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逝的古城——大唐胜州故城,隋炀帝与突厥可汗大会之地

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政府东南的黄河南岸台地上,坐落着一座形制特殊的古城,它在汉代名叫沙南县,属于云中郡。隋代于此置榆林郡,大业三年,隋炀帝与突厥启民可汗相会于此,胜州因此名扬天下,同时,隋炀帝也在此地杀害贺若弼、宇文弼、高颎三位元老大臣,恶名远扬。

胜州遗址范围


胜州故城遗址概况

古城遗址北临黄河,传说这里有9座古城,附近还有另外3座,故有十二连城地名之说。

根据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资料显示,古城内现今轮廓比较清楚、相互毗连的5座城垣分别属于不同时代。5座城垣整体略呈方形,1号城位于西南,与5号城相连,两城东西并列,中间仅隔一墙,为隋唐胜州城故址;2号、3号城亦东西并列,位于1号城西北角,城址内所见遗物, 也大都属元、明时期,当为明代东胜右卫城;4号城为汉代沙南县城地。

十二连城遗址平面布局

1号和5号城址的隔墙长1039米,高5米左右,宽约30米,平夯筑城,夯层厚11厘米。这两座城址外围城墙构成了十二连城古城遗址的四周轮廓,总长4387米,为一座规模较大的上等州城。

5号城址南墙长1165米,高15米左右,宽33米,城内可见有大型建筑台基,出土大量砖瓦等建筑材料,北墙只残存一小段。

1号城址面积最大,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二,为横长方形,南北长1039米,东西宽857米,城南出土曾出土姜义贞墓志。

《姜义贞墓志》:

胜州榆林县归宁乡普静里故人品子姜义贞,年卅五,开元十九年岁次辛未二月庚辰朔三日壬午故,其月十一日辛卯,殡在州城南一里东西道北五十步,祖在其前铭。”

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显然,州城即指胜州城,也即今十二连城遗址。《姜义贞墓志》的发现与《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等记载吻合,大唐胜州城在十二连城无疑。

胜州城遗址出土了大量汉代-隋唐遗物,地表由于黄河摆动,已被黄沙覆盖,城址未经过正式发掘,地下还埋藏着丰富的文物古迹。

采集的唐代莲花纹瓦当

采集的唐代建筑构件及兽面纹瓦当

城南还发现大片的汉代墓葬,同时,出土的汉代-北宋钱币(汉初半两、西汉五铢、王莽大泉五十、东汉五铢、隋五铢、唐开元、宋代最晚到徽宗大观折十钱)也证明了该地丰富的文化堆积。

出土的古钱币

胜州故城的历史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这里“本汉沙南县地,属云中郡”。

汉云中郡故址之前笔者曾专门撰文介绍(见云中故城)。云中郡所属十一个县,唯有沙南一县在黄河南岸。在汉代这里属沙南县管辖,而且在城内发现有汉代遗物和城址,在城外又有大批汉代墓葬,同时也符合《水经注》中关于沙南县位置的记载,因此基本可以断定此处即为汉代的沙南县。

汉代之后,据《元和郡县志》:

汉末北虏侵扰,历魏晋及周此地皆无县邑。

此地再次有行政建制已经来到隋代。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在汉代沙南县城的故址上兴建榆林城,称“榆林关”。开皇七年改为县治。

《元和郡县志》:隋文帝开皇三年,于此置榆林关,七年又置愉林县,属云州。

隋开皇二十年(600),割榆林、富昌、金河三县另置胜州,治所在榆林县城。

《元和郡县志》:二十年,割云州之榆林、高昌、金河三县,置胜州,立嘉名也。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胜州改为榆林郡。同年隋炀帝北巡至此,在榆林城大宴突厥启民可汗,也在此处杀光禄大夫贺若弼、礼部尚书宇文弼、太常卿高颎。

据《隋书·帝纪三》:

(大业三年六月)戊子,次榆林郡。

丁酉,启民可汗来朝。

己亥,吐谷浑、高昌并遣使贡方物。

甲辰,上御北楼,观渔于河,以宴百僚。

秋七月辛亥,启民可汗上表请变服,袭冠带。诏启民赞拜不名,位在诸侯王上。

甲寅,上于郡城东御大帐,其下备仪卫,建旌旗,宴启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奏百戏之乐。赐启民及其部落各有差。

丙子,杀光禄大夫贺若弼、礼部尚书宇文弼、太常卿高颎。尚书左仆射苏威坐事免。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死者十五六。

八月王午,车驾发榆林。

虚荣心超强的杨广为了显示隋王朝的富庶强大,打算命人制造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用来接待突厥启民可汗及其部众。贺若弼认为这太过奢侈,仅是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被人所奏。杨广认为他这是诽谤朝政,于二十九日(607年8月27日)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

值得一提的是,贺若弼与其父同死于口舌之祸。

北周保定五年(565)十月,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临死前曾嘱咐贺若弼说“我想要平定江南,然而现在看来已经不能实现了,你应该继承我的遗志。还有我是因为嚼舌根而遭致杀身之祸的,你不能不好好想想啊。”并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告诫他要慎言。

贺若弼确实争气,最终为隋朝平定了江南,但不曾想到了晚年却犯了和父亲一样的错误,最终身死他乡。

炀帝大业五年(609),以胜州为榆林郡,领榆林、高昌、金河三县。

大业五年十五年(619),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

武德四年,郭子和归国,其地又陷梁师都。

贞观三年(629),仍在此置胜州,领榆林、河滨二县。

在唐开元时期, 人口比隋时增加了将近一倍, 达四千零九十五户。

唐末,胜州城被西夏所占。

辽神册元年(916),辽兵攻入胜州,胁迫城内百姓迁往黄河东北岸的东胜州,胜州城遂废。

明代在原胜州城的基础上修建了东胜右卫城。

明末动乱,城址废弃。

胜州城所处位置在黄河之南,隋唐时期,国家疆域广大,于黄河之北筑三受降城,胜州位置并面临游牧民族的直接冲突,因而城址的防御属性不强,人民众多。明代虽然代元朝立国,但蒙古各部一直是北方边境大患,明朝在北境修筑了一系列卫城以抵御蒙古各部不断入侵,此时东胜右卫城城址狭小,成为纯军事防御性质的古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炀帝巡幸十二连城古城
建筑狂魔隋炀帝│1101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八
河套地区的历史变迁
阴山古道
隋唐期间发生在代州的两次“雁门之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