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子王孙把扇摇》宋代诗词100首

1. 春闺/元淮《68》《176》《259》《429》

杏花零落燕泥香,闲立东风看夕阳。

倒把凤翘搔鬓影,一双蝴蝶过东墙。

【作者简介】元淮,江西临川人,官至溧阳路总管。

【主题】写思妇闺情。

2. 民歌/佚名《146》《207》《434》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主题】表达对农民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恨。

3. 湖州歌/汪元量《66》《74》《76》《50》《112》《386》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作者简介】汪元量(1241-1317),浙江杭州人,南宋宫廷琴师。

【主题】表达被俘北行中的亡国之痛。

【注释】《75》为东南。

4. 醉歌其三/汪元量《66》《75》《119》《182》

淮襄州郡尽归降,鼙鼓喧天入古杭。

国母已无心听政,书生空有泪千行。

【主题】写南宋权臣误国、宫廷黯淡,四面楚歌的情景。

【注释】千一作成。

5. 醉歌其五/汪元量《66》《75》《76》《119》

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

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

【主题】写谢太后签署降表的复杂心情。

【注释】杀:收煞。宋代打六更。版本较多。佥通签。

6. 醉歌其十/汪元量《75》

伯颜丞相吕将军,收了江南不杀人。

昨日太皇请茶饭,满朝朱紫尽降臣。

【主题】表达对南宋诸人迎风而降的讽刺。

【注释】伯颜:元代丞相。吕将军:襄阳守将吕文焕降伯颜,后成为灭宋先锋。

7.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其一/汪元量《75》《258》《434》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

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主题】表达对亡国之恨的悲愤。

【注释】西塞山:在湖州,元丞相伯颜驻军于此,因此西塞山代表元军。日落:暗指赵显投降。北关:指临安北门,元军在此形成威逼之势。臣甫:面对残破河山,我像杜甫那样闻鹃啼而下拜,永思故乡。

8. 潼关/汪元量《75》《160》《197》《391》《428》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

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主题】表达悲国哀愁之作。

9. 金陵三迁有感/梁栋《75》

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作者简介】梁栋(1245-1305),湖南长沙人,后迁居镇江,官至仁和尉。

【主题】以中唐李绅自比,仕途不顺,指满腹经纶,无以致用。

【注释】小春:小阳春,指农历十月,阳光和煦,大有春意。

10. 野水孤舟/梁栋《75》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

【主题】写对国家民族的关注及失望愤慨之情。

11. 仙坛寺西林/林景熙《160》《259》

古坛仙鹤杳,野鹿自成群。松气浮清晓,经声出白云。
石穿僧屋过,水到寺门分。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作者简介】林景熙(1242-1310),浙江平阳人,南宋遗民。温州成就最高的诗人。

【主题】表达了对宁静无忧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2. 京口月夕书怀/林景熙《75》《160》《259》《325》《428》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主题】旅居京口的感怀之作。

【注释】月夕:月夜。

13. 梦回/林景熙《75》《182》《325》《428》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主题】写大梦初醒后的感受,抒发离愁别恨。

14. 别王监簿/林景熙《67》《259》

玄发相逢雪满颠,一番欲别一凄然。
离亭落日马嘶渡,旧国西风入唤船。
湖海已空弹铗梦,山林犹有著书年。
蓬莱不隔青禽信,还折南枝寄老仙。

【主题】写离乱后友人离别之情。

【注释】王监簿即王英孙,为宋将作监簿,入元隐居不仕。入唤船:呼唤着催促上船。湖海:气概豪放之人。《三国志·张邈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惟有著书以度余年。折南枝:暗用陆凯折梅赠范晔“聊赠一枝春”。

15. 寿阳曲/卢挚《246》

士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

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作者简介】卢挚(1243-1314),河北涿州人,官至元朝翰林学士。

【主题】与梨园女子朱帘秀告别,传达离别苦恨。

16. 蟾宫曲·卢挚《126》《139》《397》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

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羸。

五十岁平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

风雨相催,白发相催。

仔细思量,都不如快活乐便宜。

【主题】叹息人生短暂,倡导及时行乐。

【注释】尪(wāng)羸:瘦弱。《139》作兔走乌飞,仔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乐便宜。

17. 咏白鹭/陈普《411》

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作者简介】陈普(1244-1315),福建宁德人。

18. 咏史下·赵云/陈普

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

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是人安。

【主题】对赵云的赞颂。

【注释】《全宋诗》P43822。士劝句,个人理解:他听士族劝告使益州境内安定。

19. 感旧歌者/戴表元《23》《22》《258》《429》《434》

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作者简介】戴表元(1244-1310),南宋浙江奉化人,官至信州教授。

【主题】锦瑟年华的凭吊,表达故国之思。

【注释】锦色笺:精美之纸,引申书写,比喻歌者有文才。红豆:既寓有深沉的故国之思,暗合“感旧歌者”的题面。《68》《306》豆作紫。

20. 西兴马上/戴表元《50》《112》

去时风雨客匆匆,归路霜晴水树红。
一抹淡山天上下,马蹄新出浪花中。

【主题】

21. 芦沟晓月/尹廷高《429》《68》

阑干滉漾晨霜薄,马度石桥人未觉。

滔滔流水去无声,月轮正挂天西角。

千村万落荒鸡鸣,大车小车相间行。

停鞭立尽杨柳影,孤鸿灭没青山横。

【作者简介】尹廷高,浙江遂昌人。宋亡出任小吏。

【主题】写卢沟桥的忙碌的早晨风景。

【注释】立尽:尽立,形容柳树很多。灭没:形鸟飞得极快。

22.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6》《112》《77》《146》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简介】蒋捷(1245-1305),江苏宜兴进士。竹山先生、樱桃进士。

【主题】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表达思念家乡、感叹时光易逝。

23. 虞美人·听雨/蒋捷《50》《52》《77》《112》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主题】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

24. 清平乐/张炎《52》《146》《243》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作者简介】张炎(1248-1314),浙江杭州人。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

【主题】写灭国后流浪者的苦恼。

25. 立冬即事/仇远《259》《392》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作者简介】仇远(1247-1326),浙江杭州人,宋亡入元为杭州知事。

【主题】超前的乐观态度。

26. 卜居白龟池上/仇远《68》《259》《306》

一琴一鹤小生涯,陋巷深居几岁华。

为爱西湖来卜隐,却怜东野又移家。

荒城雨滑难骑马,小市天明已卖花。

阿母抱孙闲指点,疏林尽处是栖霞。

【主题】写辞官在家的闲适生活。

【注释】卜居:迁居。栖霞岭。

27. 冬夜/萧国宝《68》《268》

虚室寒侵骨,疏梅月影床。三更孤雁泪,悲怨不成行。

【作者简介】萧国宝,浙江绍兴人,由宋入元。

【主题】写寒夜闻孤雁凄苦之声,表达沉痛的感受。

【注释】虚室:空室,简陋的房间。

28. 晚兴/萧国宝《68》《268》

翻尽残书已落晖,樵歌引我出柴扉。

江横露气吞渔艇,风挟秋声动羽衣。

沙草荒凉黄犊卧,渚花萧瑟白鸥飞。

断云数片无拘束,满目青山入翠微。

【主题】写傍晚出门所见的萧瑟秋景。

【注释】翠微:青葱的山色。

29. 秋夜词/谢翱《52》《75》《17》《76》《160》《325》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作者简介】谢翱(1249-1295),福建霞浦人,南宋爱国诗人。诗风近李贺、孟郊。

【主题】为怀人之作,写亡国之恨。

30. 无题/谢翱《160》《260》

天风下黄叶,山树挂绿蓑。世情逐流水,东去无回波。

可与语人少,不成眠夜多。湿云沾短发,漂泊奈愁何。

【主题】写羁旅之思。

31. 过杭州故宫1/谢翱《75》《160》《190》《325》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黯销魂。
朝元阁下归来燕,不见前头鹦鹉言!

【主题】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及亡国之痛。

【注释】禾黍:指国亡之悲,此处代南宋故宫。阍:多指宫门。朝元阁:唐代长安骊山上的阁名,泛指杭州故宫的建筑。

32. 过杭州故宫2/谢翱《67》《75》《160》《190》《325》

紫云楼阁宴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

残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主题】故宫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

【注释】流霞:美酒。万年枝:皇家园林吉祥树。冬青树。

33. 村居杂诗/刘因《261》《429》

邻翁走相报,隔窗呼我起。数日不见山,今朝翠如洗。

【作者简介】刘因(1249-1293),河北容城大儒。元世祖称之:不召之臣。

【主题】写山川之美。

34. 观梅有感/刘因《68》《23》《22》《191》《395》《429》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主题】痛心江南被元朝杀戮的惨剧。

【注释】西湖处士:林逋。春意句:政治高压下的委婉之词,指南宋灭亡。

35. 书事/刘因《68》《191》《258》《306》《429》

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回首见旌旗。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岁儿。

【主题】探索宋亡的根源。对比手法写更替。

【注释】卧榻:指江山社稷。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酣睡”。降王:南宋末帝,不足六岁。周家:后周恭帝柴宗训。

36. 山家/刘因《22》《23》《50》《434》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主题】山行画面,古朴风情。

【注释】醉:为暮春所陶醉。怪见句:童子迎客,原来是喜鹊向主人报信了。《102》作雀,不妥。喜鹊报喜,无雀之事。

37. 白雁行/刘因《23》《146》《258》

北风初起易水寒,北风再起吹江干

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

乾坤噫气三百年,一风扫地无留残。

万里江湖想潇洒,伫看春水雁来还。

【主题】对蒙古灭宋的哀悼。

【注释】朱崖山:陆秀夫于此背负宋帝赵昺投海而死,宋亡。噫气:嘘气,此处形容天地的吐气。有的版本作留钱。《南史·朱百年传》载:百年隐居山林,采药置之道旁,随人取药留钱,不计价值,久之方知是朱隐士。后以“留钱”指隐居或隐士;此处指宋遗民。

38. 渡白沟/刘因《68》《112》《258》《306》《429》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主题】此诗是诗人途经白沟时感慨而作。

【注释】白沟:即今河北新城县东自北而南的白沟河,宋辽以之为国界。

蓟门:蓟门关,即今北京德胜门外土城关。上镇:在易县一带,战国时燕、赵疆域以此界分。孤城:当指新城。凋落:指人死去。四海句:白沟古戍曾四海闻名而今凋落,我孤身天涯不知投向何处。

39. 黄钟·人月圆/刘因《146》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

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主题】人生如梦的感悟。

【注释】洪炉:造物主的冶炉。砺:磨刀石。黄河如带:《史记》载汉高祖刘邦曾在封爵时有誓言,有“使河如带,泰山若厉(砺)”语,意谓即使黄河变成了狭窄的衣带,泰山变成细平的磨刀石,国祚依然长久。后人因有“带砺山河”的成语。

40. 山之高/张玉娘《322》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作者简介】张玉娘(1250-1277),浙江松阳人,女词人。

【主题】表达为情所羁的凄苦。

41.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50》《5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简介】马致远(1250-1321),北京人,元曲四大家。秋思之祖。

【主题】写苍茫萧瑟景象。

42. 拜岳鄂王墓/胡炳文《258》

有公无此日,再拜泪交颐。大义君臣重,孤忠天地知。

鸩毛何太甚,龙渡只如斯。坟畔休留桧,行人欲斧之。

【作家简介】胡炳文(1250-1333),江西婺源人。宋入元的理学家。

【主题】表达对岳飞的崇敬。

【注释】鸩:此指小人。龙渡:以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喻赵构南渡建宋。《68》《429》甚作毒。

43. 次韵徐则正山居/于石《259》《419》

松间花外有虚亭,花自向阳松自阴。

水浊不污明月色,人闲方见白云心。

棋边冷眼安危著,笔底放怀长短吟。

世忌独醒还恶醉,浅斟莫使酒杯深。

【作者简介】于石(1247—?),浙江兰溪人,宋亡隐居不仕。

【主题】表达对人世险恶的见解。

44. 读史/于石《259》

今来古往一封疆,虎斗龙争几帝王。

百二山河秦地险,八千子弟楚天亡。

朝廷有道自多助,仁义行师岂恃强。

往事废兴何处问,寒烟衰草满斜阳。

【主题】感叹兴亡盛衰的历史。

45.奉使来徭/元代佚名《6》

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主题】讽刺官吏扰民。

46. 绝句/赵孟頫《64》《23》《39》《22》《176》《429》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作家简介】赵孟頫(1254-1322),浙江湖州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主题】写出仕元朝后的心理矛盾。

47. 岳鄂王墓/赵孟頫《6》《68》《23》《112》《39》《146》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主题】凭吊岳飞。

48. 纪旧游/赵孟頫《68》《176》《262》《344》

二月江南莺乱飞,百花满树柳依依。

落红无数迷歌扇,嫩绿多情妒舞衣。

金鸭焚香川上暝,画船挝鼓月中归。

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

【主题】写昔日游乐,今日寂寞。

【注释】落红句:落花被翩翩起舞的舞女的美丽舞姿所感染,绿柳为舞女色彩艳丽的扇子所吸引。挝(zhuā):敲打。

49. 溪上/赵孟頫《23》《176》《191》《344》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

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

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

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主题】写故乡极目所见,世事多变的感慨。

【注释】溪:指苕溪。白鸥无机事:《列子》:古一人非常亲近白鸥。此人父亲叫他去捉一只白鸥,海鸥知之。玄鸟之燕子知季节春来秋去。凤笙:笙形像凤。龙管:指笛,其声如龙吟。东陵子:秦东陵侯邵平东陵瓜。

50. 和姚子敬秋怀/赵孟頫《23》《191》

搔首风尘双短鬓,侧身天地一儒冠。

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

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

金樽绿酒无钱共,安得愁中却暂欢。

【主题】为哀悼亡宋而作,抒发自己的感受。

51. 四时读书乐1/翁森《257》《325》《356》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作者简介】翁森(1255-1326),浙江仙居人,宋末遗民,有弟子八百。

【主题】写乐在自然,乐在读书。

【注释】舞雩:鲁国求雨坛。咏:歌也《374》好作归。

52.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王旭《102》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作者简介】王旭,山东东平人。

【主题】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注释】风流:风度、标格。一家制作:雪和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着(zhāo):等次。散彩:放射出光彩。帘:窗帷。

53. 江天暮雪/陈孚《23》《68》《405》《436》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作家简介】陈孚(1259-1309),浙江临海人,曾讲学于上蔡书院。

【主题】描写暮雪情景。

【注释】江天暮雪:为长沙八景之一。

54. 博浪沙/陈孚《39》《41》《22》《28》《30》《263》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

【主题】赞美张良的豪气,讽刺强秦的残暴压制。

【注释】祖:开始。龙:人君。祖龙:指秦始皇。《23》《107》民间作人间。

55. 上蔡县驿/陈孚《263》

上蔡城边雉兔肥,满川桑枣绿成围。

东门牵犬无穷乐,谁谴君侯不早归。

【主题】对李斯贪恋权位不得善终的讽刺。

56. 和靖墓/陈孚《429》

北邙翁仲拱朱门,玉碗时惊古帝魂。

谁似孤山一抔土,梅花依旧月黄昏。

【主题】通过对比,表达对林逋的赞誉。

57. 鄂渚晚眺/陈孚《68》《176》《306》

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雁茫茫。

橹声摇月归巫峡,灯影随潮过汉阳。

庾令有尘污简册,祢生无土盖文章。

阑干只有当年柳,留与行人记武昌。

【主题】表现诗人的伤今吊古之情,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之鸣。

【注释】庾令:东晋重臣庾亮(字元规),王导对其权重不满,一日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元规尘污人”,比喻权势大。简册:史册。祢衡虽无裂土分爵却崇尚文章。盖:崇尚。行人:自指。

58. 金山寺/陈孚《23》《405》《436》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

云侵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

僧榻夜随鲛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

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点尘。

【主题】对镇江金山寺的赞美。

【注释】壶中乾坤:指仙境。中泠泉水:天下第一泉水。呼应首联。《263》侵作移。

59. 真定怀古/陈孚《176》《263》《344》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主题】路过真定的所见所感。

【注释】见(xiàn):显现。滹:滹沱河。主父:赵武灵王。尉佗:即尉他,赵佗。莫通漠。

60. 江村即事/黄庚《41》《28》《381》《429》

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日西斜。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作者简介】黄庚(1260-1328?),浙江天台人,宋末太学生。

【主题】写江边秋景。

【注释】《264》《436》题目为《江村》。《176》《344》秋作春。

61. 老将/宋无《68》《429》《264》

杀气消磨暗铁衣,夜看太白剑无辉。

旧时麾下谁相问,半去封侯半不归。

【作者简介】宋无(1260-1340?),河南固始人迁苏州,南宋亡随父亲附元。

【主题】世态炎凉的伤心之叹。

【注释】太白:太白星主杀伐,比喻战争。作旧时麾下谁相问,

62. 西湖/宋无《68》《264》《429》

故都日日望回銮,锦绣湖山醉里看。

恋着销金锅子暖,龙沙忘了两宫寒。

【主题】批评赵构不安于享乐,不图收复中原。

【注释】故都:指汴京。銮:銮驾。销金锅子:指西湖。周密《武林记事》“日米金钱,靡有纪极”,古有“销金锅儿”之号。龙沙:指西北沙漠,指金国五国城,钦宗徽宗二帝所居。

63. 西厢记。端正好/王实甫(1260-1336大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主题】崔莺莺别张生时的感受。

《41》《112》《50》《28》《333》

64. 寄子昂君墨竹/管道升《265》

夫君去日竹新栽,竹子成林夫未来。

容貌一衰难再好,不如花落又花开。

【作者简介】管道升(1262-1319),赵孟頫之妻,浙江德清女诗人。

【主题】寄给丈夫的自题墨竹诗。表达对丈夫的强烈思念及人老色衰的感慨。

65. 渔父词/管道升《345》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

争得似,一扁舟。弄风吟月归去休。

【主题】反映了她向往闲逸、自由的清淡生活,淡漠凡俗尘世的功名利禄。

66. 我侬词/管道生《41》《28》《335》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主题】赵孟頫想纳妾,管氏作《我侬词》以答复。她把他们夫妻巧妙比喻成泥人,向丈夫表达了白头偕老的愿望,夫妻双方都要对彼此忠贞负责任。

【注释】第一个“侬”是“我”,第二个“侬”是“你”。

67. 菊二首/何中《265》《148》

菊花如幽人,梅花如烈士。同居冰雪中,标格不相似。

【作者简介】何中(1265-1332),江西乐安人,仕元,家藏万卷书。

【主题】写代两种不同风格的花。

68. 菊/何中《265》

道里阻荒塞,故人万里余。菊枝倘可折,持以寄远书。

69. 春风如少年效程汉翁/何中《28》《176》《265》

春风如少年,狂逐无定处。垂杨曲江堤,细草东郊路。只言今似昔,不悟新非故。流水何时归,残莺数声暮。

70. 春郊/何中《68》《265》

试数乱离年,伤情更惘然。牛羊荒草树,天地老风烟。

白骨苍苔外,山花野水边。幽禽未栖宿,来往自翩翩。

【主题】春日伤情。

71. 南居寺/何中《68》《176》《265》《344》

闭户未从容,出门谁适从?聊随碧溪转,忽与白鸥逢。

小雨十数点,淡烟三四峰。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鸣钟。

【主题】一首闲适之诗。

72. 知非堂夜坐/何中《23》

前池荷叶深,微凉坐来爽。人归一犬吠,月上百虫响。
余非洽隐沦,隙地成偃仰。林端斗柄斜,抚心独凄怆。

洽:相合。隐沦:隐居。偃仰:俯仰得意。

73. 宿荷花庄/刘诜《68》《266》

晚宿山村待雨晴,夜深云弄月痕明。

茅庐四面溪田绕,半是蛙声半水声。

【作者简介】刘诜(shēn)(1268-1350),安徽庐陵人。2岁失母7岁失父,9岁宋亡。十年不第。

【主题】作者幼时避难曾在荷花庄。此为旧地重游时所见所闻。

74.早行/方夔《28》《176》《260》《344》《381》《393》《434》

早起理归装,残灯耿曙光。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
钟响知云寺,波声认石梁。修途留不住,去去出山庄。

【作家简介】方夔,浙江淳安人,曾隐居富山,人称富山先生。

【主题】清晨从山路出发的感受。

【注释】耿:微明。石梁:石桥。

75.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52》《27》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山东济南人,官至参议中书省事。元代政治家、文学家。

【主题】怀古之作,提醒封建政权的变化的结果,都以人民受苦受难为结局。

76.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305》《352》《360》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主题】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

【注释】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

77. 在燕京作/赵显《75》《322》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作者简介】赵㬎(1271-1323),宋恭宗,出家为僧。因此诗被元赐死。

【主题】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客:指自己。

78. 到京师/杨载《22》《23》《30》《146》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作者简介】杨载(1271-1323),福建浦城人,官至梁州同知等。与虞集、范梈、揭傒斯为元初四大家。

【主题】表达诗人初到京城的喜悦和大展宏图的希冀。

【注释】角门:偏门。

79. 宿浚仪公湖亭/杨载《68》《23》《176》《191》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前山拥翠微。

【主题】江南雨后春景。

【注释】浚仪公:赵孟頫郡望所在开封,代之。背人:避人。

80. 宗阳宫望月/杨载《23》

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
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
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主题】命题之作,推为绝唱。因月落笔,在交代中秋玩月场景的同时,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幽淡远的氛围。插上想象的翅膀,表达出诗人赏月时的独特感受。

【注释】弱流:古代传说中的水名,水质极轻,鸿毛不浮。《23》台作堂。

81. 过高邮射阳湖/萨都剌《288》《434》

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作者简介】萨都剌(1272-1355),山西代县人,雁门才子。

【主题】写景流露出悲秋的情感。

82. 送人之浙东/萨都剌《429》

我还京口去,君入浙东游。风雨孤舟夜,关河两鬓秋。

出江吴水尽,接岸楚山稠。明日相思处,惟登北固楼。

【主题】途中送人之作。

83. 送管元帅南征/萨都剌《288》《328》

楚帆风一叶,此去几时还。日暮汉江碧,雨晴湘竹斑。

边声连草木,野色动荆蛮。决策平徭后,归心北固山。

【主题】

84. 醉起/萨都剌《112》

杨柳楼心月满床,锦屏绣褥夜生香。不知门外春多少,自起移灯照海棠。

【主题】描写宫中女性生活空虚,只得寓长恨于景。

85. 秋夜闻笛/萨都剌《39》《176》《374》《395》《429》

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主题】引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愁绪。

86. 彭城杂咏/萨都剌《68》

雪白杨花扑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

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

【主题】借景怀古。

【注释】张家燕子楼:徐州武宁节度史张愔娶歌女关盼盼为妾,盖燕子楼。后张死,关守节十余载亡。

87. 初夏淮安道中/萨都剌《176》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淮时。

【主题】过淮安,写江南四月初夏的景色。

【注释】泼泼:象声词,鱼掉尾声音。著:附着。嫩晴:初晴。

88. 秋词/萨都剌《176》《429》

清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
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

【主题】写宫中美人的淡淡凄凉。

【注释】《68》作《宫词》《22》清作深。《23》灯作镫。建章:汉宫名。

89. 赠弹筝者/萨都剌《39》《41》《28》《176》《429》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主题】对弹筝者的称颂。

【注释】银甲:银做的假指甲,又名拨。弹冰:弹奏清脆的声音。一说古人谓以冰蚕之丝制为冰弦。雁行:指筝上雁形的徽带。筝声激越,似海门疾风。

90. 大同驿/萨都剌《288》《328》

题诗洒墨江东驿,笔力犹能挽怒涛。

飞骑将军朝出猎,打门县吏夜催徭。

天高路远心如水,夜永愁多独过桥。

却忆玉堂诸学士,凤池东畔珮声遥。

【主题】。

【注释】玉堂诸学士:指朝廷官员。凤凰池:指中书省。

91. 过广陵驿/萨都剌《176》《28》《429》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主题】写羁旅之思及物是人非的感慨。

92. 芙蓉曲/萨都剌《68》《23》《112》《176》《191》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
绛袍春浅护云暖,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主题】以芙蓉起兴,描写水乡女子触景生情,哀伤青春易逝。

【注释】写此诗为勉励西台御史张子寿,能像状元御史泰不华一样有所作为。绛袍:朝服。翠袖:女人所穿。绛袍句:秋江女儿与芙蓉从春到秋、从晨至暮始终相依相伴。鲤鱼:即鲤鱼风,通常称九月风或秋风。霜落:喻黑暗的社会邪恶势力。

93. 越台怀古/萨都剌《306》《354》《429》《68》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主题】登临越王山,见山水形胜以及帝王废都,怀古幽思油然。

【注释】生背:背负。《434》围作周。

94. 送䜣上人笑隐住龙翔寺/萨都剌《23》《30》《191》《236》

江南隐者人不识,一日声名动九重。

地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衲衣香暖留春麝,石钵云寒卧夜龙。

何日相从陪杖屦,秋风江上采芙蓉。

【主题】奉旨而作,送杭州天竺寺僧人大䜣(陈笑隐)赴阙,令住持南京龙翔集庆寺,送友人盼望重逢的希望。

【注释】景阳钟:南京景阳楼的钟声。石钵句:他持经说法毕,所用石钵中蟠伏神龙。

95. 石夫人/萨都剌《23》《30》

危危独立向江滨,四伴无人水作邻。

绿鬓懒梳千载髻,朱颜不改万年春。

雪为腻粉凭风傅,霞作胭脂仗日匀。

莫道脸前无宝镜,一轮明月照夫人。

【主题】描写萧山凤凰山望夫石的风采。

【注释】《30》傅作敷。《23》《30》《434》霞作露。不妥。

96. 雨伞/萨都剌《23》《64》《130》《210》

开如轮,合如束,剪纸调膏护秋竹。

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

晴天却阴雨却晴,二天之说诚分明。

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

【主题】咏伞之作,讽刺时局。

【注释】束:束帛。二天句:两种天之说十分明了。

97. 燕姬曲/萨都剌《52》《157》《176》《344》

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

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短鞭娇欲滴。

春风淡荡摇春心,锦筝华烛高堂深。

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

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着人倦梳洗。

夜来小雨润天街,满院杨花飞不起。

【主题】描写贵族小姐愁乐无常的情态。

【注释】《23》锦作银,《23》《191》短作笼。

98. 满江红·金陵怀古/萨都剌《52》《345》《377》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主题】咏叹金陵,豪迈感慨,情深意切。

【注释】山川形胜:山和水经过万年的时间,形成的奇特景象。

畴昔:从前。王谢:东晋王导、谢安家族。胭脂井: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被擒。寒螀(jiāng):寒蝉。蒋山:钟山,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于此,常显灵。孙权立庙于钟山,改称蒋山。

99. 听雨/虞集《23》《22》《107》《191》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家茅屋一声鸡》宋诗词选100首
赏诗阁
《到处逢人说项斯》唐诗100首
宋人千首绝句
[著名诗人萨都剌绝句选]
《多少旁人冷眼看》宋诗词100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