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分析:墨家办法最不管用,孟子评墨子“是禽兽也”,原因何在

在现代社会有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就是平等问题,无论是男女之间的平等也好,还是人格的平等、地位的平等或者财富的平等也好,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一种比较激烈的社会问题,很多人都采用着不同的观点,但其实不仅是现代人对平等问题有着争论。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也曾有这么一群思想家们提出了关于平等的看法,比如说墨家,墨家的核心主张叫“兼爱”,就是一种去阶级化的思想,何为兼爱呢?其实通俗点讲是一种无差别的爱,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因为在墨家人看来,人来到这个社会上是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出身的,难道真的要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前世今生问题就断定这个人的这一世吗?墨家认为这是胡闹。

墨家思想理念和办法,最不管用,也不实用

所以,他们在平等上的争论也是最多的,对于平等的追求也是最为激烈的,在2000多年前,他们就曾经提出过对于阶级的反对意见,提出过人与人之间要平等,这或许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对于阶级的争论,也是最早的对于平等观念的论述,看上去比较可信。

但在很多的历史学家眼中,墨家的办法其实是最不管用,也最用不得的,那么这一问题又从何说起呢?就连我们现代人都在争论的平等问题,都在追求的平等理想,古代人已经为我们提出了思想理论,为何却说是最用不得的呢?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为什么说墨家的办法最不管用?也最用不得?

孟子对墨子的评价:是禽兽也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与墨子同处一时代的孟子是怎么说的?孟子对于墨子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叫做:是禽兽也。其实这四个字并非是骂人的话,而是在孟子的观点里,按照墨子所说的进行社会发展,人就会变成动物。

为什么呢?墨子不是主张平等吗?不是主张无差别的爱吗?为什么用这种爱来拯救这个世界人却是会变成动物呢?因为在孟子看来,墨子要求的爱是没有商量的,也就是说“我要爱你,你就必须要接受”。

因为墨子认为,爱是无私的,即然是无私的,那么就是不分彼此,不分你我,同时也是不分亲疏贵贱,不分民族种族的,所以无论是什么人都要统一一样的去爱,如此才能够显示出社会的平等,才能够显示出人的博爱,也就是墨子所说的兼爱。就是无论如何,大家都要统一的一样的被爱,也要一样的接受来自不同民族、不同人员、不同阶层的人的爱。

孟子认为,爱是有等级的

但是孟子认为,哪怕是爱也要有商量,而且必须要商量。孟子说,爱是要有等级的,也是有差别的,对此,孟子也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他认为一个君子最爱的人首先应该是双亲,其次是民众,最后则是万物。

也就是说,一个君子对于万物只需要爱惜,但不需要仁德,对于民众只需要仁德而不需要亲爱,而一个人的亲爱只能给自己的亲人,而就算是在亲人之中也是有差别之分的,最先应该给父母,然后推而广之,然后再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地步。这就是所谓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需要对所有的人都付出同等的爱,付出同样的感情,这个人的爱是需要有差别之分的,而且在孟子这里,越亲近的人爱的也就要越多越深,越疏远的人,爱的就越浅越少,当然,这种亲近是按照情感问题来划分,并非是单纯的血脉问题,不过无论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进行划分,孟子的态度都是人要采取一种有差别,有等级,有商量的爱,这叫做“仁爱”。

墨子强制的兼爱,已经侵犯人身权益

所以,当我们对比了孟子的观念再来看墨子的时候,就会发现墨子的观念,其实并没有那么人性化。他虽然主张平等,主张兼爱,但是他对于兼爱的强制性要求,却已经侵犯了人们的本身权益,为什么呢?因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个世界上并非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的,而只要有一部分人达不到,那么就必定会有另一部分人付出爱而没有回报,而既然没有回报,甚至还要受到伤痛,那么又凭什么要求这一部分人无差别地去关爱所有人呢?

而且有的时候,无差别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就比如现在争论比较激烈的亲子问题,有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强制性的要求自己孩子的行为呢?他们确实是关爱孩子的行为,但是这种爱就类似于墨子所说的没有商量的爱,我只要爱你,你就要接受,因为我的爱无私,因为我是为你好,这是不是另一种层面上的侵犯权益呢?

所以说,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墨子所说的方式并不合适,更合适的大概是孟子的观念,人的爱要有差别,也要有商量。而事实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个人爱自己的亲人跟爱一个陌生人一样,因此,墨子的这种方式其实是很难推广的,或者说是不能推广的,这是对人的强制性要求,强制的要求人们去进行无私的爱,本身就是自私的。

墨子的理论本身就是有漏洞的

墨子为了证明无差别、没有商量的爱是对的,有差别、有商量的爱是错的,他设置了两个概念,一个叫“兼”,一个叫“别”,“兼”的意思就是人人无差别,“别”的意思就是有差别,由此,墨子通过自己的逻辑得出了结论,叫做:兼则爱,别则恨。

意思是只有无差别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有差别的爱,不仅不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反而还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他认为,当时的天下之所以会那么乱,坏事那么多,原因就是因为那些导致社会混乱的人只会爱自己,而且在爱自己的基础上,他们还要损害他的利益为自己谋取更好的前途。

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谋害他人的人呢?就是因为这些人把自己和他人区别对待了,所以区别就会导致矛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变得越来越糟糕,那么这个天下也就会大乱。

相反,如果人与人之间都没有差别了,谁都不欺负谁、谁也不伤害谁、谁也不压迫谁,大家都将自己和别人看的一样,没有差别不也就没有矛盾了吗?所以说,无差别是对的,有差别就是错的。但问题是,社会之所以会出现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剑拔弩张,并不全是因为差别问题。

就比如说,一个小偷去别人家里偷东西,并不是因为他将自己和东西的主人看作是有差别的,同样的,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发生战争,一个大夫与另一个大夫发生兼并,也并非都是因为怨恨,都是因为差别,其实这只是社会进行重组的一种利益使然。

也就是说,损人利己一般都是为了为自己谋取利益,跟承不承认差别没有必然联系,就算不承认差别也一样可以损人利己,就算承认两个人有差别,也不耽误互惠互利,再不济,人们也可以不爱不恨,不闻不问,老死不相往来,并不一定非要在差别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所以说墨子的观念本来就是有漏洞的。

墨子的理论非常的不切实际

我们想象一下,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是以什么样的状态来进行发展的呢?其实更多的就是以人际关系或者亲缘关系,一个人出生下来最先接触的必定是自己的双亲,然后是各种各样的亲戚,然后再是没有血缘的人际关系,所以,人对于其他人的态度必定是有远近之分的。

既然如此,当自己的亲人与一个陌生人发生冲突矛盾时,绝大多数人会向着自己的亲人,在这个问题上无关对错,只是人的一种本能,就算是自己的亲人有错在先,相信一大部分人也会为自己的亲人进行开脱,这其实是人之常情,就算是再怎么大义凛然的人恐怕也做不到爱自己和爱他人一样,也做不到在自己的人际关系上去为陌生人谋取利益。

因为,当我们爱自己亲人的时候,更多计较的并不是利益,而是因为在血缘关系上的一种天生的羁绊,可是当我们去关爱陌生人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并非是不图回报的,那么,能够做到兼爱天下的人毕竟是少数,像墨子这样的圣人或许可以。但问题在于,组成这个社会的,如同墨子、孟子这样的圣人很少,像是夏桀、商纣王这样的暴君也很少,绝大多数的其实都是普通人。

而既然是普通人,那就没有办法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普通人的念想只是过平静的生活,过上好日子,不用遇到太多的艰难困苦,能够看着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孙后代安稳和乐,而这样的目的并不是只有墨子所说的兼爱天下才能够达到的,所以说墨子理论其实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混乱

当时的社会本身就非常的混乱,阶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天子依旧是天子,诸侯依旧是诸侯,大夫依旧是大夫,国内的大夫兼并战争依旧爆发,诸侯国之间的相互争斗也是接连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很少有人能够真的收手,因为一旦自己奉行兼爱,不再参与争斗,那么在那些不奉行兼爱的人眼中,自身就成了刀俎上的鱼肉,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冒这样的风险,除非墨子能够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兼爱的标准。

如此,或许可能让社会真正的安稳平和,否则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置身事外,因为置身事外所面对的可能就是国破家亡,可能就是人头落地。所以说,墨子的观念很难在现实中推行,理论上是正确的,只要所有的人都能够奉献无差别的爱,那这个社会自然就没有了利益纷争。

可是,不仅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遵守无差别的爱,就连极少数人都做不到,就像是孟子这样的圣人也依旧主张有差别的爱,依旧主张阶层的重要性,如此一来,墨子的理念又怎么能够称霸天下呢?而因为墨家理念本身的漏洞,只要有一少部分人不去尊奉,那么必定会打破这个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不遵奉的人只会是越来越多,所以想要用兼爱天下的理念去创造一个和平的社会,我们或许只能把可能性放在未来,至少现在这个天下依旧做不到。

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说墨子的理论最不管用也最不能用,是有道理的,说他不管用,因为当时那个时代就是凭借实力来谋生存的年代,并不是说一个人爱别人,就能够获得别人的爱的,而如果这个人获得不了别人的爱,又凭什么要求他去爱别人呢?

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如果一个诸侯国对另一个国家敬重有加,但是却受到了另一个国家的攻打,凭什么又要求这个诸侯国依旧礼让呢?所以,墨子的观点太过于理想化,根本不适用于那个时代。

而说最不能用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是有思想,有智慧的,既然如此,一个人的圈子必定不能涵盖所有人,而就算是涵盖所有人,这个人也不可能与所有的人关系一样,其实,孟子虽然说如果达到了墨子所说的状态,那么人就成了动物,但就算是动物的世界也做不到完全相同。

结尾

因此,墨子的观念只能是观念,对于社会状态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只能作为人们的一种希望,作为人们竞相追逐的一种目标,作为人们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让人们的生存有着更多的动力,让人们可以向着更好的世界为之努力,但是如果真的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无论是对人自身的要求也好,还是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好,都必定是苛刻的,我们只能把希望放之于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研读第13讲:滕文公(上)解读2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儒墨之争3 墨子的药方
关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的异同
刘永在:“兼”道与尚“同”,墨子的整体观探析
孟子为何骂墨子“无父”是“禽兽”?——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之辨
孟子为什么骂墨子不是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