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除了1267亿 你肯定不知道屈臣氏还有这10大惊天秘密

2016年3月17日,原亚洲首富李嘉诚老爷子又曝了一下家底,集团在重组之后首次公布了20015年的全年财报。财报显示,长江和记实业集团全年收入达到3303.4亿元(3961亿港元),税前利润达到517.9亿元(621亿港元)。

当然,咱们最在意的不是老爷子家里赚了多少钱,而是和咱们爱恨情仇最多的屈臣氏到底混得怎么样了。


据悉,作为零售业务主体的屈臣氏集团全年收入达到1266.8亿元(1519亿港元),为集团贡献了20%的税前利润,达到102.8亿元。

然而这就够了吗?恐怕这绝对满足不了各位亲们的窥探欲吧?屈臣氏在中国到底开了多少家店?屈臣氏里最牛的品牌是谁?屈臣氏到底是做什么的……

品观君果断伸出了黑手,为亲们扒出了10大惊天秘密。

  · 1 屈臣氏是老外干出的药房

在今天的屈臣氏里面,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化妆品、食品。然而最初的屈臣氏却是一家药房,还跟国父孙中山老爷子有点儿关系。

1828年(没错,屈臣氏已经拥有188年的历史了),一家叫做广东药房的西药房在广州开业。但它的开办者并不是一个中国人,而是一个叫做沃森(Thomas Boswell Watson)的英国人。这便是屈臣氏的前身了。

在这时屈臣氏还并未成为一个品牌化的公司,直到创始人沃森的侄子亚历山大▪沃森(A·S·Watson)的出现。1858年沃森受聘成为香港药房的药剂师,3年后正式接管药房的生意。1871年,屈臣氏(A.S. Watson & Company)才成为真正的商业品牌。


在真正实现公司化运营后,屈臣氏的发展让许多人受益,其中就包括一位“国父”。1887年,一名叫做孙逸仙的年轻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西医学院,由于大一时医学技术科成绩相当优异,因此,在他大二的时候就获得了屈臣氏奖学金。这位孙逸仙,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孙中山了。

不知道当时的孙中山没拿到奖学金的话,会不会转行干点儿别的,那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蝴蝶效应还真可怕。

  · 2 屈臣氏里最牛的品牌是谁?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某品牌攀升到屈臣氏内部排名第三的位置,并在2015年成为该渠道最大的品牌。这个品牌的名字叫做花印。

《化妆品观察》主笔冯建军曾撰文称,2015年花印零售业预计超6亿元,冲击6.5亿元,并将成为屈臣氏全国TOP 1品牌。

然而这个品牌真的把屈臣氏自有品牌挤下了王座吗?毕竟花印在2013年的时候还没有挤进屈臣氏前五阵列。

自然不是了,因为以上算法并没有将一个绝对大鳄加入其中比较,那就是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根据业界保守估计,目前屈臣氏自有品牌贡献20%-25%的销售业绩,换句话说,自有品牌在2015年在中国至少为屈臣氏贡献了36亿元的销售。

所以严格来说,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品牌,而且这一稳固的地位在未来数年内肯定无可撼动,毕竟是亲儿子嘛。

  · 3 在中国增长跌破双位数

 

这里,品观君还是先给亲们看一张表:


屈臣氏2014年在中国的销售为163.1亿元,同比增长14%,而这个速度要远低于2013年屈臣氏在中国的同比增长幅度23%。

按照屈臣氏集团官方数据的计算,2015年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仅9%,已经跌破了双位数,看来屈臣氏在中国市场也遭遇了寒冬的侵袭。

  · 4 屈臣氏在中国到底有多少家店?

 

亲们一直很关注屈臣氏在中国到底有多少家店,人家也老老实实地告知了真相:2015年屈臣氏在中国拥有2483家门店。


然而,品观君比较关心的是,屈臣氏在中国的开店速度,2015年屈臣氏在中国新开了395家店,与2014年在中国新增门店数量持平。同时,这也是屈臣氏在中国市场开店最多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底,一向低调的屈臣氏曾公开宣布,2016年年底屈臣氏要在中国市场开出3000家店铺,到2015年年底为止,屈臣氏里这个目标还差517家店,按照当前的开店速度,屈臣氏当年3000家店的预期得狠狠加把劲儿才能实现了。

  · 5 单店产出惊现负增长

 

别光顾着开新店,原有门店的维持也十分重要。

具体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屈臣氏在中国内陆共实现销售163.81亿元,同比增长14.0%;门店增长至2088家,同比增长了23.3%。(请允许品观君复读机一把)

为啥品观君要重复这个数据呢?

据此粗略推算,屈臣氏在中国平均每家店年产784.55万元。考虑到新店的加入摊薄了平均值,屈臣氏成熟门店的平均年产应该明显高于上述数字。

好事的品观君把屈臣氏近3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和门店数量做了一个脑残的除法,得到下面这表:


虽然,简单地做个除法并不算很科学,但至少可以大致地看出,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单店产出正在逐年下降。

按照屈臣氏官方的算法,平均单店年销售产出为792.2万元(950万港元),日均店销售为2.2万元,连屈臣氏自己也说了“受中国内陆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2015全年可比较店铺负增长5.1%”。

看来,这个冬天,有点儿冷。

  · 6 如何在屈臣氏作死一个品牌

 

说了那么多屈臣氏的数据,咱们来说说在屈臣氏做一个品牌的事儿。从1992年高夫进入屈臣氏到现在,已经有20多个国产日化品牌进入屈臣氏渠道。毕竟,人家在全国拥有近2500个网点,还是很吸引人的。

那么,进入屈臣氏难吗?


据品观君了解,品牌在进入屈臣氏之前都会被查一下出身——生产工厂。屈臣氏对于工厂的检验实施一票否决制,包括工厂管理水平、环境要求等在内的十几个项目,如果有一项不达标就会被拒绝进驻。

那么,进入屈臣氏就好过了吗?品观君想说的是,作死一个品牌很容易,因为接下来是对品牌整个供应链体系以及团队建设能力的考验。

首先品牌必须有覆盖全国的配送能力,接下来是库存管理,屈臣氏有一套很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要求既不能断货,也不能压货。屈臣氏每个合同都有退货协议,压货不但没有意义还会面临下架的危险。

这还不说,人家还要考核!

屈臣氏会对新进品牌在第13周做出库存评估,根据品牌前三个月的销售数据推算,如果库存周转天数超过26周,品牌就将面临下架危险。

这比品观君的绩效考核还要严格!

  · 7 屈臣氏自有品牌都是谁代工的?

 

屈臣氏对外来品牌原产地的把控十分严格,那么它的自有品牌都是哪儿来的吗?

首先,我们以自有品牌的系列为维度,把屈臣氏内自有品牌做一个大概分类(不包括食品和生活用品等)。由于条件所限,并不能调查所有屈臣氏门店,所以以下分类可能有所疏漏。

1.骨胶原系列(collagen),涉及品类有护肤、彩妆、面膜、手霜等

2.燕窝系列(bird’s nest):护肤、面膜

3.water 360系列:护肤、面膜、身体护理等

4.橄榄系列(olive):洗护发、身体护理为主,亦有护肤

5.天丝系列:面膜为主

6.冬虫夏草系列:青春抗衰护肤等

7.SKIN Advanced:中高端护肤、男士护肤

8.SKIN Simple:基础护肤

9.男士系列(watson men)

10.my party gal和letsaqua系列:彩妆和小彩妆

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屈臣氏十大自有品牌背后具有代表的代工厂家,需要强调的是,屈臣氏的代工厂家十分众多,我们只挑选了其中几家重点介绍。

1.佛山万盈:屈臣氏骨胶原系列的研发代工商,屈臣氏金牌供应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总部设在广东省佛山市。

2.中山诺斯贝尔:屈臣氏天丝系列面膜和其他部分护肤产品的研发代工商,是天丝纤维提供商奥地利兰精集团在中国的独家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众多国内外大型企业的代工商。

3深圳绵俪日用化工:屈臣氏燕窝系列主要研发代工厂,据其官网介绍,每天最高可生产半成品20吨,面膜40万片。同时是华润万家、莎莎、万宁等零售连锁的代工供应商。


4.广州花安堂:成立于2011年,属于屈臣氏OEM供应商中相对年轻的工厂,是屈臣氏橄榄系列(护肤)、SKIN Advanced、SKIN Simple和屈臣氏男士等产品的主要代工商。

5.珠海神采生物科技:屈臣氏骨胶原彩妆的主要代工商,是一家生产彩妆为主的企业,产品包括眼影、腮红、粉饼、口红、睫毛膏、指甲油等。

6.广东柏亚:屈臣氏橄榄系列中洗护发和身体护理类主要代工商。据其官网介绍,其代工尤其擅长个人护理品,与欧莱雅等企业有技术合作。同时是沃尔玛、家乐福等KA自有产品的代工商。

7.惠州澳宝:创立于1994年的澳宝化妆品(惠州)有限公司,是屈臣氏最早,也是最大的供应商之一,主要方向则是澳宝享誉业内的洗发、护发产品。

  · 8 收银台里也有小秘密

 

说完了品牌的事儿,再来说说陈列的问题,首先就要从收营台说起。

屈臣氏的收银台均在店铺最里面的正中位置,收银台对面或者旁边会放置斗柜以及堆头,部分屈臣氏会用堆头隔出结账队列。相比之下,湖北名店金梦妆的收银台喜欢设置在店铺角落,而丝芙兰的收银台周围会保证足够的空间,不摆放任何货物。

但相同的是,无论是屈臣氏还是丝芙兰,都会在收银柜台附近陈列许多价格不高却很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小物件,如丝芙兰会在柜台前放置自有品牌的香水棒。


屈臣氏就不用说了,屈臣氏的收银台高度为1.2米,据说这是顾客在付款时感觉最舒适的高度,不会因太高而显得压抑,在每个收银窗口处有个凹槽,这个设计是专门方便顾客在买单时放置购物篮的,在收银台上装置有一些小货架,摆放一些轻便货品如糖果、香口胶、电池等一些可以刺激顾客即时购买意欲的商品,一切都非常人性化。

换购、连带销售、宣传等多功能合一的屈臣氏收银台可是屈臣氏模式的杰作之一。

事实上,关于屈臣氏收营台、陈列问题还有很多秘密,品观君就不逐一展开说了,特此奉上原文链接:

干货|2000家屈臣氏惊人的3大细节管理 收银台有这么多秘密?

独家|绝密!史上最强详解2000多家屈臣氏店铺布局8大秘密

揭秘|2000多家屈臣氏店铺选址的关键考量指标是什么

  · 9 未来屈臣氏会长啥样?

 

屈臣氏真的只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样子吗?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做到全球13000多家的屈臣氏还有很多我们并没有接触到的店铺类型,随着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化,没准这些在香港已经成型的屈臣氏店铺模式会被引入到中国市场。

到底有哪些类型呢?

药房等健康服务Watsons Health:2013年,屈臣氏开始在香港部分门店内加推中医诊所服务。截至2014年底,屈臣氏在香港共有8间店铺新增中医诊所服务,而这种门店已经成为了专门的Watsons Health,在其中营养品、药房、维他命等都被单独分门别类陈列。


高端彩妆护肤专门店BEAUTIQ by Watsons:屈臣氏还有一款“鲜黄版”的门店——BEAUTIQ by Watsons。BEAUTIQ = Beauty(美容)+ Boutique(精品),从这两个词就可以窥见这个店的高端定位。

不同于走大众化路线的传统屈臣氏门店,BEAUTIQ针对比一般顾客群体更看重美容与服务的年轻事业女性,除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妆护肤品牌,还提供彩妆、美甲、手部护理等美容服务。

母婴店WatsonsBaby:2013年底,屈臣氏在香港沙田中心开了第一家Watsons Baby母婴概念店。在装修上,无论是门头、店铺整体配色还是灯光都非常柔和,而为方便妈妈们推着婴儿车购物,通道设计也比较宽。

不同于一般母婴店,Watsons Baby虽然以Baby产品为主,如奶粉、尿布、沐浴露、毛公仔、玩具、奶瓶等,但也会有普通屈臣氏店内的产品,为新手父母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

如果真的来中国内陆了,你会期待吗?

  · 10 屈臣氏会上市吗?

 

聊完干货,品观君再和亲们聊聊屈臣氏的八卦。而最值得八卦的就是,屈臣氏时候上市。

为啥这么说?因为目前屈臣氏是李嘉诚和黄旗下除欧洲电讯业务之外,唯一仍未有资产上市的业务板块。

2013年,为寻求将旗下以屈臣氏为代表的零售业务分拆上市,李嘉诚曾欲将业绩较差的百佳超市公开出售,但因多方竞购者并未达到其预期价,最终选择放弃。


2014年3月区屈臣氏引入新加坡淡马锡集团,向后者出售屈臣氏集团24.95%的股权套现440亿港元,彼时双方同意,会积极探讨在两年至3年内把屈臣氏集团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做第一上市。

然而在2015年年底的屈臣氏175周年年会上,屈臣氏集团董事总经理黎启明对外表示,出售部分股权予淡马锡后,双方合作畅顺,现时暂无集资压力或急切性,亦未有上市时间表可言。

如今,两年时间转眼过去,市场风云突变,两年前未卖掉的百佳超市业绩持续萎缩,就连彼时盈利还处于高位的屈臣氏美容及保健业务也面临着滞涨状况,屈臣氏集团的上市之路看来有点儿渺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屈臣氏的危机
屈臣氏的前身竟然是一家药房?
估值250亿美金的屈臣氏是如何炼成的?
阿里与腾讯之外 杀出第三种新零售模式
体验感极强、场景化突出,Watsons+网易严选生活美学馆吸引谁?
屈臣氏:品牌暗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