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丝绸之路开辟前的4500年前,原产西亚的小麦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userphoto

2022.06.08 河北

关注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经济的增长使得人们购买力不断增强,对食物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不管 饮食如何提升,人们的生活始终离不开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这四大世界主粮。但很多国人却不知道,除了水稻之外,其他三者的原产地均不是中国,其中玉米和马铃薯原产于中南美洲,而小麦则原产于西亚。那么小麦作为中国最常见的粮食作物是如何传入到中国的呢?又是沿着什么路径传入的呢?

小麦作为中国最常见的粮食作物是如何传入到中国的呢?又是沿着什么路径传入的呢?

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显示,世界公认的农业起源中心有四个,分别是西亚、中国、中南美洲和非洲,其中从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豆类等,驯化出山羊、绵羊、牛;从中国起源的农作物包括水稻、谷子和糜子两种小米、大豆、荞麦等,驯化出家猪、鸡、狗;从中南美洲起源的农作物有玉米、花生、马铃薯 、红薯、棉花、南瓜、西葫芦、辣椒及多种豆类,驯化出驼羊、荷兰猪;从非洲起源的农作物有高粱、两种非洲小米,驯化出毛驴。

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显示,世界公认的农业起源中心有四个,分别是西亚、中国、中南美洲和非洲

从西亚新月沃地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豆类等,驯化出山羊、绵羊、牛。

在西亚的两河流域,考古曾发掘到最早的小麦遗存距今约9000年,作为天生适应新月沃地气候的作物,小麦的种植为苏美尔-巴比伦文明的辉煌打下经济基础。之后随着巴比伦王朝的强盛,小麦开始对外传播,与新月沃地相邻的古埃及最先就引种了小麦,这点在一幅古埃及墓葬壁画中可窥见一斑,壁画上墓主森尼杰姆和他的妻子利尼弗特在收割小麦和亚麻。

藏于法国卢浮宫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苏美尔-巴比伦文明代表。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使用楔形文字写在黑色的玄武岩石柱上。

古埃及墓葬的一幅壁画上,墓主森尼杰姆和他的妻子利尼弗特在收割小麦和亚麻。

但小麦是如何传入中国的,答案只能从现有的考古成果中去猜想去论证。因为甲骨文中与麦类谷物有关的仅有两个字,一个是“麦”字,被诠释为大麦,另一个是“来”字,被诠释为小麦,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字体的形状像一株即将成熟的麦子,麦叶直立,麦穗下垂。小麦的“麦”与往来的“来”,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农作物、一个是方向性动词,或许我们祖先就是在用这个“来”字表示小麦是“外来之物”。

甲骨文中与麦类谷物有关的仅有两个字,一个是“麦”字,被诠释为大麦,另一个是“来”字,被诠释为小麦。

食物加工分区示意图。赵志军/供图

当然这只是猜想,既然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小麦的记录,那么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有文字才有历史记载,那么就可以确定小麦传入中国一定是在史前时期,即文字诞生前的空白记录时期。综合上世纪考古偶然发现的小麦遗存和本世纪采用浮选法新发现的小麦遗存,加起来在中国出土的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遗址已有三十多处。

小麦的炭化颗粒,体积过小且颜色均为黑色,在考古遗址中很难用肉眼察觉。

这里额外科普一下考古学上的浮选法。由于以前小麦炭化颗粒的发现均是偶然所得,因为这些炭化颗粒实在是过小且颜色均为黑色,在考古遗址中很难用肉眼察觉。新世纪以来,中国考古界在考古发掘中引入浮选法,这是一套专门用来发现炭化植物遗存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炭化植物分量轻,比重小于水的特性,将从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土壤中若隐藏有炭化植物残骸就会漂浮在水面。

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楼兰古城遗址以西175公里的小河墓地遗址。

2020年发掘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的通天洞遗址,发现了青稞、小麦与黍的炭化颗粒。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应用浮选法的史前考古遗址已多达上百处,从中也得到了大量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就包括小麦。若按照小麦碳化颗粒的年代早晚来排列,出现最早的是在新疆,分别是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楼兰古城遗址以西175公里的小河墓地遗址,时间约为4500年;还有2020年发掘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的通天洞遗址,发现了青稞、小麦与黍的炭化颗粒。

通天洞遗址周围有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代遗存,如江赛提遗址、萨尔阔拉墓群、克孜勒吐育克墓群、森塔斯石人墓等

2020年发掘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的通天洞遗址,发现了青稞、小麦与黍的炭化颗粒。

这些遗存经过碳14测定后发现是5200年前的作物,要知道黍(即小米)是一种原产于中原地区的农作物,曾出土有9000多年前的遗存颗粒,这一发现代表着通天洞遗址与华北地区存在着某些文化联系。通天洞遗址还是一处综合性的洞穴遗址,在241平方米的洞穴、旷野两个发掘区,发现了距今4.5万年前旧石器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文化层堆积,出土石器、铜器、铁器等各类编号标本和动物化石3000余件,是新疆第一处发现有明确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通天洞的小麦与黍的炭化颗粒经过碳14测定后发现是5200年前的作物,图为黍小米的炭化颗粒。

距今约4350—395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存集中在黄河中下游,特别是山东海岱地区。

仅有相对年代的早期小麦遗存,图引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官网

之后是比较早的是距今约4350—395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存集中在黄河中下游,特别是山东海岱地区发现的最多,如聊城校场铺、胶州赵家庄、日照两城镇和日照六甲庄遗址;然后是距今3900〜3600年的夏王朝时期的小麦遗存,其中尤以中原地区的二里头遗址最为丰富,最后是西北地区的小麦遗存出土遗址,如甘肃东灰山遗址、陕西赵家来遗址等,虽然 遗存数量不少,但年代大多在距今3500年以后。

具有直接年代测定数据的早期小麦遗存,图引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官网

如此便产生了一个非常困惑的现象,那就是小麦传入中国的路径并非是完全的自西向东,更像是从新疆直传到了山东,然后再由东向西渐进传播。而且西北地区的小麦遗存出土遗址,不仅有小麦炭化颗粒,还总伴随着大麦炭化颗粒,且数量多于小麦,这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所不常见的。所以可以推测小麦从新疆传入内陆一定还有另外一种不寻常的路径。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小麦传入中国的猜想示意图

通天洞遗址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北的一处花岗岩洞穴中。图为通天洞周边环境

再回到前面提到的通天洞遗址,作为新疆最早的铜石并用时代遗址,来自中原与西方的不同的农作物,在距今5000多年前在此相遇,且遗址中黍在发现的农作物中占有60%以上的比重。这种不寻常的标志性事件表明在北疆与中原之间,一定存在一条不经过河西走廊的交流通道,而这条通道应该就是欧亚草原通道。

欧亚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草原,自欧洲多瑙河下游起,呈连续带状往东延伸到中国东北的松辽平原。

欧亚草原经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哈萨克丘陵、蒙古高原,直达中国东北的松辽平原,东西绵延110个经度

要知道,欧亚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草原,自欧洲多瑙河下游起,呈连续带状往东延伸,经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哈萨克丘陵、蒙古高原,直达中国东北的松辽平原,东西绵延近110个经度,据孢粉资料证明,欧亚大陆在中新世时期已广泛存在草原景观,第四纪后,草原面积更加扩大,至少在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前已形成连绵的草原带。

在欧亚草原带上的距今5500〜4000年间,是存在着一些早期的青铜文化群体。

分布在南西伯利亚、蒙古高原西部以及哈萨克丘陵地区的阿凡纳谢沃文化。

在这条欧亚草原带上的距今5500〜4000年间,是存在着一些早期的青铜文化群体,如分布在南西伯利亚、蒙古高原西部以及哈萨克丘陵地区的阿凡纳谢沃文化,以及距今4000-3000年前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分布范围西起乌拉尔,南到中亚内陆草原,东至叶尼塞河沿岸)。这些考古学上定义的文化群体是散布在欧亚草原上许多青铜文化小部落的统称。

印欧语起源于高加索山的南俄草原一带,以颜那亚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时代早中期的东欧草原游牧人群传播

至欧洲、中国西北(吐火罗语)和南亚。这些散居的小部落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

这些散居的小部落之间不一定有血缘联系或相互承续关系,但却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如特征鲜明的草原青铜器、畜牧和农耕相辅相成的混合类型经济模式、半定居半游动的生活方式等。这些共同文化特征说明这些早期青铜文化群体内部存在着相互联系,正是它们之间的往来构成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畅通。

“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年代在商代中晚期至西汉时期,是中国北方早期游牧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鄂尔多斯青铜器与欧亚草原民族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对于这点我们可以从中国考古学上的“北方文化带”得到佐证,这个西起鄂尔多斯高原,向东沿着河套平原和阴山山脉,到达燕山山脉的狭长文化区,其存在时间同样是在距今4500〜3000年间,且这处文化带正处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这条界限正是中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分界线,还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有一个地理专用名词叫做“农牧交错带”(参见《长城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一条有形的自然界线、农牧界线》)。

北方文化带正处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沿线。

中国的农牧交错带

这条北方文化带南面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黄河中下游地区,北面就是欧亚草原的早期青铜文化区,所以我们会发现鄂尔多斯出土的青铜器,明显带有欧亚草原早期青铜文化的特点,还有作为商朝国都的安阳殷墟也出土了不少带有欧亚草原早期青铜文化的青铜器,包括动物纹青铜饰件、青铜短剑、管銎(qiōng)战斧等,应该是经由北方文化区传递而来。

小麦也应该有北方文化带南下传播到海岱地区、中原地区的可能,而这个时间就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龙山文化时期

那么,小麦也应该有北方文化带南下传播到海岱地区、中原地区的可能,而这个时间就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龙山文化时期。要知道,当小麦从西亚传播到中亚后,便可以轻松经由欧亚草原上诸多早期青铜文化小部落的接力传递,迅速传播到蒙古高原东部的北方文化带,然后转而南下到达黄河中下游地区。

西起嘎顺戈壁,东到蒙古戈壁,南至阿拉善沙漠的蒙古大戈壁,是世界上最北面的沙漠。

至于为何没有直接通过欧亚草原传播到甘肃、内蒙西部等地区,根源或许就在于西起嘎顺戈壁,东到蒙古戈壁,南至阿拉善沙漠的蒙古大戈壁,这处世界上最北面的沙漠,面积高达130万平方公里,是亚洲第二大沙漠,世界第五大沙漠。所以当小麦在距今5500年传播至中亚西天山的山麓地带后,便由中亚早期农牧人群经西天山北上带入阿尔泰区域,便有了通天洞遗址。

距今5400年主要上古文化的分布示意图

小麦本身属于有机物质,容易腐烂,很难长期保存在考古遗址中,只有一些被火烧过但没有燃烧成灰的炭化颗粒。

当然要验证这些推论,就需要处于中间媒介地位的“北方文化带”出土更多年代晚于5200年前,但早与4500年前的小麦炭化颗粒。只是作为农牧交错带,生产方式变动频频,再加上小麦本身属于有机物质,容易腐烂,很难长期保存在考古遗址中,只有一些被火烧过但没有燃烧成灰的炭化颗粒,才会因变成无机物质,化学性质稳定遗存下来。但这实在可遇不可求。

文献引自:

《边疆考古与民族史研究续集》—郑君雷;

《5000年前小麦与黍在这里“相遇”》—光明日报20210806 09版;

《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资料》—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官网等。

河西走廊之梦---Yanni雅尼.mp35:05
来自维达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谷的传说和考古发现(下)
赵志军: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
小麦东传与欧亚草原通道
中国种植4000多年的小麦为何被认为原产于西亚?不能是本土驯化吗?
略论小麦传入中国的三条路径
8000年前红山文化区域的先民最先吃小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