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悲欢离合总无情(听雨)

悲欢离合总无情
——
蒋捷《虞美人听雨》艺术解读


   
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当宋、元易代之际,约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蒋捷年青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宋亡后保持气节,隐居竹山不仕。其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现存九十余首词,多体现人生遭际、表达故国之思,《虞美人听雨》即为词人深谙人生况味的艺术结晶。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这首词中,蒋捷以五十六字的概括之笔极写自我人生历程和生命体验。其构思之巧妙、手法之独特、含蕴之深刻足令后人津津乐道,实为《竹山词》中代表篇目。"悲欢离合总无情",经历世事纷纭的词人回味一生,感慨万端。他已没有晏欧们的潇洒闲适,没有秦柳们的优游快意,没有东坡们的豪迈旷达。时光飞逝,他曾道流光轻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翦梅舟过吴江》);忧离伤乱,他曾道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愁月(《秋夜雨秋夜》);经历风雨飘摇,意蕴层层沉积,终在暮年凄凉一片秋声(《声声慢秋声》)的心境中凝聚为小令词:《虞美人听雨》。这首词言简意深,不仅以其贮存的丰厚的人生意蕴即唐宋词第一生命力耐人咀嚼,更因其独到高妙的艺术表现而卓立词坛。

 

其一,三部曲式的线性历时结构。词人对自己的一生际遇回忆体味,撷取少年、壮年、暮年三个代表性时段,选择歌楼、客舟、僧庐三个典型地点,以"听雨"这样常见而又贴切的背景情节为贯穿始终的纽带,珠珠相串,井然有序,连缀成为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白香词谱笺》p8)这首词即画面简洁,颇富概括性,无一处闲笔:第一幅画面,少年时代,闲适浪漫不更世事,色调轻艳迷离。.第二幅画面,中年乃多事之秋,人在漂泊流转中,色调慷慨苍凉。.第三幅画面,而今正值暮年,词人由跋涉而停顿僧庐。阅尽世间沧桑,深味悲欢离合,参悟之下心境并未静如止水,尚有无奈痛苦之潜流,色调黯然低沉。.

 

其二,蒙太奇手法的借用。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构成、组合。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这首词恰以淅沥不断的雨声为画外音,在同样的听雨背景中,表现出不同时段人生剧目的镜头切换和叠加。词人如一高明导演,借用蒙太奇手法,创造出这一词篇时空的统一性、连续性,完成对生存环境及典型事件的描述,表达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出这一词篇时空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这一手法不仅使虚构的时空具有了一定意义的逼真性,由此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视效果,引人无限遐想和回味。

    
其三,意象化词语及象征手法的使用。诗词尤重意象,意象是构成诗词意蕴的基本单位。这首词没有用抽象的叙述来加以概括,三幅画面均以意象化词语连缀而成,含蕴深厚。诗的价值并不存在于表现抽象概念的诗行或散文诗中,而在于通过意象的美妙编织,能唤起情绪和沉思。然而观念在这里是作为一种组织原则在发生作用的,他帮助我们在一种既是理性的,又是情感的方式中去把握整个的意义。()诸如:歌楼客舟僧庐,暗寓人生主要行迹,蕴涵着不同情绪。由,色调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迁。而在每一场景中,所用词语大都含寄托,富象征,具有符号性。如:红烛罗帐描绘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适意快活;断雁(即孤雁)、西风渲染了词人的漂泊身世与孤寂心境,有游子怀乡之情愫。僧庐则点明词人遍尝悲欢离合,晚年引身而退,看似无情实则痛楚无限。

   
其四,言近旨远,寄慨遥深。词人匠心独运,以听雨为线索,并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下雨本自然现象,人力难违。词人借"听雨"寄寓人生历程多风雨之意,实迁想妙得。岁月匆匆,转眼已是人生暮年。人到老年尤爱回忆往事,此时深沉的情感乃其一生的积淀。于是,淅沥不断的雨声点点滴滴敲打着词人的心扉,他最终在隐退生活中发出了看似通达实则痛苦的慨叹: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既对一生情感、生活进行了总括,也包含着历尽波折起落而对生命的执著。一任,用语恰当,虚字传神,暗点词人斯时心境:人生如梦,往事如烟,风雨之中细追寻。随着词人的渐悟,这首词也从感性渐至理性,并因其普遍性的意义终致耐人寻味之妙。

   
《虞美人听雨》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兴发感动的审美特质。其传神的形象性、鲜明的画面感、含蕴的深厚性,皆令全词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这首词虽为小令简笔,看似语语纤巧字字妍倩(毛晋《汲古阁词跋》),但深衷浅貌,绝非用力雕琢者所能为,这些都使它得以久擅词场而不衰。元末之际纷纭的社会环境给善感的文人提供了忧患的舞台,同样经历末世情境的蒋捷成为他们留连的对象,这首寄寓一生遭际的词篇自然跃入眼帘。文人韩奕偶然得观蒋捷词[虞美人听雨],深有感慨:夫听雨,一也。而词中所云不同如此,盖同者,耳也;不同者,心也。心之所发,情也。情之遇于景,接于物,其感有不同耳。这一感慨深得词旨,可谓的评。韩奕,字公望,吴地良医,好与名僧游。在《全金元词》所录28首词中,词序及词作多言及宿于寺庙或与之相关,与名僧游并非虚言。对蒋捷的品评也应运而生:蒋竹山者,则义兴蒋氏也。以宋词名世。其清新雅丽,虽周美成、张玉田不能过焉,据现有资料,这样针对某篇及整体的评价是首次出现,对于竹山词的接受意义重大。清新雅丽是竹山词的一面,虽然难合其全部艺术风格,但至少说明元代吴地对《竹山词》的关注程度以及心理感受。元人标举[虞美人]词,并树为经典,自倪瓒后以上记述为明代的书画典籍《赵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等多处转载,对蒋捷听雨词的传播尤为深远。至晚清王闿运仍然评价云:此是小曲。情亦作凭,较胜。虽然寥寥几字,却深得小词妙处,引领读者进入别样天地。这首词深衷浅貌,绝非用力雕琢者所能为,这些都使它得以久擅词场、吟咏不衰,影响甚至延续至台湾当代作家余光中、方杞的诗文中。
   
尤其余光中的《乡愁》诗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盖心中忧约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回要眇以出之,而后可感动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不仅结构艺术、表现手法与《虞美人》何其相似,其迂回曲折的情感动态亦引入沉哀意远的境地,由此可见古典诗词对现代诗歌影响之深。

蒋捷:《虞美人.听雨》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间,鬓边就染上了白霜。人的年龄一旦到了中年,便能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清楚地听到日月逝去的脚步。

  以自己一生“少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蒋捷这首《虞美人听雨》亦堪称此类词中标杆。在词中,作者写了自己一生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感受,生动地反映出因为年龄不同,阅历差异,听到同样的雨声时产生的不同心情。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首句写少年时期,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回忆的年代!无忧无虑,有无尽的时光资本可供挥霍。在歌楼上听轻歌观曼舞,身旁红烛高烧,罗帐缱绻,窗外飘洒了丝丝细雨,仿佛为此时室内的春色增艳。夜色朦胧,灯影朦胧,在室内沉浸于欢乐中的少年怎能不忘情?“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到了中年,已经经历了很多,即使在歌楼上也没有了少年时的激情,更何况是在离开家乡的客船里?平日里因为公务繁忙,往往忽视了对家乡的情感。当离家远行,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时候,思乡之情便油然而升。耳边,雨声细细,仿佛是诉不尽的乡愁。在迷蒙的烟雨中远眺,烟波浩淼,沉重的云层布满天空,无边无际。离群的大雁,在西风中孤单的鸣叫。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心伤肠断!

     而今,在僧房内细听雨声的作者,已经鬓发斑白,历尽沧桑。一生的悲欢离合,谁又能说得清?身旁,青灯古佛,暮鼓晨钟;窗外,秋雨绵绵,衰草萋萋。在少年时让作者激动,在中年时让作者惆怅的雨声,在此时却让作者一无所动(因为此时作者已万念俱灰,哀莫大于心死),任它滴滴答答落到天明。

     连绵不断的秋雨,由夜晚持续到凌晨,之所以不能打动作者,是因为还有更让作者伤感的事情,那就是人世间无奈的悲欢离合。在凄清的风雨之夜,奔波劳碌一生的词人,白发苍苍,孤苦伶仃,长夜难眠。

     木鱼声声,映衬得本来就十分凄绝的环境更加凄绝,作者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元军入侵江南,使他被迫多次迁徙,生活非常不稳定。元朝多次招他为官,因为知识分子的气节,他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晚年隐居太湖竹山,生活孤凄。

     这首词通过人生不同阶段听雨的感受,把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之苦,描写的绘声绘色,凄苦之意溢于言表。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轻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吴江:今江苏县名,在苏州之南,太湖之东。[]酒旗秋娘渡与泰娘桥:都是吴江地名。银字笙,乐器名:笙上用银作字以表示音色的高低。[]调弄乐器。心字香:制成心字形的盘香。后三句是说岁月流逝,如今归期难卜,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


鉴赏一:

上片起首,一片春愁待酒浇,词人漂泊在外,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思归之情更是难以抑制。坐在船上行驶在江中,看到岸边酒楼的酒旗正迎风招展,招袜顾客,心中不由地想借酒浇灭这浓浓的思归之情。船儿渡过了秋娘渡与泰娘桥,偏偏又遇上这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的恼人天气,更加增添了旅人的春愁。

下片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有人给自己洗客袍,调银字笙,烧心字香,何等地美满惬意唉,现在还不能回去,还是独自一人漂泊不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匆匆而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挑,绿了芭蕉,时光远远地将人抛在后面,岁月不饶人啊!不信你看那红红的樱挑和绿绿的芭蕉,春天即将逝去,夏天就要到了。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二句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意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生动形象深受后人喜爱。

  从情调上看,这首词是宋亡以前作者早期漫游时所作,写的是暮春时节的羁旅情怀。

  首句直从春愁写起,这春愁实际上是因春而起的羁旅之愁,春光老去,而燕归人未归,满怀落拓愁绪,只有借酒来浇,二三两句江上舟摇,楼上帘招就是紧承字来写,行人在舟中,看到岸上酒楼旗帘在风中飘舞,似乎在向他招手。是酒店前挂的旗子,一般称酒帘字既可作飘舞解释,又可作招手理解,正与上句待酒浇字相应,可谓一语双关,给人以联想。秋娘渡与泰娘桥,是两个地名。作者因思酒而见酒帘,但又没有真的停下来上酒楼上喝一杯,舟还在摇,人还在行,所以一会儿在秋娘渡,一会儿又到了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暮春黄梅雨季,到处是绵绵不断的轻风细雨,这是写景,也是写情,进一步泻染愁的气氛。


鉴赏二:

首先,这首词写春愁、与羁旅之愁,却表现了一种清淡的情调,它不象柳永《少年游》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那样触目萧然,满怀离愁,令人憔悴。也不象晏殊《踏莎行》那样借小径红稀,芳郊绿遍的美景来反衬一场愁梦酒醒时的凄凉心境,蒋捷这里写感春怀乡的清愁却显得有点超脱、调侃的意味,作者始终努力调和自己的心境,他因感春而生淡淡的乡愁,于是马上想借酒来压一压,但又没有真的去喝个酩酊大醉,落个醒后愁更愁的滋味,只是坐在船里静静地看着酒旗相招,表现了一种可有可夫的恬淡心情,他写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语调是漫不经意的,并未给人以凄风苦雨的感觉,配上秋娘渡、泰娘桥的背景,反显得那样谐和、轻柔。他感叹流光易逝而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只是轻微的叹息,并没有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的沉痛。蒋捷似乎是站在外我的客观位置上不经意地玩味着这淡淡的春愁,是带着一定的审美距离来写自己的愁怀的,所以主人公的情绪和客观的景象相融得十分和谐,那轻波摇荡的小舟、飘飘飏飏的酒旗、微风细雨中的渡桥和花树,色调都很轻淡、柔和,和作者的淡淡愁情吻合无间,景中既有之情,又淡得几乎看不出来,不象碧云天,黄花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那样一切景物都强烈地着上我之色彩。蒋捷笔下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是介于有我无我之间的一种境界。全词用的是平声韵,读来轻柔悠扬,不紧不促,更加完善了这种似有似无的意境。

  其次,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而又清新秀妍。作者巧妙地运用《一剪梅》重迭的复节和体式,反复吟叹,象江上舟摇,楼上帘招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等,读起来声节朗朗,辞情谐畅。用字写酒帘,活用绿字,贴切传神,表现了作者炼字炼意的功夫。毛晋产蒋捷的词语语纤巧,字字妍倩,刘熙载《艺概》也说其词洗炼缜密,语多创获,这首《一剪梅》即是显例。

年少轻狂,可曾伤了谁的心?迎风追梦,是否有过一番叱咤风云?暮年白发,心已无处惹尘埃未?回首想来,倘若伤悲,何不年少时努力?造化无情,由不得你重来一次。所以,不曾实现的理想,忘记表达的爱情,踌躇多时的决定,计划已久的远游,都抓紧做吧!在衰老到无力之前,弥补心中的遗憾。

等到发苍苍,视茫茫,一生却已了无牵挂,那是何等的惬意?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变成身边同偕到老、鹤发鸡皮的她,也可以相视而笑吧!

那时午后,小庭香径,竹椅凉席,橘色阳光,如烟轻笼,白云慵懒,横卧蓝天。就一壶茉莉香片,看庭前花开花落,瞑目而思,想幕幕往事悠悠。那些樱桃依旧青了又红,往日芭蕉犹自黄了又绿。

这首词伤春感怀,抒发了游子的思乡情,它是作者于南宋消亡之初,飘流太湖一带所作,心怀愁绪,思乡同时更感伤国土沦丧。


鉴赏三:

上阕从春愁落笔,写了潇潇风雨中作者以酒浇愁的情景。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作者胸中一怀愁绪无法排遣,渴望借酒浇愁,江上泛舟,见酒楼挑出了大字酒招,似乎招呼作者前往一醉解愁。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在那秋娘渡泰娘桥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多情之地,作者本应能开怀畅饮,愁绪顿消。然而,恍惚中只感觉风雨飘摇,不知其所,使原先的春愁更加浓重,难以释怀。

下阕点明上阕所叙之愁乃有家难归带来的痛苦,并发出了时光易逝,好景难久的感慨。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作者以设问句式点出春愁的由来,原来是思乡心切,他回忆起在家的情景:他的妻子吹奏着银字笙,屋内香炉里燃烧着象征男女爱情的心字香,笙管悠悠,青烟袅袅,令人神往。写到这里,词的笔锋一转,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无情,眼见得时光已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更是把韶华人生抛在后头,使人怅惘不已,心头泛起更浓的忧愁,以此有个性的感伤语气结尾,余韵缭绕,让人回味无穷。联系到该词的写作背景,我们不难体味到作者所抒的春愁思乡实际是道出了对国家的忧患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写尽离愁,《虞美人•听雨》写尽悲情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虞美人·听雨》宋 蒋捷
淡处还他滋味多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