在?
紫砂壶中的本山料与外山料
紫砂泥料的认知
详说紫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