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情景喜剧中的华裔形象困境

   《初来乍到》(Fresh Off The Boat)自 2015 年上映后,收视率和口碑一路走高。这部以一个华裔移民家庭的奋斗史为演绎对象的情景喜剧具有某种双重性。在思想内核方面,《初来乍到》一方面集中反映了大量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同时又对传统情景喜剧中的美式幽默进行了反讽。在人物形象上,华裔的外形内部隐藏着一个已经完全美国化了的灵魂。这种丰富的双重性揭示出美国当代华裔在移民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困境。

一、美国情景喜剧的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我爱露西》(I Love Lucy)在美国上映以来,情景喜剧逐渐成为美剧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仅美国原创的情景喜剧就已经达到 2.7 万部(彭立启 2008)。正因为情景喜剧的拍摄、剪辑工作量较轻、金钱成本较低,加之其选材灵活、内容丰富,很快就成了一种能够迅速反映社会思想和文化形态的电视剧类型。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华人形象开始集中出现在美剧中。不同于《危机边缘》(Fringe) 《罪恶黑名单》(The Blacklist) 等犯罪型美剧中塑造的作为“反派”的华人形象,情景喜剧中的华人形象则更多呈现出某种固定化的幽默特征。

二、情景喜剧中华人形象梳理

     最早出现华人形象的美国电视剧是上映于1956年的《傅满洲历险记》The Adventure of Fu Manzhou),其中邪恶的傅满洲形象反映了美国人最初对华人的印象。

     在美国情景喜剧中,华人形象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1994 年,美国 NBC 电台推出了被誉为“喜剧教科书”的《老友记》(Friends),除了亚裔洗衣店员工和中餐厅服务员等边缘角色,华人朱莉作为剧中的次要角色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外形上看,朱莉是一个典型的亚洲女孩,她肤色偏深,黑发过肩且并未经过任何烫染。但是这个女孩从行动上看却是十足的美式做派,她不仅在机场就和罗斯激吻,而且在到达纽约后也像美国女孩那样在家里举办派对。朱莉的华人外表一开始的确引起了其他角色的误解,瑞秋用极慢的语速、极大的音量对朱莉说:“Welcome to our country.”表明瑞秋以为朱莉是一个英语颇不熟练的中国女孩。但是朱莉随之也用极慢的语速、极大的音量回应瑞秋:“Thank you. I’m from New York.”一方面造成了一种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同时也表明朱莉是一个从小接受美式教育的人。而随后朱莉和罗斯一起吐槽北京两百岁的巴士和随地吐口水的乘客则更加清楚地表明朱莉的内心早已认同了美国身份。然而讽刺的是,即便朱莉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美国人”,但她在《老友记》中却还是以一个“破坏者”的形象出现。

     这个角色的存在也侧面表现出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观众始终对华人身份抱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怀疑和反感。进入新世纪以后,情景喜剧中像朱莉这样对主线情节有所推进的华人角色比较少见,更多的是如美国作家詹姆斯·贝克(James Baker)所说的“具有类型化特征的小人物”形象。2005 年,CBS 推出情景喜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其中的华人角色出现的频率不可谓不高。在第 2 季第 8 集中,为了筹到好友结婚需要的 5000 美元,巴尼在大西洋城的赌场赢了一场名为“行还是不行”的赌博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参与者除了巴尼,全都是“中国商人”。然而在这场神秘的游戏中,唯一能够称得上中国元素的就只有赌桌上的骨牌和参演角色们荒腔走板的中文。配合上赌桌旁白人旁观者困惑的表情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游戏规则,似乎“神秘”成了中国元素的一个重要特征。

      2007 年同样由 CBS推出的现象级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该剧中的华裔海洋学家和印度裔女律师一起,担任了剧中“破坏者”的角色,成为白人男女主角相恋的重大阻碍。

    不论是《破产姐妹》(2 Broke Girls) 中的韩裔老板 Han ,还是《小谢尔顿》(Young Shelton)中的越南裔同学Tam,无一例外都是体格弱小、为人呆板的形象。他们和美剧中的华裔一起,构成了一个作为异文化他者的群体。其中华裔的面貌也一直显得模糊不清。直到 2015 年,《初来乍到》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华裔移民家庭为主角的情景喜剧。

三、美国梦叙事中的华人移民

     《初来乍到》是美国三大电视巨头之一的ABC 于 2015 年推出的一部电视剧,也是近 20 年来美国唯一一部全部由亚裔担纲主要演员的电视剧。剧集自推出起,就获得了传媒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个华裔家庭,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并且在美国社会站稳脚跟的情况下,毅然离开了华盛顿的唐人街,搬到千里之外的一个白人文化占主流的城市。黄家在奥兰多的奋斗史成为《初来乍到》的主要描述对象。和刚上映时观众的预期并不一样,《初来乍到》的重心并没有完全放在华裔的奇行怪癖上。引起众多中国学者关注甚至是不满的“华裔刻板印象”实际上只是《初来乍到》用来博取观众眼球的地方,其内核依然是美国情景喜剧的重要主题之一——美国梦的实现。

     甚至一些原本被归类为美国文化对华裔的偏见的情节,也不过是美国情景喜剧中用于创造幽默的常见伎俩。1931 年,美国历史学家,作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率先提出了“美国梦”的概念。虽然经历了后来的经济危机、世界大战和美苏冷战,“美国梦”的概念一直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老友记》中瑞秋最后在时尚界崭露头角,还是《破产姐妹》里麦克斯和卡洛琳成功开设蛋糕店,无一不是强化了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最终走向成功这一美国式的愿景。《初来乍到》也是如此,黄家初到奥克兰时,刚开的餐厅生意非常惨淡,甚至面对亲戚的拜访,还要专门找人“扮演顾客”让自己不至于太丢面子。但是到第 6 季的时候,路易斯·黄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将餐馆经营得风生水起,而且还有余力进行其他的社会活动。在社区中,路易斯·黄显然已经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杰西卡·黄则不仅培养出了三个十足优秀的儿子,而且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也是披荆斩棘,一路向前。黄家人在六年的时间中,用自己的努力向观众证明了劳动的价值,以及华裔移民通过努力打破社会等级或风俗习惯的可能性。如果跳脱出单纯的情节,将《初来乍到》置于美国情景喜剧的大背景下,则这部电视剧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美国梦”的印证。

四、结语

     在持续了六年的“黄家发展史”中,杰西卡曾经屡次困扰于自己中国身份的遗失,但是她采取的措施不外乎在墙上挂汉字、自己穿旗袍和坚持吃中国菜这样一些表层的举动。实际上,从黄家决定离开华盛顿的唐人街,搬到白人为主的奥兰多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已经隔断了自己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杨嘉博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认为,电视剧对华人生活的美国式讲述,是以剥夺华人文化的主体属性为代价的,其目标自然在于降低其与美国主流文化的隔阂,令电视剧更加流行(杨嘉博 2021)。但笔者认为,黄家人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收视率,更是对华裔移民困境的暗示——他们虽然逐步融入了美国的主流社会,但同时也不得不付出失去文化根源的代价。换句话说,华裔群体只有接受自己成为一个“美国人”,才有可能在美国站稳脚跟。从三十年来美国情景喜剧中的华裔形象变迁可见,华裔已经逐渐失去其异域身份,成为美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Baker J. Teaching TV Sitcom.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3.

[2] Reed M. The Encyclopedia of Television, Cable and Video.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2.

[3] 陈惇, 孙景尧, 谢天振. 比较文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 常夷. 1965 年后美国对华移民政策与中国大陆新移民研究.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4 (2015): 12.

[5] 彭启贵. 九十年代美国情景喜剧中的种族性再现.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8.

[6] 杨嘉博,田浩,常江. 华人形象与华人文化的媒介镜像——基于美国电视剧《初来乍到》的接受话语考察. 新闻与传播评论 12.1-2 (2021): 23-24.

图文  / 谭   荔

编辑 /  张梦祺

  审核 /  张涛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级轻松幽默!全部主角都是华人的美剧,仅此一部!
盘点一下好莱坞的那些熟悉的亚洲面孔,不说你可能以为都是华裔
世界各地“唐人街”和“中国城”
俄罗斯总统为什么颁布总统令 授予他俄罗斯公民身份?
历史老照片: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唐人街众生相!
谈华裔融入主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