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昕:功利的评价让大学理科教授不读人文书

三联书店原总编辑,资深出版人李昕

编者按

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前夕,4月20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联合搜狐教育举行第三次“教育跨界尖峰对话”。论坛成员、全面阅读推广人朱永新和三联书店原总编辑、资深出版人李昕及著名学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冬君,三位嘉宾深入对话,分享他们的阅读时光。下面我们整理了李昕先生的发言,以飨读者


让孩子从小接受审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我想到有一本书值得给孩子推荐。就是中信出版社去年年底出的,由北岛编辑的诗集叫做《给孩子的诗》,里面一共收录了101首诗,57个中外诗人的诗作。其实他编的诗集里面的诗绝大多数不是儿童诗,而是成人诗。通常我们理解这些诗是给大人看的,而不是给孩子看的。但是北岛为什么会编给孩子看呢?因为在整个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孩子们都是读这些诗的。只是我们中国儿童只读儿童诗,不读成年人的诗。实际上这些诗读给儿童,让儿童去理解,对于他们思想的成长,艺术的熏陶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我觉得他这本书本身背后隐藏着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应该让孩子接受审美的教育,他提出这个问题是很尖锐的问题。所以我就非常欣赏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做出版的就是要推动社会进步,出版这种书籍也是一种尝试。这本书销售非常好,因为这个理念开始被一些人接受,就觉得我们的孩子从幼年的时候开始就要接受这种审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很多年轻人说,我在电脑上阅读很习惯,但电脑上能阅读大部头的著作吗?很少友人回答我他们在电脑上读完了30万字的学术专著或者40万字的长篇小说。我最近见到了一个出版人,他说我们这个时代要转型,现在纸本书是注定没有出路的,我们要往电子出版转。但是他也承认,无论在哪儿下载的文学作品自己阅读从来没有超过5万字的。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市场头脑的人,他马上组织了一批人把中外名著改编成5万字以内的缩写本,于是在他看来将来电子阅读市场会是5万字以下的阅读市场。但是这种阅读本身我也存疑,我们放着那些名著不去读了,将来就依靠这些缩写本吗?这也是一种悲哀。我们应该追随市场,还是开拓市场。我们应该是提升读者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趣味,还是去追随他们呢?现在我们国民的阅读水平已经降低到不能再低了,那些存在于纸本图书里的经典名著,永远都应该拥有他的读者。  


对话嘉宾:李昕、朱永新、李冬君、陈勤 (顺序从左至右)

功利的评价让大学理科老师教授不读人文书

有次有一次我和冯骥才聊天,他说现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和80年代已经不一样了。80年代培养的都是人文知识分子,现在培养的都是技术知识分子。这两种知识分子是怎么区分呢?实际上是从你读什么书加以区分。那个时候,我们80年代的知识分子关心社会,关心人生,关注整个人类,所以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读了不少人文书。但现在学校里面,不但是理科生不读人文书,连理科老师都不读人文书,连理科教授都不读人文书了。现在一个是学科越分越细,学科的单科发展越来越深奥,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本学科让精力很难分散,但更多的其实是功利方面要求,就是说学校是以他的专业方面的水准来评价他,并不关心他在人文方面的修养如何。所以老师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和兴趣读人文书。


我有一个朋友,云南的作家张曼菱写了一本书《西南联大情丝路》,讲西南联大在抗战期间艰难创办的过程,以及当时大师级人物治学理念。书写的很好,里面很多故事,他就到大学里做推广。在大学里面,向学生们介绍推广,结果有很多学生围上来买书。其中有一个化学系的研究生来问,你这里有讲化学的吗?我是化学系研究生。听了他就非常失望,你化学系的学生,就只读跟化学相关的书吗?这就是我们可悲的地方。我就讲到我们老一代知识分子,像钱伟长、钱学森、杨振宁,这些知识分子,要么学贯中西,要么文理兼通。钱学森这样一个科学家却有着很高的音乐欣赏水平,而且他研究思维科学问题,研究艺术科学问题。我给钱学森编过一本书叫做《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他们的这修养从哪儿来的?是读人文书读来的你光读你那理科专业书,培养不出这种素养的  

资深出版人的出版秘籍:要畅销更要长销


  同时我呼吁大家多读精品书,不要在网络低质出版读物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作为一个出版人,我也讲一讲,我们的出版对于全民阅读贡献。我一直也都关注统计数字,新闻出版署每年会发布当年的全国出版总体情况的基本数字,我搜集了15年的数字,从1998年到2003年我做了一个对比,我发现这15年是我们国家出版业迅猛增长15年,它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1998年到2013年,这15年中国民经济没有增长3倍、4倍,但是出版业增长3、4倍,品种从14万种增长到44万种,定价总金额从400亿增长到1200亿,书的总印数从71亿到82亿。中国在这一年里一共出版84亿本书。这84亿本书对中国14亿人口,平均每人6本。我觉得读者需要真正去发现那些深入人心的好书。

  现在中国人的阅读功利性太强,为了某个具体目的,为了分数,为了评职称,为了升级,为了应付某个考试,这样的阅读越来越强化。而所谓的超功利的阅读,如无目的的阅读,读一些无用的书,读一些符合自己兴趣的书,为了陶冶性情而阅读,为了强化自己的思想修养而阅读,这样的阅读越来越少了。我们从小学教育就开始功利化了,把读书和上学分开了,我们整个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功利的评价体系,所以最根本的问题从教育着手改革。

  作为出版人应该有一个信念,推荐给读者的书要是有价值的好书。这样的书如果真的是可以深入人心的好书就一定会畅销。我们希望每一本书都畅销,但这是不现实的,所以畅销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是长销。因为畅销书很可能名噪一时,但是又成了过眼烟云。长销书都有这样一种品质,它是不会被历史淹没,它确实有价值,值得人们反复阅读,对于出版社来说,它可以成为保留的品种。如果你追求长销的话,你在一开始就不一定要期望这本书是畅销书,你只是关注这本书的内在价值,你相信这种具有内在价值是不可重复的,独特的这样的书,将来势必成为长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解诗---李梦唐
better tomorrow
就当我胡言乱语
旧文摭遗(43):中国古代小说艺术鉴赏辞典| 云溪友议
格非:极其狭隘和庸俗的成功理念,毁灭性地扭曲和破坏了我们的生活
不瞒你说,我也是赞成“知识无用论”的 | 读书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