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斗彩、粉彩

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入烘炉中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由于釉上釉下,给人以丰富的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大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

粉彩亦称为软彩,其特点是可以分别明暗、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感,他还吸取了国画中构图、设色等技法,加以灵活运用,表现力极强。粉彩的制作,一般是在描绘轮廓后,先填一层“玻璃白”;再以所需的色料用乳香油或水调匀,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最后入锦炉烘烤。

清雍正 粉彩福寿纹碗

展开剩余89%

斗彩瓷器特征:

“斗彩”之名在清代雍正以前尚无所见,后来为与五彩区分才有此称。斗彩是指瓷器彩绘的一种工艺。而它是在坯体上先用青花描绘图案轮廓线,施透明釉,用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经低温彩炉烘烤,然后成型。由于彩绘方式分釉上、釉下彩两部分,景德镇称“斗”是“斗斗拢”凑集之意,如做多种解释是可以相信的。

清雍正 斗彩缠枝莲托八宝梵文盖碗

明代在色彩缤纷的彩瓷中,以成化斗彩所取得的成就最为辉煌,明人程哲在《蓉楼说》一书中品评明代瓷器时曾说:

“在胜朝则有永、宣、成、弘正、嘉、万官窑。其品之高下,首成,次宣,次永,次嘉,其正、弘、隆、万间亦有佳器。……者成杯茶贵于酒,彩贵于青。”

一、鲜红彩

鲜红彩在成化彩瓷中应用极为广泛,其色泽鲜艳如血,纯正自然,施彩以平涂为主,薄厚不均,有浓淡色阶,厚重处红里透黑,浅淡处微微闪黄,见图。此色主要用于装饰花卉,人物衣衫和动物身体纹饰等。相对于其它彩,此彩施彩较薄,不透明,表面无光,一般不会产生开片的情况。

故宫藏成化斗彩高士杯

二、 油红彩

油红与鲜红彩颜色十分接近,但其色泽更深沉,更均匀,无浓淡色阶,其釉层也很薄与鲜红釉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釉面有光泽,一般也无开片现象。

故宫藏明成化 斗彩灵云纹杯

三、锗红彩

锗红彩应用也是相当广泛。赭红彩色泽红中泛紫,无光;釉面有浓淡色阶;釉层与其他类型红釉相比,相对较厚。

故宫藏成化 斗彩三秋杯

胎釉方面

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小杯胎体之薄几同蝉翼,可映见手指。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这种胎、釉特质的形成是由于成化瓷中的铁、钙含量下降所致,标志着成化官窑对胎釉原料的选择与控制比明朝前期更为严格。

造型方面

成化斗彩无大器。以现有藏品看,最高的瓶其高度约为19厘米,最大的碗其口径约为23厘米,高足杯其高度约为7.6厘米,盘的口径约为16-18厘米,罐的高度约为8-13厘米,杯的口径约为7-8.5厘米。由此已能体察斗彩器的小巧玲珑。无论是何种器型,都具有端庄圆润、清雅隽秀的风姿。细细考察,可以发现其造型的轮廓都是由一种柔韧的直中隐曲、曲中显直的线条构成,因而风貌有殊。

故宫藏成化斗彩蔓草纹瓶 高18.7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8.5厘米

粉彩瓷器特征: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夔凤纹碗是其风格的经典之作。

清宣统 粉彩夔凤纹碗

此后,有君王之才的袁世凯于1915年底称帝,年号“洪宪”。喻其大法制,倡导国民新生活,公正透明等。按惯例,新皇帝即位要烧新瓷贡贺。袁世凯粉彩玉壶春瓶,采用瓷石作胎,模具成型,材质单一,稀薄透光。袁世凯瓷已完全失去了古陶瓷胎体的内部活力,完全依赖颜料和技法,犹如在尸体上化妆,没有了整体的生命的活性。

1、纹饰

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寓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仕女幼童人物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通过把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个粉彩的年份。

故宫藏清雍正 粉彩过枝桃树纹盘

2、款识

对于清代粉彩瓷器的鉴定,清宫造办处档案极为重要。款识,图案,文字皆有定式,不符合定式的极有可能就是新仿品。对款识的研究,对于清代官窑极为重要。乾隆粉彩官窑瓷器大多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六字款,少数书'乾隆年制“篆书四字款。民窑粉彩器亦有书六字款和四字篆书款的,但款识书写极不工整。

清乾隆 粉彩婴戏天球瓶底款

3、胎质

我们观察这件瓷器的胎质 ,晚清民国时期瓷器的胎质,不如清代早期中期瓷的胎质那么好。但是胎质仍然是有润度的,而现在仿品往往做的比较干,没有那种瓷器的润度。

再看这个瓷器的胎质,在胎釉结合处有这种火石红,这种火石红算是比较好认的,开门的火石红,逐渐过渡有渐变,有一条黄色的线。

从花盆的内部可以看出来胎釉结合处这条线很自然,那么从釉面上来看呢,这件东西釉面比较肥润,光亮度也很好,釉面的温润度还是非常好,现在仿品往往就没有这种润度,仿品一种可能就是有贼光,火气非常重,另一种可能呢,它这个釉面,经过酸咬腐蚀,使这釉面失光。

4、脱粉

然后我们再看下这个粉彩,要知道粉彩是玻璃白打底,这花盆上面我们就明显看到玻璃白,粉彩这种粉质感很重要,就是它有一定的厚度但这粉彩又不是很结实,真品在漫长时间流传中会有这种自然的脱落,这种自然脱落是粉彩鉴定真伪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再就是口沿的这种爆釉是否自然。这个口沿原来是有描金的彩,随着时间的流逝,金彩已经逐步脱落了。金彩脱落,也是鉴定晚清民国时期粉彩瓷器真伪的一个特征。

还有口沿釉面质感也很好,像是牛奶一样有一定的乳浊度不是那种十分清透的但是也能看出来宝光内晕 ,从这个内部发出来这种光。非常典型的时代特征。

斗彩和粉彩的区别有三:

1、色调不同。斗彩色调强烈,而粉彩色调柔和。

上:斗彩

清乾隆 斗彩暗八仙折纹腰盘

下:粉彩

清乾隆 青花粉彩过枝花卉玲珑碗

2、生产过程不同。斗彩是先在坯上描绘,待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而粉彩先直接在烧好的白瓷上勾画图案。

3、始创时期不同。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而粉彩始创于康熙。

斗彩和粉彩两种瓷器并没有哪种贵与不贵的区别,好的官窑器都价格不菲,当然成化鸡缸杯最贵,这还和谁画、谁用,有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彩瓷特征的鉴别
叶佩兰细说粉彩(上)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清代雍正粉彩瓷考赏析
十二 2 清代各时期瓷器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十六)
古瓷鉴赏到古瓷首饰选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