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唐代礼仪的道德性

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儒家思想认为,礼仪与道德是“形于外而诚于中”的关系,也就是说,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践行礼仪,自然会德性坚定,品质出众。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的礼仪制度就已经十分完备,《仪礼》还被封为五经之一,成为后世设立礼仪制度的标准。

唐代的礼仪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还重视道德性的延伸。本文将论述唐代基本礼仪制度,以及其中所体现的道德性。

一、中国传统五礼

《周礼》之中,将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个大类,成为后世礼仪的典范。

(一)吉礼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天地鬼神的国家,所谓礼,最重要的是“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所以祭祀之礼自然而然成了五礼之首。

祭祀之礼又称吉礼,一切祭拜天地、鬼神、先祖,甚至祭祀宗庙的活动都称为吉礼。

在祭祀顺序上,吉礼有着严格的区分。

首先是祭祀天神,天神只能由天子祭祀。天神分为三等,第一等是昊天上帝,第二等是日月星辰,第三等则是所有有功于民的列星。其次是祭祀地祇,也要按照从社稷、五岳、五祀(即五行之神),到山林川泽,再到四方百物的顺序。

最后是对祖先的祭祀。这里的祖先不仅包括历代的帝王,也包括孔子这样的至圣先师。

(二)凶礼

凶礼是吊唁之礼,也是忧患之礼。对于不同的悲伤,由不同的礼仪来表达。

对于死亡的哀伤,一般用丧礼来表达。在世的人通过对死者遗体的瞻仰、缅怀,来寄托哀思。养生丧死之事,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所以丧礼也成为了最常见的礼仪,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生者与死者对话的重要方式。

遇到灾荒瘟疫之时,则行荒礼。古人认为,在百姓的生存受到威胁之时,举行荒礼向神明祈祷,既能表达同情,也可以安抚人心。

国家遇到灾祸之时,则行吊礼。所谓“吊”,表吊慰之意。春秋时期,宋国天降大雨,洪水泛滥。鲁国的国君便派遣使者前吊问。这是从西周传下来的传统,周天子时常吊慰各国百姓。

诸侯国遭遇战乱之时,周天子会赠送财物加以救助,这被称为禬礼。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信大减,于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就获得了行禬礼的资格。比如鲁襄公三十一年,宋国遭遇战乱,鲁国就通过禬礼补偿宋朝的损失。

诸侯国遭遇一些小的灾祸,其他国家不想补偿其损失,只是送些小礼物或口头慰问的礼仪,就称为恤礼。

(三)军礼

立国离不开战争,军事活动也要以礼仪来进行规范。根据规模和用途的不同,军礼也分为五种。

第一种是大师之礼。天子御驾亲征,调动全国人民积极性的军礼,就称为大师之礼。大师之礼规模宏大,举止肃穆,比较少见。

第二种是大均之礼,一般用于征集军户和征收军赋。古代征兵以户为单位,大均之礼更重要的作用是将军赋平摊到每一户,以减轻百姓压力。

第三种是大田之礼,君主带领士兵参加田猎,检阅士兵和作战工具是数量,锻炼士兵的作战能力。

第四种是大邑之礼,当国家大兴土木,修建各种宫殿、城墙之时,就会举行大邑之礼,根据百姓的力量强弱分配修建任务。

第五种是大封之礼,在国家划定疆界、修建道路、整治沟渠之时,都要封土植树,大封之礼由此而来。

(四)宾礼

宾礼是一种外交礼仪,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会同,都用宾礼。也分为朝觐和会同两个大类。

国与国之间,如果有君臣之属,上下之分,则是朝觐。比如说诸侯王朝觐周天子,根据与王都的距离不同,朝觐的次数也有区别。在王都附近的诸侯,一年要朝觐周天子四次。而远离王都的诸侯,一年只需要朝觐一次。

地位相同的诸侯之间会面,则称会同。会同可以是两个诸侯王之间相见,也可以是许多诸侯王共聚一堂。所以会同的地点也很随便,不像朝觐一样仅限于王都,而是四方内外皆可。

(五)嘉礼

《周礼》言:“以嘉礼亲万民。”

所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礼仪,都可以称为嘉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古代的饮食婚庆之礼,男女成年所行的冠礼、笄礼,投壶射箭之礼,乡饮酒礼,养老之礼,包括帝王庆贺之礼,都属于嘉礼的范围,限于篇幅,便不一一赘述。

二、唐朝的道德性礼仪

(一)吉礼中的重道之风

唐朝非常注重祭祀之礼,武德二年,天下还未平定,唐高祖李渊就下令“立周公、孔庙于国学,四时祠”,加以祭拜。唐太宗继位以后,不再祭拜周公,但是命令天下所有的州县都要修建孔庙,用以祭祀。此后,每年在孔庙内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释奠礼成为定制。

在唐朝以前,孔子至圣先师的地位没有那么显著,所以释奠礼更接近嘉礼。但唐朝却将释奠礼上升到国家祭祀的层面,每年在国子监的孔庙之内,都以皇太子为代表,祭祀孔子,孔子的弟子颜回为配享。在各州县内也要随之祭祀,以这样隆重的礼仪来彰显教育的重要性。

在唐代的释奠礼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对于儒家与儒道的肯定,尊师重道的道德在礼仪中得以体现。

(二)军礼中的仁者风范

唐朝时期,军礼的形式和内容比起周朝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据史料记载,唐朝共有二十三种军礼,其中最重要的是讲武礼、射礼和田狩礼。

比起宣扬国威的讲武礼,以及按特定流程进行象征性射箭的射礼,能够合围狩猎的田狩礼最受君主欢迎。

唐朝皇室崇尚力量,喜好骑马打猎。唐高祖李渊每年要举行几次大的狩猎活动,唐太宗更是勇猛,他在御苑里狩猎的时候,惊扰到野猪群,五头凶猛的野猪朝他奔袭而来,他手持弓箭,连发四箭,四头野猪就此毙命。有一头野猪来到了他面前,他也丝毫不慌,拔出剑来就砍下了野猪的脑袋。

田狩之中,有一个活动叫做合围,由大量的士兵形成包围圈,将猛兽赶入圈中,方便君主和贵族们狩猎。田狩礼既然是礼仪的一种,就要遵守礼仪的规则。按照规定,如果合围不成,要受到军令的惩罚,甚至处死。

唐朝喜好田猎的帝王在举行田狩礼时,都遇到过合围不成的情况。唐太宗李世民面对犯错的士兵,选择“回马避之”,饶恕他们的过错。唐高宗李治说,军令在前,合围不成理应处斩。但是为了防止天下人说皇帝为了游玩而轻贱士兵的性命,所以特别给予赦免。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一次举行田狩礼是在冬天,风雪交加,寒气逼人。唐玄宗料想这种天气情况,士兵合围很难成功,便主动取消了这次田狩。

从这些君主对田狩礼的灵活处置中,足以窥见他们的仁君风范。

(三)宾礼中的和平思想

唐朝前期国力强盛,唐太宗被少数民族政权共同尊为“天可汗”,所以唐朝的宾礼基本都是他国的朝觐。

在唐朝的《开元礼》中,就详细记载了唐朝的朝觐礼仪。朝觐共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迎劳”,指皇帝派遣使者去门前迎接、犒劳藩主,并献上束帛。第二步是“奉见”,首先要由通事舍人带领藩主通过承天门,然后到达太极殿外候命。殿中奏起礼乐,唐朝皇帝召见,藩主才能进殿。第三步是受表,指藩主献上礼物,皇帝笑纳,并加以赏赐。最后一步是宴会,皇帝与藩主觥筹交错,许下和平的盟约。

从这些步骤中,可以看出唐朝与其他国家的实力差距,其他政权领袖面对唐朝皇帝,只能诚惶诚恐。

但是唐朝并没凭借武力侵略他们,而是调停矛盾,并加以庇佑,让他们心甘情愿尊奉唐朝。在宾礼中体现的唐朝的大国风范以及和平思想,十分可贵。

(四)嘉礼中的尊贤风俗

在嘉礼中,乡饮酒礼流传已久,上古时代就在乡学之中举行饮酒之礼,表达尊老尊贤的思想。

汉代之后,乡饮酒礼虽然还是十分流行,在各地的学校中都经常举行,但是其意蕴却发生了改变。其原本的尊贤尊老思想荡然无存,变为主要强调长幼尊卑之别。

在武则天长安二年,及第的武举人“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将乡饮酒礼与科举联系在了一起。开元年间,乡饮酒礼更是与科举紧密相连,无论文武取士,都以乡饮酒礼相贺。此时的乡饮酒礼虽然不像上古之时拥有尊老尚齿的功能,但能够将宾贤礼能的功能传承下来,可见唐朝礼仪对贤才的尊重。

三、结语

从周代到唐代,礼仪在传承中有所创新,不仅内容和形式有所改变,其道德教化功能也更加凸显。

上文所论唐朝礼仪中的道德性只是唐朝礼仪的一小部分,在浩瀚的史料中,还有许多内容等待我们去探索与发现。

参考文献:

【1】《新唐书》宋祁、欧阳修

【2】《先秦礼制研宄》陈戍国

【3】《唐代礼学研究》梁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有五礼 五礼包括什么礼?
中华传统五礼
【Earls】中国古代的“五礼”
中国古代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古代礼仪文化:说说“五礼”是哪五礼?
中华“五礼”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